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中钢岔管旋转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2081发布日期:2019-04-20 02:4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隧洞中钢岔管旋转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隧洞中钢岔管旋转的辅助装置,适用于需要安装钢岔管的隧洞工程。



背景技术:

在隧洞工程中,根据设计需要,往往会采用钢管衬砌形式,而在钢管的交叉处,需要采用钢岔管进行连接。由于钢岔管对于安装精度要求高,而隧洞内往往空间较小,难以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装,如何在空间较小的隧洞内对钢岔管进行旋转定位是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钢岔管安装旋转定位技术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隧洞中钢岔管旋转辅助装置,便于在钢岔管安装过程中,钢岔管既安全又便捷精准的进行旋转定位。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隧洞中钢岔管旋转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上部重物搬运器和下部钢架;

所述重物搬运器由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构成,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轮安装架和多个支撑滑轮,所述多个支撑滑轮排列构成倾斜的或弧形的支撑面;

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下部钢架上。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支撑滑轮分为平行的数组,每组由多个同轴线的滑轮连接在轴上组成,所述轴与滑轮安装架连接,所述轴与重物搬运器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下部钢架由工字钢和槽钢焊接而成,包括底支撑、主梁、立柱和重物搬运器底座,滑轮安装架安装在重物搬运器底座上。

所述底支撑为若干槽钢,沿钢岔管的轴向设置,所述底支撑焊接在主梁底部;主梁为若干槽钢,垂直于钢岔管的轴向设置;重物搬运器底座有两组,每组为若干垂直于钢岔管轴向设置的槽钢,通过立柱与主梁焊接在一起,并且在竖直面上倾斜于主梁;立柱为若干长度与倾斜的重物搬运器底座和主梁间距变化适配的工字钢。

所述底支撑的长度较重物搬运器的宽度长;所述主梁的长度小于钢岔管外径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使作业时无需将钢岔管凌空,在钢岔管旋转调节时,既保证了施工安全,也极大地提高了安装作业的便捷性和精确度,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隧洞中钢岔管旋转辅助装置包括上部重物搬运器2和下部钢架3。

所述重物搬运器2由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构成,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轮安装架22和多个支撑滑轮21,所述多个支撑滑轮21排列构成倾斜的或弧形的支撑面,形成自动定中心的支撑效果,以便于钢岔管旋转和精确定位;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下部钢架3上。

下部钢架3由工字钢和槽钢焊接而成,包括底支撑31、主梁32、立柱33和重物搬运器底座34。

所述支撑滑轮21分为平行的数组,每组由多个同轴线的滑轮连接在轴上组成,所述轴与重物搬运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轴与滑轮安装架22连接,可在圆周方向上较为轻松方便地旋转调节钢岔管1。

使用时先用千斤顶将钢岔管1顶高,随后在钢岔管下部两端对称放置两组本实用新型装置,再降低千斤顶,将岔管置于本实用新型装置上,最后使用手拉葫芦牵引钢岔管旋转,达到作业时钢岔管1不凌空的目的,保证施工安全,加快作业速度,提高安装质量。

下部钢架3的尺寸根据钢岔管1的外径D和重物搬运器2的宽度W(即滑轮轴的轴向)确定。其中底支撑31为若干16#槽钢,沿钢岔管1的轴向设置,长度为W+40mm,相邻两根槽钢的间距为450mm,均匀焊接在主梁32底部。主梁32为两根平行的16#槽钢,垂直于钢岔管的轴向设置,长度为0.4D,两根槽钢间距为W-280mm。重物搬运器底座34有两组,每组为两根平行16#槽钢,垂直于钢岔管轴向,通过立柱33与主梁32焊接在一起,在竖直面上与主梁32成15°夹角,槽钢内侧的腿割除以放置重物搬运器2。立柱33为若干I16工字钢,竖直焊接在主梁32上,长度随重物搬运器34和主梁32的间距变化,相邻的工字钢间距不超过300mm,对上部重物搬运器底座34起支撑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案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