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厚度及形状的胶产品的模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034发布日期:2018-11-20 21:0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同厚度及形状的胶产品的模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同厚度及形状的胶产品的模切设备。



背景技术:

生产不同厚度及形状的胶产品,传统的模切设备采用平切技术,也即,刀模正面对准胶产品进行裁切,刀模与产品之间为面与面的接触,不良率极高。且,针对不同厚度、不同形状的胶产品,需要较多的刀模来实现,而每一刀模裁切出的半成品均需通过人工进行拿取并输送至下一刀模。生产出成品所需的设备较复杂、生产工序复杂,且人员配置较多,一台刀模设备就必须配备一名操作人员,同时,材料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同厚度及形状的胶产品的模切设备,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同厚度及形状的胶产品的模切设备,原材料包括依次贴合的下膜层、PET膜层和上膜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机台;

用于传送材料的传送机构,它装接在机台;

用于在上膜层裁切出尺寸大于B区的B区让位部、在B区让位部粘贴胶材并裁切出B区形状胶材的第一模切机构,第一模切机构装接在机台;

用于在上膜层裁切出A区让位部和C区让位部、在A区让位部和C区让位部粘贴胶材并裁切出A区形状胶材和C区形状胶材的第二模切机构,第二模切机构装接在机台。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一模切机构包括均转动装接在机台且依次布置的B区让位部刀辊、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和B区形状刀辊,B区让位部刀辊外周设有B区让位部刀口,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外周设有用于裁切B区让位部形状胶材的胶材刀口,B区形状刀辊外周设有B区形状刀口。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胶材刀口为长条形且沿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纵向延伸。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一模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将B区让位部的上膜去除的第一排废装置、用于将用于B区让位部胶材与B区让位部相贴合的第四贴合装置、将B区形状胶材外多余的胶材去除的第二排废装置,第一排废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B区让位部刀辊后方,第四贴合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和B区形状刀辊之间,第二排废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B区形状刀辊后方。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用于在B区形状胶材上贴附保护膜的第一贴合装置,该第一贴合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B区形状刀辊后方。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二模切机构包括均转动装接在机台且依次布置的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以及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外周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A区让位部刀口和C区让位部刀口,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外周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A区形状刀口和C区形状刀口。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第二模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将A区和C区让位部的上膜去除的第三排废装置、用于将A区和C区让位部胶材分别贴附在A区和C区让位部的第二贴合装置和用于将A区和C区形状胶材外多余的胶材去除的第四排废装置,第三排废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后方,第二贴合装置位于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前方,第四排废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后方。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用于将下膜层去除的第五排废装置和用于将离型膜贴附在B区、A区和C区形状胶材上方的第三贴合装置,第五排废装置和第三贴合装置均装接在机台且均位于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后方。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三模切机构,它包括用于将PET膜裁切出D区形状并对A区和C区形状胶材进行整形的D区形状刀辊和用于将多余的PET膜去除的第六排废装置,D区形状刀辊装接在机台且位于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后方。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第一模切机构将在原材料的PET膜层贴附B区形状的胶材,第二模切机构将在原材料的PET膜层贴附A区和C区形状的胶材,B区、A区和C区形状、厚度均可根据需要设置为相同或不同,该种模切设备与传统的平切技术相比更加的简单且集中,自动化程度高,需要的操作人员较少,能节省较大人力物力,节约成本。

2.先通过B区让位部刀辊裁切出比B区形状略大的B区让位部,剔除该让位部的上膜后,再通过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将胶材原料裁切成长条形并通过贴附在B区让位部,再通过B区形状刀辊将贴附在B区让位部的胶材裁切成B区形状,并将多余的废料去除,即完成了B区胶材的贴附。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需操作人员进行手持中转。

3.由于A区和C区形状大小相似,将A区和C区的刀口设置在同一刀辊上,且A区和C区尺寸较小,无需对该让位部区域的胶材进行裁切即可直接贴附在A区和C区让位部上,使得第二模切机构整体结构紧凑且简单。

4.D区刀辊将PET膜裁切出D区形状并对A区和C区形状胶材进行整形,再通过第六排废装置将多余的PET膜去除,得到最终的成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胶产品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胶产品A区胶材层、B区胶材层和C区胶材层的分布示意图。

图3绘示了胶产品A区胶材层、B区胶材层、C区胶材层和D区PET膜层的分布示意图。

图4绘示了B区让位部刀辊的展开示意图。

图5绘示了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的展开示意图。

图6绘示了B区形状胶材刀辊的展开示意图。

图7绘示了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的展开示意图。

图8绘示了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的展开示意图。

图9绘示了D区形状刀辊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9,一种不同厚度及形状的胶产品的模切设备的一较佳实施例。

原材料包括依次贴合的下膜层、PET膜层和上膜层。

如图1至图3所示,胶产品包括位于底部的D区形状的PET膜层1、位于中间的B区形状的胶材层2、A区胶材层3和C区形状胶材层4以及位于最上层的离型膜层5,该胶产品A区和C区的胶材厚度为B区胶材厚度的三倍,且B区形状与A区、C区形状均不相同。

模切设备包括机台、传送机构、第一模切机构和第二模切机构。

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材料,它装接在机台。

第一模切机构用于在上膜层裁切出尺寸大于B区的B区让位部、在B区让位部粘贴胶材并裁切出B区形状胶材,第一模切机构装接在机台;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切机构包括均转动装接在机台且依次布置的B区让位部刀辊10、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20和B区形状刀辊30。

如图4所示,B区让位部刀辊10外周设有B区让位部刀口11,B区让位部刀口11尺寸比B区尺寸略大且其个数设为五个且均匀间隔布置。B区让位部刀口11个数以实际需要为准,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将B区让位部的上膜去除的第一排废装置,第一排废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B区让位部刀辊10后方。由于排废装置与平切技术的排废装置相同或类似,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20外周设有用于裁切B区让位部形状胶材的胶材刀口21。本实施例中,胶材刀口21为长条形且沿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纵向延伸。相邻两个胶材刀口21之间裁切一条胶材,每条胶材尺寸与B区让位部尺寸相同或相近似。

第一模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用于B区让位部胶材与B区让位部相贴合的第四贴合装置,第四贴合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B区让位部胶材刀辊和B区形状刀辊之间。本实施例中,第四贴合装置为转动装接在机台的辊轮轴,将裁切出B区让位部的原材料与裁切好的胶条在辊轮轴相贴合。

如图6所示,B区形状刀辊30外周设有B区形状刀口31。B区形状刀口31与B区形状完全一致。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将B区形状胶材外多余的胶材去除的第二排废装置,第二排废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B区形状刀辊30后方。

本实施例中,该模切设备还包括用于在B区形状胶材2上贴附保护膜的第一贴合装置,该第一贴合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B区形状刀辊30后方。该保护膜用于保护B区形状胶材2以避免受后续动作的影响而受到损坏。该保护膜形状大小与B区形状大小相同。

第一模切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原材料通过传送机构传送至B区让位部刀辊10处,B区让位部刀口11在上膜层裁切出尺寸大于B区的B区让位部,并通过第一排废装置将B区让位部的上膜去除;与此同时,胶材刀口21将胶材裁切成长条形,该长条形胶材的尺寸与B区让位部尺寸相近似;再通过第四贴合装置将长条形的胶材贴附在B区让位部,传送机构将贴附好长条形胶条的原材料传送至B区形状刀辊30处,通过B区形状刀口31将长条形胶材裁切成B区形状,接着通过第二排废装置将B区形状胶材外多余的胶材去除,此时便完成B区形状胶材的裁切。接着,第一贴合装置在B区形状胶材2上贴附保护膜,以等待第二模切机构进行模切操作。

第二模切机构用于在上膜层裁切出A区让位部和C区让位部、在A区让位部和C区让位部粘贴胶材并裁切出A区形状胶材和C区形状胶材,第二模切机构装接在机台。

本实施例中,第二模切机构包括均转动装接在机台且依次布置的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40以及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50。

本实施例中,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40外周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A区让位部刀口41和C区让位部刀口42,A区让位部刀口41个数设为五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在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40的下部,C区让位部刀口42个数设为五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在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40的上部。由于A区尺寸和C区尺寸相近似,本实施例中将A区让位部刀口41和C区让位部刀口42设置在同一刀辊上,使得设备结构更加紧凑且小巧,根据需要,也可将A区让位部刀口41和C区让位部刀口4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刀辊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模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将A区和C区让位部的上膜去除的第三排废装置,第三排废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40后方。

本实施例中,第二模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将A区和C区让位部胶材分别贴附在A区和C区让位部的第二贴合装置,第二贴合装置位于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50前方。A区和C区让位部胶材均为横向布置的长方形。该第二贴合装置与第四贴合装置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50外周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A区形状刀口51和C区形状刀口52,A区形状刀口51个数设为六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在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50的下端,C区形状刀口52个数设为六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在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50的上端。A区形状刀口51个数与C区形状刀口52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第二模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将A区和C区形状胶材外多余的胶材去除的第四排废装置,第四排废装置装接在机台且位于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50后方。

本实施例中,该模切设备还包括用于将下膜层去除的第五排废装置和用于将离型膜贴附在B区形状胶材2、A区形状胶材3和C区形状胶材4上方的第三贴合装置,第五排废装置和第三贴合装置均装接在机台且均位于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50后方。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模切机构,它包括用于将PET膜裁切出D区形状并对A区和C区形状胶材进行整形的D区形状刀辊60和用于将多余的PET膜去除的第六排废装置,D区形状刀辊60装接在机台且位于A区和C区形状胶材刀辊50后方。如图9所示,D区形状刀辊60外周设有D区形状刀口61,D区形状刀口61个数设为六个且均匀间隔布置在D区形状刀辊60外周。

第二模切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传送机构将贴附好保护膜的材料传送至A区和C区让位部刀辊40处,A区让位部刀口41将上膜层裁切出A区让位部形状,C区让位部刀口42将上膜层裁切出C区让位部形状,并通过第三排废装置将A区让位部和C区让位部的上膜去除;第二贴合装置将A区和C区让位部胶材分别贴附在A区和C区让位部,再通过A区形状刀口51将A区让位部胶材裁切成A区形状,C区形状刀口52将C区让位部胶材裁切成C区形状,再通过第四排废装置将A区和C区形状胶材外多余的胶材去除;接着,第五排废装置将原材料的下膜层去除,第三贴合装置将离型膜贴附在B区形状胶材2、A区形状胶材3和C区形状胶材4上方,然后,通过D区形状刀口61将PET膜裁切出D区形状并对A区和C区形状胶材进行整形,最后通过第六排废装置将多余的PET膜去除,便完成了该胶产品的生产。

由于整个模切设备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需要的操作人员较少,能节省较大人力物力,节约成本。且与传统的平切技术相比不良率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