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夹具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5076发布日期:2018-07-31 19:1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夹具改良结构,详而言的是一种能够反复按压以控制渐进夹合的枪型木工夹具,且该夹具两夹臂均具有位移特性。



背景技术:

一般板状材料,如木板、金属板或塑胶板等,当其需要多片夹合粘固或同时加工时,由于固定式的夹具(如虎钳等)无法配合板状材料的位置移动,因此一般会以大型的手持夹具来做为夹持的工具,而一般木工夹具其结构系在一横向的定位杆上设置夹具主体与夹头,凭借相对间的调整动作后达到夹持工件的目的。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284485号“夹钳改良结构”,其是一款枪型夹钳,其夹钳主要由具相对颚块的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所组成,其中移动钳体系固设于一导杆的端部,而导杆滑设于该固定钳体上,又固定钳体底缘两端分别凸伸有一具释放片的握柄及枢设有一压柄,而作动片与压柄可分别作动固定钳体内的夹掣制动组与限位制动组,反复按压压柄能够渐进式拉动导杆,使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呈现夹合。

然而,习式枪型夹钳仅能以固定钳体拉动导杆为动作方式,此种方式势必使导杆渐渐由固定钳体尾端一方伸出,当作业环境为固定钳体后方既定的障碍物时,习式枪型夹钳则具有操作不易等缺失。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开发经验,针对现有枪型木工夹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积极寻求解决的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实用新型出一种木工夹具改良结构,其主体为一种能够反复按压以控制渐进夹合的枪型木工夹具,且该夹具两夹臂均具有位移特性,以避免其中一钳体因作业环境不利位移时,能够由另一钳体位移以做夹合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工夹具改良结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反复按压以控制渐进夹合的枪型木工夹具,使该夹具两夹臂均具有位移特性。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工夹具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有一第一钳体、一第二钳体及一导杆,其中:

该第一钳体上方及下方形成有一第一夹臂及一握柄,该导杆活动穿设于第一钳体,该第一钳体内部具有能够拉移或定位导杆的夹掣制动组,该第一钳体具有一控制夹掣制动组的压柄;

该第二钳体具有一供导杆穿置的底座,该第二钳体在底座上方形成有一与第一夹臂对应的第二夹臂,该底座内部镂空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钳体在第一容置空间设有复数个夹掣片及一弹簧,该导杆穿设于该复数个夹掣片及弹簧,且该弹簧弹抵夹掣片使其呈现常态偏移以啮合于导杆型态,该复数个夹掣片的其中一夹掣片具有一伸出于底座的拨片。

其中:该底座内部镂空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该导杆两端各横向穿设有一定位杆,该底座及夹掣片与导杆穿设位置处各形成有不受定位杆限制的闪避槽,且该弹簧内径大于定位杆的长度,该第二钳体外侧设有一滑动拨钮,该滑动拨钮有一伸入于第二容置空间并能够以位移方式选择是否干涉定位杆的限制杆。

其中:该第二钳体形成有一供滑动拨钮卡扣于不同位置的卡凸。

如此,反复按压压柄即可通过夹掣制动组以渐进方式拉移导杆,使第二夹臂相对第一夹臂夹合,此为第一款控制夹具夹合方式,此外也可通过按压拨片,使夹掣片摆正压缩弹簧并呈现释放导杆型态,续推移第二钳体往第一钳体方向滑动,此为第二款控制夹具夹合方式。

由前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仅具备有一般枪型结构单一方向渐进式拉移的夹合应用,更具备有另一钳体主动式位移特性,能依作业环境需求选择动作钳体,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木工夹具改良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钳体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拨钮切换为限制导杆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拨钮切换为释放导杆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将第二钳体设置于导杆另一端做为外撑型工具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钳体;11第一夹臂;12握柄;13压柄;2第二钳体;21底座;211第一容置空间;212第二容置空间;213闪避槽;22第二夹臂;23夹掣片;231拨片;232闪避槽;24弹簧;25滑动拨钮;251限制杆;26卡凸;3导杆;31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木工夹具改良结构,其是一种能够反复按压以控制渐进夹合的枪型木工夹具,且该夹具两夹臂均具有位移特性,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木工夹具改良结构包括有一第一钳体1、一第二钳体2及一导杆3;

该第一钳体1上方及下方形成有一第一夹臂11及一握柄12,该导杆3活动穿设于第一钳体1,该第一钳体1内部具有能够拉移或定位导杆3的夹掣制动组(所述夹掣制动组为枪型木工夹具既有技术,谅此不另于图式及说明书),该第一钳体1具有一控制夹掣制动组的压柄13,通过反复按压压柄13,能够控制夹掣制动组拉移导杆3往第一钳体1后方一端位移,且当停止按压压柄13时,夹掣制动组系啮合于导杆3,使第一钳体1与导杆3为固定型态;

该第二钳体2具有一供导杆3穿置的底座21,该第二钳体2于底座21上方形成有一与第一夹臂11对应的第二夹臂22,该底座21内部镂空有一第一容置空间211,该第二钳体2于第一容置空间211设有复数个夹掣片23及一弹簧24,该导杆3与复数个夹掣片及弹簧24穿设,且该弹簧24弹抵夹掣片23使其呈现常态偏移以啮合于导杆3型态,该复数个夹掣片23其中一夹掣片23具有一伸出于底座21的拨片231;

如此,反复按压压柄13即可通过夹掣制动组以渐进方式拉移导杆3,使第二夹臂22相对第一夹臂21夹合,此为第一款控制夹具夹合方式;此外,也可通过按压拨片231,使夹掣片23摆正压缩弹簧24并呈现释放导杆3型态,续推移第二钳体2往第一钳体1方向滑动,此为第二款控制夹具夹合方式。

进一步而言,该底座21内部镂空有一第二容置空间212,该导杆3两端各横向穿设有一定位杆31,该底座21及夹掣片23与导杆3穿设位置处各形成有不受定位杆31限制的闪避槽213、232,且该弹簧24内径大于定位杆31的长度,该第二钳体2外侧设有一滑动拨钮25,该滑动拨钮25有一伸入于第二容置空间212,并能够以位移方式选择是否干涉定位杆31的限制杆251;如此,当限制杆251位于干涉定位杆31位置时(请参阅图3所示,该限制杆251会与定位杆31为交错位置),即便解除第二钳体2与导杆3的定位,也无法将第二钳体2取下,另当限制杆251位于非干涉定位杆31位置时(请参阅图4所示,该限制杆251会与定位杆31为分离位置),解除第二钳体2与导杆3的定位即可将第二钳体2抽离,且通过闪避槽213、232及弹簧24内径大于定位杆31的结构特征,使第二钳体2分离不受任何干涉,续将第二钳体2设置于导杆3另一端,能够配合第一钳体1做外撑工具的应用(如图5所示)。

进一步而言,该第二钳体2形成有一供滑动拨钮25卡扣于不同位置的卡凸26;如此,该滑动拨钮25能够通过卡凸26获得一预扣效果,能避免滑动拨钮25未经操作而随意滑动。

由前述实用新型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木工夹具改良结构”不仅具备有一般枪型结构单一方向渐进式拉移的夹合应用,更具备有另一钳体主动式位移特性,能依作业环境需求选择动作钳体,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