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门锁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805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门锁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附件领域,涉及一种可拆卸的门锁扣。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特别的电路启闭器,要想启闭电路就需要将摇柄插入到电路启闭器对应的摇柄孔中,转动摇柄来启闭电路。而摇柄孔外设有一扇门,门中设有与摇柄孔想对应的孔洞,就算门被锁住了,人们还是可以将摇柄穿过门中的孔道插入到摇柄孔中,因此,此时十分需要一个既能锁住门,又能挡住摇柄孔的锁扣,而且由于维修后也需要将锁扣拆卸下来才能通电,所以也需要锁扣具有容易安装与拆卸的功能。

例如专利CN93212943.9,公开了一种拆卸式锁扣,包括扣锁环、挡板和卡架,所述卡架一端设有不少于两个孔,该孔内设有宽度粗调节块,在宽度粗调节块的上部用螺纹结构并且设有调整螺钉,卡架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一卡板,卡架超出卡板的端头设有挂锁孔,在卡板和挂锁孔之间设有可拆卸的挡板。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用卡架固定在门框或者是架子上,套上卡板后,使用调整螺钉固定位置,再上锁。虽然不需要在装置上打孔,不会对装置造成损伤,但操作起来十分麻烦,不利于平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设计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门锁扣安装与拆卸操作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拆卸的门锁扣,包括主体,所述主体正面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有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背面上侧设有定位片,所述主体背面左右两侧还都设有滑槽件;或者所述主体背面设有两个挂钩,所述两个挂钩设置在主体背面左右两侧。

该门锁扣结构简单、部件不多,就能实现门锁扣的安装与拆卸。通过定位片或者挂钩将所述门锁扣安装在电路启闭器上,使得门锁扣能挡住电路启闭器的摇柄孔,加之门锁扣设有锁孔,可与其他锁件配合将电路启闭器的门锁住。

主体背面上侧设有定位片,所述主体背面左右两侧还都设有滑槽件。

通过设置滑槽件从而实现门锁扣沿着电路启闭器的滑槽上下运动,避免了门锁扣左右摆动,导致放置不牢。而滑槽件的左右对称设置是为了让左右两片滑槽件的受力大致相等,不会出现一片受力过大,而另一片受力过小的情况,从而引起受力过大的那一片滑槽件发生变形。定位片是为了实现门锁扣能相对固定地挂在电路启闭器上,不会再向下滑动。

所述主体背面设有两个挂钩,所述两个挂钩设置在主体背面左右两侧。

通过在门锁扣背面设有挂钩,用于将门锁扣安装在电路启闭器上,令人们只需轻轻地挂上或拔下门锁扣就能完成安装与拆卸,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操作,而且挂钩制备容易,方便实现大规模生产。加之由于门锁扣不仅要承受自身的重力,还要承受来自挂锁的压力,所以设置两个挂钩来分担压力,免得发生变形导致门锁扣脱落。将挂钩左右设置在主体背面是为了让挂钩的受力左右平衡,不会轻易摆动,更加稳固地挂在电路启闭器上。

所述滑槽件与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定位片与主体一体成型。

滑槽件和定位片只需要通过将主体的边缘向内卷折就可制得,结构简单制备容易。

所述滑槽件分为第一弯曲部与第一延伸部,第一弯曲部一端与主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宽度不小于3mm,不大于6mm。

第一延伸部过长,大于滑槽的深度就会导致所述门锁扣无法滑入滑槽中,而由于所述门锁扣与滑槽的受力面就是第一延伸部与滑槽的接触面,如果第一延伸部过短,受力面积就会很小,滑槽件受到的压力就大,容易发生变形。

所述定位片设置在主体背面的上侧中部位置,且定位片长度大于等于主体宽度的一半。

由于定位片需要承受不仅来自门锁扣的自身重力,还要承受来自门锁扣上的牌锁以及挂锁的拉力,因此所述定位片需要增加与电路启闭器的接触面积,来分担压力。

优选地,所述定位片为圆滑弧片。为了防止人们在使用所述门锁扣时被定位片所刮伤。

所述挂钩分为第二弯曲部与第二延伸部,第二弯曲部一端与主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长度不大于主体高度。

挂钩设置一个第二弯曲部是为了避免人们在使用过程被挂钩的表面刮伤。所述延伸部长度不大于主体高度是为了避免由于第二延伸部过长,第二延伸部可能会插入到电路启闭器的内部装置上,对电路启闭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所述挂钩宽度不小于8mm,所述挂钩的厚度不小于2mm。

由于挂钩除了要承受所述门锁扣自身的重力之外,还需要承受来自牌锁与挂锁的压力,所以挂钩需要较大的宽度来增加受力面积分担压力,也可以通过增加厚度来防止受力变形。

所述突起部为片状结构,所述突起部横置在主体正面。突起部设为片状结构是有利于减少型材的损耗,而横置在主体正面则有助于人们在拔出门锁扣时,提供一个施力的地方。优选地,所述突起部在外侧边上设有圆滑倒角,避免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被刮伤。

所述主体设有两个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并行设置在主体正面上,两个突起部的间距小于10mm。

由于突起部过薄,遭受到外界的冲击或碰撞就容易损坏,所以设置两个突起部来提高整个门锁扣的安全性。加之突起部的距离过远,牌锁很难一起穿过两个锁孔,同时对两个锁孔上锁,因此两个突起部的间距不能太大。

优选地,所述主体为片状结构,厚度不大于4mm。考虑到门与电路启闭器之间的距离过短,如果主体过厚,就会挡住门的关闭,而且片状结构用料较少,制作成本低,因此,将主体设为片状结构。优选地,主体正面为长方形结构,四周边缘设置为圆角,这是为了避免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被刮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门锁扣的安装与拆卸都十分简单方便,由于挂件作为门锁扣与电路启闭器的连接结构,安装与拆卸时只需通过挂件与电路启闭器的配合使用,就能简单地安上或卸下门锁扣。

2. 门锁扣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3. 最重要的在于所述门锁扣不需要在装置上打孔就能安装,不会对装置造成任何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路启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配套牌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使用时的A截面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使用时的A截面的正面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使用时的A截面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使用时的A截面的正面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主体;2、突起部;3、锁孔;41、滑槽件;42、定位片;43、挂钩;5、门;6、牌锁;61、公件;62、母件;63、转动件;64、第一锁孔;65、第二锁孔;66、第一圆弧件;67、第二圆弧件;68、挂锁;7、电路启闭器;H、主体高度;h、第二延伸部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可拆卸的门锁扣,包括主体1,所述突起部2设于主体1的正面,所述主体1背面左侧和右侧分别对称设有滑槽件41,所述主体1背面上侧设有定位片42,所述突起部2设有锁孔3。所述主体1为片状结构。所述主体1正面为70mm×42mm的长方形结构,四周边缘设置为圆角,角度为15°,半径为20mm。所述定位片42长度为50mm,放置在主体1上侧正中央的位置。

所述滑槽件41分为第一弯曲部与第一延伸部,第一弯曲部一端与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宽为5mm,长为70mm,而第一延伸部与主体1之间的间距为3mm。

所述定位片42为圆滑弧片。

所述滑槽件41与主体1一体成型,所述定位片42与主体1一体成型,滑槽件41与定位片42只需要通过将主体1的边缘向内卷折就可制得。

所述锁孔3与主体1之间的最近距离为18mm。

所述突起部2为片状结构,所述突起部2横置在主体1正面。所述突起部2设有平滑边缘。所述突起部2为30mm×33mm的类长方形,外侧边上的两个角为圆角,角度为30°,半径为20mm,厚度为3mm。所述突起部2为两个,上下平行设置在主体1正面上。所述突起部2平行设置在主体1正面上,两个突起部2的间距为6mm。实施例1的好处在于,将定位片42作为挂件并通过滑槽件41的配合,安装与拆卸时只需通过滑槽件41与电路启闭器的配合使用,就能简单地安上或卸下门锁扣,再通过定位片42将门锁扣挂在电路启闭器上了。

实施例2

一种容易安装与拆卸的门锁扣,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正面设有突起部2,突起部2中设有锁孔3,所述主体1背面上端部设有挂钩43。所述主体1为80mm×36mm的长方形片状结构,即主体高度H为80mm,四周边缘设置为圆角。

所述挂钩43分为第二弯曲部与第二延伸部,第二弯曲部一端与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延伸部连接。所述挂钩43为两个,左右设置在主体1背面上。所述第二延伸部宽为8mm,第二延伸部长度h为50mm,两个挂钩43左右距离为18mm。

所述锁孔3与主体1之间的最近距离为12mm。

所述突起部2为片状结构,所述突起部2横置在主体1正面。所述突起部2设有平滑边缘。所述突起部2为30mm×33mm的类长方形,且外侧边上的两个角为圆角,角度为30°,半径为20mm,厚度为3mm。所述突起部2为两个,上下平行设置在主体1正面上。所述突起部2平行设置在主体1正面上,两个突起部2的间距为6mm。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挂件为挂钩,通过将挂钩用来将门锁扣安装在电路启闭器上,令人们只需轻轻地挂上或拔下门锁扣就能完成安装与拆卸,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操作。

使用方式:

所述门锁扣还设有与之匹配的牌锁6,牌锁6分为公件61和母件62,所述公件61设有转动件63,转动件63与母件62转动连接;在公件61上设有若干第一锁孔64,母件62上设有与公件61匹配的若干第二锁孔65,公件61上端部左侧设有一第一圆弧件66,所述圆弧件的角度不少于90度,不大于180度,母件62上端部右侧设有一第二圆弧件67,所述圆弧件的角度不少于90度,不大于180度。当人们在给一对匹配的第一锁孔64和第二锁孔65上锁后,第一圆弧件66与第二圆弧件67就会闭合在一起,而且由于相匹配的第一锁孔64与第二锁孔65被一起锁住了,人们无法相对地转动公件61或是母件62,从而牌锁6就会被锁住无法打开。

首先,将电路启闭器7的门5打开,然后沿着电路启闭器7两边与滑槽件41匹配的滑槽将门锁扣套入其中,而定位片42就会阻止门锁扣继续往下滑落,让其固定在一个位置并且挡住电路启闭器7中的摇柄孔。然后将门8关闭后,再让牌锁6的第一圆弧件67与第二圆弧件68插入所述门锁扣的锁孔3,再转动公件61与母件62使得挂锁68的锁梁穿过一对相匹配的第一锁孔64与第二锁孔65后,锁上挂锁68。当有其他人要去维修时,也需要给另外一对相匹配的第一锁孔66与第二锁孔锁67上挂锁68。

检修完毕后,人们可以通过钥匙把自己锁上的挂锁68解开并带走,但由于牌锁上还存在其他人的挂锁68时,人们就不能解开牌锁来打开电路启闭器7的门5。只有当所有在牌锁上的挂锁68被取下来后,牌锁的公件61与母件62才能发生相对的转动,从而解开牌锁,人们就能打开电路启闭器7的门5,取下门锁扣后,将摇柄插入到电路启闭器7中的摇柄孔。

有益效果:实施例中的门锁扣,通过悬挂结构与电路启闭器7相配合,实现门锁扣固定在电路启闭器7上,令得整个安装与拆卸过程都十分简单方便。加之门锁扣部件不多,制作容易,生产成本较低,就算发生损害,也能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更换配件。最重要的在于所述门锁扣不需要在装置上打孔就能安装,不会对装置造成任何的损坏,可以在装置上多次安装拆卸。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