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保管箱控制系统及开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4964发布日期:2019-03-27 12:3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保管箱控制系统及开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保管箱,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全自动保管箱内盒中的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保管箱控制系统及开锁方法。



背景技术:

全自动保管箱是一种用来保管贵重物品、私密物品等物品的保管设备,而全自动保管箱业务也是银行等部门使用较多的保管业务,而通常全自动保管箱内盒使用的锁具有机械式锁具或电控式锁具,由于机械式锁具存在着易被复制等缺陷,较多的使用电控式锁具,使用电控式锁具可采用通讯指令由管理系统发出指令,指令锁具运行执行动作,使用更为安全可靠;然而现有全自动电控锁锁具存在着如下缺点:由于通常是在电控锁内设置内置式电池以来维持电控锁的有效电源供给与接收运行执行电控指令,既存在着成本高,电池电量易损耗现象,并且由于电控锁本身使用频次并不高,因而电控锁内的电池容易因长时间未曾使用而电池电量却是自动慢慢消耗降低电量甚至是自动放电至报废,或出现电池漏液、鼓包质量现象而导致电控锁故障;若因长时间未使用电控锁又未及时检修更换新电池时,则容易存在真正需要开锁时,却又会因电控锁内的电池电量已经损耗至低电量导致电量不足甚至报废或电控锁内电池漏液、鼓包故障发生而无法正常有效开锁现象发生,导致需要紧急采取施救措施开锁;并且在电池出现漏液或鼓包现象时也容易带来电池及电控锁本身的使用安全隐患问题,且现有电控锁为非在线模式,保管使用不安全,也不利于开锁使用信息及控制的后期升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全自动保管箱内盒中使用的电控锁存在着使用成本高,容易又因电控锁内的电池电量已经损耗至低电量导致电量不足,甚至是出现漏液、鼓包现象而导致无法正常有效开锁现象,需要紧急采取施救措施开锁;且现有电控锁为非在线模式,保管使用不安全,也不利于开锁使用信息及控制的后期升级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无需为保管箱内盒的电控锁单独配置锁具电池,不存着因电控锁电池电量不足或电池漏液故障而无法及时正常执行开锁操作,能提高保管箱开锁执行效率与使用安全可靠性,也有利于对电控锁后期在线升级维护的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保管箱控制系统及开锁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包括保管箱内盒和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在保管箱内盒壁体上设外接接口端子,外接接口端子具有为电控锁提供外接电源输入和数据传输功能的接口端子。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无需为保管箱内盒的电控锁单独配置锁具电池,避免出现因电控锁电池电量不足或电池漏液故障而无法及时正常执行开锁操作,能提高保管箱开锁执行效率与使用安全可靠性,可以对电控锁远程或远端开锁操作控制,有利于电控锁的开锁验证监控管理便捷有效性,也有利于对电控锁后期在线升级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接接口端子与保管箱内盒壁体安装固定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提高外接接口端子在保管箱内盒壁体上的使用牢固可靠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控锁与外接接口端子内端安装连接成为一体式连接结构。提高电控锁与外接接口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性,提高电控锁使用性能,降低接触电阻压降损耗及机械损坏现象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控锁与通过设于保管箱内盒处的内置连接线缆与外接接口端子内端电连接。根据保管箱内盒分布结构实际情况需求,提高使用灵活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接接口端子设在保管箱内盒与电控锁所在壁体同一壁体的同侧壁处,或者是设在与电控锁所在壁体相邻的邻侧壁处。提高外接接口端子安装固定在保管箱内盒侧壁上的灵活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接接口端子设有四根电连接柱,其中两根电连接柱用于为电控锁提供电源输入连接,另外两根电连接柱用于为电控锁提供数据传输功能连接;四根电连接柱的外端头缩进隐藏于所在保管箱内盒外侧面内部,四根电连接柱的内端头与电控锁电连接。提高外接接口端子的电连接稳定有效性及安全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四根电连接柱采用由内向外逐渐缩小的阶梯柱形结构,其中最外端靠近保管箱内盒外侧面的阶梯柱外径尺寸最小。提高电连接稳定有效性及安全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四根电连接柱采用母头电连接柱结构,母头电连接柱的柱向中心设有电连接母槽。提高电连接稳定有效性、灵活有效性及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锁式保管箱控制系统,包括保管箱控制系统和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管箱控制系统设有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的保管箱内盒壁体上外接接口端子相对接后电连接的开锁对接端子,开锁对接端子与外接接口端子对接并为电控锁提供外接电源输入和数据传输功能,开锁对接端子在未执行开锁指令时,开锁对接端子与外接接口端子处于相互分离状态。提高保管箱内盒电控锁的使用打开远程操作控制有效性,提高电控锁的使用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的再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开锁步骤

a需要开锁时,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被自动推送至操作窗口工位上或者在原工位上等待开锁操作;

b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保管箱控制系统将开锁对接端子自动推送至与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外接接口端子处,并与外接接口端子自动插装对接;

c开锁对接端子根据保管箱控制系统的动态开锁指令,向上述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外接接口端子传输供电电源输入和数据传输输入;

d外接接口端子根据开锁对接端子的对接供电电源输入和数据传输输入,向电控锁提供供电电源和开锁控制数据;

e电控锁在供电电源和开锁控制数据的共同作用下,开锁打开保管箱内盒。

无需为电控锁配备内置电池,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有效,提高电控锁的开锁使用操作控制便捷性,可以远程或远端对电控锁执行开锁操作控制;有利于电控锁的开锁验证监控管理便捷有效性,也有利于对电控锁后期在线升级维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无需为保管箱内盒的电控锁单独配置锁具电池,避免出现因电控锁电池电量不足或电池漏液故障而无法及时正常执行开锁操作,可以对电控锁远程或远端开锁操作控制,有利于电控锁的开锁验证监控管理便捷有效性,也有利于对电控锁后期在线升级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从另一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与保管箱控制系统对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使用在银行系统操作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包括保管箱内盒10和电控锁20,在保管箱内盒壁体上安装固定外接接口端子30,外接接口端子30具有为电控锁提供外接电源输入和数据传输功能的接口端子。外接接口端子30与保管箱内盒壁体安装固定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电控锁20与外接接口端子30内端安装连接成为一体式连接结构,一体式连接结构包括电控锁20与外接接口端子30相互之间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外接接口端子30安装在保管箱内盒10与电控锁20所在壁体同一壁体的同侧壁14处,或者是将外接接口端子30安装在与电控锁20所在壁体相邻的两个邻侧壁13中的任何一个邻侧壁上,安装使用灵活便捷。电控锁20上开锁槽21,保管箱内盒10的盒盖11上安装有与锁槽21相锁住的锁舌12,合盖锁保管箱内盒后,锁舌12被锁住在锁槽21中。外接接口端子30安装连接有四根电连接柱31,其中两根电连接柱用于为电控锁提供电源输入连接,另外两根电连接柱用于为电控锁提供数据传输功能连接;四根电连接柱采用排列成一排的分布结构,或者是采用排列成2*2的田字形排列结构,可根据电控锁结构及电控箱结构选择考虑四根电连接柱的排列分布结构,排列分布整齐灵活,结构制作简单便捷,四根电连接柱的外端头缩进隐藏于所在保管箱内盒外侧面内部(见图3),提高对外接接口端子各电连接柱的安全保护作用,四根电连接柱的内端头与电控锁电连接。四根电连接柱的外端头与保管箱内盒10侧壁外壁面14之间具有内缩进距离a尺寸。提高安全稳定性考虑,外接接口端子30采用在保管箱内盒壁体外壁面上只保留四个孔径大于电连接柱外径的对接插装孔(见图1),对接插装孔用来与保管箱控制系统40中的开锁对接端子51相插入对接电连接;四根电连接柱31采用由内向外逐渐缩小的阶梯柱形结构(见图3),其中最外端靠近保管箱内盒外侧面的阶梯柱外径尺寸最小。提高电连接柱与保管箱控制系统直接插装对接可靠有效性。当然也可以是将四根电连接柱31设置采用母头电连接柱结构,母头电连接柱的柱向中心设有电连接母槽。

实施例2:

电控锁20与通过安装于保管箱内盒处的内置连接线缆与外接接口端子30内端电连接。其他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控制系统,包括保管箱控制系统和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所述的保管箱控制系统40安装有与实施例1~2之一所述的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的保管箱内盒壁体上外接接口端子30相对接后电连接的开锁对接端子51,开锁对接端子与实施例1~2之一所述的外接接口端子对接并为电控锁提供外接电源输入和数据传输功能,开锁对接端子51安装连接有四根分别与外接接口端子30的四根电连接柱31相匹配插装电连接的四根导电圆柱插槽结构,四根导电圆柱插槽内端与对接端子推送座50安装固定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对接端子推送座50与保管箱控制系统40电连接,每根圆柱插槽轴向中心均开有与电连接柱插装电连接的导电插槽,导电插槽开口向电连接柱推送,电连接柱与导电插槽对接实现电控锁外接电源和数据传输的对接传输,开锁对接端子51同样安装连接具有两根与外接接口端子30的电源输入电连接柱电连接的电源输出插件,和两根与外接接口端子30的数据传输电连接柱电连接的数据输出插件,开锁对接端子51在未执行开锁指令时,开锁对接端子51与外接接口端子30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开锁对接端子51安装在对接端子推送座50上,保管箱控制系统40与对接端子推送座50电控连接,对接端子推送座50安装在操作窗口工位上,在需要对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进行开锁操作时,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被自动推送至操作窗口工位上(对于在银行操作窗口工位上开锁操作情况来说),开锁对接端子51在保管箱控制系统40控制下推送至与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的外接接口端子30自动对接,保管箱控制系统40执行对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的动态开锁指令进行开锁打开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利用保管箱控制系统提供的外接供电电源,电控锁的电源使用更为安全可靠,电控锁的开锁操作也可以通过远端或远程进行操作控制,无需近场执行开锁操作,更利于对重要物品采取不同人员的互为监管开锁操作管理,一个保管箱控制系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之间建立对应的自动开锁管理操作,开锁管理操作执行更加简单便捷快速有效,其他同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4:

一种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开锁方法,包括如下开锁使用步骤:

a需要开锁时,实施例1或2所述的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被自动推送至操作窗口工位上或者在原工位处等待开锁操作;

b保管箱控制系统将实施例3所述的开锁对接端子51自动推送至实施例1或2之一所述的外接接口端子30处,并与外接接口端子30自动插装对接;

c开锁对接端子51根据保管箱控制系统发送的使用一次性的开锁指令,向实施例1或2之一所述的外接接口端子30传输供电电源输入和数据传输输入;

d外接接口端子30根据开锁对接端子51的对接供电电源输入和数据传输输入,向电控锁20提供供电电源和开锁控制数据;

e电控锁20在供电电源和开锁控制数据的共同作用下,开锁打开全自动保管箱内盒;

f开锁完成后,开锁对接端子51自动与外接接口端子30相脱开并分离回归复位至原始位置;

g原动态开锁指令自动失效;

h等待下一开锁动态指令的执行。

使用时,操作管理人员可以只需在远程或远端操作台10上操作控制保管箱控制系统40,便可自动为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提供外接供电电源和数据控制使用一次性的动态开锁指令,自动打开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使用一次性的开锁指令在开锁完成之后,便自动失效,提高开锁安全性,第二次开锁时,系统另外再提供一次性开锁指令;而在不使用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时,保管箱控制系统中的开锁对接端子也会自动与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的外接接口端子相分离脱离,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中的电控锁处于自动断电状态,电控锁本身不再需要在内部配备供电电池,不存在电池的安全隐患,电控锁的使用管理更为安全合理便捷,全自动电控锁式保管箱内盒使用操作更为安全可靠有效。

在本发明位置关系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内容和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产品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之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