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握式内螺纹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370发布日期:2018-09-18 21:46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握式内螺纹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螺纹连接器分为液压和气压两种加压形式。液压螺纹连接器主要应用于实验室或必须用液体做实验的装配流水线上,目前,一些液压或气压产品在半自动的装配线上都会采用螺纹连接器,但由于螺纹连接器目前的价格较高的原因,有些装配线上仍采用手旋式螺堵,这种手旋式螺堵它的最大缺点是旋上螺堵需要很长的时间,短则1分钟长则几分钟,由于检测项目多,螺纹要反复的扭紧,破坏螺纹孔的螺纹,这样严重的影响流水线的运行速度和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由于是人工进行手旋,所以稳定性会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速度慢,螺纹容易造成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握式内螺纹快速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手握式内螺纹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端部设有尾盖,所述尾盖的上端设有把手,所述尾盖与把手通过把手销转动连接,所述把手与尾盖之间连接有压簧,所述把手上设有尾盖连接片,所述尾盖连接片一端与把手通过限位销转动连接,所述尾盖连接片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顶芯,所述顶芯贯穿尾盖延伸至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内部靠近尾盖的一端滑动安装活塞,所述活塞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芯鉦筒端部,所述内芯鉦筒水平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回位弹簧内部水平设有内芯,所述内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上,所述内芯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回位弹簧与内芯鉦筒且端部卡装有外套,所述外套位于外壳内部的另一端,所述外套内部滑动插装有卡瓣。

优选的,所述卡瓣的两端以及外套外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均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丁苯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把手呈弯折状设置,且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外壳呈筒状设置,且所述外壳为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握式内螺纹快速连接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握紧把手,顶芯对活塞进行推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分别对内芯、外套以及卡瓣进行推动,致使外套滑动至外壳外部,卡瓣张开,将试件插入,松开把手,活塞向后移动,外套缩回外壳内部对卡瓣进行挤压,卡瓣对试件进行夹紧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效的提高了螺纹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密封性好、稳定性好和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握式内螺纹快速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外套2、卡瓣3、凹槽4、内芯5、顶芯6、内芯鉦筒7、回位弹簧8、活塞9、尾盖10、把手11、把手销12、压簧13、限位销14、尾盖连接片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手握式内螺纹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1,外壳1呈筒状设置,且外壳1为不锈钢制成,外壳1的一端端部设有尾盖10,尾盖10的上端设有把手11,把手11呈弯折状设置,且把手11上设有防滑凹槽,尾盖10与把手11通过把手销12转动连接,把手11与尾盖10之间连接有压簧13,把手11上设有尾盖连接片15,尾盖连接片15一端与把手11通过限位销14转动连接,尾盖连接片1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顶芯6,顶芯6贯穿尾盖10延伸至外壳1内部,外壳1内部靠近尾盖10的一端滑动安装活塞9,活塞9上套设有回位弹簧8,回位弹簧8远离活塞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芯鉦筒7端部,内芯鉦筒7水平安装在外壳1内部,回位弹簧8内部水平设有内芯5,内芯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塞9上,内芯5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回位弹簧8与内芯鉦筒7且端部卡装有外套2,外套2位于外壳1内部的另一端,外套2内部滑动插装有卡瓣3,卡瓣3的两端以及外套2外侧均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部均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为丁苯橡胶制成。

通过握紧把手11,压簧13压缩,从而使尾盖连接片15推动顶芯6,顶芯6对活塞9进行推动,在活塞9移动的过程中,回位弹簧8呈压缩状态,且同时推动内芯5移动,外套8受到内芯5的推力滑动至外壳1外部,从而卡瓣3张开,将试件插进卡瓣3内部,松开把手11,压簧13推动把手11回到原始位置,回位弹簧8复位,同时推动活塞9向尾盖10端移动,外套2收缩至外壳1内部对卡瓣3进行挤压,卡瓣3对试件进行夹紧即可;同时凹槽4内部的密封圈可以增加外壳1内部的密封效果。

实施方式:握紧把手11,顶芯6对活塞9进行推动,活塞9移动的过程中分别对内芯5、外套2以及卡瓣3进行推动,致使外套2滑动至外壳1外部,卡瓣3张开,将试件插入,松开把手11,活塞9向后移动,外套2缩回外壳1内部对卡瓣3进行挤压,卡瓣3对试件进行夹紧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