一种新型机盖铰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741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盖铰链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方便调整间隙面差,提高车辆外观质量的新型机盖铰链机构。



背景技术:

机盖铰链安装时其一端安装在机盖上,另外一端安装在车身钣金上,现有的机盖铰链机构中,在铰链安装完毕后,往往存在车身间隙和面差,而车身间隙和面差又直接影响车辆的外观质量,因此通常需设置机盖缓冲块对间隙、面差进行调整,但由于机盖缓冲块存在制造成本高,布设安装烦琐,基材易老化等问题,直接影响车辆的外观质量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方便调整间隙面差,提高车辆外观质量的新型机盖铰链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身间隙和面差调节结构制造成本高,布设安装烦琐,基材易老化,直接影响车辆的外观质量,增加制造成本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机盖铰链机构,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车身连接板及固定在机盖上的机盖连接板,机盖连接板的下端部通过左连杆和右连杆铰接在车身连接板的上端部,在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间对应的车身连接板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旋接有调节螺栓,左连杆向下转动时顶接在调节螺栓的端部。通过在左、右连杆间的车身连接板上形成支撑平台,并在支撑平台上旋接可顶接住左连杆的调节螺栓,即可通过调整调节螺栓的高度来限定左连杆的位置,从而起到传统机盖缓冲块的作用,确保间隙和面差得到调整,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提高了车辆的外观质量,节约了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间对应的车身连接板上端部设有缺口槽,支撑平台一体式连接在缺口槽的底面上。通过在车身连接板上端部开设缺口槽,缺口槽的底面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采用一体式连接,成型加工简单方便,节约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车身连接板的下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连接板,水平连接板的外端部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竖连接板,竖连接板的外端部又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定位板,在定位板上带有车身定位孔。车身连接板下端部的多次直角转弯处理,不仅有效的解决了车身钣金的安装位置,避免车身与翼子板间的干涉,给翼子板的间隙面差调整提供了空间,同时有效提高了车身连接板的强度,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作为更优选,在所述定位板上叠放固定着加强板。通过在车身连接板底端的定位板上叠放加强板,提高了车身连接板的强度,有效避免了扭矩衰减,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机盖铰链机构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车身连接板上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在支撑平台上旋接可顶接住左连杆的调节螺栓,即可通过调节螺栓的旋出高度来限定左连杆的位置,进一步限定机盖位置,确保间隙和面差得到调整,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提高了车辆的外观质量,节约了制造成本;车身连接板下端部的多次直角转弯处理,不仅有效的解决了车身钣金的安装位置,避免车身与翼子板间的干涉,给翼子板的间隙面差调整提供了空间,同时有效提高了车身连接板的强度,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机盖铰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机盖铰链机构,包括分别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车身上的车身连接板1及固定在机盖上的机盖连接板2,机盖连接板2的下端部通过左连杆3和右连杆4铰接在车身连接板1的上端部,在左连杆3和右连杆4间对应的车身连接板1上端带有缺口槽7,缺口槽7的底面水平向外延伸形成一体式连接的支撑平台5,在支撑平台5的上表面中部垂直旋接着调节螺栓6,左连杆3向下转动时顶接在调节螺栓6的端部,其中的车身连接板1下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连接板8,水平连接板8的外端部垂直向下延伸形成竖连接板9,竖连接板9的外端部又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定位板10,在定位板10上带有两个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身定位孔11,为了提高车身连接板1的连接强度,在定位板10的底面上又叠放焊接了一块加强板12,加强板12的大小和形状与定位板10一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