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磁力吸附功能的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200发布日期:2018-12-07 23:20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磁力吸附功能的手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磁力吸附功能的手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丝起子柄,安装可拆卸的套筒。所述的螺丝起子柄一半是圆的,另一半是扁平的。该套筒外部轮廓呈六角形设计,其轴心部位有一孔,该孔包括非圆段和圆形段。当螺丝起子柄插入套筒的孔,该螺丝起子柄扁平的部位从圆形段通过非圆段,直到圆形段受阻于螺丝起子柄圆的部位为止。

虽然,套筒容易安装,方便一辅助工具(如开口扳手)驱动套筒,连带螺丝起子柄对一工件(如螺丝或螺栓)施予扭矩,执行锁紧或旋松作业。在拆卸螺丝起子柄的重组期间,却有掉落、搜寻困难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磁力吸附功能的手工具,可具有筒单的结构且可稳定地吸附定位螺丝件,且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把工具吸附在金属面上,达到变换工具和避免掉落的目的。同时避免作业过程中,工具直接装在身上戳伤作业人员,方便使用者使用作业,并可降低成本;此外,可透过吸附件与起子头抵接以产生磁性,进一步产生吸附螺丝件的功效,可更稳定地吸附定位螺丝件;另外,可透过抵缘与导斜面稳定地相抵接以产生定位功效,且可具有极佳的结构强度,可避免零件磨损、具有稳定的功能品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磁力吸附功能的手工具,该工具包括握柄,在握柄中部嵌入永磁体,且永磁体与表面齐平,该握柄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固定槽,该固定槽是多边形,其沿握柄长度方向延伸在第一、第二端之间,该固定槽一端朝向握柄的第二端而界定为封闭端,另端面对握柄的第一端且视为开放端,该固定槽每边由开放端往封闭端倾斜;该握柄还有角孔与凹部,该凹部是圆形且陷入握柄第一端的端面,其底部通过角孔连接固定槽的开放端;衬套中央有多边形的容纳部,该衬套轮廓与握柄的固定槽形状相同,但长度却比固定槽的深度还短,以致该衬套进入握柄的固定槽愈深,二者结合关系愈紧固;杆体具有露出端、隐藏端和操作部,该操作部形成于杆体邻近露出端处,该杆体近隐藏端部位的轮廓与容纳部形状相同,在隐藏端结合容纳部时,该杆体与握柄不易脱离,使操作部露出握柄的第一端外面;内套包括直径段和柱段,柱段与直径段设计成为一体,该柱段是多角柱,其对角的距离小于直径段的直径;孔贯穿内套的轴心部位,该孔由非圆段与圆形段组成,该非圆段是多角形,其位于柱段内部且对角距离小于圆形段的直径,该圆形段在直径段里面;外套包括插入段,其轮廓符合角孔形状;凸部与插入段设计成为一体,该凸部轮廓大致符合凹部形状;中心孔其贯穿外套的轴心部位,该中心孔区分驱动段和内舱。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握柄外部形成一可连接其他的工具的联结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联结部可以是角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内套还有识别结构,该识别结构形成于柱段外表。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识别结构可以是颜色、商标、尺寸、文字、数字或符号等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可具有筒单的结构且可稳定地吸附定位螺丝件,且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把工具吸附在金属面上,达到变换工具和避免掉落的目的。采用固定的构造,取得组装简单的功能,兼具松紧作业的辅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套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套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至5,一种具磁力吸附功能的手工具,该工具包括握柄12,在握柄12中部嵌入永磁体100,且永磁体与表面齐平,握柄12有第一端14与一第二端16,在二端14、16之间设置联结部18、固定槽20、角孔26以及凹部28。其中,该握柄12是长的,其外部形成联结部18。

该联结部18可以是六角槽,用以连接其他的工具,如起子头、接杆等。

该固定槽20沿握柄12长度方向延伸在第一、第二端14、16之间,界定固定槽20朝向握柄12第二端16的一端为封闭端22,另端面对握柄12的第一端14而视为开放端24。该固定槽20是六边形,每边由开放端24往封闭端22倾斜而形成一角度θ,使开放端24对边的距离(或对角的距离)大于封闭端22的宽度(或对角的距离)。

另外,该凹部28是陷入握柄12第一端14端面的圆形槽,槽底通过角孔26连接固定槽20的开放端24。在本实施例,该角孔26是六角形。某些实施例中,该角孔26可以是正四边形或正三角形。

该衬套30轮廓与握柄12的固定槽20形状大致相符,但长度却比固定槽20的深度还短,以致该衬套30进入握柄12的固定槽20愈深,二者结合(或迫紧)关系愈紧固。该衬套30中央有一容纳部32,该容纳部32是六边形。某些实施例中,该容纳部32可以是正四边形或正三角形。

所述的杆体60有一露出端62与一隐藏端64,在杆体60邻近露出端62处形成一操作部66,如一字形、十字形、套筒、星状或梅花型等。该杆体60靠近隐藏端64部位的轮廓是六边形,其形状与容纳部32大致相符。

在隐藏端64结合容纳部32时,该杆体60与握柄12不易脱离,使操作部66露出握柄12的第一端14外面。

该内套40包括:直径段42、柱段44、识别结构46和孔48。其中,所述的柱段44是多角柱,其与直径段42设计成为一体,该柱段44对角的距离小于直径段42的直径。该孔48贯穿内套40的轴心部位,其组成部位区分为一非圆段41与一圆形段43。该非圆段41是六角形,其位于柱段44内部且对角距离小于圆形段43的直径。该圆形段43在直径段42里面。该识别结构46可以是颜色、商标、尺寸、文字、数字或符号其中之一,其形成于柱段44的外表,利于制造商、公、英制规格或尺寸大小的辨识。

该外套50包括:插入段52、凸部54和中心孔56。其中,所述的插入段52拥有六角柱的轮廓,其形状与角孔26是相同的。该凸部54是圆块,其轮廓大致符合凹部28形状,该凸部54与插入段52设计成为一体。所述的中心孔56贯穿外套50的轴心部位,其区分驱动段58和内舱51。该驱动段58是多边形,其位于凸部54内部。该内舱51是圆的,其位于插入段52里面,该内舱51的直径大于驱动段58对边的距离。

在内套40套于杆体60时,该直径段42受阻于固定槽20的开放端24,该非圆段41配合杆体60多边形的部位。

在外套50套于杆体60时,该插入段52结合角孔26使外套50不易离开握柄12,该凸部54局部置入凹部28并以内舱51容纳直径段42。

此刻,该柱段44通过驱动段58且局部超出外套50,方便一辅助工具70(如开口扳手)带动柱段44驱使杆体60的操作部66锁紧工件7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