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锁和带智能控制锁的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525发布日期:2018-09-25 18:4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智能微控制的金属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锁和带智能控制锁的箱包。



背景技术:

箱包锁是现代安全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指纹箱包锁更是有领跑智能安全生活的趋势。它是一种以人体指纹位识别载体的智能锁具。集机械,电子软件,生物识别,无线通信等多位综合性产品,是锁具行业的新高度。产品质量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指纹防盗锁同样技术条件>(GA701-200)》位主要依据。

目前,各类智能手机指纹开锁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享受到指纹带来的便利,便捷支付,身份验证,安全隐私等。指纹产品大有一种给人高端智能化品牌形象。目前,市场上锁具多以机械式为主,其次近年来也出现相对比较智能的产品,比如电子密码锁,无线蓝牙智能开锁的锁款。锁具已不再是传统机械式。它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在革新。新型指纹技术不断成熟和研发,生产成本逐步降低,指纹技术结合的智能锁将来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节能省电、结构紧凑、智能化控制的智能控制锁和和带智能控制锁的箱包,采用智能精确控制进行开关锁,方便快捷。

一种智能控制锁,包括锁套、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和锁合机构,所述锁套包括锁盖和锁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开关锁信号元件和用于接收开关锁信号元件信号的控制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涡轮齿和蜗杆,所述锁合机构包括与涡轮齿啮合的齿轮条和套设于锁梁一端的复位弹簧,所述锁梁具有与锁合机构配合以开锁或闭锁的锁扣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受控制板控制,所述控制板在接受开关锁信号元件命令时,所述控制板控制驱动装置运行,使所述锁合机构配合处于闭锁状态或开锁状态。

优选地,所述锁盖包括盖合于一体的前锁盖和后锁盖,所述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装于锁盖内部,所述锁盖上设有三色LED灯,所述开关锁信号元件包括指纹传感器或蓝牙组件。

优选地,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锁梁包括相对较长的长梁和相对较短的短梁,所述短梁和长梁在行进过程与齿轮条配合进行闭锁,所述锁盖一端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长梁和短梁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伸入锁盖内,所述长梁末端与第二挡板相抵靠,所述长梁末端套设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抵靠作用于第二挡板,靠近于所述短梁底部设有按键、轻触开关和第一挡板,所述按键连接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靠设在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挡板隔离轻触开关与马达。

优选地,所述锁扣结构包括分别设于长梁和短梁上与齿轮条两端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长梁上有凸环,所述长梁的凹槽靠外一侧的槽壁为凸环内壁,所述齿轮条一端扣入凹槽,所述凸环用于限制长梁行程。

优选地,所述开关锁信号元件为指纹传感器或蓝牙组件,所述指纹传感器为光电式指纹识别膜或按压式指纹识别片,所述前锁盖有锥形窗口,所述锥形窗口底部设有收容槽,所述指纹传感器放置于收容槽内,所述指纹传感器接受命令传输到电子微控制板,所述电子微控制板将开锁命令传输到驱动装置,使用所述蓝牙组件时,所述蓝牙组件安装在控制板上,所述蓝牙组件通过一个外部蓝牙APP收发指令,所述蓝牙组件传输开锁命令给控制板。

优选地,所述智能控制锁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智能控制锁一一对应的USB装置,所述控制板为电子微控制板,所述电子微控制板设有USB接口,所述USB装置具有开锁电路,所述USB装置具有开锁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USB装置通过开锁电路和接口电路进行开锁和充电。

优选地,所述智能控制锁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控制板与马达隔离,所述指纹传感器和控制板分别对应设置在隔板上,所述隔板上有棱条,所述齿轮条上有收容隔板上的棱的一字型槽,所述一字型槽的槽长大于隔板上的棱条长度,所述一字型槽和隔板上的棱条相配合限定齿轮条的行程,所述齿轮条有位于两端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在开关锁时扣入对应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智能控制锁还包括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用第二挡板隔离锁梁和马达,所述锂电池连接马达和控制板。

优选地,所述马达为高速马达,所述马达有与所述涡轮齿连接的蜗杆,所述涡轮齿设于转轴34上,所述涡轮齿包括共转轴串联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转轴固定于隔板上,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齿轮直径,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齿轮条啮合。

以及,一种带智能控制锁的箱包,包括箱包本体以及装设于箱包本体上的智能控制锁,所述智能控制锁是如上所述的智能控制锁。

为了使指纹传感器这种高功耗传感器能结合随身携带传统锁具,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通过智能微控制调控传感器工作时间以达到省电方式。上述方案通过内部结构改良,通过智能控制器,接收开关锁信号元件的开锁信号,精准控制马达转速时间,驱动内部的齿轮组,进而控制内部齿轮条左右滑动,右滑刚好可以卡住锁梁,达到上锁目的,左滑复位,使得底部围绕锁梁复位弹簧得以舒展,带动锁梁往上弹,达到自动开锁目的。该设计结构紧凑、巧妙,使用时方便快捷,使得开锁更为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控制锁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控制锁另一角度的分解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控制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智能控制锁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2和3,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控制锁100,其包括锁套10、控制装置20、驱动装置30和锁合机构40,所述锁套10包括锁盖11和锁梁12,所述控制装置20包括开关锁信号元件21和用于接收开关锁信号元件21信号的控制板22,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马达31、涡轮齿32和蜗杆33,所述锁合机构40包括与涡轮齿32啮合的齿轮条41和套设于锁梁一端的复位弹簧42,所述锁梁12具有与锁合机构40配合以开锁或闭锁的锁扣结构,所述驱动装置30受控制板22控制,所述控制板22在接受开关锁信号元件21命令时,所述控制板22控制驱动装置30运行,使所述锁合机构40配合处于闭锁状态或开锁状态。

具体地,所述锁盖11包括盖合于一体的前锁盖111和后锁盖112,所述控制装置20和驱动装置30装于锁盖11内部,所述锁盖11上设有三色LED灯55(参阅图3)。图1-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锁信号元件21包括指纹传感器21,使用所述指纹传感器21的产品也称为指纹锁,所述控制装置20控制三色LED灯55用于显示智能控制锁状态。

具体地,包括第一挡板52和第二挡板53,所述锁梁12包括相对较长的长梁121和相对较短的短梁122,所述长梁121和短梁122在行进过程与齿轮条41配合进行闭锁,所述锁盖11一端设有两个通孔16,所述长梁121和短梁122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16伸入锁盖11内,所述长梁121末端与第二挡板53相抵靠,所述长梁53末端套设所述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抵靠作用于第二挡板53,所述复位弹簧42围绕在长梁121上,所述复位弹簧42在开锁时能够利用其弹性带动长梁121往上弹动,所述锁梁12可以做360度圆周运动,靠近于所述短梁122底部设有按键51、轻触开关56和第一挡板52,所述按键51连接轻触开关56,所述轻触开关56挂靠在第一挡板52上,所述第一挡板52隔离轻触开关56与马达31。

具体地,所述锁扣结构包括分别设于长梁121和短梁122上与齿轮条41两端位置对应的凹槽15,所述长梁121上的凹槽15位于内侧底部,所述短梁122上的凹槽15位于内侧面,所述凹槽15的大小取决于齿轮条41,所述长梁121上有凸环14,所述凹槽15靠外一侧的槽壁为凸环14内壁,所述齿轮条41一端扣入凹槽15,所述凸环14的直径取决于齿轮条41,所述凸环14用于限制长梁121行程,所述长梁121通过凹槽15控制向外最大行程。

具体地,所述开关锁信号元件21为指纹传感器21,所述指纹传感器21为光电式指纹识别膜或按压式指纹识别片,所述前锁盖111有锥形窗口13,所述锥形窗口13底部设有收容槽131,所述指纹传感器21放置于收容槽131内,所述指纹传感器21接受命令传输到电子微控制板22,所述电子微控制板22将开锁命令传输到驱动装置30。

所述控制板22为电子微控制板22,所述电子微控制板22设有Micro USB接口23,所述Micro USB接口22用于充电和强制开锁,所述智能控制锁100在电量不足或开锁方式失控时通过USB接口22进行充电或强制开锁。

所述智能控制锁100还包括一个与所述智能控制锁100一一对应的USB装置23,所述控制板22为电子微控板22,所述电子微控制板22设有USB接口,所述USB装置23具有开锁电路和接口电路,通过所述USB装置23通过开锁电路和接口电路进行开锁和充电,优选地,每一个所述智能控制锁100对应设置一个USB开锁装置23,所述USB开锁装置23内的开锁电路同样对应一种型号的智能控制锁100设置,所述USB开锁装置23内的开锁电路同样对应一个的智能控制锁100设置。

具体地,所述智能控制锁100还包括隔板54,所述隔板54将控制板22与马达31隔离,所述指纹传感器21和控制板22分别对应设置在隔板54上,所述隔板54上有棱条,所述齿轮条41上有收容隔板54上的棱的一字型槽,所述一字型槽的槽长大于隔板54上的棱条长度,所述一字型槽和隔板54上的棱条相配合限定齿轮条41的行程,所述棱条和一字型槽配合能有效控制齿轮条工作时的精准度,实现所述棱条和一字型槽能够使智能控制锁100实现精确控制马达31的转速时间,所述齿轮条41有位于两端的卡扣部411,所述卡扣部411扣入凹槽15,所述智能控制锁100关锁时,所述齿轮条41两端的卡扣部411扣入长梁121和短梁122的凹槽15内,所述智能控制锁100开锁时,所述齿轮条41两端的卡扣部411脱离长梁121和短梁122的凹槽15。

具体地,所述智能控制锁100还包括有锂电池35,所述锂电池35用第二挡板53隔离锁梁12和马达31,所述第二挡板53有效阻止锂电池35、锁梁12和马达31之间的接触,使所述锁梁12和马达31能够独立运动,所述锂电池35连接马达31和控制板22。

具体地,所述马达31为高速马达31,所述马达31有与所述涡轮齿32连接的蜗杆33,所述涡轮齿设于转轴34上,所述涡轮齿32包括共转轴34串联设置的第一齿轮321和第二齿轮322,所述转轴34固定于隔板54上,所述第一齿轮321的齿轮直径大于第二齿轮322的齿轮直径,所述蜗杆33与所述第一齿轮32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22与齿轮条41啮合,所述马达31驱动蜗杆33转动,所述蜗杆33带动第一齿轮321和第二齿轮322同时转动,所述齿轮条41受第二齿轮322带动下进行开锁和闭锁操作。

所述智能控制锁100需要开锁时,通过将手指放置在指纹传感器21上并按压所述锁梁12,所述指纹传感器21接接收指纹命令,所述指纹传感器21将命令传输给控制器22,所述控制器22识别命令并发出开锁命令,所述马达31接收到开锁命令,所述马达31控制所述蜗杆33转动,所述蜗杆33带动涡轮齿32转动,所述齿轮条41在涡轮齿32的作用下向左滑动复位,所述长梁121在弹簧42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弹出,所述短梁122跟随长梁121同时弹出完成开锁。

所述智能控制锁需要闭锁时,通过按住所述锁梁12,所述锁梁12作用于按键51,所述按键51启动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56启动马达31,所述马达31控制蜗杆33转动,所述蜗杆33带动涡轮齿32转动,所述齿轮条41在涡轮齿32的作用下向右滑动,所述齿轮条41的卡扣部411扣入锁梁12的凹槽15内完成上锁。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智能控制锁100的箱包,包括箱包本体以及装设于箱包本体上的智能控制锁100,所述智能控制锁100是如上所述的智能控制锁100。

请参阅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智能控制锁200结构示意图,实施列二的智能控制锁200与实施例一的智能控制锁100主体结构基本相同,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有与图1-2相同的标号表示基本相同的元件,在此不再赘述,两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开关锁信号元件21的不同和前盖板111因使用不同开关锁信号元件21而导致的差异,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除没有锥形窗口以及没有设置指纹传感器之外,其他结构基本相同。

所述开关锁信号元件21选择蓝牙组件21,使用所述蓝牙组件21,所述蓝牙组件21安装在控制板22上,所述蓝牙组件通过接收相应的蓝牙APP(如手机等终端的蓝牙APP)发出的命令,所述蓝牙组件21传输开锁命令给控制板22,所述蓝牙组件21反应迅速、操作方便并且能够进行远程开锁,所述蓝牙组件传输开锁命令给控制板22。

所述实施列二的智能控制锁200与实施例一的智能控制锁100开锁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接收指纹命令的方式不同,所述智能控制锁200通过在对应的蓝牙APP上接收指纹,所述蓝牙APP识别指纹命令并发送开锁命令,所述蓝牙组件21接收蓝牙APP发出的开锁命令,所述蓝牙组件21传送命令给控制器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