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悬窗用摩擦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489阅读:1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悬窗用摩擦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窗用铰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悬窗用摩擦铰链。



背景技术:

常用的上悬窗用四连杆滑撑铰链适用于中小型上悬窗,当用于大型重型上悬窗时主要有以下一些缺点:第一,当风力较大时,会因滑块与滑轨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抵抗较大风力对窗扇的作用力而使开启并定位于某一位置的窗扇突然关闭,撞击窗框而导致窗扇玻璃破碎、脱落,严重时甚至造成窗扇坠落;第二,长托悬臂会因无法承受开启并定位于某一位置的窗扇的重力(尤其在有风的情况下)而弯曲变形,造成无法正常启闭窗扇;第三,使用寿命短:在窗扇的启闭过程中,滑块在窗扇的重力作用下被拽,压紧在滑轨的一边而偏离滑轨中心,使滑撑铰链在闭合时其顶部托悬臂头部的尖端对导向顶角的压力增大,磨损增大,尤其是当窗扇较大较重时,被窗扇重力所拽而压紧在滑轨一边的滑块的磨损更快,滑块偏离滑轨中心的速度更快,顶部托悬臂头部的尖端面对导向顶角磨损更快,最终导致滑撑铰链因窗户关闭不严密或无法关闭而报废。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长悬臂加宽并弯折的双滑块多连杆滑撑铰链被开发使用(如图1所示)。这种长悬臂加宽并弯折的双滑块多连杆滑撑铰链虽然解决了常用上悬窗用四连杆滑撑铰链用于用于大型重型上悬窗时的问题,但同时产生了以下的一些问题:在窗扇的关闭过程中如果第二滑块11滑动不顺畅或受阻时,由于第三短托悬臂16对长悬臂6的压力远大于其他托悬臂(或四连杆滑撑铰链的托悬臂)对长悬臂6的压力,导致长悬臂弯曲变形而无法正常启闭窗扇。另外,采用加宽并弯折的长悬臂虽然加强了其抗弯曲变形的强度,但这种特殊的结构形状不仅模具的制作复杂,模具制作成本高,而且所需材料的尺寸不是常规的,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坚固耐用适用于大型重型上悬窗的摩擦铰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悬窗用摩擦铰链,其包括滑轨、位于该滑轨内的滑块组件以及若干托悬臂,所述滑块组件包括两个滑块,该两个滑块沿所述滑轨滑动方向串连设置且一端相互对接,所述若干托悬臂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一长托悬臂和第一短托悬臂;第二长托悬臂,所述第一短托悬臂另一端、所述第二长托悬臂一端分别与所述滑块相应铰接后装入滑轨;第二短托悬臂,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长托悬臂、第二长托悬臂中部相铰接;所述上悬窗用摩擦铰链还包括长悬臂组件,其包括长悬臂和与该长悬臂相连接的支撑结构,该长悬臂一端与所述滑轨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长托悬臂相铰接,所述长悬臂还与所述第二长托悬臂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长托悬臂与第一长托悬臂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滑块设有一个螺接孔,和沿所述滑块横向分别布置在所述螺接孔两侧的铰接孔,所述第一短托悬臂另一端、所述第二长托悬臂一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铰接孔与所述滑块相应铰接后装入滑轨。

进一步或优选地,滑块组件包括沿所述滑轨滑动方向串连设置且一端相互对接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形状、所述螺接孔和铰接孔数量及布置方式相同,所述第一短托悬臂另一端、所述第二长托悬臂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应铰接后装入滑轨,所述滑块组件还包括矩形的连接片,该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相连接,使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相互串连对接整体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连接片、第一滑块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二长托悬臂、第一滑块的连接点相重合。

进一步地,连接片设有沿其横向布置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长托悬臂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滑块的铰接孔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滑块的铰接孔相重合,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滑块的铆接孔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接。

进一步或优选地,连接片还设有第三连接孔,该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滑块的螺接孔相重合,所述连接片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长悬臂组件的支撑结构为加强槽,该加强槽位于所述长悬臂与滑轨、第二长托悬臂的连接点之间,所述长悬臂与加强槽连接的区域嵌入所述加强槽的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或优选地,滑轨的一端设有导向顶角。

进一步或优选地,滑块包括壳体和嵌入该壳体内的芯块。

进一步或优选地,壳体为工程塑料,所述芯块采用金属材料。

进一步或优选地,滑轨两侧设有向内的翻边,该向内的翻边伸入所述滑块两侧的滑槽内使滑块嵌入所述滑轨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各托悬臂及长悬臂相互铰接组成五连杆结构,加上收尾相接的双滑块以及长悬臂的加强结构,其整体坚固耐用能承受较大载荷,适用于大型重型上悬窗。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便于生产,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提及的现有技术的滑撑铰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滑块正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滑块右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滑块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连接片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连接片与两个滑块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连接片、两个滑块及相应托悬臂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长悬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长悬臂组件结构另一个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图11中:

1.滑轨 2.第一长托悬臂 3.第二长托悬臂 4.第一短托悬臂 5.第二短托悬臂 6.长悬臂 7.加强槽 8.螺接孔 9.铰接孔 10.第一滑块 11.第二滑块12.连接片 121.第一连接孔 122.第二连接孔 123.第三连接孔 13.导向顶 角 14.壳体 15.芯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悬窗用摩擦铰链,其包括滑轨1、位于该滑轨1内的滑块组件以及若干托悬臂,滑块组件包括沿所述滑轨1滑动方向串连设置且一端相互对接的两个滑块,若干托悬臂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一长托悬臂2和第一短托悬臂4;第二长托悬臂3,第一短托悬臂4另一端、所述第二长托悬臂3一端分别与所述滑块相应铰接后装入滑轨1;第二短托悬臂5,其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长托悬臂2、第二长托悬臂3中部相铰接;所述上悬窗用摩擦铰链还包括长悬臂6组件,其包括长悬臂6和与该长悬臂6相连接的支撑结构,该长悬臂6一端与所述滑轨1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长托悬臂2相铰接,所述长悬臂6还与第二长托悬臂3另一端相铰接,第二长托悬臂3与第一长托悬臂2相互平行。

该两个长、短托悬臂和长悬臂6共同组成五连杆运动结构,这种结构增加了滑撑铰链的受力杆件,改善了滑撑铰链的载荷分布,有利于延长滑撑铰链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进一步改进,滑轨1的一端装有导向顶角13,用于对滑撑铰链的开启与关闭其导向作用。

为了防止滑块脱离滑轨1,如图11所示,滑块两侧设有滑槽,滑轨1两侧设有向内的翻边,该向内的翻边伸入所述滑块两侧的滑槽内使滑块嵌入所述滑轨1内。

如图5所示,滑块组件由两个配置相同的滑块组成。每个滑块设有一个螺接孔8,和沿滑块横向分别布置在所述螺接孔8两侧的铰接孔9。双滑块的使用不仅成倍增加了滑块组件与滑轨1的之间的摩擦力,使滑撑铰链足以抵抗较大风力对窗扇的作用力而使开启并定位于某一位置的窗扇不会突然关闭,而且因为滑块组件边缘与滑轨1边缘之间接触受力面的成倍增加,大大提高了滑块的耐磨损性能,使滑撑铰链减缓了因滑块的不断磨损而逐渐增大偏离滑轨1中心的程度,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顶部托悬臂头部的尖端面对导向顶角13的磨损,延长了滑撑铰链的使用寿命。

长悬臂6组件由长悬臂6和用于支撑长悬臂6的支撑结构组成。该支撑结构既可提高长悬臂6的抗弯曲强度,使长悬臂6在扇窗打开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抵抗较大风力对扇窗的冲击,防止长悬臂6受压而弯曲变形。

作为该支撑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和图10所示,支撑结构为加强槽7,该加强槽7位于长悬臂6与滑轨1、第二长托悬臂3的连接点之间,长悬臂6与加强槽7连接的区域嵌入所述加强槽7的容置空间内。加强槽7的作用是增加了长悬臂6的厚度,提高了长悬臂6的抗形变能力。采用嵌合方式连接时优选加强槽7具有向内的翻边,由此加强槽7可直接由成型的滑轨1余料冲剪而成,便于生产且成本低廉。

滑块组件包括沿所述滑轨1滑动方向串连设置且一端相互对接的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该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的形状、螺接孔8和铰接孔9数量及布置方式相同,第一短托悬臂4另一端、第二长托悬臂3一端分别与第一滑块10相应铰接后装入滑轨1,滑块组件还包括矩形的连接片12,该连接片12设置于第一、二滑块顶面并分别与第一、二滑块相连接,使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相互串连对接整体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连接片12、第一滑块10的连接点与第二长托悬臂3、第一滑块10的连接点相重合。

如图6所示,连接片12设有沿其横向布置的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122,所述第二长托悬臂3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21和所述第一滑块10的铰接孔9与所述第一滑块10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孔122与所述第二滑块11的铰接孔9相重合,所述连接片1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22和所述第二滑块11的铆接孔与所述第二滑块11相连接。

如图7、8所示,连接片12设有沿其横向布置的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122,第二长托悬臂3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一滑块10的铰接孔9与第一滑块10相铰接;第二连接孔122与第二滑块11的铰接孔9相重合,连接片12通过第二连接孔122和第二滑块11的铆接孔与所述第二滑块11相连接。连接片12还可以设有第三连接孔123,该第三连接孔123与所述第二滑块11的螺接孔8相重合,所述连接片12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22、第三连接孔123与所述第二滑块11相连接,具有上述设置的连接片12与第一、二滑块的连接更牢固。连接片12可直接由生产托悬臂的带料冲压而成,便于生产且成本低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进一步改进,如图4、5所示,滑块优选壳体14内嵌芯块15夹层结构。壳体14采用工程塑料,芯块15采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生产时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将不锈钢块镶铸在内的方式。具有如上设置的滑块坚固耐磨,其与相应长、短托悬臂的连接牢固不易脱扣。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