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性能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4582发布日期:2018-10-02 19:2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性能刀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刀具大部分都是采用单一的材料制成的,例如常用的不锈钢刀和铁制品刀,不锈钢刀采用不锈钢材料整体制成,而铁制品刀采用铁经过高温淬火、反复捶打而成型。

但是采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刀具都具有明显的缺陷,针对上述两种类型的刀具而言,不锈钢刀的刀刃易钝而不锋利,铁制品刀长期使用后易变形和生锈。

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刀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刀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刀具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多性能刀具,该刀具具备多种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多性能刀具包括:

刀柄;及

刀体,所述刀体连接于所述刀柄,所述刀体包括刀身及刀刃,所述刀刃通过激光焊接连接于所述刀身,所述刀刃包括第一材料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材料层两侧的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另外,上述多性能刀具还可以包括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采用含碳量不同的钢材制成。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材料层采用高碳钢制成,所述第二材料层采用低碳复合钢制成。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高碳钢为VG10钢或AUS-10钢。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所述低碳复合钢采用马氏不锈钢体、碳素体不锈钢或两者复合而成。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马氏体不锈钢或碳素体不锈钢至少包括2Cr13、3Cr13或430不锈钢中的一种。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刀身为流线造型,所述刀柄连接于所述刀身的末端,且所述刀柄与所述刀身的连接处形成有一下凹部。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刀身与所述刀柄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刀柄的外周套设有握把。

作为所述多性能刀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刀体上还设有抓手部,所述抓手部的表面设有多个凹凸不平的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多性能刀具,由于刀体包括通过激光焊接技术连接在一起的刀身与刀刃,保证连接可靠性,且刀刃包括第一材料层及设置在第一材料层两侧的第二材料层,使得刀具具有三层结构,且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这样使得同一刀具至少包括两种材料,具备了至少两种材料的性能,从而使得刀具的性能实现多样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性能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性能刀具的纵向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刀柄;200-刀体;300-下凹部;400-握把;210-第一材料层;220-第二材料层;230-刀身;240-刀刃;250-抓手部;251-防滑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性能刀具。

请一并参考图1-2,该多性能刀具包括刀柄100及刀体200。

其中,刀体200连接于刀柄100,刀体200包括刀身230及刀刃240,刀刃240通过激光焊接连接于刀身230,刀刃240包括第一材料层210及设置在第一材料层210两侧的第二材料层220,第一材料层210与第二材料层220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如此,由于刀体200包括通过激光焊接技术连接在一起的刀身230与刀刃240,保证连接可靠性,且由于刀刃240包括第一材料层210及设置在第一材料层210两侧的第二材料层220,使得刀刃240具有三层结构,且第一材料层210与第二材料层220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这样使得同一刀具至少包括两种材料,具备了至少两种材料的性能,从而使得刀具的性能实现多样化。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第一材料层210与第二材料层220所采用的材料不作特别限制,它们可以根据刀具的实际应用场合进行选择。例如,当刀具用于切割硬质材料时,为了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刀具可选用相对较硬的材料制成。又如,当刀具用于切割酸性或者碱性材料时,为了避免刀具遭受腐蚀,刀具还可以选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第一材料层210与第二材料层220采用含碳量不同的钢材制成。

可以知道的是,含碳量不同的钢材具备不同的性能。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6%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

低碳钢(low carbon steel)为碳含量低于0.25%的碳素钢。因其强度低、硬度低而软,故又称软钢。它包括大部分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一部分优质碳素结构钢,大多不经热处理用于工程结构件,有的经渗碳和其他热处理用于要求耐磨的机械零件。

中碳钢是碳量0.25%~0.60%的碳素钢。有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等多种产品。除碳外还可含有少量锰(0.70%~1.20%)。按产品质量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热加工及切削性能良好,焊接性能较差。强度、硬度中碳钢比低碳钢高,而塑性和韧性低于低碳钢。

高碳钢常称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等。含碳量从0.60%至1.70%。它的特点是硬而较脆,可以淬火、锤,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钢制造;切削工具如钻头,丝攻,铰刀等由含碳量0.90%至1.00%的钢制造。热处理后可以得到高的硬度(HRC60~65)和较好的耐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第一材料层210采用高碳钢制成,而第二材料层220采用低碳钢制成。

这样,使得刀具兼具了高碳钢与低碳钢的性能,使得刀具至少具有刀刃锋利、耐腐蚀以及不易变形等特点。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高碳钢选用VG10钢或AUS-10钢,可进一步增强刀具的上述特点。

VG10钢是往严格筛选的高纯度原料(Virgin Steel)中加入C(碳)、Cr(铬)、Mo(钼)、V(钒)、Co(钴)等元素的高碳素不锈钢。含碳量约1%,含钼1.2%及钴1.5%,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62之硬度。VG10钢加工性优,韧性及耐蚀性皆强,是一种特性优良的钢种。

进一步的,上述高碳钢可采用淬火的热处理加工工艺作进一步性能提升。具体的,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淬火,其中淬火可控制在温度1000°左右。

另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低碳复合钢采用马氏体不锈钢、碳素体不锈钢或两者复合而成。通过前文可知,第二材料层220是包覆在第一材料层210的外面的,此时第二材料层220采用马氏体或碳素体不锈钢能够保证刀具的整体性能。

进一步的,上述马氏体不锈钢或碳素体不锈钢至少包括2Cr13、3Cr13或430不锈钢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前文中的第一材料层210与第二材料层220结合在一起,可利用激光焊接工艺来实现。具体的,可用6000瓦电焊接淬火在1050度至1070度的温度下十几分钟,再在300度条件下回火2.5小时。

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激光焊接是激光材料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其主要用于焊接薄壁材料和低速焊接,焊接过程属热传导型,即激光辐射加热工件表面,表面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内部扩散,通过控制激光脉冲的宽度、能量、峰值功率和重复频率等参数,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中。

因此,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可很好的保证第一材料层210与第二材料层220的结合效果,保证整个刀具的整体性能。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强粘结剂使得第二材料层210与第二材料层220粘结在一起。

请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刀体200包括刀身230及刀刃240,刀身230为流线造型。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刀具的外观效果。

另外,刀柄100连接于刀身230的末端,这样使得便于用户手握住刀具进行切割动作,在切割的过程中由于刀柄100与刀身230的上述连接关系,可以便于用户的发力。

进一步的,刀柄100与刀身230的连接处形成有一下凹部300。

如此,当用户在握住刀柄时,用户的拇指等可放置在下凹部300内,提高了用户手握刀具的舒适性。同时当用户的拇指放置于下凹部300内后,还能为用户提供一个着力点,从而便于用户的发力。

可以理解,上述下凹部300可以处于刀具的一侧。当然,下凹部300也可以处于刀具的两侧,这样当用户在手握刀具时,用户的食指也可以放置于下凹部300,进一步提高用户手握刀具的舒适性,进一步方便用户的发力。

下凹部300处可采用430不锈钢。

进一步的,在刀柄100的外周还可套设握把400,以便用户通过握住握把而拿起刀具。

握把400可采用塑料或者木材制成,其表面可具有较高的粗糙度,以防止在使用刀具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的不良现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刀身230与刀柄100为一体成型。此时,使得刀体230与刀柄100为不可拆分的整体构造。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刀身230与刀柄100为分体成型。此时,使得刀体230与刀柄100为可拆分的分体构造,这样使得刀具在储藏或者运输以及使用时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当刀具在储藏或者运输时,可以将刀体200与刀柄100进行拆分,便于储藏或者运输。当刀具在使用时,又可以将刀体200与刀柄100连接在一起。

在刀身230与刀柄100为分体成型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刀身230与刀柄100的可拆卸连接,可在刀身230的末端设置内螺纹孔,而在刀柄100上设置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来实现。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来实现刀身230与刀柄100的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在刀身230或者刀柄100上设置插接孔,而在刀柄100或者刀身230上设置能够插入到插接孔内的插接柱,这样通过插接柱与插接孔的配合即可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刀体200上还设有抓手部250,该抓手部250的表面设有多个凹凸不平的防滑条纹251。

可以理解,由于上述抓手部250的存在,为用户在使用刀具在切割小食材时,例如生姜、大蒜等,提供了便利。

具体而言,使用刀具在切割小食材时,用手握住刀柄100不利于切割动作的进行,人们往往选择双手抓取刀身230并直接按压刀身230的方式来进行。此时,由于抓手部250的存在,用户可直接用手抓住该抓手部250,又由于在抓手部250的表面设有防滑条纹251,使得用户在采用上述切割的方式时,刀具能够被稳稳的掌握在用户的手中,防止刀具与手发生打滑,从而提高了使用刀具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抓手部250应当低于刀身230的侧面所在平面,如此可保证在使用刀具切割食材时,抓手部不会对食材的切面造成损伤。

而另一方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抓手部250又应当凸出刀身230的侧面所在平面,如此可对所切割的食材的切面做进一步的加工,例如通过抓手部250表面的防滑条纹251等可在食材的切面刻画出纹理。

需要说明的是,抓手部250可以为相互对应设置在刀身230上的一对,此时用户在按照上述切割方式使用刀具时,该一对抓手部250能够与刀柄100相配合以适应用户双手的按压。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抓手部250也可以是间隔设置在刀身230上的两对,该两对抓手部250可配合用户的双手动作而完成前述切割方式。

除以上所述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丰富刀具的功能,还可以在刀身230的首端增加启瓶器(图中未示出),如此更能方便用户的使用,使得刀具还兼具有启瓶的功能。

通过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如下的效果:

1、刃锋利、耐磨损以及不易变形;

2、外形美观;

3、便于储藏与运输;

4、便于用户的使用;

5、具有防滑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