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792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链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军车市场,有些军车要求车门能够实现快速更换,使得车门受损严重时,可将车门快速拆卸换上新门,也可将左前或右后车门做成通用件,在驾驶员车门受损时,将左前或右后车门进行互换,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要实现快换车门,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车门进行快速拆卸及安装,而传统车门铰链拆卸安装复杂,不便于车门的快换,给车门快换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铰链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铰链,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与车门相连;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与车身相连;

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枢转地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铰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件包括:

铰链轴,所述铰链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铰链轴的一端设有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限位部;

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铰链轴连接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铰链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形成为沿所述铰链轴的径向向外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止抵所述第一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轴限定有沿其轴向贯穿的孔道,所述安装螺栓从所述孔道的一端伸入所述孔道并与所述铰链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孔道的另一端形成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处设有油塞。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形成为一端敞开的柱状,所述套筒的敞开端朝向并止抵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安装螺栓穿过所述套筒与所述铰链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还包括:

上垫片,所述上垫片套设在所述铰链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下垫片,所述下垫片设在所述套筒与所述安装螺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还包括:

防磨套,所述防磨套套设在所述铰链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通过对其合理设计,使得车门能够快速更换,实现前后车门铰链通用,使前后车门能够快速互换,该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造,结实耐用,成本低,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线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的拆卸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的油塞拆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铰链100;

第一连接件10;第一通孔11;

第二连接件20;第二通孔21;

铰接件30;铰链轴31;安装螺栓32;

凸台33;孔道34;油塞35;

套筒40;上垫片50;

下垫片60;防磨套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100。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100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和铰接件30。

具体而言,第一连接件10的至少一部分与车门相连,第二连接件20的至少一部分与车身相连,铰接件30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可枢转地相连。

也就是说,铰链100主要由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和铰接件30构成。其中,第一连接件10连接在车门上,第二连接件20连接在车身上,铰接件30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通过铰接件30的连接车门能够在车身上围绕铰接件30转动实现车门的开闭,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结构简单,通过铰接件30即可将其连接,安装连接简单,便于车门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铰链100,通过对其合理设计,使得车门能够快速更换,实现前后车门铰链通用,使得前后车门能够快速互换,该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造,结实耐用,成本低,利用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件10的一端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11,第二连接件20的一端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21,铰接件30穿过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与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相连。

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10的一端与车门连接,第一连接件1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沿第一连接件10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连接件20的一端与车身连接,第二连接件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沿第二连接件20的厚度方向贯穿,铰接件30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可围绕铰接件30转动,从而实现车门的开关,该铰链100可以通用在车辆的前后车门上,当车门坏时可以实现快速更换,紧急情况下左前车门毁坏时可以快速拆下后车门将后车门安装在左前车门处,以便保证驾驶员的安全,若车辆尾门为侧开式车门,该铰链100也可通用在侧车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铰接件30包括铰链轴31和安装螺栓32。其中,铰链轴3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以连接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铰链轴31的一端设有径向尺寸大于第一通孔11的限位部,安装螺栓32与铰链轴31连接以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安装在铰链轴31上。

换言之,铰接件30主要由铰链轴31和安装螺栓32构成。其中,铰链轴31可为柱状,铰链轴3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连接在一起,铰链轴31的尺寸和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的尺寸相匹配,使得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能够顺畅地绕着铰链轴31转动。在铰链轴31靠近第一通孔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通孔11的尺寸,防止铰链轴31从第一通孔11中脱落,安装螺栓32与铰链轴31连接以防止铰链轴31从第二通孔21中脱离,从而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可转动地安装在铰链轴3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铰链轴31一端的限位部形成为凸台33,凸台33沿铰链轴31的径向向外突出,凸台33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通孔11的尺寸,凸台33止抵第一连接件10,防止铰链轴31从第一连接件10上的第一通孔11中脱离。

可选地,铰链轴31限定有沿其轴向贯穿的孔道34,安装螺栓32从孔道34的一端伸入孔道34并与铰链轴31螺纹连接,优选地,孔道34的另一端形成进油口,进油口处设有油塞35。

具体地,如图3所示,铰链轴31整体可以为柱状,在铰链轴31内部限定有沿其轴向贯穿的孔道34,在孔道34的内壁上设有螺纹,安装螺栓32从孔道34的一端伸入孔道34,安装螺栓32通过孔道34内壁上的螺纹与铰链轴31连接,从而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可转动地安装在铰链轴31上。在孔道34的另一端形成为进油口,可以从进油口处加入润滑油,防止铰链轴31中的孔道34生锈腐蚀,便于安装螺栓32与铰链轴31的连接与拆卸,在进油口处设有油塞35,油塞35的尺寸与进油口的尺寸相匹配,以便密封进油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铰链100还包括套筒40,套筒40可以为一端敞开的柱状,套筒40的敞开端朝向并止抵第二连接件20,套筒40可套设在铰链轴31穿过第二通孔21的一端上,安装螺栓32可穿过套筒40通过孔道34内壁上的螺纹与铰链轴3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铰链100还包括上垫片50和下垫片60,其中,上垫片50套设在铰链轴31上且位于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之间,能够起到衬垫的作用,下垫片60套设在安装螺栓32上且介于套筒40与安装螺栓32之间,在套筒40与安装螺栓32之间起到衬垫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铰链100还包括防磨套70,防磨套70套设在铰链轴31上且位于第一通孔11内,防磨套70的内表面紧贴铰链轴31的外表面,防磨套70的外表面紧贴第一通孔11的内表面,防止铰链轴31与第一通孔11内壁的直接磨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100,通过对其合理设计,使得车门能够快速更换,实现前后车门铰链通用,使得前后车门能够快速互换,该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造,结实耐用,成本低,利用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铰链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铰链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使得车门能够快速更换,实现前后车门铰链通用,前后车门可以快速互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