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包扣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839发布日期:2018-10-19 22:1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扣锁。



背景技术:

箱包扣锁是一种用于将箱包的上下框锁紧的锁具,现有的箱包扣锁一般包括锁钩和锁定机构,锁钩一端与上框或下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框或上框配合,锁定机构用于对锁钩是否可活动进行控制,现有的箱包扣锁对上下框锁定后,由于使用变形或者制造误差等原因,上下框不能很好的接合,会存在间隙,导致箱包在移动时发出噪音,用户体验感差,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包扣锁,该箱包扣锁可以适用上下框间隙不同的箱体,在锁定后使得上下框紧密结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包扣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箱包扣锁,用于锁定第一框壳及第二框壳,包括:

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框壳上;

锁定机构,一端安装在滑动座上,另一端与第二框壳配合;

拉紧装置,位于滑动座与上框或下框之间,用于在锁定机构锁定上框及下框以后推动滑动座,缩小上框及下框间隙。

所述第一框壳上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与滑动轨道配合的导块,导块可于滑动轨道中滑动;所述第一框壳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滑动座范围的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框壳上的限位凹槽和设置在滑动座上的第一凸起。

所述拉紧装置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抵接滑动座和第一框壳。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钩、转动杆、锁定块、锁定条及锁定组件,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滑动座枢接,另一端与锁钩枢接,锁钩的另一端与第二框壳配合,所述锁定块可转动地设置于锁钩,所述锁定条可滑动地设置在锁钩内,锁定条具有两位置状态,其中一位置状态可限制锁定块转动,另一位置状态不限制锁定块转动,所述锁定组件控制锁定条的两个位置状态切换;所述锁定块上设置有第一钩部,所述滑动座上对应第一钩部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一钩部与第二凸起配合时可限制转动杆转动。

所述锁钩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钩部,所述第二框壳上设置有与第二钩部配合的卡位。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密码轮组件和锁仁组件,二者皆可独立控制锁定条的两个位置状态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锁定机构设置在滑动座上,在锁定第一框壳及第二框壳以后通过拉紧装置实现二者的紧密贴合,可以弥补第一框壳及第二框壳使用变形或者制造误差等导致的间隙问题,使用时不会再出现噪音等现象,客户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箱包扣锁,用于锁定第一框壳1及第二框壳2,包括:

滑动座3,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框壳1上;

锁定机构,一端安装在滑动座3上,另一端与第二框壳2配合;

拉紧装置,位于滑动座3与上框或下框之间,用于在锁定机构锁定上框及下框以后推动滑动座3,缩小上框及下框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锁定机构设置在滑动座3上,在锁定第一框壳1及第二框壳2以后通过拉紧装置实现二者的紧密贴合,可以弥补第一框壳1及第二框壳2使用变形或者制造误差等导致的间隙问题,使用时不会再出现噪音等现象,客户体验感好。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框壳1上设置有滑动轨道4,所述滑动座3上设置有与滑动轨道4配合的导块5,导块5可于滑动轨道4中滑动;所述第一框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滑动座3范围的限位装置,导块5呈长方体状,与滑动轨道4配合实现滑动座3的滑动,滑动座3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框壳1及第二框壳2合拢方向平行;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框壳1上的限位凹槽6和设置在滑动座3上的第一凸起7,限位凹槽6和第一凸起7可以设置有两组或者两组以上,其安装位置亦可以对调,限位凹槽6可以安装在滑动座3上,第一凸起7可以设置在第一框壳1上,如此可以实现滑动座3在设定范围内滑动。

如图所示,所述拉紧装置包括压缩弹簧8,所述压缩弹簧8两端分别抵接滑动座3和第一框壳1,通过压缩弹簧8提供力量使得第一框壳1及第二框壳2紧密贴合,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使用方便。

如图所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钩9、转动杆10、锁定块11、锁定条12及锁定组件,所述转动杆10一端与滑动座3枢接,另一端与锁钩9枢接,锁钩9的另一端与第二框壳2配合,所述锁定块11可转动地设置于锁钩9,所述锁定条12可滑动地设置在锁钩9内,锁定条12具有两位置状态,其中一位置状态可限制锁定块11转动,另一位置状态不限制锁定块11转动,所述锁定组件控制锁定条12的两个位置状态切换;所述锁定块11上设置有第一钩部13,所述滑动座3上对应第一钩部13设置有第二凸起14,第一钩部13与第二凸起14配合时可限制转动杆10转动;所述锁钩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钩部15,所述第二框壳2上设置有与第二钩部15配合的卡位16。上述结构的锁定机构具体动作如下,需要锁定时,将第二钩部15插入第二卡位16,转动锁钩9至与滑动座3平行,此过程滑动座3下压压缩弹簧8,然后将第一钩部13钩住第二凸起14,再通过锁定组件控制锁定条12切换位置状态,阻挡锁定块11转动,进而阻挡转动杆10转动,实现锁定,在压缩弹簧8的作用下,被锁定的第一框壳1及第二框壳2紧密贴合,消除二者之间的间隙;需要解锁时,通过锁定组件控制锁定条12切换到不阻挡锁定块11转动的位置状态,然后转动锁定块11,使得第一钩部13离开第二凸起14,此时可以转动转动杆10,再转动锁钩9将第二钩部15从卡位16中脱出,即可完成解锁。上述锁定机构结构简单,操控方便;滑动座3的行程不能过大,以避免锁定后依靠滑动座3滑动可以将第二钩部15从卡位16中脱出。

如图所示,锁定块11上侧部设置有若干第三凸起17,所述锁定条12上对应每个第三凸起17设置有第四凸起18,第三凸起17与第四凸起18对齐时,锁定块11不能转动,当锁定条12移动至第三凸起17与第四凸起18不对齐时,锁定块11方可转动。

如图所示,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密码轮组件19和锁仁组件20,二者皆可独立控制锁定条12的两个位置状态切换,两种方式开锁,灵活方便,密码轮组件19和锁仁组件20可采用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