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797发布日期:2018-10-19 22: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包括内设电机(1)的壳体、设于壳体内且与电机(1)联动的减速组件(2)、与减速组件(2)连接的主舌驱动组件以及与主舌驱动组件联动的斜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可匹配叠置形成安装腔的底壳(3)和顶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驱动组件包括通过第一转动柱(5)转动连接在底壳上且与主舌驱动组件联动的斜舌控制齿片(6)、固接在斜舌控制齿片(6)上的斜舌方芯(7)以及驱使斜舌控制齿片(6)由开启工位向闭锁工位切换的扭簧(8),所述斜舌方芯(7)与所述第一转动柱同轴设置,所述斜舌控制齿片(6)通过设于其外缘的斜舌传动齿(11)与所述主舌驱动组件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传动齿(11)与第一转动柱(5)间距离大于所述斜舌方芯(7)截面的外周圆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舌驱动组件和斜舌驱动组件间通过定位组件传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齿片(9)、设于顶壳(4)上的定位孔组以及设于定位齿片(9)表面且可升降复位的卡置用钢珠(10),所述定位齿片(9)一侧边缘设有与所述斜舌传动齿(11)匹配的斜舌驱动齿(12),另一侧边缘设于有与主舌驱动组件配合的定位传动齿组,所述定位齿片(9)通过钢珠(10)与所述定位孔组卡置配合实现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舌驱动组件包括通过第二转动柱(13)转动连接在底壳上且与减速组件(2)联动主齿轮(14)、设置在主齿轮(14)顶面中部的锁芯拨动片(15)以及贴合设置在主齿轮(14)下方的主舌控制齿片(16),主齿轮(14)、锁芯拨动片(15)以及主舌控制齿片(16)同轴设置且周向联动,所述主舌控制齿片(16)周缘设有与定位传动齿组配合的定位驱动齿组,所述定位传动齿组包括毗邻设置的传动分齿(17)以及计数分齿(19),所述定位驱动齿组包括与传动分齿(17)配合的驱动分齿(20)以及与计数分齿(19)配合的计数触发齿(18),所述驱动分齿(20)与传动分齿(17)配合传动时,所述斜舌驱动齿(12)和斜舌传动齿(11)处于啮合的联动状态,所述计数触发齿(18)与计数分齿(19)配合时,所述斜舌驱动齿(12)和斜舌传动齿(11)处于错位的分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14)的半径大于所述定位传动齿组到第二转动柱(13)间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组包括第五孔(21),所述定位齿片(9)驱使斜舌控制齿片(6)转动至开启工位时,所述钢珠(10)卡置在所述第五孔(21)内,使得所述斜舌控制齿片(6)定位在开启工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控制齿片(6)侧部设有控制电机(1)启停的第二行程开关(22),所述斜舌控制齿片(6)的外缘设有可与第二行程开关(22)抵触配合的第二抵触部(23),所述斜舌控制齿片(6)位于闭锁工位时,所述第二抵触部(23)抵触触发第二行程开关(22)并控制电机(1)停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组包括呈圆弧状等距设置的初始孔(28)、第一孔(29)、第二孔(30)、第三孔(31)以及第四孔(32),所述计数触发齿(18)端部与第二转动柱(13)间距离大于驱动分齿(20)端部与第二转动柱(13)间距离,所述主舌控制齿片(16)通过与其周向联动的计数触发齿(18)拨动计数分齿(19),使得定位齿片(9)逐级转动并通过钢珠(10)依次与第一孔(29)、第二孔(30)、第三孔(31)以及第四孔(32)卡置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齿片(9)外缘设有第三抵触部(25),所述安装腔侧部设有控制电机(1)启停的第三行程开关(24),所述定位齿片(9)在驱动分齿(20)驱动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三抵触部(25)触发第三行程开关(24)实现电机(1)停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齿片(9)外缘设有第一抵触部(26),所述安装腔侧部有控制电机(1)启停的第一行程开关(27),所述定位齿片(9)在计数触发齿(18)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逐级转动并通过第一抵触部(26)触发第一行程开关(27)实现电机(1)停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