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全自动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438发布日期:2018-11-07 11:1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全自动锁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锁具,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全自动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自动锁体,把手与锁体中传动部件的连接都是采用离合结构,通过电磁阀或微型电机推动锁销将两者结合实现联动,用手下压把手开锁。这种结构在使用上很不方便,每次使用指纹或者密码、刷卡开锁或闭锁,都需要下压把手开锁闭锁。另外这种结构设计的锁体,通常没有应急锁芯,一旦电路出现问题,电磁阀或微型电机失灵,可以在锁壳预留孔用方杆开锁或闭锁,由于没有保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的改进的全自动锁体。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全自动锁体,包括锁壳,所述锁壳内安装有主舌组件、主舌锁板、电机锁板、机械锁芯组件、电机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主舌锁板、主舌组件和电机锁板依次叠加安装在锁壳上,所述电机组件设在所述主舌锁板、主舌组件和电机锁板的上侧,所述主舌锁板、主舌组件和电机锁板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锁芯组件安装缺口,所述机械锁芯组件设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锁芯组件安装缺口内;所述主舌组件沿锁壳前后运动用于上锁和开锁,所述主舌锁板沿锁壳上下运动用于施加或者解除对所述主舌组件的限位,所述电机锁板固定在主舌组件上且沿主舌组件上下运动;所述电机组件通过转动的第一拨块与所述主舌锁板和所述电机锁板上的第一卡口相配合,所述第一拨块先向下压迫主舌锁板解除对所述主舌组件的限位,再驱动所述电机锁板与所述主舌组件一起联动做前后运动实现上锁或开锁;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检测所述主舌组件的运动位置控制所述电机组件的工作状态;所述机械锁芯组件通过转动的第二拨块与所述主舌锁板、电机锁板和主舌组件上的第二卡口相配合,所述第二拨块先向下同时压迫所述主舌锁板解除对所述主舌组件的限位和压迫所述电机锁板沿所述主舌组件上下运动,再驱动所述主舌组件与所述电机锁板一起联动做前后运动实现上锁或开锁;所述主舌锁板与所述锁壳之间、电机锁板与主舌组件之间均设有回位弹簧。

所述主舌锁板包括由上舌锁板和下舌锁板构成的倒门形结构,上舌锁板和下舌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锁芯组件安装缺口,主舌锁板上设有垂直的第一导向槽与锁壳上的第一导向上柱相配合,并设有两个垂直的第二导向槽分别与锁壳上的第二导向上柱、第二导向下柱相配合,上舌锁板上设有水平的通孔锁槽,通孔锁槽的槽壁上设有两个卡位,上舌锁板的上侧边设有与所述电机组件的第一拨块相配合的弧形缺口。

所述主舌组件包括主舌连接板和固定在主舌连接板前面的锁舌,主舌连接板为由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构成的门形结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锁芯组件安装缺口,主舌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第三导向柱和一个第四导向柱,上、下连接板上分别设有水平的导向槽与固定在锁壳上的第一导向上柱和第一导向下柱相配合,下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凸块与设在锁壳上的两个行程开关相配合,所述第二卡口设在下连接板的内侧,上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向下的弯折伸入所述主舌锁板的通孔锁槽内分别与两个卡位相配合。

所述电机锁板包括由上锁板和下锁板构成的门形结构,上锁板和下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锁芯组件安装缺口,电机锁板上设有两个垂直的第三导向槽与主舌组件上的两个第三导向柱相配合,并设有一个垂直的第四导向槽与主舌组件上的第四导向柱相配合,上锁板上设有在上下前后两个方向容纳锁壳2上第一导向上柱的通孔槽,所述第一卡口设在上锁板的上侧边。

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拨块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拨块转动角度的缓冲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智能电机开锁和应急机械锁芯开锁两套开锁机构,在使用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自动开锁/闭锁时,应急机械锁芯处于分离状态。当智能电机开锁机构出现故障时,可采用钥匙通过应急机械锁芯开锁机构开锁。在使用机械锁芯开锁机构开锁时,智能电机开锁机构处于分离状态。

2、开锁闭锁时,由电机组件驱动舌锁板、主舌组件和电机锁板一次完成,不需要下压把手,操作十分方便。

3、锁壳可采用全封闭结构,解决了现有自动锁体必须在锁壳上预留应急开锁孔的弊病,提高了锁的安全性。

2、设有行程开关控制电机组件的工作状态,在主舌组件4开、上锁到位时,可通过行程开关断电保护保护电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3、传动机构上设有缓冲件,从而可保护传动机构和第一拨块避免撞击所造成的损坏(因为在电机断电后的余转会带动传动机构的齿轮及第一拨块由惯性所产生的缓冲力)。

4、解决了目前自动锁存在的一个严重缺陷,即当电机开锁到一半时,电机突然停电或者坏掉,电机组件的第一拨块卡在电机锁板的第一卡口中间,使得主舌组件前后不能运动。本发明通过机械锁芯组件的第二拨块与电机锁板相配合,使得电机锁板的第一卡口脱离电机组件的第一拨块,保证可以正常开锁,彻底解决了该问题。

总而言之,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完善、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及上锁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反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智能上锁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反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智能开锁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反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机械开锁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反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机械上锁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的全自动锁体,如图1所示,包括设有锁舌孔101的衬板1、设有第一导向上柱201B、第一导向下柱201A和第二导向上柱202B、第二导向下柱202A的锁壳2,锁壳2通过固定螺丝14安装在衬板1上的支架3上与衬板1固定为一体,锁壳2内安装有主舌组件4、主舌锁板5、电机锁板6、机械锁芯组件7、电机组件8和控制系统9;

所述主舌锁板5安装在锁壳2的最下面沿锁壳2上下运动用于施加或者解除对所述主舌组件4的限位,包括由上舌锁板502和下舌锁板501构成的倒门形结构,上舌锁板502和下舌锁板501之间形成第一锁芯组件安装缺口507,主舌锁板5上设有垂直的第一导向槽504与锁壳2上的第一导向上柱201B相配合,并设有两个垂直的第二导向槽506、505分别与锁壳2上的第二导向上柱202B、第二导向下柱202A相配合,上舌锁板502上设有水平的通孔锁槽503,通孔锁槽503的槽壁上设有两个卡位503A、503B,上舌锁板502的上侧边设有弧形缺口508,主舌锁板5与锁壳2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0;

所述主舌组件4安装在主舌锁板5的上面,沿锁壳2前后运动用于上锁和开锁,包括主舌连接板402和固定在主舌连接板402前面的两个锁舌401,主舌连接板402为由上连接板402 B和下连接板402 A构成的门形结构,上连接板402 B和下连接板402 A之间形成第二锁芯组件安装缺口4027,主舌连接板402上设有两个第三导向柱4021、4022和一个第四导向柱4023,上、下连接板402 B、402 A上分别设有水平的导向槽4030、4025与固定在锁壳2上的第一导向上柱201B和第一导向下柱201A相配合,下连接板402A的外侧设有凸块4028与设在锁壳2上的两个行程开关11、12相配合,下连接板402A的内侧设有两个第二卡口4026A、4026B,上连接板402 B的外侧设有向下的弯折4024伸入主舌锁板5的通孔锁槽503内分别与卡位503A、503B相配合,上、下连接板402 B、402 A的连接部设有向下凹的凹部4029,主舌组件4的两个锁舌401分别穿过衬板1的两个锁舌孔101;

所述电机锁板6安装在主舌组件4上面,包括由上锁板602和下锁板601构成的门形结构,上锁板602和下锁板601之间形成第三锁芯组件安装缺口609,电机锁板6上设有两个垂直的第三导向槽603、604与主舌组件4上的第三导向柱4021、4022相配合,并设有一个垂直的第四导向槽605与主舌组件4上的第四导向柱4023相配合,上锁板602上设有在上下前后两个方向容纳锁壳2上第一导向上柱201B的通孔槽607,上锁板602的上侧边设有第一卡口606,电机锁板6上设有两个柱销610、611,柱销610和611与主舌组件4上的第三导向柱4021和4022之间分别设有电机锁板6的回位弹簧612、613,上锁板602和下锁板601的连接部设有向上凹的凹部608,电机锁板6固定在主舌组件4上,可沿主舌组件4上下运动,其与主舌组件4一起联动相对锁壳2做前后运动;

所述电机组件8位于主舌锁板5、主舌连接板402和电机锁板6的上侧,包括电机801、与电机801连接的传动机构802、与传动机构802连接的可转动的第一拨块803、设在传动机构802上用于限制第一拨块803转动角度的缓冲件804,传动机构802为齿轮变速箱,第一拨块803可与主舌锁板5上舌锁板502上的弧形缺口508和电机锁板6上锁板602上的第一卡口606相配合;

所述控制系统9通过检测所述主舌组件4的运动位置控制所述电机组件8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9的输入与信号采集部分A(如指纹,密码,感应磁卡等)电连接,输出通过导线13与电机组件8中的电机801、锁壳2上的行程开关11、12等电连接;

所述机械锁芯组件7位于相互对应的主舌锁板5的第一锁芯组件安装缺口507、主舌连接板402的第二锁芯组件安装缺口4027和电机锁板6的第三锁芯组件安装缺口609之中,机械锁芯组件7包括锁体701、锁芯702和与锁芯702联动的第二拨块703,锁体701通过支架704和穿过主舌连接板402的凹部4029和电机锁板6的凹部608的螺杆705与衬板1固定,第二拨块703可与主舌锁板5的下舌锁板501、主舌连接板402下连接板402 A上的两个第二卡口4026A、4026B和电机锁板6的下锁板601相配合;

工作原理:

一、智能上锁、开锁

1、智能上锁:如图4、图5所示,控制系统9向电机组件8输出上锁指令,电机801通过传动机构802驱动第一拨块803顺时针旋转,第一拨块803在转动过程先向下压迫主舌锁板5上的弧形缺口508,迫使主舌锁板5克服回位弹簧10的作用在锁壳2上的第一导向上柱201B和第二导向下柱202A、第二导向上柱202B的导向下向下运动,接着第一拨块803再进入电机开锁板6上的第一卡口606,将电机开锁板6向前拨动,由于主舌锁板5向下运动时,主舌组件4上的弯折4024脱离主舌锁板5上的卡位503B解除对主舌组件4的限位,又由于电机开锁板6只能与主舌组件4一起联动做前后(即图4中的左右方向)运动,主舌组件4随电机开锁板6一起在锁壳2上的第一导向下柱201A和第一导向上柱201B的导向下向前(即图4中的左方向)运动,使得两个锁舌401伸出衬板1,当主舌组件4上的凸块4028触碰到锁壳2上的行程开关11时,控制系统9控制电机组件8断电,第一拨块803这时已退出电机开锁板6上的第一卡口606,并随惯性与传动机构802上的缓冲件804接触得到缓冲,这时主舌锁板5在回位弹簧1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回位,主舌组件4上的弯折进入主舌锁板5上的卡位503A,使得主舌组件4被限位,完成上锁。

2、智能开锁:如图6、图7所示,当信号采集部分A(如指纹,密码,感应磁卡等)向控制系统9输入信号后,控制系统9向电机组件8输出开锁指令,电机801通过传动机构802驱动第一拨块803逆时针旋转,第一拨块803先压迫主舌锁板5,主舌组件4上的弯折4024脱离主舌锁板5上的卡位503A解除对主舌组件4的限位,接着第一拨块803与电机开锁板6上的第一卡口606配合,驱动电机开锁板6和主舌组件4一起向后(即图6中的右方向)运动,使得两个锁舌401缩回衬板1内,主舌组件4上的凸块4028触碰到锁壳2上的另一个行程开关12时,控制系统9控制电机组件8断电,这时主舌锁板5回位,主舌组件4上的弯折进入主舌锁板5上的卡位503B,使得主舌组件4被限位,完成开锁。

二、机械开锁、上锁

当智能控制开锁失效时,需要通过机械方式应急开锁和上锁。

1、机械开锁:如图8、图9所示,将钥匙(图中未表示)插入锁芯702,通过转动锁芯702带动第二拨块703逆时针旋转,第二拨块703先压迫主舌锁板5上的下舌锁板501,使得主舌锁板5克服回弹簧10作用力向下运动,解除对主舌组件4的限位,第二拨块703同时压迫电机锁板6的下锁板601,使得电机锁板6克服回位弹簧612、613的作用力在主舌组件4上的第三导向柱4021、4022和第四导向柱4023的导向下相对主舌组件4向下运动,以避免电机组件8中的第一拨块803位于电机锁板6的第一卡口606内妨碍电机锁板6的前后运动,第二拨块703再与主舌组件4连接板402上的第二卡口4026A相配合将主舌组件4向后(即图8中的右方向)拨动,使其上的锁舌401缩回衬板1内,第二拨块703继续转动脱离第二卡口4026A,直到主舌组件4上的凸块4028触碰到行程开关12,使电机组件8断电,主舌锁板5在回弹簧10作用下向上运动回位将主舌组件4限位,电机锁板6在回位弹簧612、613的作用下回位,完成开锁。

2、机械上锁:如图10、图11所示,用钥匙转动锁芯702带动第二拨块703顺时针旋转,第二拨块703先压迫主舌锁板5上的下舌锁板501,解除对主舌组件4的限位,第二拨块703同时下压电机锁板6的下锁板601,使得电机锁板6向下运动,第二拨块703再与主舌组件4连接板402上的第二卡口4026A相配合将主舌组件4向前(即图10中的左方向)拨动,使其上的锁舌401伸出衬板1,第二拨块703继续转动脱离第二卡口4026A,再继续转动又与主舌组件4连接板402上的第二卡口4026B配合,直至锁舌401全部伸出衬板1,这时主舌组件4上的凸块4028触碰到行程开关11,使电机组件8断电,主舌锁板5回位将主舌组件4限位,电机锁板6回位,完成上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