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688发布日期:2019-01-18 19:0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现今的锁具技术已发展出利用电力来运作的电子锁芯(即本申请的电子锁胆),而这种电子锁芯普遍使用于现在社会中,例如电子锁芯常用来做为大门的门锁、汽车的车锁或保险箱的箱锁。锁芯是锁具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锁具的开启和锁止的绝大部分动作都通过锁芯来完成。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挂锁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授权公告号CN203050299U的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子挂锁包括锁杆100和锁体200,锁体200内设置有锁舌210(解锁部)、驱动电机220和控制板230。驱动电机220与锁舌210连接,其可以通过接通电源来带动锁舌210转动,从而改变锁舌210与锁杆100上的凹槽110(解锁凹陷)的连接关系。控制板230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20的转动和旋转方向,从而来控制锁舌210与锁杆100上的凹槽110连接关系,来控制电子挂锁的开启与关闭。为了防止锁舌210在驱动电机220带动旋转时,与锁杆100上的凹槽110的连接发生混乱,脱离控制,在锁体200上还设置有状态板240,其能控制锁舌210在转动时的旋转角度,使得锁舌210只能在正确的范围内转动。

该挂锁需要设置状态板240控制锁舌的转动范围,需要设置控制板230控制驱动电机220的旋转方向。这种挂锁需要精确的控制锁定部的转动范围。

另一种现有的挂锁需要设置限位机构使电机卡死控制锁定部的转动范围,电机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具有零件数量少、电机不易损坏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电子锁,包括:控制器、锁定机构、用于驱动该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的电子锁芯,该电子锁芯包括电机,所述电子锁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激发开关,所述锁定机构设有激发部,该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时,该锁定机构驱动该激发部触发该激发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为电子挂锁,该电子锁包括U形锁梁、锁体,所述U形锁梁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的配合凹陷,该U形锁梁用于在锁定状态时与所述锁体配合形成封闭的圆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还包括用于驱动该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的机械锁芯,所述机械锁芯为弹子锁芯或叶片锁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钢球、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具有用于将该钢球限制在该配合凹陷内的凸出部分和用于为该钢球提供脱离该配合凹陷空间的缺口部分,转动柱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电子锁芯、所述机械锁芯分别对应的摆臂。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芯、所述机械锁芯分别还包括第一解锁部、第二解锁部,该第一解锁部和该第二解锁部为凸轮或者偏心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舌,所述锁舌设有与所述电子锁芯、所述机械锁芯分别对应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芯和所述机械锁芯分别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柱从该转动柱的凸出部分朝向该钢球的锁定位置转动到该缺口部分朝向该钢球的解锁位置,以允许该钢球与该配合凹陷完全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发部为凸起,所述激发开关为轻触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发部为磁体,所述激发开关为磁性接近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所述激发开关被激发后控制所述电子锁芯的电机掉电。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中,通过控制转动柱的凸出部分或缺口部分朝向钢球,实现挂锁的锁定或解锁,挂锁的结构简单,结构紧凑。

电子锁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激发开关,锁定机构设有激发部,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时,锁定机构驱动激发部触发该激发开关,此时控制器接收信号就会控制电子锁芯的电机掉电。与现有技术设置限位机构使电机卡死来控制锁定部的转动范围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使用寿命更长、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电子挂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电子锁的爆炸图。

图4所示为图2的电子锁的截面图。

图5所示为图3的电子锁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3的电子锁的转动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的转动柱的俯视图。

图8所示为图6的转动柱的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3的转动柱与钢球配合的原理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锁包括控制器、锁定机构、用于驱动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的电子锁芯,电子锁芯包括电机,电子锁还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激发开关,锁定机构设有激发部,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时,锁定机构驱动激发部触发该激发开关。

请参见图2-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子锁包括U形的锁梁1、锁体2、锁定机构3、控制器4、电子锁芯5、机械锁芯6、验证模块7。锁梁1、锁体2通过配合实现挂锁的锁定或开启。锁定机构3、控制器4、电子锁芯5、机械锁芯6都容纳在锁体2内。

锁定机构3包括转动柱a3、钢球a4。钢球a4的数量为两个,转动柱a3位于两个钢球a4之间。

锁梁1开设有与钢球a4对应的配合凹陷10,优选的锁梁1与锁体2间具有锁梁压簧1t。锁梁1包括长锁杆11、弧形的连接杆12、短锁杆13。

锁体2包括锁壳21、隔板22、安装架23、锁盖24。

锁壳21和锁盖24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锁壳21开设有与验证模块7对应的窗口210。

请参见图5,隔板22用于安装转动柱a3,确定转动柱a3的轴向位置。隔板22具有容纳下转轴a33的下转轴孔220,下转轴孔220为通孔。隔板22下表面具有限制部221。

请参见图6-8,转动柱a3具有用于将钢球a4限制在配合凹陷10内的凸出部分a32和用于为钢球a4提供脱离配合凹陷10空间的缺口部分a31;向下延伸有圆形的下转轴a33,转动柱a3下端具有与电子锁芯5、机械锁芯6分别对应的摆臂a34。转动柱a3和锁体2之间设有用于将转动轴3处于锁定位置的弹性保持部3t。当转动柱a3处于锁定位置时,摆臂a34抵靠限制部221。摆臂a34包括为分别朝向电子锁芯5、机械锁芯6延伸的第一接触部341、第一接触部342以及背向第一接触部341的激发部343。激发部343为凸起。

转动柱a3开设有转轴孔310,锁壳21具有容纳在转轴孔310内的转轴211,转轴211用于保持转动柱a3的转动轴线。

请参见图9,凸出部分a32为围绕转动柱a3转动轴线C的圆弧形面。当凸出部分a32朝向钢球a4时,钢球a4的球心A,E、凸出部分a32与钢球的接触点B,D、转动轴线C位于同一平面,这是为了保证在挂锁锁定状态下,暴力向上拉动锁梁时,钢球对转动柱的压力方向朝向转动轴线C,防止转动柱受钢球压力产生转动。

控制器4连接有激发开关41,激发开关41为轻触开关,使用时以满足操作力的条件向开关操作方向施压开关功能闭合接通,当撤销压力时开关即断开,其内部结构是靠金属弹片受力变化来实现通断的。激发开关41安装在隔板22上,在激发开关41没有被触发时,电子锁芯的电机通电,而当激发开关41被触发时,电子锁芯的电机断电。

电子锁芯5、机械锁芯6用于驱动转动柱a3从凸出部分311朝向钢球a4的锁定位置转动到缺口部分a310朝向钢球a4的解锁位置,以允许钢球a4与配合凹陷10完全分离。

具体的,电子锁芯5驱动旋转第一解锁部51,摆臂a34具有与第一解锁部对应的第一接触部341,第一解锁部51用于挤压第一接触部341使摆臂从与锁定位置对应的限制位置移动到与解锁位置对应的畅通位置。机械锁芯6驱动旋转第二解锁部61,摆臂a34具有与第二解锁部对应的第一接触部342,第二解锁部61用于挤压第一接触部342使摆臂从与锁定位置对应的限制位置移动到与解锁位置对应的畅通位置。

当摆臂a34从限制位置移动到畅通位置时,激发部343激发激发开关41,此时控制器4就会控制电机掉电,在弹性保持部3t的作用下,摆臂a34实现复位。

验证模块7为蓝牙验证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声音验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中的一种。验证模块7与控制器4连接。

请参见图10,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锁定机构3为锁舌,锁舌包括垂直于长锁杆11的杆体3a,杆体3a背向连接杆12的一面固定有与第一转动柱51、第二转动柱61对应的第一配合部32和第二配合部33,杆体3a还固定有弹簧抵靠部31,弹簧抵靠部31与锁体之间具有锁定压缩弹簧30。杆体3a的截面为矩形。弹簧抵靠部31为垂直于杆体3a的板状结构。第一配合部32和第二配合部33为垂直于杆体3a的板状结构。

长锁杆11开设有容纳部分杆体3a的第一缺口111,长锁杆11还开设有第二缺口112。第一缺口111远离连接杆12的侧壁为垂直于长锁杆11的平面。第一缺口111的形状为平行于长锁杆11的柱状的开口。

锁体2内固定有容纳在第二缺口112内的限位部26,当第二缺口112靠近连接杆12的侧壁与限位部26接触时,杆体3a的位置与第一缺口111位置对应。

激发开关41为霍尔接近开关,也叫做磁性接近开关、霍尔开关。当磁性物件移近霍尔开关时,开关检测面上的霍尔元件因产生霍尔效应而使开关内部电路状态发生变化,由此识别附近有磁性物体存在,进而控制开关的通或断。这种接近开关的检测对象必须是磁性物体。因此激发部62为磁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电子锁还可以为电子锁芯门锁、箱包锁、矩形锁、自行车锁、飞机锁、执手锁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中,通过控制转动柱的凸出部分或缺口部分朝向钢球,实现挂锁的锁定或解锁,挂锁的结构简单,结构紧凑。

电子锁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激发开关,锁定机构设有激发部,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时,锁定机构驱动激发部触发该激发开关,此时控制器接收信号就会控制电子锁芯的电机掉电。与现有技术设置限位机构使电机卡死来控制锁定部的转动范围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使用寿命更长、不易损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