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节缓冲角度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7231发布日期:2019-01-18 23:20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调节缓冲角度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铰链家具五金配件技术领域,该铰链特别地可固定在家具或家用器具的门或翻盖上能起到铰接的效果,具体来说在该铰链上还设有用于关闭铰链时用于缓冲的阻尼,以起到缓冲效果。



背景技术:

ep2176486公开了一种铰链,其中铰链部件安装成使得其可在侧部上枢转,其中设置有线性阻尼器。在铰链部件的关闭动作期间,被设计为压缩阻尼器的线性阻尼器被压缩并使关闭动作减速,从而避免门被砰地关上。这种铰链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且被有利地安装在各种家具中。但是其线性阻尼器的安装位置固定,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者对线性阻尼器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其阻尼导致铰链关闭过程缓慢,有的则认为几乎没有阻尼效果,线性阻尼器在铰链部件关闭动作时的作用角度固定不可调节。

涉外专利号为201580025034.9公开了一种铰链,其包括铰链部件,铰链部件可固定在关闭装置的门上且安装在侧部上使得其能够通过支撑杆和导杆枢转;铰链还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在铰链的自缩回范围内铰链部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被预张紧在关闭位置;且铰链还包括线性阻尼器,线性阻尼器具有可相对于阻尼器壳体移动并用于阻尼铰链部件的关闭动作和/或打开动作的活塞杆,其中设置偏转元件,所述偏转元件安装在侧部上使得其可绕轴旋转并且设置在阻尼器和导杆之间,使得在铰链部件的关闭动作期间使所述阻尼器移动从而产生阻尼力,其中,在铰链部件的打开动作期间,偏转元件使阻尼器移动,从而在到达铰链部件的最大打开位置之前产生阻尼力。这使得可以避免门沿打开方向的强力冲击。该方法解决了在铰链打开的过程中需要缓冲的问题,但对于缓冲角度的控制问题没有提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调节缓冲角度的铰链,该铰链对于阻尼杆的起始阻尼的角度具有调节的功能。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调节缓冲角度的铰链,包括有:兜仔件,所述兜仔件可固定在门或翻盖上;主体直臂,用以安装并固定在底座上;四孔件和卷通件,所述的兜仔件通过四孔件和卷通件被可枢转地安装在主体直臂上;至少一个扭簧,所述的扭簧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的第一引脚施力对象为兜仔件,所述的第二引脚施力对象为主体直臂,所述兜仔件通过所述扭簧被预张紧在关闭位置;以及缓冲阻尼杆器,所述缓冲阻尼杆器包括阻尼器壳体以及用于阻尼所述兜仔件的关闭动作动作的活塞杆,还包括阻尼器辅助件,所述的阻尼器辅助件可在活塞杆行程方向上对活塞杆进行预压缩。

铰链在打开或者关闭的过程中,其实是相对于实际上是兜仔件相对于主体直臂的运动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在四孔件分别与主体直臂和兜仔件进行枢接时,主体直臂通过底座固定在墙壁或者门框上,而没有自由度,四孔件具有一个可旋转的自由度,与四孔件枢接的兜仔件则具有两个自由度,兜仔件则是与门或器具的门连接的部件,在卷通件两端枢接兜仔件和主体直臂时,同时卷通件与兜仔件和主体直臂的枢接轴的两个点的位置,四孔件与兜仔件和主体直臂的枢接轴的两个点的位置,这四个枢接轴的位置必不能出现有三个点同时出现在一条直线上,在此种情况下,兜仔件还能具有一个自由度,可以预想到的的情形是,当底座固定,门或器具的门需要打开或者关闭时,四孔件和卷通件都会相对于主体直臂上相应的枢接轴做转动,而兜仔件与四孔件和卷通件分别进行枢接,导致兜仔件在沿着兜仔件与四孔件和卷通件枢接轴移动的同时,在该两点的枢接轴的限制下在该轴上做出转动,用以完成打开或关闭门或器具的门。

而扭簧则属于在兜仔件和主体直臂上增加了作用力,在关闭门或器具的门时,具有自动关闭,在打开门或器具的门到一定角度时,具有自动任意停的打开效果。

缓冲阻尼杆器的作用在于在关闭门或器具门的过程中,四孔件和卷通件实际上是一个摆动的过程,只需要在四孔件和卷通件在其摆动的行程上设置缓冲阻尼杆器,就能实现在门或器具门的关闭过程中避免突然性的关闭,导致门产生巨大的振动,造成损害。

阻尼器辅助件的作用在于:对活塞杆进行预压缩,可以预想到的情形,在四孔件和卷通件在其摆动的行程的范围内只要碰到缓冲阻尼杆器或与其有联动关系的部件必然产生阻尼的作用,但如果对缓冲阻尼杆器进行预压缩,也就是说采用其他方式提前将缓冲阻尼杆器的活塞杆进行压缩,使得原本四孔件或卷通件在阻尼作用的行程范围内开始的阻尼效果部分消失,只在本四孔件或卷通件在阻尼作用行程范围内达到预压缩位置后进一步对缓冲阻尼杆器进行压缩时,缓冲阻尼杆器的阻尼效果才会显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铰链在关闭动作时缓冲阻尼杆器的作用角度可调节,便于不同用户在使用该铰链关闭门或器具门时自行选取符合自身舒适度的缓冲阻尼杆器的作用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为兜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阻尼器辅助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阻尼器辅助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铰链关闭过程中状态1剖面视图。

图7为铰链关闭过程中状态2剖面视图。

图8为铰链关闭过程中状态3剖面视图。

图9为铰链关闭过程中状态4剖面视图。

图10为铰链关闭过程中状态5剖面视图。

图11为铰链关闭过程中状态6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调节缓冲角度的铰链,包括有:兜仔件4,所述兜仔件4可固定在门或翻盖上兜仔件4上设有用于容纳和铰接的容纳槽31,容纳槽31上设有两对安装孔配合u型插针13用以铰接四孔件5和卷通件6;四孔件5和卷通件6一端铰接兜仔件4,主体直臂3,用以安装并固定在底座1上;四孔件5和卷通件6,所述的兜仔件7通过四孔件8和卷通件9被可枢转地安装在主体直臂3上;至少一个扭簧7,所述的扭簧包括第一引脚24和第二引脚25,所述的第一引脚24施力对象为兜仔件4上的u型插针13,所述的第二引脚25施力对象为主体直臂5上铰接卷通件的轴15,所述兜仔件4通过所述扭簧7被预张紧在关闭位置;以及缓冲阻尼杆器,所述缓冲阻尼杆器包括阻尼器壳体8以及用于阻尼所述兜仔件4的关闭动作动作的活塞杆20,如图4结合图5所示,阻尼器辅助件,阻尼器辅助件包括套设在阻尼器壳体8上的筒壳2,所述的筒壳2上设有侧槽26,所述的卷通件6有一凸部61可扣在侧槽26上,配合在兜仔件4进行关闭过程推动筒壳2并压缩筒壳2内缓冲阻尼杆器的活塞杆20,所述的筒壳2上设有限位槽28,所述的限位槽28配合主体直臂3上固设的限位杆16,当兜仔件4进行关闭过程推动筒壳2,筒壳必然在限位槽28的限制范围内进行移动;设置在筒壳2上的卡头27,卡头27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筒壳2上部的两侧,所述的移位铁片9抵接卡头27并支撑筒壳2,从图1中可以看到移位铁片9的形状呈t字型,其伸出部分刚好嵌在两个卡头27之间;与位移位铁片9铆接的偏心螺丝10,如图5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偏心螺丝10包括头部100和针部102,所述的针部100偏心设置在头部102上,所述的头部100被限制在主体直臂3上的偏心定位孔22上并可在偏心定位孔22内旋转,由于偏心螺丝10是需要扭旋的次数较多,故在偏心螺丝10的头部100上设有一个台阶101,使得台阶101部分嵌入偏心定位孔22而其他部分头部则留在外,偏心定位孔形状为圆角矩形,即该孔型是一个矩形和贴合在矩形的两对边上的半圆形成,由于主体直臂3的宽度限制作用,筒壳2只能沿着活塞杆20行程的方向上移动,在旋转偏心螺丝10时候偏心螺丝的针部102也只能是做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而不能产生左右方向的移动,故偏心螺丝10的头部在旋转的时候会出现在偏心定位孔22内往复运动,故偏心定位孔22在左右方向上需要留有空间。

如图2所示,所述的兜仔件4通过u型插针枢接四孔件5和卷通件6,所述的兜仔件4与四孔件5和卷通件6的枢接孔并在枢接孔的延伸方向上设有环形凸台32,环形凸台32作用在于对u型插针13的的紧固效果更好,由于通常的铰链在常开或常闭的状态下u型插针13作为最为最常受力和最易受到震动的零件,容易在高强度的使用下出现脱落的情况,环形凸台32增加了摩擦的面积使u型插针13更为稳固。

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旋动偏心螺丝10即可调节铰链阻尼的产生角度,如图6至图10所示,为偏心螺丝10的针部102最靠后的位置时逐渐关闭铰链的过程图,偏心螺丝10处在该位置时铰链在关闭的过程中产生阻尼的角度为最大位置,就本实施例来说当兜仔件4与主题直臂3之间所成角度为60度时候限位槽28与限位杆16之间的内部应力作用消失,也就是在该角度上缓冲阻尼杆器由筒壳2推动,如图3所示,筒壳2则是受到卷通件6在转动时其凸部61对侧槽26推动作用,也就是说缓冲阻尼杆器的阻尼作用做到了四孔件5和卷通件6,并对四孔件5和卷通件6的转动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图11所示,为偏心螺丝10的针部102最靠前的位置,偏心螺丝10处在该位置时铰链在关闭的过程中产生阻尼的角度为最小位置,就本实施例来说当兜仔件4与主题直臂3之间所成角度为5度时候限位槽28与限位杆16之间的内部应力作用消失,其原理不在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所说的角度都是是从铰链完全关闭后也就是图10所示的状态为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铰链在关闭动作时缓冲阻尼杆器的作用角度可调节,便于不同用户在使用该铰链关闭门或器具门时自行选取符合自身舒适度的缓冲阻尼杆器的作用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