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89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服务需求,满足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人群在一定的公共场合进行自由的活动,特意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了手动轮椅的投放。使用时,使用者在轮椅统一存放的区域进行手机扫码进行解锁,就可以取出轮椅然后打开进行使用,而目前市场上的固定锁只可固定一个车轮。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锁本体和固定销;使用时,所述固定销可卡入所述锁本体内;分离时,所述固定销和锁本体之间相互不连接;锁本体设有一有锁外上壳和锁外下壳,所述锁外上壳内有一容纳所述固定销顶端进出的腔室;所述固定销的锁定端上有一豁口,用于卡扣在所述锁本体内;所述锁外上壳和锁外下壳的结合处还设有一充电板。

较佳的,所述腔室内部还设有一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能够对所述固定销赋予向锁口方向的作用力或能够通过固定销的作用力下进行收缩。

较佳的,所述腔室的底部有一凹形的凸起部,用于固定所述驱动部件。

较佳的,所述锁体上壳内还设有一GSM天线,用于接受后台系统发出的信号;一二维码标贴,用于使用者扫描后将车辆信息传递给后台进而开锁;所述二维码标贴上设置有一透明板,用于对二维码标贴的防护。

较佳的,所述锁体上壳和锁体下壳内还包括有一锁内上壳和锁内下壳;所述锁内上壳内包括一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滑动卡帽,所述滑动卡帽底部设有一卡销弹簧,所述卡销弹簧能够使所述滑动卡帽上下移动;所述滑动卡帽外侧连接有一偏心头,能够控制滑动卡帽自动上下移动;所述偏心头还连接一微型电机,通过微型电机驱动所述偏心头;所述微型电机还连接触点开关,通过所述触电开关通电和断电。

较佳的,所述锁体上壳顶端的有一圆孔,能够使所述滑动卡帽在圆孔内上下移动。

较佳的,在所述固定销卡扣在锁本体内的状态下,触点开关通电后,使微型电机通过偏心头使滑动卡帽向下移动,驱动部件在没有束缚的作用力下将固定销弹出,从而实现开锁。

较佳的,在所述固定销与锁本体相互分离的状态下,当所述固定销插入所述腔室时,所述固定销通过自身的作用力使驱动部件向其壳内部收缩,而所述固定销则通过移动使传动部件通过卡销弹簧的作用下使滑动卡帽卡入固定销的豁口处,从而实现关锁。

较佳的,所述锁内上壳内还包括一组充电电池,用于维持驱动微型电机工作;蜂鸣器,用于报警作用;CPU主板,用于向各个部件发送命令;以及蓝牙模块,用于接收和发送锁的位置与状态信息。

较佳的,安装有上述智能锁的手动轮椅。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产品能够方便、快捷、有效的管理问题。2,本产品可以使轮椅折叠后进行两轮同时上锁,其上锁后还能够进行推行,防止轮椅锁定后由于其重量问题不易推行,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麻烦。3,本产品设置在手动折叠轮椅上,能够对于长时间行走产生劳累感的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残疾人,都能够随时随地的提供帮助。4,本产品可以使两个距离较远的被锁物,通过被锁物自身的移动,将其锁住。5,本产品不使用钥匙或智能卡进行开锁,而是直接通过客户端扫描二维码开锁,避免了钥匙或智能卡的丢失,有效的避免了使用者的金钱损失。6,本产品设有外接的充电板,能够在本产品没电时,使用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充电宝等装置进行充电,有效的节约使用者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壳内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轮椅上关锁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轮椅上开锁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锁本体 2.固定销 3.手动轮椅 4.固定装置

11.锁外上壳 12.锁外下壳 13.驱动部件 14.传动部件15.锁内上壳

16.锁内下壳 17.充电板 18.充电电池 19.蜂鸣器 21.销钉 22.销钉固定座 23.固定螺丝

111.凸起部 112.二维码标贴 113.透明板 114.GSM天线

131.圆柱销钉 132.压缩弹簧 133.防松螺母

141.滑动卡帽 142.卡销弹簧 143.触点开关 144.偏心头 145.微型电机 151.CPU主板 152.蓝牙模块 171.充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智能锁,包括:锁本体1和固定销2,智能锁使用时固定销2可卡入锁本体1内,从而达到防盗锁的目的。当二者分离时,二者之间无任何相互连接。从而还可以实现两个距离较远的被锁物,通过其自身的移动,将其锁住。

锁本体1包括有锁外上壳11和锁外下壳12,锁外上壳11卡扣在锁外下壳12上。锁外上壳11内部有一可容纳固定销2锁定端进出的腔室,腔室入口设为喇叭形是为了解决轮椅制造过程中的尺寸误差,保证插销可以顺利插入智能锁中。腔室深入部有一凹形的凸起部111,用于固定驱动部件13,防止其运作而脱离腔室。驱动部件13由一圆柱销钉131通过防松螺母133将压缩弹簧132套设在圆柱销钉131的一端上,防松螺母133位于凸起部111的一侧,压缩弹簧132和圆柱销钉131位于另一侧。能够对固定销2赋予向锁口方向的作用力和能够通过固定销2的作用力下进行收缩。

固定销2由销钉21与销钉固定座22通过固定螺丝23连接而成;在销钉21的端部有一豁口,用于卡扣在锁体内部。销钉固定座22采用镂空的形状,镂空减轻重量,降低材料成本。

锁外上壳11内还包括一GSM天线114,用于接收管理系统发出的信号;在壳的外侧还有一二维码标贴112,用于方便使用者快速扫描并进而开锁,二维码标贴112的表面附有一透明板113,防止二维码标贴112长时间暴露于外面,而导致不清晰,从未无法开锁。在锁外上壳11和锁外下壳12闭合处的底部设置有一充电板17,可以利用现有的充电器均可对其进行充电。

锁外上壳11和锁外下壳12内还设有锁内上壳15和锁内下壳16,锁内上壳15的顶端设有一圆孔。锁内上壳15和锁内下壳16还包括传动部件14,用于控制锁的开关;一组充电电池18,通过其内存的电能来驱使传动部件14的运作;蜂鸣器19,用于起到警示的作用;CPU主板151,连接各个结构,通过自身的控制向各个部件发送指令;蓝牙模块152;用于接收和发送锁的位置与状态信息。

传动部件14包括滑动卡帽141,滑动卡帽141可在锁内上壳15的顶端的圆孔内上下移动,卡销弹簧142位于滑动卡帽141的底部,且可通过滑动卡帽141连接的偏心头144来控制滑动卡帽141的上下运动;偏心头144安装在微型电机145的一侧,微型电机14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锁内上壳15。在微型电机145与偏心头144的同一侧还安装有触点开关143,触点开关143的另一侧连接在CPU主板151上,通过其触点开关143的开关,而使电机通电和断电。

智能锁的开关锁过程:

用户通过客户端扫描智能锁上的二维码,后台系统接受到客户的指令后,向智能锁发送信号,GSM天线14接收来自后台系统的指示信号,信号通过CPU主板传递给传动部件14,传动部件14内触点开关143通电后,使微型电机145通过偏心头144使滑动卡帽141向下移动,驱动部件13在没有束缚的作用力下将固定销2弹出,从而实现开锁。

而当固定销2插入腔室时,通过其固定销2通过自身的作用力时驱动部件13向其壳内部伸缩,而固定销2则通过移动使传动部件14通过卡销弹簧141的作用下使滑动卡帽141卡入固定销2的豁口处,从而实现关锁。

当智能锁被强制打开时,蜂鸣器19发出报警声并延时一定时间后停止,防止智能锁被认为的恶意破坏,对其破坏者和使用者均起到预警的作用。

客户端可以是手机、手机软件、APP、微信、手机网页等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控制智能锁的开闭,保障了安全,使得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智能锁将用户的开锁及使用情况上报至云端管理后台,从而使得后台可以分析用户习惯。

实施例2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区别之处在于,智能锁还应用于手动折叠轮椅上,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服务需求,满足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人群在一定的公共场合进行自由的活动,特意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了手动轮椅3的投放。使用时,使用者在轮椅统一存放的区域进行手机扫码进行解锁,就可以取出轮椅然后打开进行使用。

将锁本体1通过固定装置4将其固定在手动轮椅3的一侧,将固定销2固定在轮椅的另一侧;使用时,用户端扫描后,系统后台接收到用户发出的信号,系统向智能锁发出开锁指令,在智能锁接受到开锁指令后内销通过传动部件14回缩,驱动部件13伸出将固定销2弹出;固定销2与锁本体1分开后,便可取出手动轮椅3打开进行正常使用;使用完后将轮椅进行收合,然后固定销2与锁对齐后自动关锁。

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手动轮椅3被任意打开进行使用。且两轮同时上锁的目的是使人无法使用轮椅(无法坐在轮椅上),轮椅折叠后还是可以推行的。有效的避免了因车轮上锁而无法进行推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