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撑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590发布日期:2018-09-25 18:43阅读:1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应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行开启的滑撑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滑撑铰链装置是一种可以用于门窗的内外推拉式结构,尤其是应用在平推窗。平推窗为幕墙建筑常见的外开窗型,因为其开启时窗扇沿墙面法线方向平行墙面推出,能保证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所以运用越来越广泛。

当重量大约在100-200千克之间的较重的窗扇被支撑为以与固定窗框平行地开启时,通常使用多个平行开启的滑撑铰链装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承重平推窗的滑撑铰链装置为双交叉杆形式。但是,由于窗扇重力的作用和窗户启闭过程中受力不均衡等原因,滑撑铰链装置的双交叉杆之间运动不同步,导致滑撑铰链装置运行不畅,严重影响了用户在使用时的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平行开启、啮合联动式的滑撑铰链装置。

一种滑撑铰链装置,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一滑轨平行设置的第二滑轨、分别安装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的至少两伸缩组件、及至少一联动组件;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交叉设置的斜杆及若干滑动块;各所述斜杆包括靠近另一组伸缩组件的枢接端及远离另一组伸缩组件的滑动端;各所述斜杆的枢接端与所述第一滑轨或第二滑轨枢接;各滑动块与对应的斜杆的滑动端枢接后与对应的第一滑轨或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二啮合件,各所述啮合件安装在对应的斜杆的枢接端上;相邻的啮合件相互啮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滑撑铰链装置通过将各斜杆的枢接端枢接在第一滑轨或第二滑轨,各斜杆的滑动端通过滑动块连接在另一滑轨上,两伸缩组件之间通过联动组件连接带动,从而使两伸缩组件同步运动,实现滑撑铰链装置顺畅运行。该滑撑铰链装置结构简单、平行开启、安全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啮合件包括设置于其外缘的与相邻啮合件啮合的齿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啮合件还包括由所述啮合件延伸出的枢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枢接部;所述斜杆枢接端匹配设有卡接孔;所述枢接部上匹配设置有卡接部,保证啮合件与斜杆枢接端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中部设置有一固定块;该固定块设有枢轴连接所述斜杆枢接端的两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组件为两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伸缩组件的斜杆相互枢接;各所述斜杆的中部对应设有一铰接孔;两交叉设置的所述斜杆的中部还设置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铰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均包括一底部与两侧壁,两所述侧壁均设置有与所述底部平行的向内的凸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底部上均还设置有至少两定位块,各所述定位块均凸设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中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设有一通孔与一调节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滑动块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端,所述调节孔设于所述滑动块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还包括一固定件与一调节件;所述固定件从所述滑动块的一侧穿设于所述通孔,该固定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斜杆的枢接端;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滑撑铰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滑撑铰链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滑撑铰链装置中一滑轨、定位块及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滑撑铰链装置中伸缩组件与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滑撑铰链装置中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滑撑铰链装置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滑撑铰链装置100、

第一滑轨10、底部11、侧壁12、凸沿13、定位块14、固定块15、安装孔16、第二滑轨20;

伸缩组件30、斜杆31、卡接孔32、固定槽33、铰接孔34、连接件35、滑动块36、固定件37、调节件38;

联动组件40、第一啮合件41、第二啮合件42、齿牙43、枢接部44、卡合部4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滑撑铰链装置100,包括第一滑轨10、与第一滑轨10平行设置的第二滑轨20、分别安装在第一滑轨10与第二滑轨20之间的至少两伸缩组件30、及至少一联动组件40。本滑撑铰链装置100通过将各伸缩组件30的一端枢接在第一滑轨10或第二滑轨20,各伸缩组件30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滑轨上,两伸缩组件30之间通过联动组件40连接带动,从而使两伸缩组件30同步运动,实现滑撑铰链装置100顺畅运行。其中,第一滑轨10及第二滑轨20中的一个用于连接固定窗框,另一个用于连接窗扇,实现窗扇相对固定窗框的平行推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轨20与第一滑轨10的结构相同,第一滑轨10与第二滑轨20的正反面朝向相反设置,以下描述主要介绍第一滑轨10。第一滑轨10包括一底部11与两侧壁12,两侧壁12均设置有与底部11平行的向内的凸沿13。底部11上设置有至少两定位块14,各定位块14凸设在第一滑轨10的中部的一侧。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0的中部设置有一固定块15,该固定块15安装在两伸缩组件30之间的底部11上;可选地,固定块15为空心的四棱台形,该固定块15设有枢轴连接各伸缩组件30的两安装孔16,用于连接联动组件40。二定位块14分别凸设在固定块15两侧的底部11。

请一并参阅图4,各伸缩组件30包括两交叉设置的斜杆31及若干滑动块36;各斜杆31包括靠近另一组伸缩组件30的枢接端及远离另一组伸缩组件30的滑动端;各斜杆31的枢接端匹配设有卡接孔32,该斜杆31的滑动端设有固定槽33,斜杆31的枢接端通过卡接孔32枢接在第一滑轨10或第二滑轨20的中部,该斜杆31的滑动端通过固定槽33连接在另一滑轨的滑动块36。各斜杆31的中部均对应设有一铰接孔34;两交叉设置的斜杆31的中部还设置一连接件35;连接件35穿设于铰接孔34,将两斜杆31连接一起。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35包括一铆钉与一金属垫圈,铆钉穿设于铰接孔34,铆钉的另一端用金属垫圈锁定。

滑动块36安装在定位块14远离斜杆31枢接端一侧的第一滑轨20或第二滑轨20上。滑动块36设有一通孔(图未标)与一调节孔(图未标);通孔设于滑动块36靠近定位块14的一端,调节孔设于滑动块36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滑动块36还包括一固定件37与一调节件38;固定件37从滑动块36的一侧穿设于通孔,该固定件37的另一端延伸至斜杆31的滑动端;调节件38穿设于调节孔,且凸设于滑动块36的内侧。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37包括一铆钉与一金属垫圈,铆钉穿设于通孔与固定槽33,该铆钉的另一端用金属垫圈锁定;调节件38为调节螺钉。当滑动块36往定位块14方向滑动时,定位块14与滑动块36上的调节件38接触,从而阻挡滑动块36的进一步移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联动组件40为两对,各联动组件40包括第一啮合件41、连接第一啮合件41的第二啮合件42;第一啮合件41与第二啮合件42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斜杆31的枢接端上;相邻的第一啮合件41与第二啮合件42相互啮合设置。请一并参阅图5,第一啮合件41与第二啮合件42的结构相同,以下描述主要介绍第一啮合件41,第一啮合件41包括设置于其外缘的与第二啮合件42啮合的齿牙43、由第一啮合件41延伸出的枢接于第一滑轨10的枢接部44;枢接部44上匹配设置有卡接部45,保证第一啮合件41与斜杆31的枢接端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齿牙43凸设在斜杆31的枢接端;枢接部44的横截面呈圆环形,卡合部45的两端呈弧形。安装孔16呈中空的圆柱形,该安装孔16的直径与枢接部44的直径相等,卡合部45与卡接孔32的尺寸、形状均相同;第一啮合件41依次穿设于斜杆31的卡接孔32、固定块15的安装孔16。具体地,卡合部45卡接在卡接孔32,枢接部44穿设于安装孔16。可选地,第一啮合件41与第二啮合件42均为啮合齿轮。当伸缩组件30伸缩运动时,斜杆31带动相邻的啮合部43相互配合转动,使两伸缩组件30同步运动。

当窗户处于关闭状态时,本滑撑铰链装置100的第一滑轨10与第二滑轨20相距最近,如图6所示;当窗户慢慢打开时,在推动力的作用下,滑撑铰链装置100的第二滑轨20相对第一滑轨10向外运动,在各联动组件40的带动下,各伸缩组件30转动相同的角度,实现各伸缩组件30运动的同步性,如图1所示。相反地,当需关闭窗户时,将第二滑轨20往第一滑轨10方向拉动,即可闭合窗户。

本实用新型的滑撑铰链装置100通过将各斜杆31的枢接端枢接在第一滑轨10或第二滑轨20,各斜杆31的滑动端通过滑动块36连接在另一滑轨上,两伸缩组件30之间通过联动组件40连接带动,从而使两伸缩组件30同步运动,实现滑撑铰链装置100顺畅运行。该滑撑铰链装置100结构简单、平行开启、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