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推块以及一种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6102发布日期:2019-10-12 23:4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推块以及一种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推块以及一种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智能门锁细分为全自动类型和半自动类型。其中,全自动电子智能门锁又细分为单机版和联网版,全自动电子智能门锁由电机直接驱动锁体的锁舌,用户只需要经过身份权限验证成功后,无需进行额外的机械动作即可把门打开,或者离家时把门关上,锁体和锁舌被电机直接驱动上锁。半自动电子智能门锁有区别于全自动电子智能门锁的地方在于,用户回家时,需要经过身份验证核实通过,用户再进行下压或者推拉前把手,通过联动结构把锁体的锁舌拉回,然后再进行推门动作实现开门,又或者用户离家情景下,上提或者推拉,人为手动通过联动结构把锁体的锁舌推出,从而实现把门关上。

而半自动电子智能门锁的离合结构在门锁行业内的设计方式通称有两种,一种是前置离合结构,另外一种是后置离合结构。前置离合结构的半自动电子智能门锁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维护都是简单化,低成本,低技术含量。但是采用前置离合结构的半自动电子智能门锁是最不安全的,不法分子可以在屋外暴力破坏门锁的前面板就可以轻松通过方钢或者类似方钢的工具,在不需要经过任何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就能把锁体的锁舌拉回,实现开门进屋。

当前,采用半自动电子智能门锁所使用的离合推块在受到外部连轴的作用后移动,产生离合作用,把手得以转动。但是,离合推块与接触面紧密接触,导致离合推块在滑动过程中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非常大,并且结构不够牢靠,长久使用的话容易会造成离合推块的损坏甚至破裂,影响门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离合推块以及一种离合装置,解决离合推块受到的摩擦力过大,容易损坏甚至破裂的问题。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推块,包括推块主体,以及设于推块主体一端的斜台,所述推块主体的上表面为圆柱面,下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与圆柱面连接;所述离合推块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槽一端的挤压台。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凹槽的槽壁两端边设有弧形过渡面。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离合推块还包括设于所述圆柱面上的限位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斜台的顶端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包括底座、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锁止件以及输出开锁动力的芯模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型腔,所述芯模组件设于型腔内并可正向或反向转动,所述锁止件可伸入或退出所述型腔;所述锁止件伸入所述型腔时,锁止所述芯模组件至少一个方向的转动,所述锁止件退出所述型腔时,解锁所述芯模组件的转动;所述芯模组件上滑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离合推块,所述离合推块可推动所述锁止件退出型腔。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第一解锁组件,所述芯模组件上设有用于滑动设置所述离合推块的滑槽以及连通所述滑槽的第一通孔,所述型腔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解锁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驱动连接所述离合推块。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滑槽包括前滑槽和后滑槽,所述推块主体容置于前滑槽中,所述挤压台容置于后滑槽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设于后滑槽中的复位弹簧以及挤压部,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触挤压台,另一端抵触挤压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后滑槽的槽壁两端边在与推块主体接触部分设有倒角。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芯模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滑槽设于所述下模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上模包括第一凸台,所述下模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抵靠所述第二凸台一侧,所述滑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凸台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离合推块以及一种离合装置,斜台与外部连轴驱动连接,外部连轴提供动力时,离合推块得以滑动,而推块主体的上表面为圆柱面,离合推块在滑动过程中,圆柱面与接触面为线接触,可以大大减少摩擦力;以及,推块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壁两端边设有弧形过渡面,使得推块主体能够进一步地减少摩擦力,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离合推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离合推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离合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离合装置的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和下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推块的优选实施例。

具体地,参考图1,一种离合推块,包括推块主体221,以及设于推块主体221一端的斜台223,所述斜台223与外部连轴驱动连接,所述连轴朝向斜台223移动,并在接触到斜台223后,驱动斜台223移动,即是驱动离合推块移动,优选所述斜台223的顶端为平面,如此一来,所述斜台223被完全驱动时,所述连轴与斜台223的一端接触,而平面型的一端能够避免划坏连轴;参考图2,图2为垂直推块主体221的轴线而做出的横截面,所述推块主体221的上表面2212为圆柱面,下表面2213设有一凹槽226,所述凹槽226的槽壁与圆柱面连接,在此,取凹槽226的横截面而言,可以不限定横截面的凹槽226的具体形状,可为圆弧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凹凸不平的弧形;所述离合推块在滑动过程中,所述圆柱面与接触面为线接触,可以大大减少摩擦力。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表面2212和下表面2213,其中上和下只是为了描述清楚所作出的定义,而非作出限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所述上表面2212也可以定义为下表面,所述下表面2213也可以定义为上表面。

进一步地,参考图1,所述凹槽的槽壁两端边设有弧形过渡面,使得离合推块在滑动过程中,两端面与各自对应的接触面都能够从面接触变成线接触,从而大大减少摩擦力,提高使用寿命。

更具体地,参考图1,所述离合推块还包括沿着推块主体221一端向外延伸设置的挤压台224,以及设在所述圆柱面上的限位部222,所述挤压台224设在凹槽的一端。所述挤压台224可以与外部复位弹簧配合,实现弹性复位,所述限位部222可以与外部限位槽配合,实现导向。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离合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安装在面板上,并且连接面板上的把手,所述面板安装在门板上。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底座1、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锁止件21以及输出开锁动力的芯模组件,所述底座1上设有型腔11,所述芯模组件设于型腔11内并可正向或反向转动,以图3为例,顺时针为正向,逆时针为反向,所述锁止件21可伸入或退出所述型腔11,以此限制芯模组件的转动。所述锁止件21伸入所述型腔11时,锁止所述芯模组件至少一个方向的转动,即是说,所述芯模组件无法朝向正向转动,或者无法朝向反向转动,亦或者既无法朝向正向转动也无法朝向反向转动,如此设置是为了芯模组件是随着把手的转动而转动,而把手既可能朝向上方转动也可能朝向下方转动,所以锁止件21可以满足任何情况。所述锁止件21退出所述型腔11时,解锁所述芯模组件的转动,此时,所述芯模组件可以随着把手进行转动,输出开锁动力,实现开门操作。将用于实现转动开门的芯模组件设在底座1的型腔11中,节省了空间资源,对于门锁一类产品而言,有极大的帮助,在保证面板更薄更轻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牢固可靠,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优选地,将所述离合装置安装在设于屋内的面板中,能够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强制打开门。

进一步地,所述芯模组件上设有可推动所述锁止件21退出型腔11的离合推块22,在解锁的过程中,所述离合推块22推动锁止件21,使锁止件21退出型腔11,解锁所述芯模组件的转动,此时离合推块22依然处在型腔11中,可随着芯模组件的转动而转动。而使用离合推块22和锁止件21,能够形成两段行程,提高结构的可靠性,保证锁止件21能够顺利退出型腔11。

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第一解锁组件,所述第一解锁组件可为设在面板上的方轴,通过手动方式进行解锁。所述芯模组件上设有用于滑动设置所述离合推块22的滑槽321,以及连通所述滑槽321的第一通孔200,所述型腔11底部设有第二通孔100,所述第一解锁组件可安装在把手上,与第一通孔200和第二通孔100连通,在进行解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解锁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00及第二通孔100,驱动连接所述离合推块22,从而驱动离合推块22在滑槽321内移动,所述离合推块22也就推动锁止件21退出所述型腔11,此时,所述离合推块22依然在滑槽321内,即是说,依然在型腔11内;所述锁止件21和容纳部1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12,在锁止的过程中,所述芯模组件复位,所述第一解锁组件复位,而失去了第一解锁组件的驱动作用后,所述离合推块22也复位,而失去了离合推块22的推动作用后,所述锁止件21在复位弹簧212的作用下也实现复位,所述锁止件21重新伸入型腔11中,对芯模组件实现锁止作用。

具体地,参考图3,所述芯模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31和下模32,所述滑槽321设于所述下模32上。参考图5,所述上模31包括第一凸台311,所述下模32包括第二凸台322,所述第一凸台311抵靠所述第二凸台322一侧,所述滑槽321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凸台322另一侧。

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驱动锁止件21伸入或退出所述型腔11的第二解锁组件,所述第二解锁组件通过自动方式进行解锁。所述第二解锁组件包括连接锁止件21一端的推拉块41,以及驱动推拉块41移动的电机42。所述电机42启动后,驱动推拉块41移动,由于推拉块41连接锁止件21,所述锁止件21也随着推拉块41一并移动,退出所述型腔11,所述芯模组件得以实现转动。

在此,提供一种锁止件21和推拉块41的连接方式:所述锁止件21一端设有卡合部211,所述推拉块41一端设有与卡合部211相配合的卡合槽411,所述卡合部211卡入卡合槽411,使锁止件21与推拉块41固定连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卡合部211和卡合槽411的位置不做限定,若是所述卡合部211设在推拉块41一端,所述卡合槽411设在锁止件21一端,也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容纳部12,所述容纳部12位于型腔11外,并与所述底座1一体设置,所述锁止件21设在容纳部12上,并且,所述卡合部211伸出容纳部12,从而实现卡合部211和卡合槽411的配合连接。当所述离合推块22推动锁止件21退出型腔11时,所述锁止件21部分退出容纳部12,该部分包括卡合部211,但不仅仅只是卡合部211,但是复位弹簧212受到容纳部12的阻挡作用,无法退出容纳部12,并且得到挤压,当所述第一解锁组件复位后,所述复位弹簧212得到释放,带动锁止件21重新伸入型腔11中。

再具体地,参考图3,所述芯模组件还包括安装在下模32上的限位腔33,以及与限位腔33形状相适应的限位板34,所述滑槽321设在限位腔33上,当所述离合推块22设在滑槽321上时,所述限位板34卡入限位腔33上,使得离合推块22得到牢牢固定。利用限位腔33和限位板34对离合推块22的限位作用,能够带动离合推块22随着限位腔33和限位板34转动而转动。优选地,所述限位板34设有限位槽341,所述离合推块22设有与限位槽341相配合的限位部222,所述限位部222卡入限位槽341,使限位板34与离合推块22相互固定。如此一来,所述下模32转动带动限位板34转动时,由于限位部222卡入限位槽341,也会带动离合推块22随之转动,提高离合推块22的可靠性,也能提高离合推块2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述滑槽321包括前滑槽和后滑槽,所述推块主体221容置于前滑槽中,所述挤压台224容置于后滑槽中,在此,定义第一解锁组件朝向离合推块22移动的方向为前方向,与前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反方向。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225,所述离合推块22包括推移主体221、设于推移主体221顶部的斜台223以及沿着推移主体221顶部向外延伸设置的挤压台224,所述后滑槽上设有一挤压部,所述复位弹簧225一端抵触挤压台224,另一端抵触挤压部。所述斜台223有助于与第一解锁组件的逐步接触,在保证第一解锁组件驱动离合推块22移动的同时,还能保证尽可能地证减小摩擦力。当所述第一解锁组件接触到斜台223时,随着第一解锁组件的逐步移动,所述推移主体221在前滑槽内滑动,所述复位弹簧225在后滑槽内得到挤压台224和挤压部的挤压作用;当所述第一解锁组件复位时,随着第一解锁组件的逐步移动,所述复位弹簧225也逐渐得到释放,所述推移主体221在前滑槽内滑动,实现复位。其中,所述后滑槽的槽壁两端边在与推块主体221接触部分设有倒角,如此一来,所述推块主体221在前滑槽滑动时,与后滑槽的槽壁两端边接触,倒角能够进一步地减少摩擦力,以此提高离合推块22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参考图3,所述限位腔33和限位板34均设有四个限位孔342,通过螺丝穿过限位孔342,使限位板34牢牢固定在限位腔33上;所述滑槽321和限位槽341均设有两个,并且,所述滑槽321相互之间呈垂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槽341相互之间呈垂直方向设置。由于把手既可能朝向上方转动也可能朝向下方转动,所述芯模组件实现解锁的转动方向也可能随之改变,设有两个滑槽321和两个限位槽341,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离合推块22的安装位置。

再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4,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定位板5,所述上模31设有定位台312,所述定位板5设有供定位台312穿过的定位孔51;所述上模31和所述下模32的结构类似,所述下模32也设有定位台323,所述定位台323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00。所述定位板5还设有第一定位部52,所述底座1还设有第二定位部13,通过螺丝穿过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13,使定位板5和底座1固定连接。当上模31和下模32相互扣合,并置于型腔11中时,所述定位台312穿过定位孔51,所述定位台323穿过第二通孔100,再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13,使得芯模组件牢牢固定在型腔11中,使得离合装置成为一整体,提高离合装置的牢固性。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