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部件门的滑动和枢转组合式运动的家具配件和具有该家具配件的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8458发布日期:2018-10-24 00:0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执行具有至少第一和第二面板元件的多部件门的滑动和枢转组合式运动的家具配件。该家具配件具有用于第一面板元件的滑动引导部以及用于第一面板元件和第二面板元件的枢转引导部,其中在第一运动阶段中,第一面板元件通过滑动引导部相对于第二面板元件可线性移位地被引导,并且在第二运动阶段中,第一面板元件和第二面板元件联接在一起并且通过枢转引导部被可枢转地引导到一起。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多部件门和这种家具配件的家具。



背景技术:

特别地,在顶柜中,由于它们通常用于厨房,执行纯粹的枢转运动的门是不利的,因为打开的门远伸入至房间中并且在头部区域存在显著的受伤风险。或者,顶柜可以配备滑动门,在这种情况下,打开的门不会伸入到房间内,但是对家具内部的够及是有限的,因为在相同时间总是只有柜内部的一部分(例如,在两部件滑动门中,仅约有柜内部的一半)是可接近的。

利用上述的用于滑动和枢转组合式运动的家具配件产生折中方案,借助于所述折中方案可以实现家具内部的良好可接近性,这是因为打开的门尽可能少地伸入到空间中。

从文献DE 1 812 507 A已知一种门布置,其中形成门翼,该门翼布置在柜顶部以向外枢转并且形成为两部分。在门翼的第一可枢转面板元件中,第二面板元件可以延伸或缩回。当关闭门布置时,第二面板元件从第一面板元件向下延伸,使得关闭整个家具开口。为了打开门,可以使第二面板元件缩回,由此可以接近柜的下半部分。然后,两个相互缩回的面板元件围绕它们的上边缘一起枢转,以使得可接近柜的上部。

这里的缺点在于,两个相互缩回的面板元件围绕位于可枢转面板元件的边缘处的旋转轴线枢转。因此,在打开状态下,相互缩回的面板元件的整个布置在柜体的前边缘上一直完全地向前伸出。另外,需要较大的力来将打开的门布置保持在水平位置。为此,横向支撑杆用于在其侧边缘处支撑打开的门。支撑杆也在柜体上向前伸出。

从文献US 2,322,377还获知一种执行滑动和枢转组合式运动的多部件门。这种布置特别适用于大型门,如建筑物的门。同样,在该布置中,上面板元件可枢转地安装并且至少一个第二面板元件可移位地布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元件上。

为了打开门,下面板元件在上面板元件上升高,两个面板元件的布置然后枢转到近似水平位置中。与第一次提到的、其中旋转轴线被布置在第一面板元件的上端处以用于枢转运动的文献相反,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面板元件的上端在大致水平于内部的引导曲线上移动。在第一面板元件的下区域中铰接有枢转杠杆,该枢转杠杆与在面板元件的上端处的滑动运动相结合导致门布置的组合式枢转和滑动运动。在打开位置,门布置大致水平对准并且至少中途缩回到内部。

转到诸如柜的家具,在打开位置中,门组件将在家具主体上稍微向前伸出到房间内。然而,门布置移入柜内部是不利的,因而内部空间的一部分不再可用作存储空间。此外,由于可向内伸缩的门,家具主体的侧壁的端面不能被门覆盖,因而不能通过以并列方式布置家具物品来实现统一的家具正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类型的家具配件或家具,其中多部件门在打开位置时仅略微向前伸出家具主体,而不会伸入到家具的存储空间。

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相应特征的家具配件或家具来实现。有利的实施例和进一步的发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指定。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类型的家具配件的特征在于,枢转引导部的枢转轴线定位于与该门在其中延伸的平面相距一距离处,使得在第二运动区段中联接的面板元件以旋转和平移运动被引导。根据本发明,枢转运动因此不围绕位于面板元件的平面中的枢转轴线进行,而是围绕位于门的表面平面外的轴线进行,具体地枢转轴线进一步朝向主体的后侧定位。门然后枢转,使得其执行组合的旋转和平移运动并且至少部分地在主体上推动,因而它不会伸出到房间中较远。枢转轴线可以例如至少暂时地,即,在运动的部分阶段中位于家具主体的顶板上方。

在家具配件的有利实施例中,枢转引导部具有带有两个杠杆的杠杆机构。优选地,杠杆各自铰接到可安装在家具主体中的基板和以这种方式可枢转地安装的支撑型材。具有两个杠杆的杠杆机构使得能够以结构简单并且节省空间的方式实现其枢转轴线位于门平面之外的枢转引导部,例如通过不与彼此平行对准的杠杆。杠杆布置在平行于家具主体的侧面延续的平面内。在该平面内,它们不是平行对准的,即,彼此倾斜延伸,这导致这样的枢转运动:其枢转轴线位于门的外部并且还至少部分地位于杠杆机构的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杠杆可以联接到致动杠杆,该致动杠杆连接到线性引导部。以这种方式,枢转运动可以是机动的,因为线性引导部的输出构件经由致动杠杆作用在杠杆机构上。

在家具配件的有利实施例中,滑动引导部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型材和在其中利用滚轮行进的滚轮架。优选地,引导型材具有:第一部段,其用于附接到家具主体;和第二部段,枢转引导部通过该第二部段被可枢转地引导,其中在第一运动阶段中,滚轮架从第一部段被引导到第二部段中。因此,滑动引导部设置成其在第一部段中由主体稳定且牢固地承载,并且在互动引导部中滚轮架以及因此门在第二部段中能够由枢转引导部可枢转地支撑。

可选地,滑动引导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拉出引导部,该拉出引导部相对于第二面板元件以可线性移位的方式引导第一面板元件。优选地,拉出引导部然后通过枢转引导部与第二面板元件一起被可枢转地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由于拉出导向部,可能只需稍微修改的标准部件就可以用作滑动导向部。

为了将面板元件连接到拉出引导部上,优选地平行于第二面板元件设置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通过枢转引导部与第二面板元件一起被可枢转地引导,并且拉出引导部安装在该支撑框架上。为了支持引导第一面板元件,滑动引导部还能够具有用于附接到家具体的至少一个引导型材和在其中行进的引导滚轮。当将引导滚轮附接到拉出引导部时,实现特别简单的结构。

为了不干扰枢转运动,引导型材被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引导滚轮在第一运动区段的末尾处离开引导型材到并且在第二运动区段中不与引导型材接合。由此实现,引导滚轮仅在第一运动阶段中支持滑动运动。在该运动阶段中,拉出引导部移出最远,使得在该运动阶段中由引导滚轮实现的引导支撑特别有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件家具,特别是顶柜,具有主体和多部件门,该多部件门在彼此平行隔开的平面中至少包括第一面板元件和第二面板元件。该件家具的特征在于,面板元件通过至少一个前述的家具配件被紧固在主体上并且通过该家具配件被引导。这产生了所列举的与家具配件相关的优点。

在家具的有利实施例中,用于第一面板元件的滑动引导部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主体的侧壁中。更优选地,第二面板元件的枢转引导部安装在主体的中间板上,其中该中间板布置在主体的上部区域中。这样,家具配件被集成在家具上,而不会伸入到内部中。这就实用性原因以及可视化原因而言都很重要。通过作用于家具配件上的至少一个鲍登线缆和/或至少一个旋转轴,可以很好地集成电驱动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a-1f各自示出具有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的具有多部件门和家具配件的家具的整体等距视图,其中多部件门处于不同打开位置;

图2a-2f各自示出根据图1a-1f的家具在移除了侧壁的情况下在门的不同打开位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图2e的细节放大图;

图4示出根据图1a-1f的家具的水平部段的细节;

图5a、5b示出根据图1a-1f的家具在移除了顶部搁架的情况下的等距视图和平面图;

图6示出根据图5a的具有家具配件的驱动器的替代实施例的图示;

图7a-7c各自示出具有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的多部件门和家具配件的家具的整体等距测图,其中多部件门处于不同的打开位置;

图8a-8c各自示出根据图7a-7c的家具在移除了侧壁的情况下在门的不同打开位置的侧视图;

图 9a-9c各自示出根据图7a-7c的家具的门在门的不同打开位置处的等距视图和侧视图;

图10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家具配件的滑动引导件的细节视图;

图11根据图7a-7c的家具的水平部段的截面图;

图12示出在移除了顶板并且部分移除了家具的侧壁和后壁的情况下根据图 7a-7c的家具的等距视图;和

图13示出在移除了家具的顶板和后壁的情况下,具有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家具配件和替代电驱动器的家具的等距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的图1a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具有家具配件的家具的第一实施例。作为一个示例,尤其是厨房的顶柜被示出为家具。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申请的家具配件也可以用于其它家具物件或用于门的其它目的。

在所示的家具中,门的滑动运动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并且枢转运动围绕水平轴线发生。然而,所示的家具配件原则上也可用于在水平方向上移位并且围绕竖直轴线枢转的门中。

图1a-1f以整体等距视图示出门处于不同打开位置的示例性家具。

该家具具有主体10,该主体10具有两个侧壁11、底部12、顶板13和后壁 17。如图1f所示,中间板14设置在顶板13下方,中间板14在顶部处封闭主体 10的内部16。此外,内部16可以可选地被搁板15细分。

顶板13和中间板14之间的中间空间容纳家具配件的部件以及可选地设置的电驱动器50,该电驱动器50联接到家具配件。为了使得可接近电驱动器50 的部件,在顶板13中提供穿透部,除了安装和维护目的之外,顶板13被盖131 覆盖。在盖131中又设置有较小的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以检查铭牌。电驱动器 50的电源和控制线缆穿过主体10的后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

该家具具有多部件门20,该多部件门20包括第一面板元件21和第二面板元件22。面板元件21、22(在下文中也称为前面板21、22)在所示示例中是玻璃板。原则上,门20的前面板21、22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诸如木材。

图1a示出了在门20关闭的状态下的该家具。前面板21、22中的一个布置另一个的下方,其中上面的第二前面板22平行间隔地布置在下面的第一前面板 21前面,并且第一前面板21在其上侧边缘略微重叠,例如重叠几厘米。

为了打开门20,首先在第二(即,前面上方的)前面板22后面的第一(即,后面下方的)前面板21首先在第一路径阶段中垂直向上移动,直到到达图1c所示的状态为止。在该阶段,内部16的下部,大致下半部分是可接近的。

为了进一步打开门20,该布置从现在重叠的第一和第二前面板21、22连同其上边缘向后上方枢转,因此现在主体10内部16的上部,即大致上半部分,也可由用户可接近。

枢转绕水平枢转轴线发生,该水平枢转轴线近似定位在门20后面的中间板 14和顶板13之间的高度。由于枢转轴线的布置,门20在枢转之后仅略微向前伸出超过主体10的侧壁11。被推到一起的门20的其余部分位于主体10上方。

通常,即使在主体10的顶板13与房间天花板之间具有顶柜的情况下,仍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处于打开状态的门20的这部分。在打开状态下,门20的任何部分都不布置在主体10的内部16中。因此,内部16基本上完全可供用户使用。

在图2a-2f中,在该家具的门20的侧视图中示出了与图1a-1f相当的打开顺序。为了深入了解家具配件的结构和操作,在这些图中移除了主体10的面向观察者的侧壁11。图3示出了图2e的上部的放大图。在图3中,可以识别根据本发明的家具配件的结构细节,这将在下面讨论。

图2a首先示出了门20的关闭状态。在前面板22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后面的前面板21垂直向上移动以打开门20,如图2b和图2c所示。在图2c的状态下,两个前面板21、22的下边缘处于相同的高度。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前面板也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使得在图2c所示的状态下,前面板21、22的上边缘也大致位于相同的高度。换句话说,两个前面板21、22紧密一致地一个布置在另一个后面。

为了使第一前面板21线性地移位,使用具有引导型材31的滑动引导部30,其中滚轮架32借助滚轮321可垂直移动地被引导。在滚轮架32上设置有用于第一前面板21的紧固机构。紧固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前面板21附接到其上的安装托架。安装托架提供了适于与第一前面板21的材料相应的紧固机构。在滚轮架32上,在所示的情况下设置有四个滚轮321,通过这些滚轮可以实现滚轮架 32在引导型材31中的最大可能无间隙运动。

首先,就力而言,加载了在安装状态下面向前的上滚轮321和在安装状态下面向后的下滚轮321。布置在滚轮之间的两个中间滚轮321被设置用于滚轮架 32在引导型材31内的无间隙布置。它们可以例如安装在这里未示出的偏心布置上,其允许横向调节这些滚轮321的位置。或者,可以在滚轮架32中形成至少一个槽,以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各个滚轮321以使间隙最小化。

图示的滑动引导部30优选地设置在主体10的两侧上以在两侧上均匀地引导第一前面板21。为了尽可能少地损害主体10的内部16的可用性和可接近性,滑动引导部30的引导型材31优选地嵌入到凹部(诸如,相应侧壁11的内侧上的切口)中。

图2a-2c中所示的第一前面板21的线性运动基本上可以手动完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电驱动器,其作用于第一前面板21和/或滚轮架32上的一个或多个线缆(在这些图中不可见)。

在到达图2c所示的位置后,如图2d-2f所示,通过第一前面板21和第二前面板22的共同枢转实现门20的进一步打开。在所示的示例中,该运动也是电驱动的,但原则上也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来执行。在设置电驱动器的情况下,运动控制装置设置成使得仅当到达图2c所示的位置时才发生枢转。在一个或其它运动的机械致动中,可以设置锁定装置,借助于该锁定装置,仅在第一前面板21 完全移动到第二前面板22后方时才释放枢转运动。

图示的枢转运动可以通过枢转引导部40实现。枢转引导部40包括与主体固定的基板41以及支撑型材43,该支撑型材43经由杠杆机构42可枢转地连接到基板41。在图示的示例中,杠杆机构42包括两个杠杆421、422,它们分别以铰链4211、4212、4221、4222安装在基板41和支撑型材43两者上(参见图2a)。杠杆421、422在它们的枢轴点之间具有不同的长度并且布置成彼此不平行,因而支撑型材43在侧壁11的区域中围绕与门20隔开的水平枢转轴线执行枢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铰链4211和4212以及4221和4222各自形成一对铰链,它们的连接线延伸相交到用于被推在一起的门20的枢轴线或瞬时杆M上的一点。在门20的枢转运动期间,瞬时杆M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在瞬时杆轨道上行进而稳定地变化。为了使被推到一起的门20能够移动远离主体20,瞬时杆M 在枢转运动开始时以及此后不久位于顶板13之上。因此,被推到一起的门20实现了组合的旋转和平移运动。上述步骤确保在门20的完全打开状态下,被推到一起的门20至少部分地位于主体10上方,并且因此相应地较少地伸出到房间内。

在支撑型材43上,第二前面板22通过向前伸出的U形支撑托架44固定。支撑托架44跨越第二前面板22和支撑型材43之间的区域,其中滚轮托架32 和第一前面板21可以缩回。

杆421与致动杠杆45所链接到的另一杠杆臂形成为一个角度。该致动杠杆 45联接到线性引导部46上的从动构件461。在所示示例中水平的从动构件461 的滑动运动经由致动杠杆45和杆421、422进入支撑托架44以及门20的枢转运动而实现。

如在图2d-2f和图3中可以看到的,滑动引导部30的引导型材31形成为两部分。它包括第一下部段311,该第一下部段311通过侧壁11与家具主体10固定地连接。引导型材31还包括第二上部段312,该第二上部段312布置在支撑型材43上并且随支撑型材43枢转。上部段312的长度的尺寸使得滚轮架32可以完全进入该部段。在枢转引导部40(参见图2a-2c)的向下枢转状态下,引导型材31的两个部段311、312成一直线,使得在使第一前面板21向上移动时,滚轮架32能够从下部段311无缝地移动进入上部段312,并且当使第一前面板 21向下移动时,滚轮架32能够从上部段312无缝地移动进入下部段311。

图4以水平截面示出了家具物件的前拐角区域。在该图中可以看到引导型材31如何嵌入主体10的侧壁11中。接下来,可以看到滚轮321和侧滚轮33的布置,滚轮321布置在引导型材31中对应的c形引导室313中,侧滚轮33沿引导型材31的前行进表面314延伸,以横向地(即沿与其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 引导门20。

图4示出了除了滑动引导部30之外还用于相对于前面板22引导前面板21 的另外的引导元件。在每种情况下,侧面型材47被固定(例如被胶粘)在第二前面板22的侧边缘处,侧面型材47安装在支撑托架44上。侧面型材47一方面用作侧盖或用于视觉保护,另一方面用于相对于第二前面板22引导第一前面板 21。侧面型材47具有用于引导目的的通道471,引导指部211在该通道471中滑动,其间接地布置在第一前面板21上。

其它引导元件由滚轮托架23连同插入的滚轮231提供,插入的滚轮231可围绕水平轴线旋转。滚轮托架23安装(优选地胶粘)在第二前面板22上,并且利用它们的滚轮231在第一前面板21的表面上行进。这些滚轮托架23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并排和/或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分散方式布置在第二前面板22 的内侧之上。

图5a、图5b和图6示出用于门20的电动运动的电驱动器50的两个不同实施例。图5a和图6分别以等距斜视图的方式从后方和上方的示出了家具,其中后壁17和顶板13被移除。图5b以中间底板14的平面图另外示出了根据图5a 的实施例,顶板13同样被移除。

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电驱动器50包括枢转驱动器51和升降驱动器52,枢转驱动器51和升降驱动器52都安装在中间板14上。枢转驱动器 51具有电马达(在此不可见),该电马达的传动装置作用在通过驱动器的旋转轴 511上。旋转轴511在家具主体10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在线性引导部46的右侧和左侧终止。在致动枢转驱动器51时,旋转轴511的旋转运动在两个线性引导部46中被转化成相应的从动构件461的同步线性滑动运动。枢转驱动器51的致动相应地导致通过枢转引导部40使门20枢转。

升降驱动器52还具有电马达,该电马达带有作用在鲍登线缆521上的下游传动装置(例如,蜗轮)。鲍登线缆521补偿枢转引导部40的枢转运动并且进入两个线缆牵引装置(这里不可见),这两个线缆牵引装置附接到滚轮架32。升降驱动器52的致动使两个滚轮架32同时升高或降低,从而使第一前面板21相对于第二前面板22升高或降低。

如上所述,提供顺序控制装置,使得枢转驱动器仅在升降驱动器52已经将第一前面板21完全升高或至少几乎完全升高到预期高度时才能被操作。

在根据图6的电驱动器50的替代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枢转驱动器51和线性致动器52。枢转驱动器51像在图5a和图5b的示例中那样同等地形成。然而,升降驱动器52未布置在中间板14上,而是安装在支撑托架44上,使得当将门20枢转时,使升降驱动器52共同移动。以这种方式,可以省略鲍登线缆 521或可以将鲍登线缆521形成为更短,特别地,滑动引导部30的驱动运动不必通过枢转运动来传输。

应该注意的是,驱动器和移动元件之间的所示的功率传输类型纯粹是示例性的。例如,代替线缆牵引装置,也可以使用主轴驱动器来实现升降运动。

在图7a-13中,示出了具有根据本申请的用于门的滑动和枢转组合式运动的家具配件的家具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或等效的元件。参照例如用于厨房的大致相同的顶柜的主体 10和相当的门20示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此明确提及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例。

图7a至图7c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两件式门20以与图1a-1f相当的方式进行打开操作的三个阶段。门20又包括下方的第一面板元件21(也称为第一前面板21)和上方的第二面板元件22(也称为第二前面板22)。

在第二实施例中,枢转引导部40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枢转引导部。在这一点上,将不再做更详细的解释。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拉出引导部结合滚轮引导部实施的滑动引导部30是不同的。

图8a-8c各自以类似于图2a-2f的方式示出移除了侧壁11的该家具的侧视图。所示位置对应于图7a-7c的位置。

为了使得第一前面板21能够相对于第二前面板22移动,两个前部经由拉出引导部34联接在一起。当第一前面板21完全升高(比较图7b和图7c)时,拉出引导部34完全缩回并且与前面板21、22一起枢转。

当第一前面板21下降时(参见图8a和图9a),拉出引导部34延伸。在这种状态下,可以看到拉出引导部34的各个轨道:外轨道341、中轨道342和内轨道343。外轨道341承载可移动的第一前面板21,并且内轨道343是与第二前面板22一起附接到枢转引导部40的支撑托架44。在下面描述的附图中解释细节。中间轨道342允许第一前面板21相对于第二前面板22完全延伸。因此,拉出引导部34表示完全延伸部。

作为另一个引导机构,引导滚轮35设置在外轨道341的下端区域处。当门 20已经完成枢转操作并且就在第一前面板21线性地向下移动前(图8b、图10),引导滚轮35枢转到侧壁11中的凹部111中。当使第一前面板21降低时,引导滚轮35到达引导型材31,该引导型材31嵌入在侧壁11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引导型材31的下部段311相当。

原则上,第一前面板21相对于第二前面板22的引导也可以仅通过拉出引导部34实现而不需要引导型材31中的引导滚轮35的附加滚轮引导。然而,附加的滚轮引导会导致对第一前面板21的更精确的引导。

在图9a-9c中,在图片的左半部中以等距视图示出与家具分离的门20,以及在图片的右半部中以侧视图示出处于不同延伸位置的拉出引导部34中中被。

在图9a中,例如根据图7a或图8a,拉出引导部34延伸远至其对应于关闭的门21。图9c示出了门20的完全缩回位置,其中第一前面板21完全移动到了第二前面板22(见图7b或图8b)。最后,图9b示出了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中,第一前面板21已经部分地移动到第二前面板22后方。图9a-9c示出具有相应的内轨道343的拉出引导部34不直接安装在第二前面板上而是安装在附加支撑框架24上,该附加支撑框架24被布置成平行于第一前面板21或第二前面板 22并且在上端处与第二前面板22隔开地连接到第二前面板22。拉出引导部34 安装在支撑框架24的侧向端面上。第一前面板21在启动时相对于第二前面板 22在第二前面板22和支撑框架24之间移动。

图10示出了引导型材31的上端区域的详细视图,该引导型材31进入到凹部111中。所示的状态表示第一前面板21、第二前面板22和支撑框架24在刚开始或刚刚结束向内或向外枢转操作时的布置。在上边缘区域处,引导型材31 以漏斗形的方式变宽并且具有倒角315,该倒角315便于插入引导滚轮35。

图11示出了家具主体10和门20的前拐角区域的水平截面图。在该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导轨道34和引导滚轮35的布置以及引导滚轮35在引导型材 31中的定位。此外,可以看到安装在第二前面板22上的具有通道471的侧面型材47,其中引导指部211在通道471中可滑动地被引导,引导指部211被固定到第一前面板21。

图12和图13示出了用于滑动引导部30和枢转引导部40的两个不同的电驱动器50。图12的实施例类似于图5a和图5b所示的驱动器替代方案。

电动驱动器50包括枢转驱动器51,该枢转驱动器51经由旋转轴511作用在线性引导部46上。枢转引导部40和枢转驱动器51的细节结合第一实施例给出,据此对第一实施例进行参考。此外,升降驱动器52也安装在中间板14上,中间板14经由鲍登线缆521作用在滑动引导部30上。如结合图5a和图5b的示例所解释的,鲍登缆线521例如会合到直接或间接附接到第一前面板21的线缆(在此处未示出)。

在图13中示出了与图6所示的示例类似的驱动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电驱动器50还包括:安装在中间板14上的枢转驱动器51;和用于滑动引导器30的独立于枢转驱动器51的驱动器,其中该独立的驱动器也被枢转。

用于滑动引导部30的驱动器在此以卷闸驱动器53的方式设计,其包括具有内部马达的细长管,该管大约在主体10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在马达的运转期间,整个管旋转。在端部区域中,线缆牵引部531被卷绕,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第一前面板21,使得第一前面板21在两侧均匀地(同时)升高。

如图所示,线缆牵引部531可以悬挂在凸耳212上,凸耳212连接到第一面板元件21或连接到拉出引导部34的内轨道343。可以想象仅将线缆牵引部 531附接到内引导轨道343。例如,线缆牵引部531可以被附接到引导滚轮35 的轴承销。

附图标记清单

10 主体

11 侧壁

111 凹部

12 底部

13 顶板

131 盖

14 中间板

15 搁板

16 内部

17 后壁

20 门

21 第一面板元件(第一前面板)

211 引导指部

212 凸耳

22 第二面板元件(第二前面板)

23 滚轮托架

231 滚轮

24 支撑框架

30 滑动引导部

31 引导型材

311 下部段

312 上部段

313 引导室

314 行进表面

315 倒角

32 滚轮架

321 滚轮

33 侧滚轮

34 拉出引导部

341 外轨道

342 中轨道

343 内轨道

35 引导滚轮

40 枢转引导部

41 基板

42 杠杆机构

421 杠杆

4211、4212 铰链

422 杠杆

4221、4222 铰链

43 支撑型材

44 支撑托架

45 致动杠杆

46 线性引导部

461 驱动构件

47 侧面型材

471 通道

50 电驱动器

51 枢转驱动器

511 旋转轴

52 升降驱动器

521 鲍登线缆

53 卷闸驱动器

531 线缆牵引部

M 瞬时杆,枢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