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897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门,尤其涉及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



背景技术:

目前,金库门由于其安全性能需求高,结构较为复杂,而且门体坚固,难以被破坏,一般需要从外部解锁后才能进行开关门操作,若发生了门内有人且门被锁上的事故,需要从外部进行开锁才能将门打开,这样若没及时发现内部有人被困,容易出现事故。

现有一些金库门为防止该类事故发生,会在门体上还设置应急门,但这样会造成门体的结构更为复杂,而且降低门体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库门锁紧后无法从内部开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结构较为简单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包括门体和设于所述门体内的门锁,所述门体的一侧开设有锁孔,所述门锁包括从所述门体的锁孔伸出至门体外的锁栓、设于门体前侧且可控制所述锁栓沿所述锁孔在门体内运动的门锁把手、设于门体前侧用于限制所述锁栓运动的锁具,所述门体的后侧上还设有可使所述锁栓运动的内解锁结构,当所述锁具限制锁栓运动后,所述内解锁结构可使所述锁栓沿所述锁孔往门体内运动。

如上所述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所述锁栓包括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所述第一锁杆的一端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锁杆插入的凹槽,所述第二锁杆的一端伸入至凹槽内,其另一端与锁孔相对,所述内解锁结构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相对固定连接的锁紧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杆沿所述第一锁杆的凹槽运动的内解锁组件,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锁杆伸入端的长度,所述锁紧件解除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的连接后,所述内解锁组件可使所述第二锁杆沿凹槽运动,从而使第二锁往门体内运动。

如上所述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所述门锁把手包括设于门体前侧且伸入至门体内的旋转把手、设于门体内且与所述第一锁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制动板,转动所述旋转把手可使所述第一制动板带动第一锁杆相对所述锁孔运动。

如上所述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所述旋转把手位于门体内的一端上连接有随所述旋转把手一同转动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上凸设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的轴线与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且不共线,所述第一制动板上设有供所述导向销穿过且竖直设置的竖向条形孔,所述第一制动板上还设有横向条形孔,所述门体内设有插入至所述横向条形孔内的导向柱,转动所述旋转把手,使第一转动件转动,第一转动件上的导向销相对所述第一制动板在竖向条形孔内竖直移动并且带动第一制动板和与第一制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锁杆横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所述第一制动板的上端设有上锁口,所述锁具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制动板上方的上锁具,所述上锁具上设有可插入至所述第一制动板的上锁口内以限制所述第一制动板横向移动的上锁舌。

如上所述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所述第一制动板的下端设有下锁口,所述锁具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制动板下方的下锁具,所述下锁具上设有可插入至所述第一制动板的下锁口内的下锁舌。

如上所述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所述第一锁杆上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且带有内螺纹的通孔,所述第二锁杆伸入至凹槽内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且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所述锁紧件包括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连接的螺纹连接部和设于门体后侧与螺纹连接部连接的转动部,转动所述转动部可使所述螺纹连接部脱离第二锁杆上的连接孔,第二锁杆即可相对第一锁杆运动。

如上所述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所述内解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锁杆相对固定连接的第二制动板、设于门体后侧且伸入至门体内的旋钮,转动所述旋钮可驱动所述第二制动板与第二锁杆横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所述门体内还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锁杆平行且竖向排列的辅锁杆,所述门体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辅锁杆相对的锁孔,且若干所述辅锁杆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制动板上,转动所述旋钮可使所述第二制动板带动所述第二锁杆和若干辅锁杆一同横向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提供了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门体内即门体的后侧设有内解锁结构,即使从门体外将门体锁死后,也可通过该内解锁结构从门内进行解锁,从而将门体打开,克服了当门内操作人被门外操作人锁在门内时,门内操作人可以从进行单独开门,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2、本申请的内解锁结构采用先解锁第一锁杆与第二锁杆的连接,再单独驱动第二锁杆相对第一锁杆运动,即可实现从内部解锁,而且这样在不需要解锁锁具的情况下使第二锁杆缩回至锁孔内,使解锁操作更为便捷简单。

3、本申请门体内设有多个辅锁杆,使得门体锁紧后更加稳固,防盗性能更好,而且内解锁结构可驱动多个辅锁杆与第二锁杆一同横向运动,这样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隐藏门体后的示意图;

图5为门锁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锁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1、图2所示,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包括门体1和设于所述门体1内的门锁,所述门体1的一侧开设有锁孔101,所述门锁包括从所述门体1的锁孔101伸出至门体1外的锁栓201、设于门体1 前侧且可控制所述锁栓201沿所述锁孔101在门体1内运动的门锁把手202、设于门体1前侧用于限制所述锁栓201运动的锁具3,所述门体1的后侧上还设有可使所述锁栓201运动的内解锁结构4,当所述锁具3限制锁栓201运动后,所述内解锁结构4可使所述锁栓201 沿所述锁孔101往门体1内运动,锁栓从门体1外缩回至门体1内。本申请提供了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门体内即门体的后侧设有内解锁结构,即使从门体外将门体锁死后,也可通过该内解锁结构从门内进行解锁,从而将门体打开,克服了当门内操作人被门外操作人锁在门内时,门内操作人可以从进行单独开门,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门体1的结构为,门体1包括门框103、设于门框103前端的前门板104和设于门框103后端的后门板105,且所述前门板104、门框103与后门板105围成一安装腔体,所述锁栓位于安装腔体内,所述锁孔101设于门框103的侧面上且与安装腔体连通。

锁栓的结构为,所述锁栓201包括第一锁杆2011和第二锁杆 2012,所述第一锁杆2011的一端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锁杆2012插入的凹槽2013,所述第二锁杆2012的一端伸入至凹槽2013内,其另一端与锁孔101相对,所述内解锁结构4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一锁杆2011 和第二锁杆2012相对固定连接的锁紧件40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杆2012沿所述第一锁杆2011的凹槽2013运动的内解锁组件402,所述锁紧件401解除第一锁杆2011和第二锁杆2012的连接后,所述内解锁组件402可使所述第二锁杆2012沿凹槽2013运动,从而使第二锁杆2012往门体1内运动,缩入至锁孔101内。实现接触门体与墙壁的连接,所述凹槽2013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锁杆2012伸入端的长度,可方便第二锁杆沿凹槽往第一锁杆方向运动,内解锁结构采用先解锁第一锁杆与第二锁杆的连接,再单独驱动第二锁杆相对第一锁杆运动,即可实现从内部解锁,而且这样在不需要解锁锁具的情况下使第二锁杆缩回至锁孔内,使解锁操作更为便捷简单。

所述门锁把手202包括设于门体1前侧且伸入至门体1内的旋转把手2021、设于门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锁杆2011固定连接的第一制动板2022,转动所述旋转把手2021可使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带动第一锁杆2011相对所述锁孔101运动。门锁把手202为带动整个锁栓201(即第一锁杆与第二锁杆)运动,而内解锁结构为先解锁第一锁杆与第二锁杆的连接,再单独驱动第二锁杆相对第一锁杆运动,这样从内部解锁不受外部锁具的干扰,从而简化了解锁操作,能够简化门体的结构。

所述旋转把手2021位于门体1内的一端上连接有随所述旋转把手2021一同转动的第一转动件5,所述第一转动件5上凸设有导向销501,所述导向销501的轴线与第一转动件5的转动轴线平行且不共线,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上设有供所述导向销501穿过且竖直设置的竖向条形孔20221,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上还设有横向条形孔 20222,所述门体1内设有插入至所述横向条形孔20222内的导向柱 102,转动所述旋转把手2021,使第一转动件5转动,第一转动件上的导向销501相对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在竖向条形孔20221内竖直移动并且带动第一制动板2022和与第一制动板2022固定连接的第一锁杆2011横向移动。所述导向销501的直径略小于竖向条形孔20221 的横向宽度,所述导向柱102的直径略小于横向条形孔20222的竖向宽度,导向柱102与横向条形孔20222配合,能够起到限制第一制动板2022上下移动,并且能够在第一制动板2022横向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而导向销501在绕其转动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实际相对第一制动板的竖向条形孔20221做上下运动并且同时带动第一制动板2022作横向运动,最终实现只带动第一制动板2022作横向运动。简单的结构把转动变为了直线运动。

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的上端设有上锁口20223,所述锁具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上方的上锁具301,所述上锁具301上设有可插入至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的上锁口20223内以限制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横向移动的上锁舌3011。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的下端设有下锁口20224,所述锁具3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 下方的下锁具302,所述下锁具302上设有可插入至所述第一制动板 2022的下锁口20224内的下锁舌3021。增加第一锁具301于第二锁具302可有效加强本申请的安全性能。该锁具3可采用密码锁、指纹锁、声音锁等。

所述第一锁杆2011上设有与所述凹槽2013连通且带有内螺纹的通孔2014,所述第二锁杆2012伸入至凹槽2013内的一端上设有与所述通孔2014相对且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20121,所述锁紧件401 包括与所述通孔2014和连接孔20121连接的螺纹连接部4011和设于门体1后侧与螺纹连接部4011连接的转动部4012,转动所述转动部 4012可使所述螺纹连接部4011脱离第二锁杆上的连接孔20121,第二锁杆2012即可相对第一锁杆2011运动。转动部4012从后门板105 伸出,被锁在门内的人可直接通过转动该转动部,在螺纹配合下将螺纹连接部4011从第二锁杆2012的连接孔20121旋出,即可解除第一锁杆与第二锁杆的固定连接。简单的结构,实现在不需将锁具解锁的情况下从内部进行解锁。

所述内解锁组件402包括与所述第二锁杆2012相对固定连接的第二制动板4021、设于门体1后侧且伸入至门体1内的旋钮4022,转动所述旋钮4022可驱动所述第二制动板4021与第二锁杆2012横向移动。第二制动板的结构与第一制动板2022的结构相似。

所述门体1内还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锁杆2012平行且竖向排列的辅锁杆6,所述门体1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辅锁杆6相对的锁孔,且若干所述辅锁杆6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制动板4021上,转动所述旋钮4022可使所述第二制动板4021带动所述第二锁杆2012 和若干辅锁杆6一同横向运动。门体内设有多个辅锁杆,使得门体锁紧后更加稳固,防盗性能更好,而且内解锁结构可驱动多个辅锁杆与第二锁杆一同横向运动,这样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

工作原理:

本金库门在关门后,通过转动旋转把手2021,使第一转动件5 转动,第一转动件上的导向销501相对所述第一制动板2022在竖向条形孔20221内竖直移动并且带动第一制动板2022和与第一制动板 2022固定连接的第一锁杆2011横向移动,与第一锁杆2011固定连接的第二锁杆2012相对锁孔101移动,从锁孔101伸出至门体1外,且门体1相对锁孔的另一侧为铰接转动部,再通过上锁具301、下锁具302使上锁舌与下锁舌与第一制动板上的上锁口、下锁口配合,限制了第一制动板的横向移动,实现卡锁。金库门卡锁后,可在内部转动转动部4012,在螺纹配合下将螺纹连接部4011从第二锁杆2012 的连接孔20121旋出,即可解除第一锁杆与第二锁杆的固定连接。转动旋钮4022,驱动第二制动板4021与第二锁杆2012横向移动,使第二锁杆相对第一锁杆移动,并从门体外缩回至门体内,实现从内部解锁。

本申请提供了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门体内即门体的后侧设有内解锁结构,即使从门体外将门体锁死后,也可通过该内解锁结构从门内进行解锁,从而将门体打开,克服了当门内操作人被门外操作人锁在门内时,门内操作人可以从进行单独开门,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