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自动回位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3836发布日期:2018-10-12 21:1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家具领域中办公家具的一种可调式自动回位铰链。



背景技术:

天地铰链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转动的机械装置,应用最广泛是金属门领域,用于将门板可开关活动式安装于相应门框上,用于现有技术中的天地铰链包括上铰链和下铰链,上铰链和下铰链分别设置于相应门框的上部和下部,再通过上铰链和下铰链将门板单边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实现门板单边固定于门框上进行转动式开关。

目前市面上有种气动合页,全称气动式自动闭门合页,是市场上常见的带闭门器功能的自动闭门合页之一,集门吸、合页、闭门器于一体,闭门压力和闭门速度可调,开门轻松,入锁平稳,适用范围广,特殊装置定位系统能在70到160角度内任意定位,适用于任何可安装普通合页的各种材质的门,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氮气作为动力;在打开合页时压缩合页中轴内置的气缸中的氮气产生反作用力作为动力;辅以中轴内置的机械结构实现门停、摩擦缓冲等功能及其成本过高,一般用于较大的玻璃门,为解决这一现状,特地研发一种可调式自动回位铰链,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卫生间隔断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式自动回位铰链,通过回位弹簧的原理实现自动回位功能,其结构简单,成本更较低,广泛应适用于各种卫生间隔断等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可调式自动回位铰链,包括:固定底座,弹簧调节件,回位弹簧,弹簧套,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活动底座上设置有活动筒 ,所述的回位弹簧一端连接弹簧调节件,所述的弹簧调节件安装于弹簧座内,所述的回位弹簧通过另一端穿过弹簧套且与弹簧套一端一起固定于活动筒内;

为达到更佳实施效果:

所述的弹簧调节件上设置有夹头及定位纹,所述的回位弹簧一端通过夹头用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套及活动筒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回位弹簧另一端与弹簧套一端通过固定孔一起用螺丝与活动筒固定连接;

所述的弹簧调节件底部设置有调节头;

所述的调节头为内六角槽;

所述的弹簧座上设置有调节孔及定位螺丝,所述的弹簧调节件通过定位螺丝及定位纹进行水平方向的旋转调节及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调式自动回位铰链,通过回位弹簧与固定底座及活动底座进行配合连接的新型结构,可轻易达到铰链的自动回位功能,其弹簧调节件通过定位螺丝及定位纹进行水平方向的旋转调节及定位,从而达到对回位弹簧的松紧度进行调节,操作非常便捷,本实用新型可调式自动回位铰链结构简单,成本更较低,广泛应适用于各种卫生间隔断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垫面层结构示意图;

1-固定底座;2-弹簧调节件;3-回位弹簧;4-弹簧套;5-活动底座;6-固定孔;7-螺丝;11-弹簧座;21-夹头;22-定位纹;23-调节头;51-活动筒;111-调节孔;112-定位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附图1,一种可调式自动回位铰链,包括:固定底座,弹簧调节件,回位弹簧,弹簧套,活动底座,其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弹簧座,固定底座用于固定在墙体、门框体等,活动底座上设置有活动筒 ,活动底座用于与门体、窗体等活动板面连接,其回位弹簧一端连接弹簧调节件,弹簧调节件安装于弹簧座内,即弹簧一端通过弹簧调节件及弹簧座与固定底座连接,其回位弹簧通过另一端穿过弹簧套且与弹簧套一端一起固定于活动筒内,即回位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套及活动筒与活动底座连接;

为达到更佳实施效果:

其弹簧调节件上设置有夹头及定位纹,回位弹簧一端通过夹头用螺丝固定连接; 即弹簧一端在固定在弹簧调节件上,弹簧套及活动筒上设置有固定孔,回位弹簧另一端与弹簧套一端通过固定孔一起用螺丝与活动筒固定连接,即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活动筒内,回位弹簧外套有弹簧套 ;

其弹簧调节件底部设置有调节头,通过手扳手、螺丝刀等工具可进行弹簧调节件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进行调节;

其调节头为内六角槽,一般采用内六角槽最为美观,同时也方便通过六角扳手与调节头配合对弹簧调节件进行调节;

其弹簧座上设置有调节孔及定位螺丝,弹簧调节件通过定位螺丝及定位纹进行水平方向的旋转调节及定位,即先通过弹簧座上的调节头对回位弹簧的旋转松紧度进行调节,再通过定位螺丝及定位纹对弹簧座进行旋转后的固定定位(需要说明是的,由于活动底座用于与门体、窗体等活动板面连接,所以活动底座回位方向为门框方向,回位至门框方向时门框会对活动底座进行阻挡固定,因此可通过弹簧座上的调节头对回位弹簧的旋转松紧度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