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送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9919发布日期:2019-05-17 22:11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机器人送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送件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人送件方法在多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一些场景中,例如室内办公场景,需要机器人送件方法具有人机互动功能,这种机器人通常具有用于人机交互的显示屏。然而,为了使机器人能够稳定的移动并执行指令,机器人的高度往往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用于交互的显示屏会与用户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导致用户与机器人交互困难。另一方面,用户的取件也存在便捷性不足的问题,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的现有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送件方法,提升用户与机器人交互和取件的便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送件方法,所述机器人包括交互部、感应器、收容舱和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交互部根据获取的触碰信息而提升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所述感应器根据探测到的感应信息,使所述交互部提升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交互部在提升过程中,向提升方向翻转预设角度;

所述机器人接收取件信息,并对所述取件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所述舱盖打开。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机器人可根据是否检测到用户或者用户的动作,使交互部提升的同时实现预设角度转动,使交互部更加靠近用户,从而便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用户向机器人传递取件信息后,舱盖自动打开,便于用户取件。

其中,所述收容舱底部设置升降台,所述机器人接收取件信息,并对所述取件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所述舱盖打开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所述升降台提升至第二预设位置。

由此,升降台将待取物件抬升,方便用户拿取物件。

其中,所述机器人接收取件信息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所述机器人接收用户输入的取件码。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通过输入取件码,机器人对取件码进行验证,以验证用户身份。

其中,所述机器人接收用户输入的取件码的步骤之前,具体还包括:

所述交互部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经移动终端扫描后,生成所述取件码并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扫描触摸屏上的二维码获取取件码,然后通过输入取件码完成取件。

其中,所述机器人接收取件信息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所述交互部显示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经移动终端扫描后,生成所述取件信息。由此,用户通过手机直接扫描二维码,并经后台验证通过后,舱盖可以直接打开。

其中,所述机器人接收取件信息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所述交互部接收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后,所述交互部显示二维码;

所述二维码经移动终端扫描后,生成取件码并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机器人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取件码。

由此,用户可通过输入手机号使交互部生成二维码,并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使机器人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取件码,完成了对手机号机主本人的验证操作。

其中,所述机器人接收取件信息,并对所述取件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所述舱盖打开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机器人发出取件提示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告知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可以进行取件。

其中,所述升降台设置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升降台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所述舱盖关闭。由此,机器人可判断物件是否被取出,并在物件取出后自动关闭舱盖。

其中,所述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升降台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所述舱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升降台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所述机器人发出是否完成取件的提示信号;

所述机器人接收确认取件完成的指令后,所述舱盖关闭。

在这种情况下,经用户确认完成取件后再关闭舱盖,确保了取件步骤的完成。

其中,所述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升降台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所述舱盖关闭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舱盖无法关闭,所述机器人发送故障信息至运维终端。由此,机器人发生故障后,可以自主向运维人员报错,以便及时得到处理。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机器人送件方法,移动机器人可根据是否检测到用户或者用户的动作,使交互部提升的同时实现预设角度转动,使交互部更加靠近用户,从而便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用户向机器人传递取件信息后,舱盖自动打开,便于用户取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送件方法的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送件方法的机器人的交互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送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送件方法的机器人接收取件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器人送件方法的另一种机器人接收取件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种机器人送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种机器人送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机器人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机器人1包括交互部10、感应器20、收容舱50和舱盖40。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送件方法。方法包括:

201、交互部10根据获取的触碰信息而提升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感应器20根据探测到的感应信息,使交互部10提升至第一预设位置。交互部10在提升过程中,向提升方向翻转预设角度。

202、机器人1接收取件信息,并对取件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舱盖40打开。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机器人可根据是否检测到用户或者用户的动作,使交互部10提升的同时实现预设角度转动,使交互部10更加靠近用户,从而便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用户向机器人1传递取件信息后,舱盖40自动打开,便于用户取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交互部10可以具有触摸屏11。触摸屏11可以具有触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触碰触摸屏11向机器人1输入信息。在一些示例中,交互部10还可以包括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键向机器人输入信息。

具体而言,第一预设位置可以是交互部10提升一定高度并且翻转预设角度后的位置。交互部10固定于第一升降机构(未图示)。第一升降机构用于提升交互部10。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交互部10可以包括靠近机器人1底部的第一端12和与第一端12相对的第二端13。第一升降机构提升交互部10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一端12提升的高度大于第二端13提升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交互部10可以实现向其提升方向翻转预设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应器20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感应器20可以感应到用户的手臂或者用户的身体。在一些示例中,用户通过在感应器20正对的方向上挥动手臂,感应器30可以生成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1接收取件信息,可以是用户通过机器人1的交互部10输入的取件信息。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向机器人1发送取件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舱50底部设置升降台51。步骤202具体还包括:

升降台51提升至第二预设位置。

由此,升降台51将待取物件抬升,方便用户拿取物件。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预设位置可以是相对于升降台51提升前提高的位置。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预设位置可以位于收容舱50的中部。在这种情况下,物件仍有部分位于收容舱50内部,防止物件从收容舱50内掉落至收容舱50的外部,例如掉落至地面。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预设位置也可以是位于收容舱50的顶部靠近收容舱50的开口处。

在一些示例中,舱盖40可以先于升降台51提升动作打开。在一些示例中,舱盖40打开与升降台51提升可以同时进行。舱盖40打开与升降台51提升的动作不发生碰撞或者干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机器人1接收取件信息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402、机器人1接收用户输入的取件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输入取件码,机器人1对取件码进行验证,以验证用户身份。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1接收用户输入的取件码的步骤之前,具体还包括:

401、交互部10显示二维码,二维码经移动终端扫描后,生成取件码并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扫描触摸屏上的二维码获取取件码,然后通过输入取件码完成取件。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1接收取件信息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交互部10显示二维码,二维码经移动终端扫描后,生成取件信息。

由此,用户通过手机直接扫描二维码,并经后台验证通过后,舱盖40可以直接打开。

在一些示例中,交互部10显示的二维码,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11调取。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机器人1接收取件信息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501、交互部10接收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后,交互部10显示二维码。

502、二维码经移动终端扫描后,生成取件码并发送给移动终端。

503、机器人1接收用户输入的取件码。

由此,用户可通过输入手机号使交互部10生成二维码,并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使机器人1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取件码,完成了对手机号机主本人的验证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交互部10收到用户输入的手机号后,会对应生成二维码,并显示在触摸屏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步骤20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03、机器人1发出取件提示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可告知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可以进行取件。

在一些示例中,机器人1可以具有信号灯。取件信息验证通过后,信号灯可以闪烁,告知用户验证成功,可以取件。在一些示例中,机器人1可以发出语音提示。取件信息验证通过后,机器人1发出语音提示,告知用户验证成功,可以取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台51设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变化,所述方法还包括:

传感器感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舱盖40关闭。

由此,机器人可判断物件是否被取出,并在物件取出后自动关闭舱盖40。

在一些示例中,传感器可以是测力传感器。传感器测量升降台51承受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反馈给机器人1的控制系统。在一些示例中,传感器感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并且在预设时间内,传感器感未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舱盖40关闭。在这种情况下,留给客户足够时间完成取件。预设时间可以是30s。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时间可以是其它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传感器感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舱盖40关闭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701、传感器感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机器人1发出是否完成取件的提示信号;

702、机器人1接收确认取件完成的指令后,舱盖40关闭。

在这种情况下,经用户确认完成取件后再关闭舱盖40,确保了取件步骤的完成。

在一些示例中,传感器感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触摸屏11显示提示信号。提示信号可以包括完成取件选项和未完成取件选项。用户选择完成取件选项,舱盖40关闭。用户选择未完成取件选项,舱盖40继续保持打开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传感器感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触摸屏11可以显示舱盖40关闭倒计时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方便用户知晓舱盖40的关闭时间,方便用户及时取件。

在一些示例中,传感器感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机器人1可以发出语音提示信号。用户可以通过语音确认完成取件,或者告知机器人1未完成取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感应到升降台51的承载重量发生变化后,舱盖40关闭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若舱盖40无法关闭,机器人1发送故障信息至运维终端。

由此,机器人1发生故障后,可以自主向运维人员报错,以便及时得到处理。

在一些示例中,运维终端可以是提供运维服务的服务器、云端、运维人员的移动终端设备等等。机器人1发送故障信息至运维终端后,机器人可以自主返回至预设地点。预设地点可以是机器人1的维护区。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更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