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拾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812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拾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拾针器。



背景技术: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针具制品,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小心就会导致针头掉落。而通常医院是使用针具较多的地方,如在针灸治疗中,面临频繁的细针插拔;在频繁的注射操作过程中,亦容易出现针头掉落的情况。受污染的针头可携带有如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的捡拾,处理针头,医院人流量较大,容易出现针头扎伤脚的事故。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针灸医师、负责注射的医护人员直接弯腰或蹲下徒手拾起针头,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由于针头特别细小在拾取的过程中,不容易将针头拾起,时间较长的弯腰或下蹲容易感到疲惫,针头捡拾后往往需要洗手及消毒手指,极大影响了医院日常工作的效率;第二,针头尖端锋利,徒手拾针方向不当,容易扎伤手指;第三,当光线较暗时人眼不易找到针头的准确具体位置。第四,当针头掉落至人手不易进入的地方,如床下,桌下,狭窄缝隙,墙角等地,徒手拾针难度较大。虽然已有一些专利公开了一些拾针器方案,但是存在缺点,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363643.4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实用新型拾针器,利用永磁铁作为拾针装置吸引针头从而代替徒手的拾针方式,虽然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永磁铁的磁性不可调节,特殊情况下由于磁力不够无法直接将针头吸起;另外,由于采用把手底板连接的结构方式,难以在某些特殊地方进行针头收集,如狭窄的墙角,收集困难。

以上都是医用拾针器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多功能拾针器,以避免针头不易拾取、徒手拾取后需消毒手指且易扎伤手指的问题,达到简单顺手,方便快捷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拾针,包括可撕式粘纸滚筒刷、两根轴杆,所述两根轴杆平行设置,所述轴杆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传动轮且两根轴杆上间隔设置的传动轮一一对应,所述若干传动轮的轴线均平行设置,所述两根轴杆上任意相对应的两传动轮之间的距离相等以形成运输通道;所述两根轴杆套接在外壳内;所述外壳沿轴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内设置有贯穿的中心通孔和与所述中心通孔同轴的电磁线圈;所述外壳沿轴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有滚筒刷支架,所述可撕式粘纸滚筒刷通过滚珠轴承套接在所述滚筒刷支架上;所述任一轴杆上的若干传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两根轴杆的端头相对应的两传动轮分别连接有电动机。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盘为圆盘形状,与所述外壳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中心通孔位于所述两根轴杆上若干相对应的传动轮组成的运输通道的延长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电池套、旋钮电位器、电源开关。所述电磁线圈、电动机、电池套、旋钮电位器、电源开关构成串联电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种方式对针头进行收集,一种是通过可撕式粘纸滚筒刷粘连针头直接收集,另一种是启动电路驱动下方电磁装置收集针头并通过传动轮轴将针头传递,最后从外壳上方的排针口排出,无需下蹲或弯腰徒手拾取,避免了下蹲或弯腰造成的疲劳、徒手拾取后需消毒手指和易扎伤手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光线不足、针头掉落在不易拾取的地方的情况下均能方便快捷的拾取针头。

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旋钮电位器调节电磁线圈的磁力,避免了磁力不够无法直接将针头吸起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可撕式粘纸滚筒刷联接示意图;

其中:1-传动轮、2-电池套、3-可撕式粘纸滚筒刷、4-电磁线圈、5-电动机、6-外壳、7-底盘、8-滚珠轴承、9-电源开关、10-滚筒刷支架、11-轴杆、12-针头、13-旋钮电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多功能拾针器,包括可撕式粘纸滚筒刷3、两根轴杆11,所述两根轴杆11平行设置,所述轴杆11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传动轮1且两根轴杆11上间隔设置的传动轮1一一对应,所述若干传动轮1的轴线均平行设置,所述两根轴杆11上任意相对应的两传动轮1之间的距离相等以形成针头12的运输通道;所述两根轴杆11套接在外壳6内;所述外壳6沿轴杆11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有底盘7,所述底盘7内设置有贯穿的中心通孔和与所述中心通孔同轴的电磁线圈4;所述外壳6沿轴杆1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有滚筒刷支架10,所述可撕式粘纸滚筒刷3通过滚珠轴承8套接在所述滚筒刷支架10上;所述任一轴杆11上的若干传动轮1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两根轴杆11的端头相对应的两传动轮1分别连接有电动机5。

其中,所述底盘7为圆盘形状,与所述外壳6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中心通孔位于所述两根轴杆11上若干相对应的传动轮1组成的针头12运输通道的延长线上。

其中,所述外壳6上设置有电池套2、旋钮电位器13、电源开关9。所述电磁线圈4、电动机5、电池套2、旋钮电位器13、电源开关9构成串联电路。

实施时,取直径10cm高60cm的铝合金金属管作为外壳6,将直径4cm型号为轴承V型的传动轮1通过轴杆11套接在外壳6内,最高处的两个传动轮1后方分别套接着两个功率20W的直流电动机5并固定在外壳6上、取直径4cm长1m的不锈钢材质的圆钢经弯形制成长40cm宽20cmC型的滚筒刷支架10,取内径4cm外径5.6cm的滚珠轴承8两个分别固定在可撕式粘纸滚筒刷3内,将C型的滚筒刷支架10套入可撕式粘纸滚筒刷3中,C型的滚筒刷支架10开口两处焊接在外壳6两端。取金属底盘7将其上端的中心部分通过火焰切割机切成直径为2cm的圆孔,并通过焊接机与外壳6的下端焊接,在底盘7内部通过螺丝钉固定直径大小为10cm的电磁线圈4,将电池套2焊接在外壳6的上方,在外壳6上方的另一端打孔安装电源开关9,其下端打孔安装旋钮电位器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若采用电磁收集装置收集,直接将下端底盘7置于针头掉落位置,打开电源开关9,调节旋钮电位器13驱动电动机5以及电磁线圈4工作,针头从外壳6上的排针孔排出时断开电源即可。若采用可撕式粘纸滚筒刷3收集,直接将装置倒置将可撕式粘纸滚筒刷3接触地面滚动吸附针头后直接将粘纸撕开处理针头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