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面板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2318发布日期:2018-10-02 17:5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面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门锁面板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门锁面板大多数是通过钣金加工处理后成型,门内门外的钣金面板通过螺丝螺栓等固定连接安装。在安装门锁面板拉手的门锁时,由于装螺丝拉紧时,往往由于螺丝的拉力和扭矩力过大,导致门锁面板在螺钉接触面造成凹陷变形,而在面板越薄时,变形越明显,同时由于面板上的螺钉是通过焊接连接的,在安装过程中,常常发生面板上的螺钉脱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锁面板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门锁面板加强结构,包括方形盖板和连接在方形盖板上的握把,在方形盖板的上下部设有对称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缘向安装握把相反的方向翻边形成支撑台,在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呈杯子状的卸力杯,所述卸力杯包括一端敞开的圆台状支撑体,在圆台状支撑体的另一端设有圆台状凹槽,所述圆台状凹槽与支撑台相吻合。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状支撑体的端面与方形盖板的端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状支撑体的侧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范围为90°至135°。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状支撑体的侧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95°。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状支撑体与方形盖板接触的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有效防止门锁面板在拆装时面板因受力而出现凹陷变形的现象发生;

2、通过在门锁面板固定孔上增加卸力杯及凸起,增强门锁面板的安装牢固强度,防止门锁面板焊接螺钉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锁面板加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卸力杯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卸力杯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锁面板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标号为:

1-方形盖板;2-握把;3-固定孔;4-支撑台;5-卸力杯;51-圆台状支撑体;52-圆台状凹槽;5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门锁面板加强结构,包括方形盖板1和连接在方形盖板1上的握把2,在方形盖板1的上下部设有对称的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的外缘向安装握把2相反的方向翻边形成支撑台4,在所述支撑台4上设有呈杯子状的卸力杯5,参照图2和图3,所述卸力杯5包括一端敞开的圆台状支撑体51,在圆台状支撑体51的另一端设有圆台状凹槽52,所述圆台状凹槽52与支撑台4相吻合。所述圆台状支撑体51的端面与方形盖板1的端面平齐,使圆台状支撑体51与方形盖板1在安装时能同时与门板接触,增大接触面积的同时使门锁面板受到的反作用力平分,减少变形现象发生。所述圆台状支撑体51的侧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范围为90°至135°,确保圆台状支撑体51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台状支撑体51的侧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95°。所述圆台状支撑体51与方形盖板1接触的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53,凸起53便于焊接定位卸力杯5,增大焊接面积,加强焊接螺钉焊接强度。

参照图4,圆台状支撑体51的开口端的直径大于安装在门上的螺丝孔,圆台状凹槽52刚好与支撑台4吻合,用于定位卸力杯5,支撑台4的另一个作用提供支撑力给予卸力杯5,防止固定门锁面板时用力过度导致卸力杯5变形,圆台状支撑体51的端面与方形盖板1的端面对齐,增加与门板接触的受力点,从而加强门锁门板强度,在安装时,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固定门锁面板的同时使门给予门锁面板的反作用力均匀分配,使门锁面板整体结构的受力均匀,减少门锁面板发生凹陷变形或者螺钉脱落的现象发生。

该实用新型,加强门锁面板强度,有效防止拆装门锁面板时面板凹陷变形和焊接螺钉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