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工件的检测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3842发布日期:2019-01-29 17:5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腐蚀工件的检测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辅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工件的检测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中有很多耐腐蚀工件,耐腐蚀工件的表面如果有擦伤和划痕有可能在长期使用后造成工件内部腐蚀,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然而擦伤和划痕在检测时不同的检测角度观察到的结果都有可能不同,而且在检测过程中,一直人手拿取那腐蚀工件,人手的手套上可能带有细小的尖锐物,划伤工件。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354534.3公开了一种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箱体以及部分伸入所述箱体内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通过销轴销接,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夹板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夹板抵接,所述上夹板与箱体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气泵,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排气塞。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气囊的压力实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松开,便于不同厚度的工件的放置,气囊放气便可夹紧不同厚度的工件,适用范围广,且夹持力稳固,使用安全可靠。但是该种工件夹持装置只适用于厚度不同的塑胶件,而且该工件夹持装置没有设置压力检测装置,无法控制夹持的压力,如果夹持的压力过大,很有可能对夹持的工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工件的检测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的缺陷。

一种耐腐蚀工件的检测夹持装置,包括机座、驱动电机、滑块、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所述机座的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机座的上端连通,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座连接,所述滑块通过螺纹通孔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机座靠近滑槽左侧边缘的上端和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中心位置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翼板,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圆形外侧壁设有转动槽,圆形翼板与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摇手,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中心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右端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板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高度与滑槽的深度相等,滑块靠近上端位置的左右两侧设有翼板,滑块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滑槽靠近上端位置设有翼板槽,所述翼板槽与滑槽连通,所述翼板与翼板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右侧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机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左端设有圆形限位块,定位杆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定位孔的上下两侧设有与定位孔相连通的矩形槽,所述固定杆的宽度与矩形槽的宽度相等,固定杆与矩形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左表面和夹板的右表面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摇手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块右端的中心位置,摇手的把手位置连接有把手套。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左端和第二转动块的右端均匀分布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夹板的左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块的右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耐腐蚀工件在进行外观检测时,通过将耐腐蚀工件放置在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中间,并通过驱动电机夹紧,解决了检验人员的手套上的尖锐物对工件的损伤,夹紧后检验人员可通过摇动摇手全方位观察工件的外观情况,从而避免检验人员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结果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耐腐蚀工件的检测夹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检测夹持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检测夹持装置中机座左侧转动块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检测夹持装置中滑块的侧视图。

其中,1-机座,2-驱动电机,3-丝杠,4-滑块,5-滑槽,6-限位开关,7-夹持座,8-第一转动块,9-圆形通孔,10-圆形翼板,11-摇手,12-压力传感器,13-定位杆,14-固定杆, 15-弹簧,16-转动槽,17-把手套,18-夹板,19-定位孔,20-第二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耐腐蚀工件的检测夹持装置,包括机座1、驱动电机2、滑块4、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所述机座1的内部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与机座1的上端连通,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3的一端连接,所述丝杠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座1连接,所述滑块4通过螺纹通孔与丝杆3螺纹连接,所述机座1靠近滑槽5左侧边缘的上端和滑块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座7,所述夹持座7的中心位置设有圆形通孔9,所述圆形通孔9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翼板10,所述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 的圆形外侧壁设有转动槽16,圆形翼板10与转动槽1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摇手11,所述第二转动块20的中心位置设有定位孔19,所述定位孔19与定位杆 13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杆13的右端与夹板18固定连接,所述夹板18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滑块4的高度与滑槽5的深度相等,滑块4靠近上端位置的左右两侧设有翼板,滑块4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滑槽5靠近上端位置设有翼板槽,所述翼板槽与滑槽5连通,所述翼板与翼板槽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5的右侧设有限位开关6,所述限位开关6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固定连接在机座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13的左端设有圆形限位块,定位杆13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定位孔19的上下两侧设有与定位孔19相连通的矩形槽,所述固定杆14 的宽度与矩形槽的宽度相等,固定杆14与矩形槽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转动块8的左表面和夹板18的右表面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摇手1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块8右端的中心位置,摇手11的把手位置连接有把手套17。

此外,所述夹板18的左端和第二转动块20的右端均匀分布有若干弹簧15,所述弹簧15 的一端与夹板18的左端固定连接,弹簧15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块20的右端固定连接。

工作过程及原理:检验人员先将待检验耐腐蚀工件放到滑块4上的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20之间,然后驱动电机2转动,带动丝杆3转动进而带动滑块4向左移动,逐渐将耐腐蚀工件夹持在第一转动块8和夹板18之间,当压力传感器12感受到的压力值大于设定的压力值时,驱动电机2停止转动,这时检验人员可以对耐腐蚀工件进行外观检验,在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通过摇动摇手11带动第一转动块8在圆形通孔9内转动,带动耐腐蚀工件转动,耐腐蚀工件将转动力传递给夹板18,带动夹板18转动,这时第二转动块20通过定位杆 13随着夹板18的转动而转动,这样就可以全方位的观察耐腐蚀工件的外观情况,观察完毕后,驱动电机2反向转动,松开耐腐蚀工件。在夹紧和松开过程中,弹簧15起到缓冲作用,使夹紧的压力缓慢上升,防止压力突然增大,造成耐腐蚀工件损坏,定位杆13使夹板18始终固定在第二转动块20上,并带动第二转动块20转动。

基于上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耐腐蚀工件的检测夹持装置,耐腐蚀工件在进行外观检测时,为避免检验人员的手套上的尖锐物对工件的损伤,将耐腐蚀工件放置在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中间,并通过驱动电机夹紧,夹紧后检验人员可通过摇动摇手全方位观察工件的外观情况,从而避免检验人员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结果差异。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