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4227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印锁,尤指一种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避免货柜内具有经济价值的货品被窃,或是为避免该货柜内的货品被调换(调包),或恶意破坏货品等,导致业主的财产损失,进而衍生交易信用以及商誉的问题,甚至该货柜内的货品也有可能被调换为危险货品或是违禁品,导致业主蒙受更严重的司法调查问题等,因此货柜的门板多设有「封印锁」,凭借封印的独特性,以及开启时必然的破坏性,通过查阅该封印锁的完整与否,即可得知货柜是否曾遭开启,以立即作出相对应措施,降低后续事态的恶化。

有鉴于此,有人曾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手段,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M529735“可透视辨识的逆止封锁”,包括:一框套:为一透明体,具有一顶端壁,内部设一管道,且该顶端壁设一开口与该管道相通;一锁心:该锁心设于该管道的一段部内,并由上而下依序设有一第一锁环、第一隔环、第二锁环、第二隔环,该第一锁环的环侧设有一环块,该环块抵于该框套顶端壁内侧,沿该第一、第二锁环内缘各设一斜槽,该第一、第二锁环的斜槽分别嵌设一第一C形环及第二C形环;一栓杆:该栓杆可进入该框套的管道的段部,界定为一插入段,该插入段由上而下依序相间隔设有一第一阶槽、第二阶槽与第三阶槽,该栓杆于完全插入该管道状态,该第一阶槽与第二阶槽分别可供该第一C形环与该第二C形环框固而形成卡制,且该第三阶槽被该第二隔环形成拔退的阻挡,该栓杆底端的外缘为一显色段,且该第一C形环的环缺口,其间隙介于环体的平均断面直径的1~1.1倍。

该专利主要通过该插入段具有色标,因此可以辨识是否该封锁遭到变换,再通过该栓杆操作性插设于该管道及该锁心孔道,令该栓杆于该锁心孔道形成可入难出的逆止。

然而,各C型环容易受到有心人士以工具或外力进行破坏、夹剪,造成此种封锁仍旧难以达到其封锁效果,爰此,本实用新型者认为应有一种构造得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背景技术所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者提出一种解决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包括:

一透明框套:内部设有一在该透明框套顶面形成一开口的管道,该开口的口径小于该管道的内径;

一锁心:设于该管道内一段部,该锁心包括一锁心本体,该锁心本体内部具有一孔道,该孔道一端在该锁心本体顶面形成一朝向该开口的孔口,另一端形成封闭,该孔道内由一端朝向另一端依序设有一锁环与一逆止件,且沿该锁环的环孔孔缘设有一斜槽,在该斜槽内设有一C型环,而该逆止件设有一朝向该开口的贯孔;

一栓杆:一端界定为可插入该管道的插入段,其余为裸露段,在该插入段由该裸露段朝向该插入段的端面方向依序设一第一阶槽及一第二阶槽,该栓杆可供依序插入该开口、该孔口、该孔道及该贯孔,以供该C型环受该第一阶槽的框固而形成卡制,而该逆止件的贯孔孔缘对该第二阶槽的拔退方向形成抵止。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裸露段外侧套设一透明护套。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透明框套外侧套设一透明套体。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透明套体内侧或该透明框套外侧设有一图样或字样。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透明护套内侧或该裸露段外侧设有一图样或字样。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透明框套为一圆柱体或矩形体。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逆止件包括一环片,在该环片的环孔孔缘相间隔地设有复数可挠曲的逆止片。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逆止件包括一架体,该架体框围出该贯孔,且该架体的底侧相间隔地向下凸设有复数凸体,各凸体可供抵住该第二阶槽。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逆止件包括一片体,该片体框围出一空间且该片体的相反二侧缘之间具有一间隙,该相反二侧缘的一段部向内形成一凹陷部以共同界定出该朝向开口的贯孔。

所述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其中:该锁环与该逆止件之间设有一隔环。

相较于现有技术是通过二个C型环分别对各阶槽进行卡制,本实用新型是将其中一C型环以逆止件取代,此种取代的优点在于:即使有人蓄意进行破坏,该逆止件也不易如C型环一般会受外力破坏或夹剪形成破碎状而取出,以解决现有技术所述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逆止件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外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逆止件另一实施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更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更一实施例示意图(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更一实施例示意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更一实施例示意图(三);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更一实施例示意图(四);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剖视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A-逆止封锁;1-透明框套;11-管道;12-开口;13-透明套体;14-图样;2-锁心;21-锁心本体;22-孔道;23-孔口;24-锁环;24A-锁环;241-斜槽;241A-斜槽;25-隔环;25A-隔环;26-逆止片;261-贯孔;262-环片;263-逆止片;264-架体;265-凸体;266-片体;267-空间;268-间隙;269-凹陷部;27-C型环;27A-C型环;3-栓杆;31-插入段;32-裸露段;33-第一阶槽;33A-第一阶槽;34-第二阶槽;35-透明护套;36-图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凭借图式的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与实施例,俾使贵审查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逆止封锁的改良构造,包括:

一透明框套1:

请参阅图1或图5所示,该透明框套1内部设有一于该透明框套1顶面形成一开口12的管道11,该开口12的口径小于该管道11的内径。请在参阅图1配合图5所示,该透明框套1可根据需求的不同,其轮廓可为圆柱体或矩形体。此外,为避免该透明框套1受外力破坏,更进一步于该透明框套1外侧套设一透明套体13。又,为对该逆止封锁A进行标记或备注其他注意事项、商品内容、商标等,更可于该透明套体13内侧或该透明框套1外侧设有一图样14或字样此部分图式中仅以简单方块作代表。

一锁心2:

请参阅图14配合图2所示、或图7配合图6所示,该锁心2设于该管道11内一段部,且包括一锁心本体21,该锁心本体21内部具有一孔道22,该孔道22一端于该锁心本体21顶面形成一朝向该开口12的孔口23另一端形成封闭,该孔道22内由一端朝向另一端依序设有一锁环24、一逆止件26,且沿该锁环24的环孔孔缘设有一斜槽241,在该斜槽241内设有一C型环27,而该逆止件26设有一朝向该开口12的贯孔261。其中,该锁环24的放置方向也可如图13的所示,二者方向相反。且,如图3所示,该锁环24与该逆止件26之间较佳设有一隔环25。

一栓杆3:

请参阅图3配合图2所示、或图7配合图6所示,该栓杆3一端界定为可插入该管道11的插入段31,其余为裸露段32,在该插入段31由该裸露段32朝向该插入段31的端面方向依序设一第一阶槽33、及一第二阶槽34,该栓杆3可供依序插入该开口12、该孔口23、该孔道22、及该贯孔261,以供该C型环27受该第一阶槽33的框固而形成卡制,而该逆止件26对该第二阶槽34的拔退方向形成抵止。而为避免该栓杆3被破坏,进一步于该裸露段32外侧套设一透明护套35。又,请参阅图9所示,为对该逆止封锁A进行标记或备注其他注意事项、商品内容、商标等,更可于该透明护套35内侧或该裸露段32外侧设有一图样36或字样此部分图式中仅以简单方块作代表。

本实用新型的逆止封锁A于使用时系将该插入段31往该管道11内插入,使得该C型环27与该逆止件26分别对该第一阶槽33及该第二阶槽34的拔退方向行成卡制而无法拔除,以达到封印的目的。同时,相较于背景技术系通过二个C型环分别对各阶槽进行卡制,本实用新型系将其中一C型环以逆止件26取代,此种取代的优点在于:即使有人蓄意进行破坏,该逆止件26也不易如C型环一般会受外力破坏或夹剪形成破碎状而取出,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不足之处。此外,本案该锁环24、及该隔环25的数量不限为一,也可为二以上,请参阅图10所示,可于该隔环25及该逆止片26之间更设另一相同单元的锁环24A、及隔环25A,同样的,该锁环24A的环孔孔缘设有一斜槽241A,在该斜槽241A内设有相同单元的C型环27A,同时,该栓杆3更于该第一阶槽33与该第二阶槽34之间更设一相同单元的第一阶槽33A,以供该栓杆3插入该锁心2后,该C型环27A受该第一阶槽33A的框固而形成卡制。

以下系介绍本实用新型主要特色的该逆止件26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所示,该逆止件26可以实施为:包括一环片262,在该环片262的环孔孔缘相间隔设复数可挠曲的逆止片263,其中该环片262的环孔界定出该贯孔261。通过该逆止片263可挠曲的特性,当该插入部31穿过该环片262时,将令各逆止片263挠曲而抵住该第二阶槽34,以对第二阶槽34的拔退方向行成抵制而无法拔除。

请参阅图8所示,该逆止件26更可以实施为:该逆止件26包括一架体264,该架体264框围出该贯孔261,且该架体264的底侧相间隔向下凸设复数凸体265,各凸体265可供抵住该第二阶槽34,以同样发挥对该第二阶槽34的拔退方向产生抵制的作用。

请再参阅图11配合图12所示,该逆止件26尚可实施为:该逆止件26包括一片体266,该片体266框围出一空间267且该片体267的相反二侧缘具有一间隙268,该相反二侧缘的一段部向内形成一凹陷部269以共同界定出该朝向开口12的贯孔261。爰此,当该插入段31穿过该贯孔261时,会因为该间隙268而将该贯孔261撑开如图11所示,此时,该贯孔261的孔缘便会夹住该插入段31外环侧,以对第二阶槽34的拔退方向产生抵制的作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