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电动螺丝刀上的自动送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896发布日期:2019-01-02 21:40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于电动螺丝刀上的自动送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于电动螺丝刀上的自动送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内,墙板上以及某些部件之间的螺钉基本上靠人力进行旋拧,一旦工程量扩大到一定程度时,靠人力进行螺钉的旋拧往往不现实。所以市场上慢慢衍生出了一批电动螺丝刀。

如公开号为CN202169556U的电动螺丝刀,包括外壳、主轴、减速变扭箱和力矩调节套,主轴的前端有两条可容置螺丝刀头两个径向凸起的卡槽,主轴内壁设有强磁。螺丝钉可在磁力作用下吸在螺丝刀头上,并在主轴以及减速变扭箱的驱动下,拧进安装材料内。

上述这类电动螺丝刀存在不足之处,虽说节省了旋拧螺钉的时间和操作,但是,每拧完一个螺钉之后,需要重新手动安装下一个螺钉,最终导致螺钉的安装仍旧费时费力,而且在进行螺钉大批量安装时,效率更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电动螺丝刀上的自动送钉装置,通过设有自动送钉装置,以成批次对电动螺丝刀进行螺钉的喂料,从而提高螺钉的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于电动螺丝刀上的自动送钉装置,包括电动螺丝刀以及安装在电动螺丝刀上的专用螺杆,还包括连接在电动螺丝刀上的自动送钉装置,专用螺杆穿进自动送钉装置内;自动送钉装置包括壳体、安装有若干个螺钉的螺钉带,螺钉带上开有沿螺钉带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的卡接口;壳体内壁上开有滑槽且滑槽长度方向平行于专用螺杆的轴线方向,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一端伸出壳体;滑块上开有用于通过螺钉带的链带走道;滑块内设有第一转轮且第一转轮的周壁上等间距固定有第一卡接齿,第一转轮上固定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滑块上;第一转轮的一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棘块,若干个第一棘块绕第一转轴的轴线等间距设置,且所有第一棘块沿第一转轴的转动方向的厚度均逐渐变小;第一转轮的一侧设有翘杆且第一转轴穿过翘杆的侧壁,翘杆一端固定有拨块,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用于使拨块抵紧在第一棘块上的第一压紧弹簧;壳体的内壁上开有导槽,导槽包括平行于滑槽的轴向部、连通于轴向部一端的弯折部;滑块上开有弧形槽,翘杆另一端穿设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穿出弧形槽一端嵌在导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整个装置朝墙面挤压时,滑块沿着滑槽回缩,则导向杆在弯折部的导向下滑动,以带动翘杆绕第一转轴的轴线旋转,则拨块将带动第一棘块绕第一转轴的转动方向旋转,从而由第一卡接齿将螺钉带沿着链带走道向上输送。而螺钉也将随着螺钉带一同上移,当导向杆刚运动至轴向部时,拨块刚好带动第一棘块旋转一个第一棘块在第一转轮上所占的角度,则第一转轮刚好带动下一个螺钉运动至与专用螺杆同轴线。

之后继续按压整个装置,使滑块继续向电动螺丝刀回缩,则与专用螺杆同轴线对齐的螺钉开始抵接专用螺杆,然后螺钉并开始与滑块分离,即螺钉与专用螺杆均保持轴向固定,而滑块还可以继续回缩,此时螺钉外端已经抵接在墙面上了。然后启动电动螺丝刀以带动专用螺杆转动,从而将螺钉向墙体内拧入,螺钉拧入过程中,滑块继续回缩,直至螺钉刚好完全打入墙体内。

通过上述设置,可成批次对电动螺丝刀进行螺钉的喂料,从而提高螺钉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内设有第二转轮且第二转轮的周壁上等间距固定有第二卡接齿,第二转轮上固定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滑块上且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周向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有第二转轮,可提高输送螺钉带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轴靠近第二转轮的一端口处开有第一安装槽,第二转轴靠近第一转轮的一端口处凸起有第二安装块;当第二安装块嵌于第一安装槽内时,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周向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可拆卸,从而方便安装以及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开有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斜面便于第二安装块能更为顺畅的嵌入进第一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轮的一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棘块,若干个第二棘块绕第二转轴的轴线等间距设置,且所有第二棘块沿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的厚度均逐渐变小;滑块内设有一根止回条且止回条一端与滑块内壁转动连接,且滑块内安装有用于使止回条另一端抵紧在第二棘块上的第二压紧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拨块在反向转动并复位时,极有可能由于摩擦力而带动螺钉带反向移动(向下移动),则这将影响下一个螺钉与专用螺杆的轴线对齐。所以设置了止回条,止回条可用于防止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反向转动,进而防止螺钉带反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块设有两个且两个拨块分别位于第一转轴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拨块可提高翘杆对第一转轮的转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内壁上连接有用于将导向杆拉动至弯折部远离轴向部一端的拉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一次螺钉的拧入之后,需重新使滑块复位,可通过手动复位滑块,而上述设置,通过拉簧对导向杆的拉力,致使导向杆易从弯折部靠近轴向部一端滑至弯折部远离轴向部一端,即让翘杆、第一转轮等部件均复位至原来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专用螺杆外周套设有用于推动滑块朝远离电动螺丝刀方向移动的主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一次螺钉的拧入之后,需重新使滑块复位,可通过手动复位滑块,而上述设置,主弹簧可提供弹力以使滑块复位,从而不用人工复位,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自动送钉装置,以成批次对电动螺丝刀进行螺钉的喂料,从而提高螺钉的安装效率;

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有止回条,可用于防止第二转轮和第一转轮反向转动,进而防止螺钉带反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某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螺钉带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滑块与抵接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滑块与抵接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滑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等部件的连接关系图;

图9为图8中第二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动螺丝刀;11、安装头;12、专用螺杆;121、主弹簧;2、自动送钉装置;21、壳体;22、滑槽;23、导槽;231、轴向部;232、弯折部;24、调节槽;241、限位部;242、操作部;243、滑动部;25、凹槽;3、调节件;31、限位头;32、滑杆;33、操作套;34、抵接头;4、滑块;41、链带走道;42、螺钉过道;43、竖槽;44、第一滑壳;45、第二滑壳;46、穿入孔;47、翘杆;471、拉簧;472、拨块;473、导向杆;48、弧形槽;49、限位槽;491、限位块;492、第三压紧弹簧;5、抵接件;51、卡槽;52、连接头;53、连接桥;6、固定件;61、竖杆;62、横杆;63、连接片;64、定位螺栓;7、第一转轮;71、第一卡接齿;72、第一转轴;721、第一安装槽;722、导向斜面;73、第一棘块;74、第一压紧弹簧;8、第二转轮;81、第二卡接齿;82、第二棘块;83、第二转轴;831、第二安装块;9、止回条;91、第二压紧弹簧;92、定轴;10、螺钉带;101、卡接口;102、安装孔;10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安装于电动螺丝刀上的自动送钉装置,参考图1和图2,包括电动螺丝刀1、可拆安装在电动螺丝刀1上的自动送钉装置2。电动螺丝刀1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头11,安装头11上安装有专用螺杆12,且专用螺杆12穿进自动送钉装置2内。自动送钉装置2包括两瓣壳体21,两瓣壳体21上均设有凹槽25(参考图3),两瓣壳体21可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体,且当两瓣壳体21固定成一体时,安装头11卡于凹槽25(参考图3)内,从而使得自动送钉装置2能固定在电动螺丝刀1上。

参考图2和图3,每瓣壳体21内壁上均开有滑槽22,滑槽22长度方向平行于专用螺杆12的轴线方向,且壳体21内设有滑块4、抵接件5、用于固定滑块4和抵接件5的固定件6,抵接件5滑动嵌于滑槽22内。滑块4一端伸出壳体21,专用螺杆12一端穿进滑块4内。

参考图4和图5,滑块4上开有链带走道41,链带走道41以供螺钉带10自下而上穿过,滑块4一侧还开有以供螺钉103通过的螺钉过道42。螺钉带10一般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制成,螺钉带10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开有若干个安装孔102,安装孔102内穿设有螺钉103。螺钉带10的两侧边上均开有若干个卡接口101,且若干个卡接口101沿螺钉带1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滑块4用于将卡在螺钉带10上的螺钉103不断拉送至专用螺杆12(参考图2)的轴线上,以便使专用螺杆12能将螺钉103拧入墙体内。

参考图5和图6,抵接件5呈条状,且抵接件5设有两条,分别位于滑块4的两侧,抵接件5的长度大于滑块4的长度,且抵接件5一端延伸出滑块4的一侧壁。两条抵接件5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头52,且连接头52位于滑块4远离电动螺丝刀1(参考图2)的一侧。两条抵接件5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桥53,连接桥53位于滑块4上侧。抵接件5可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滑块4实现滑动,而固定件6用于使抵接件5和滑块4固定在一起。

参考图5和图6,滑块4的两侧壁上均开有一条竖槽43,竖槽43向上连通出滑块4的上侧壁。固定件6包括竖杆61和固定在竖杆61下端的横杆62,竖杆61向下滑动嵌于竖槽43内,且横杆62穿出竖槽43并位于滑块4的一侧。两根竖杆6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片63,连接片63上螺纹穿设有定位螺栓64,且定位螺栓64螺纹连接进滑块4的上侧壁。抵接件5靠近滑块4的一侧壁上开有若干条卡槽51,且若干条卡槽51沿抵接件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卡槽51连通出抵接件5的下侧壁。两条抵接件5可由上至下安装在滑块4外周,且使得横杆62嵌于其中一个卡槽51内,从而使得滑块4和抵接件5沿抵接件5长度方向固定。

参考图6,滑块4包括第一滑壳44和第二滑壳45,第一滑壳44和第二滑壳45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参考图7和图8,滑块4上开有穿入孔46,专用螺杆12通过穿入孔46穿进滑块4内。滑块4内设有第一转轮7和第二转轮8,第一转轮7上固定穿设有第一转轴72,且第一转轴72与第一转轮7同轴线设置,第一转轴72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壳44的内壁上。第二转轮8上固定穿设有第二转轴83,且第二转轴83与第二转轮8同轴线设置,第二转轴83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壳45(参考图6)的内壁上。第一转轮7和第二转轮8的周壁上分别固定有若干个第一卡接齿71和若干个第二卡接齿81,若干个第一卡接齿71绕第一转轮7外周等间距设置,若干个第二卡接齿81也绕第一转轮7外周等间距设置。第一卡接齿71和第二卡接齿81可分别卡嵌进螺钉带10(参考图4)两侧的卡接口101内,从而当第一转轮7和第二转轮8逆时针转动时,可带动螺钉带10和螺钉103向上传送。

参考图8和图9,第一转轴72靠近第二转轮8的一端口处开有两个第一安装槽721,两个第一安装槽721沿第一转轴72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二转轴83靠近第一转轮7的一端口处凸起有两个第二安装块831,两个第二安装块831沿第二转轴83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二安装块831可嵌进第一安装槽721内,从而使得第一转轴72和第二转轴83周向固定。第一安装槽721的槽口开有导向斜面722。导向斜面722有利于第二安装块831能更为顺畅的嵌入进第一安装槽721内。

参考图7和图8,第一转轮7靠近第二转轮8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一棘块73,若干个第一棘块73绕第一转轴72的轴线等间距设置,所有第一棘块73沿第一转轴72的逆时针转动方向的厚度均逐渐变小。第一转轮7与第二转轮8之间设有一根翘杆47,第一转轴72穿过翘杆47周壁,即翘杆47可绕第一转轴72旋转。

参考图8个图9,翘杆47靠近第一转轮7的一侧壁上固定有两个拨块472,且两个拨块472分别位于第一转轴72的两侧。第二转轴83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一压紧弹簧74,第一压紧弹簧74用于将翘杆47朝向第一转轮7推动,以使两个拨块472始终能抵接在第一棘块73上。当翘杆47绕第一转轴72的轴线逆时针旋转时,拨块472可带动棘块绕第一转轴72的轴线转动,以带动第一转轮7和第二转轮8一并逆时针旋转。

参考图3,其中一瓣壳体21的内壁上开有导槽23,导槽23包括轴向部231、与轴向部231连通的弯折部232,轴向部2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滑槽22的长度方向,弯折部232较轴向部231向上弯折。

参考图7和图8,翘杆47一端的周壁上穿设有导向杆473,第一滑壳44的侧壁上贯穿有弧形滑槽22,导向杆473一端穿出弧形槽48,且导向杆473穿出弧形槽48一端嵌进弯折部232(参考图3)内。则当滑块4沿专用螺杆12的轴向回缩时,在弯折部232的导向作用下,导向杆473沿弧形槽48绕第一转轴72轴线逆时针旋转。当导向杆473一端滑进轴向部231内时,导向杆473将保持在弧形槽48的最下端,且翘杆47相对于第一转轮7保持固定。

参考图7和图8,第一滑壳44内壁上连接有拉簧471,且翘杆47上穿有导向杆473的一端与拉簧471一端相连接,拉簧471位于导向杆473的上方。拉簧471用于将翘杆47的一端向上提拉,以使翘杆47绕第一转轴72的轴线顺时针旋转并复位。

参考图7,第一滑壳44的内壁上固定有定轴92,且定轴92的周壁上套设有第二压紧弹簧91,第一滑壳44一侧设有一根止回条9,且定轴92穿过止回条9的一端,第二压紧弹簧91位于第一滑壳44与止回条9之间。

参考图9,第二转轮8靠近翘杆47的一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棘块82,若干个第二棘块82绕第二转轴83的轴线等间距设置,所有第二棘块82沿第二转轴83的转动方向的厚度均逐渐变小。止回条9另一端抵接在第二棘块82上,由于第二压紧弹簧91(参考图7)的压力作用,止回条9能持续抵接在第二棘块82上。止回条9用于在翘杆47旋转复位时,防止第二转轮8和第一转轮7(参考图8)一同绕第一转轴72(参考图8)的轴线沿顺时针(参考图8)旋转。

参考图7,第一滑壳44的侧壁上开有限位槽49,且限位槽49的一端连通于链带走道41的侧壁。限位槽49内滑动嵌有限位块491,且限位块491靠近链带走道41的一端呈尖端设置。限位槽49内设有第三压紧弹簧492,第三压紧弹簧492用于将限位块491朝向链带走道41推动,从而限位块491的尖端可将螺钉带10(参考图4)抵紧在链带走道41的内壁上,以防止翘杆47等部件复位时,螺钉带10(参考图4)发生偏移。而且由于限位块491对螺钉带10(参考图4)的压力不是特别强,则螺钉带10(参考图4)在第一卡接齿71和第二卡接齿81的带动下还是能上移的。

参考图2和图3,壳体21内沿专用螺杆12的轴线方向开有调节槽24,且调节槽24内设有调节件3,调节槽24依次包括限位部241、操作部242、滑动部243,滑动部243延伸出壳体21。调节件3依次包括滑动嵌于限位部241内的限位头31、滑杆32、固定在滑杆32远离限位头31一端的抵接头34、螺纹套设在滑杆32周壁上的操作套33,抵接头34位于滑动部243外且抵接头34位于连接桥53的移动路径上。操作部242连通壳体21外部,操作套33位于操作部242内。滑块4和抵接件5在沿滑槽22回缩时,连接桥53将抵接在抵接头34上,而使得滑块4和抵接件5无法继续回缩。而转动操作套33可带动滑杆32和抵接头34沿滑槽22长度方向移动,以改变滑块4和抵接件5的回缩导程。

具体实施原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螺钉带10在滑块4上的输送过程,第二阶段主要是专用螺杆12将螺钉103打入墙体内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原理:当整个装置朝墙面挤压时,滑块4以及抵接件5一同沿着滑槽22回缩,则导向杆473在弯折部232的导向下向下运动,以带动翘杆47绕第一转轴72的轴线逆时针旋转,则拨块472将带动第一棘块73绕第一转轴72的逆时针转动方向旋转,从而由第一卡接齿71和第二卡接齿81将螺钉带10向上输送。而螺钉103也将随着螺钉带10一同上移,当导向杆473刚运动至轴向部231时,拨块472刚好带动第一棘块73旋转一个第一棘块73在第一转轮7上所占的角度,则第一转轮7和第二转轮8刚好带动下一个螺钉103运动至与专用螺杆12同轴线。

第二阶段的原理:之后继续按压整个装置,使滑块4和抵接件5继续向电动螺丝刀1回缩,则与专用螺杆12同轴线对齐的螺钉103开始抵接专用螺杆12,然后螺钉103并开始与滑块4分离,即螺钉103与专用螺杆12均保持轴向固定,而滑块4和抵接件5还可以继续回缩,此时螺钉103外端已经抵接在墙面上了。然后启动电动螺丝刀1以带动专用螺杆12转动,从而将螺钉103向墙体内拧入,螺钉103拧入过程中,滑块4和抵接件5继续回缩,直至被抵接头34阻挡,当滑块4和抵接件5停止回缩时,螺钉103刚好完全打入墙体内。

当该装置需要用于安装另一长度的螺钉103时:可将滑块4和抵接件5从壳体21内拆下,并向上提出抵接件5,再找到合适的卡槽51,将抵接件5重新安装回滑块4上,并使固定件6嵌于合适的卡槽51内,在此状态下,当螺钉103运动至与专用螺杆12同轴线时,螺钉103的尖端与连接头52沿专用螺杆12轴线的方向齐平。

由于螺钉103在打入石膏板等材料内时,往往需要在螺钉103上涂一层防锈漆,所以螺钉103打入石膏板内的深度有必要深一点,使得防锈漆涂层的表层能平齐于石膏板表面。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调节槽24和调节件3等部件,可用于调节螺钉103打入的深度。由于滑块4和抵接件5在沿滑槽22回缩时,连接桥53将抵接在抵接头34上,而使得滑块4和抵接件5无法继续回缩。而转动操作套33可带动滑杆32和抵接头34沿滑槽22长度方向移动,以改变滑块4和抵接件5的回缩导程。所以,当需要提高螺钉103打入墙体内的深度时,可转动操作套33,使抵接头34远离滑块4方向移动,则滑块4和抵接件5的回缩导程增大,螺钉103打入的深度也将增加。

实施例二:参考图10,与实施例一唯一的区别在于增加设置了主弹簧121,但是不设有拉簧471(参考图7)。主弹簧121套于专用螺杆12外周,主弹簧121用于使滑块4向外移动并复位,从而不需要人工拉动滑块4以使滑块4复位。

具体实施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具体实施原理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