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381发布日期:2018-09-18 21:46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类工件加工技术,具体是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业中,轴类工件是组成机器的一种重要工件,其在机械加工时会因切削力的作用而发生弯曲。因此,在机械加工后,一般需对轴类工件进行弯曲度检测并校正。目前人们检测轴类工件弯曲度并校正的常用方式如下:采用百分表及高度尺进行弯曲度检测并标示出变形的高点,再将轴类工件移至压机处,利用压机下压高点进行校正,之后再由人为检测是否达标,若不达标再移至压机处进行校正,直至检测达到设定需求。上述方式应用时,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具有较大的影响,检测、校正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其用于检测和校正轴类工件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能提升检测、校正效率,且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包括基座、支撑机构、压机定位架、压机及举升机构,所述基座横向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机构和压机定位架均设置于基座上端面,压机固定于压机定位架上,用于校正时下压工件;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支撑机构用于检测时支承工件;每个支撑机构上均固定一个举升机构,两个所述的举升机构分别分布于压机两侧,用于校正时支承工件。

本实用新型在检测工件弯曲度时,由两个支撑机构对工件进行支撑,采用百分表、千分表等测量仪表进行检测;而在校正工件时,控制举升机构上升对工件进行支撑,并由压机下压工件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定位盒体、支承板、限位轴、调节螺栓及支承座,所述定位盒体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置于基座上,所述支承板嵌入定位盒体内,支承板包括条形连接板及一端与条形连接板连接的弧形承力板,所述弧形承力板相对连接条形连接板端的另一端设于定位盒体外;

所述支承板设有位于条形连接板与弧形承力板连接部位的限位穿孔,支承板的数量为两块,一块支承板设于另一支承板后侧,两者的弧形承力板圆弧内侧相向设置;所述限位轴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限位轴均横向水平设置且一一对应的穿过两块支承板上的限位穿孔,限位轴两端分别固定于定位盒体左右两侧的侧壁上;

所述支承座固定于定位盒体内底部中央部位,支承座上端面内凹构成有限位凹槽及两个分别贯穿该限位凹槽前后两侧侧壁的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限位凹槽底部的水平高度,所述条形连接板相对连接弧形承力板端的另一端构成有贯穿其前后两侧侧壁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前后侧壁正对弧形缺口的部位均设有定位穿孔;所述调节螺栓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调节螺栓头部均嵌入限位凹槽内,一根调节螺栓的螺杆相对连接头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前侧支承板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前侧的定位穿孔后设于定位盒体外,另一根调节螺栓的螺杆相对连接头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侧支承板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后侧的定位穿孔后设于定位盒体外。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可通过转动调节螺栓的螺杆,使得支承板下端在调节螺栓的螺杆上移位,以改变支承板的倾角,达到改变每个支撑机构中两块支承板间距的目的。如此,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可根据工件大小来调节每个支撑机构中两块支承板间距,能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滚轮和定位轴,所述弧形承力板相对连接条形连接板端的另一端构成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轴两端分别与该定位缺口左右两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滚轮嵌入定位缺口内且套设于定位轴上,滚轮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弧形承力板顶部的水平高度。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在支撑工件时,具体由滚轮与工件接触,使得本实用新型应用时转动工件更加省力,进而能提升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还包括固定于基座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块,两个所述的支撑机构位于两块限位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根据具体工件的长度来调节两块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使得限位板顶持于工件端头部位,以限制工件轴向串动。

进一步的,所述压机定位架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承杆,所述第一立柱下端固定于基座上端面;所述第一立柱的数量为两根,第一支承杆纵向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机固定于第一支承杆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纵向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承杆来安装压机,在压机向下施加作用力时,承力点在压机施力方向的轴线上,便于作用力的施加,通过两根第一立柱转移作用力,能提升压机定位架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横向水平设置的导轨,每个支撑机构均连接有驱动其沿导轨移位的横向移位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横向移位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机构移位,在寻找基准轴径点时更加便捷,能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移位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及驱动电机,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齿条套设于齿轮上,驱动电机与一个齿轮连接且用于驱动其连接的齿轮转动,所述支撑机构连接于齿条上。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移位驱动机构采用齿条、齿轮及驱动电机实现,取材便捷,便于实施,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应用。

进一步的,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还包括固定于基座上的表架。如此,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百分表、千分表等测量仪表可安装于表架上,能避免人为握持所带来的抖动对检测精度造成的影响,能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表架包括第二立柱、第二支承杆、定位套、连接杆及表支承盘,所述第二立柱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第二立柱分别固定于基座两端,所述第二支承杆横向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套设于第二支承杆上,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定位套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连接于表支承盘下端面。如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定位套在第二支承杆上横向移位,来控制测量仪表横向移位,能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操作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可同时用于轴类工件的弯曲度检测和变形点校正,检测和校正轴类工件时不需要对工件进行转移,操作便捷,省时省力,能提升检测、校正效率,通过本实用新型对工件进行定位,便于采用百分表、千分表等测量仪表进行检测,进而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定位盒体透视时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基座,2、限位板,3、支撑机构,301、定位盒体,302、支承板,303、滚轮,304、定位轴,305、限位轴,306、调节螺栓,307、支承座,308、加强块,4、压机定位架,401、第一立柱,402、第一支承杆,5、压机,6、齿条,7、齿轮,8、表架,801、第二立柱,802、第二支承杆,803、定位套,804、连接杆,805、表支承盘,9、举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轴弯曲度检测校正工装,包括基座1、支撑机构3、压机定位架4、压机5及举升机构9,其中,基座1横向水平设置,支撑机构3和压机定位架4均设置于基座1上端面,压机5固定于压机定位架4上。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3和举升机构9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支撑机构3在横向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两个举升机构9一一对应的固定于两个支撑机构3上,且两个举升机构9分别分布于压机5两侧。本实施例的压机5采用液压机组,举升机构9采用液压升降机构,在液压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内凹构成有贯穿其左右侧壁的V形定位缺口。

本实施例用于检测轴类工件时,由两个支撑机构3对工件进行支撑,并控制支撑机构3在基座1上移位,来找到工件的基准轴径点,然后采用百分表或千分表进行工件弯曲度检测。在进行变形的高点校正时,由两个举升机构9支撑工件,将工件变形的高点移至压机5下方,利用压机5下压高点进行校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支撑机构3包括定位盒体301、支承板302、滚轮303、定位轴304、限位轴305、调节螺栓306及支承座307,其中,定位盒体301上端开口且其下端设置于基座1上,每个支撑机构3的定位盒体301正对另一支撑机构3的一侧凸起构成有支承平台,举升机构9具体固定于支承平台上。

本实施例的支承板302嵌入定位盒体301内,支承板302包括条形连接板及一端与条形连接板连接的弧形承力板,弧形承力板相对连接条形连接板端的另一端设于定位盒体301外。支承板302设有位于条形连接板与弧形承力板连接部位的限位穿孔,每个支撑机构3中支承板302的数量为两块,一块支承板302设于另一支承板302后侧,两者的弧形承力板圆弧内侧相向设置。每个支撑机构3中限位轴30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限位轴305均横向水平设置,每块支承板302的限位穿孔对应穿过一根限位轴305,限位轴305两端分别固定于定位盒体301左右两侧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的支承座307固定于定位盒体301内底部中央部位,支承座307上端面内凹构成有限位凹槽及两个分别贯穿该限位凹槽前后两侧侧壁的弧形缺口,弧形缺口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限位凹槽底部的水平高度,条形连接板相对连接弧形承力板端的另一端构成有贯穿其前后两侧侧壁的调节螺孔,调节螺孔设有与调节螺栓306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定位盒体301前后侧壁正对弧形缺口的部位均设有定位穿孔。每个支撑机构3中调节螺栓306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调节螺栓306头部均嵌入限位凹槽内,一根调节螺栓306的螺杆相对连接头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前侧支承板302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301前侧的定位穿孔后设于定位盒体301外,另一根调节螺栓306的螺杆相对连接头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侧支承板302的调节螺孔、定位盒体301后侧的定位穿孔后设于定位盒体301外。

本实施例的弧形承力板相对连接条形连接板端的另一端为圆弧状端头,该端构成有贯穿其前后两侧的定位缺口,定位轴304两端分别与该定位缺口左右两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滚轮303嵌入定位缺口内且套设于定位轴304上,滚轮303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弧形承力板顶部的水平高度。

本实施例应用时,可通过控制调节螺栓306来调节每个支撑机构3中两块支承板302顶部的间距,使得本实施例应用时能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轴类工件,本实施例用于检测工件弯曲度时,可通过工件在支撑机构3的滚轮303上滚动,来实现工件的翻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于基座1上的限位板2,其中,限位板2的数量为两块,两个支撑机构3位于两块限位板2之间。本实施例应用时,可通过调节两块限位板2之间的间距,使得两块限位板2分别顶持于工件两端,能避免工件出现轴向串动。

实施例4:

为了使本实施例应用时安装固定压机5更加便捷,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压机定位架4包括第一立柱401和第一支承杆402,其中,第一立柱401下端固定于基座1上端面。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401的数量为两根,第一支承杆402纵向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立柱401上端固定连接,压机5固定于第一支承杆402上。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基座1上设置有横向水平设置的导轨,每个支撑机构3均连接有驱动其沿导轨移位的横向移位驱动机构。本实施例在具体设置时,横向移位驱动机构包括齿条6、齿轮7及驱动电机,其中,每个横向移位驱动机构中齿轮7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每个横向移位驱动机构的齿条6套设于该机构所有的齿轮7上,驱动电机与一个齿轮7连接且用于驱动其连接的齿轮7转动,支撑机构3连接于齿条6上。本实施例中导轨和驱动电机在附图中未体现,本实施例通过电动控制支撑机构3移位,寻找基准轴径点时更加省力、便捷。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5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还包括表架8,其中,表架8包括第二立柱801、第二支承杆802、定位套803、连接杆804及表支承盘805,第二立柱80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二立柱801分别固定于基座1两端,第二支承杆802横向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立柱801固定连接,定位套803套设于第二支承杆802上,连接杆804一端与定位套80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连接于表支承盘805下端面。

本实施例应用时,测量仪表安装于表支承盘805上进行检测,检测时更加平稳,能提升测量精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