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制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575发布日期:2018-09-18 21:49阅读:40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弓弦制作台。



背景技术:

弓弦的工业化制造,一般采用由现代材料及技术制作而成的一种专业的制弦工作台进行,其制得弓弦质量较高,但存在着设备价格昂贵、制作工艺复杂等问题,不适用于一般的手工制作爱好者。

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就地取材制造弓弦的传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搭建造弦设备,尽管能够使制造过程充满乐趣,但这些粗糙的工具无法保障弓弦的质量,产品在的精度及外形方面均存在不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弓弦制作台,该制作台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但具有改进的制造精度,能够使使用者在体验手工乐趣的同时制造出高质量的弓弦。

具体而言,所述弓弦制作台包括长方体形的制弦台底座和圆柱形的弦骨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弦台底座在其台面上开设多个插孔,所述弦骨棒插入所述插孔中,所述插孔包括

I、通用插孔,其圆心位于制弦台底座两宽边中点连线上且靠近两长边中点连线,并在长边中点连线两侧对称设置;

II、边角插孔,位于制弦台底座四个角附近;

III、定位插孔,其圆心在制弦台底座长度方向上位于边角插孔和通用插孔之间;

IV、第一辅助插孔,其圆心在制弦台底座长度方向上位于定位插孔和通用插孔之间;

V、第二辅助插孔,其圆心在制弦台底座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辅助插孔和通用插孔之间;

靠近制弦台底座同一长边的边角插孔、定位插孔、第一辅助插孔和第二辅助插孔的圆心位于同一条与该长边平行的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插孔和第二辅助插孔仅设置于制弦台底座一组对角的长边附近。

进一步地,所述制弦台底座包括均为长方形的第一制弦台底座和第二制弦台底座,第一制弦台底座和第二制弦台底座沿其宽边拼合形成制弦台底座,拼合的宽边位于制弦台底座两长边中点连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弦台底座和第二制弦台底座在其厚度方向侧面对称开设连接孔,通过将连接棒插入对称的一组连接孔中,以将第一制弦台底座和第二制弦台底座拼装为完整的制弦台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弦台底座和/或第二制弦台底座在其长边的厚度方向侧面开设用于收纳弦骨棒和/或连接棒的L形镂空槽。

进一步地,所述弦骨棒的非插入端开设绕其一周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弦骨棒的插入端直径小于其主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插入边角插孔和第一辅助插孔的弦骨棒长度大于插入定位插孔和第二辅助插孔的弦骨棒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制弦台底座在开设插孔的台面上雕刻文字和/或花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按照古法制弦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还原了古法制弦的方法。

2、可制作多种固定规格的弦的种类,即使初学者通过简单的培训后可快速上手。

3、对制弦台底座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在底座上添加了提示性标记,以帮助使用者把握各个工序的精准定位。

4、相比其他制弦工作台,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较小,可在更小的空间内完成制弦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制弦台底座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弦台底座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制弦台底座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弦骨棒的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弓弦制作台进行沙漏形绕弦的示意图。

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弓弦制作台进行S形绕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展示制弦台底座10为一体式结构的弓弦制作台。弦台底座10的台面上开设多个插孔,圆柱形的弦骨棒11插入插孔中,弦线绕各弦骨棒11以进行编织和制弦。

前述插孔包括五类,具体为:

I、通用插孔1,其圆心位于制弦台底座10两宽边中点连线上且靠近两长边中点连线,并在长边中点连线两侧对称设置;

II、边角插孔2、3,位于制弦台底座10四个角附近;

III、定位插孔5、6,其圆心在制弦台底座10长度方向上位于边角插孔2、3和通用插孔1之间;

IV、第一辅助插孔4,其圆心在制弦台底座10长度方向上位于定位插孔5、6和通用插孔1之间;

V、第二辅助插孔7,其圆心在制弦台底座10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辅助插孔4和通用插孔1之间;

靠近制弦台底座10同一长边的边角插孔2、3、定位插孔5、6、第一辅助插孔4和第二辅助插孔7的圆心位于同一条与该长边平行的直线上。

参见图5和图6,利用本实施例的弓弦制作台,可以方便地进行包括沙漏形绕弦在内的操作。特别是在在弦耳收弦的位置,采用S形绕弦可节约更多的使用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辅助插孔4和第二辅助插孔7仅设置于制弦台底座10一组对角的长边附近。具体设置可根据制弦需要具体调节。制弦台底座10在其长边的厚度方向侧面开设用于收纳弦骨棒11的镂空槽9,如此可将全套的弓弦制作台各零件统一收纳。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方便弓弦制作台的收纳、减少其空间占用,可以做出如下的改进。

参见图2和图3,制弦台底座10由均为长方形的第一制弦台底座10-1和第二制弦台底座10-2拼接而成,两者沿其宽边拼合形成制弦台底座10,拼合的宽边位于制弦台底座10两长边中点连线。

为了保证第一制弦台底座10-1和第二制弦台底座10-2能够稳固且定位准确地拼接,在两者厚度方向侧面对称开设连接孔8,并通过将将连接棒12插入对称的一组连接孔8中,以将两者拼装为完整的制弦台底座10。

进一步地,第一制弦台底座10-1和/或第二制弦台底座10-2在其长边的厚度方向侧面开设用于收纳弦骨棒11和/或连接棒12的L形镂空槽9,长的弦骨棒11插入槽的长腔,短的连接棒12插入短腔,如此可将整个弓弦制作台的全部零件统一收纳,避免了各类棒状零件的遗失。

另外,制弦台底座10、第一制弦台底座10-1、第二制弦台底座10-2均可在开设插孔的台面上雕刻文字和/或花纹,以起到美观、指示等作用。

实施例3

为了配合实施例1或2的制弦台底座10,对弦骨棒11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弦骨棒11的插入端直径d小于其主体的直径D,通过主体低端与台面齐平的“平台”提高弦骨棒11的安装稳定性;弦骨棒11的非插入端开设绕其一周的凹槽13,缠绕弓弦时,弦线可嵌于凹槽13中,防止其沿弦骨棒11随意移动。

为了适应不同的弦线缠绕方式,令插入边角插孔2、3和第一辅助插孔4的弦骨棒11长度大于插入定位插孔5、6和第二辅助插孔7的弦骨棒11长度。例如边角插孔2、3和第一辅助插孔4的弦骨棒11可以为1.3米长,插入定位插孔5、6和第二辅助插孔7的弦骨棒11可以为1.2米长。其具体长度同样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