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传动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6173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新型传动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门锁,是一种新型传动电子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一种用来把门锁住的设备,一般分为机械、电动、密码锁等,其中一些门锁用于金属柜门或控制设备屏,此类柜锁主要用于配电柜、文件柜、更衣柜等金属柜门的启闭;而用于上述柜门的电子锁一般需要强电或弱电提供开锁动力;根据其电子感应的方式不同,分为电子密码锁、电子感应锁等。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020270279.2,授权公告日2011.03.02,实用新型名称“提拉式面板自扣柜锁”;该柜锁包括搭扣、滑板、面板、锁头、拔叉、手柄,锁头设有钢栓;其要点是所述滑板与拔叉相抵,拔叉与手柄连为一体,滑板的一端与搭扣内的转动板连接。面板一侧的凹槽设有手柄和锁头,手柄的一端通过开口挡圈、销子固定于面板,拔叉插入面板的面板通孔,拔叉与面板连接处设有橡胶片;面板另一侧的滑板通过一个铆销固定于面板,滑板的另一端与锁头的钢栓相抵。但上述锁具缺少电子锁机构,锁具结构设计欠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新型传动电子锁,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中缺少电子锁机构,缺少双锁舌结构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传动电子锁,该电子锁的面板与压板扣合,压板内的面板设有支架,支架设有架罩,面板一端的电子锁芯通过线路与电机连接;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齿轮轴穿过支架一端与第三齿轮啮合,齿轮轴的电机端设有轴套,第三齿轮与闩一端的通孔内齿口啮合。从而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轮轴、第三齿轮带动闩横向滑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降低了电机的功率和体积,增大了扭力。

所述闩呈Z字形,闩的顶部弯曲伸出端两侧设有滑边,滑边与支架的滑槽扣合。从而便于闩的滑动进一步稳定,进而提高了闩的稳定性。

所述闩的另一端设有闩孔,上述闩的闩孔便于与其它结构的连接。

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有U形开口,架罩设有对应的U形开口,转轴穿过面板,以及支架和架罩的U形开口与钢栓的一端连接,钢栓位于闩的对称另一侧,转轴的面板端通过销轴与T字形的扳手连接,扳手设置于面板的扳手槽。从而通过扳手、转轴带动钢栓转动,钢栓通过转动实现该电子锁的另一侧开关。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装方便,电机体积较小,具有手动和电动功能;其适合作为齿轮传动的电子锁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子锁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序号的名称为:1、轴套,2、电机,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齿轮轴,6、闩,7、支架,8、第三齿轮,9、压板,10、面板,11、电子锁芯,12、扳手,13、转轴,14、钢栓,15、架罩。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电子锁的面板10与压板9扣合,压板内的面板设有支架7,支架设有架罩15,面板一端的电子锁芯11通过线路与电机2连接;支架的另一端设有U形开口,架罩设有对应的U形开口,转轴13穿过面板,以及支架和架罩的U形开口与钢栓14的一端连接,钢栓对称另一侧设有闩6,转轴的面板端通过销轴与T字形的扳手12连接,扳手设置于面板的扳手槽。电机2的转动轴与第一齿轮3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4啮合,第二齿轮的齿轮轴5穿过支架一端与第三齿轮8啮合,齿轮轴的电机端设有轴套1,第三齿轮与闩一端的通孔内齿口啮合,闩的另一端设有闩孔。闩呈Z字形,闩的顶部弯曲伸出端两侧设有滑边,滑边与支架的滑槽扣合。

该电子锁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机的转动轴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带动第二齿轮旋转;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连接,带动齿轮轴旋转;齿轮轴下端与第三齿轮连接,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与闩的齿口啮合,带动闩横向滑动;支架的底面含有自锁结构,闩横向滑动,实现该电子锁的开关。该电子锁的锁体部分结构优点如下:扭力通过齿轮传动,使闩实现伸缩;通过齿轮传动增大扭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