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8515发布日期:2019-06-13 09:5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的车体制造过程中,例如在制造高铁动车铝合金车体的过程中,车体侧墙加工后需要进行焊缝余高的打磨工作,以使车体侧墙表面光滑。目前较为常见的车体侧墙的大小约为3×22米,表面一般包括四道相互平行的纵向焊缝,焊缝的长度一般为22米。根据焊缝余高打磨工艺要求,打磨前需要在每道焊缝的两侧各划出一条打磨边界线,用于将每道焊缝的打磨范围限制位于其两侧的两条打磨边界线范围之内。

目前常利用划线笔和2米长的平尺来进行划线,划线过程包括:将加工后的车体侧墙平放在打磨凳上,需要打磨的面朝上;然后,划线人员站在地面上对车体侧墙上位于两侧的两道焊缝进行划线,具体地,将平尺放置在距离焊缝设定距离的位置,利用平尺的导向作用,使得划线笔在车体侧墙上划出一段边界线,沿车体侧墙的纵向,移动平尺,重复上述划线过程,直至在每道焊缝的两侧各形成一条打磨边界线;之后,划线人员蹲在车体侧墙上对于位于中部的两道焊缝进行划线,具体划线过程与上述划线过程基本相同。

不过,采用划线笔和平尺划线时,主要是由划线人员手动进行划线,划线效率低;此外,由于平尺的长度远小于车体侧墙的长度,因此需要进行多次划线,导致所形成的打磨边界线是由多段线条拼接而成,使得形成打磨边界线精度低。另外,在划线时会经过车体侧墙上的多个窗口,导致划线难度增加,进一步降低划线效率以及划线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用于提高在车体侧墙上绘制打磨边界线时的划线效率和划线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包括:横梁、第一行走架、第二行走架以及数个笔架,其中,所述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的两端,用于支撑所述横梁,所述第一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导向轮,所述第二行走架安装有可滚动的滚轮;数个笔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每个所述笔架包括用于与所述横梁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笔夹,且所述笔夹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铰接,所述笔夹的下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连接,且每个所述笔夹中夹持一个划线笔,且划线笔的下端凸出安装座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走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所述导向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且所述导向轮部分露在所述第一夹板外。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向轮沿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行走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所述滚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夹板之间,且所述滚轮部分露在所述第二夹板外。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滚轮沿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和所述滚轮均为橡胶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连接成L形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横梁的底部抵接,且第二安装板的中间部分向上延伸生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横梁的U形限位槽;所述第二安装板向下延伸生成两个用于与所述弹簧抵接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调节垫板;所述第一限位部插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抵接在垫板上并将所述横梁夹紧在所述U形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笔夹包括条状托板以及沿所述条状托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夹持套,其中,所述条状托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所述划线笔的下端凸出所述条状托板的下端,所述夹持套与所述划线笔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和所述夹持套均为铝合金件,所述夹持套的轴向设置有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上端固定有转轴,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供所述转轴穿装的转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横梁横跨在车体侧墙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行走架及第二行走架,位于第一行走架底部的导向轮卡入车体侧墙边缘处的垫板上,位于第二行走架的底部的滚轮安装在车体侧墙的表面上,推动横梁,其可沿车体侧墙的纵向滑动。横梁与车体侧墙的焊缝对应的位置布置有笔架,笔架上设置有安装座及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笔夹,笔夹夹持有一个划线笔,划线笔可与车体侧墙的表面接触,笔夹下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可使笔夹上划线笔顺利通过车体侧墙上的窗口,使划线过程保持顺畅并能够连续绘制打磨边界线。与现有技术中利用平尺多次拼接划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提高在车体侧墙上绘制打磨边界线时的划线效率和划线精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侧墙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横梁与第一行走架、第二行走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笔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笔架与横梁安装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笔架与横梁安装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第一行走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第二行走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横梁, 20-第一行走架,

21-第一夹板, 22-导向轮,

30-第二行走架, 31-第二夹板,

32-滚轮, 40-笔架,

41-笔夹, 42-弹簧,

43-安装座, 44-第一安装板,

45-第二安装板, 46-划线笔,

50-调节螺栓, 60-调节垫板,

411-托板, 412-夹持套,

451-第一限位部, 452-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车体侧墙划线装置,其包括:横梁10、第一行走架20、第二行走架30以及数个笔架40,其中,第一行走架20和第二行走架30分别安装在横梁10的两端,用于支撑横梁10,第一行走架20安装有可滚动的导向轮22,第二行走架30安装有可滚动的滚轮32;数个笔架40沿横梁10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在横梁10上,每个笔架40包括用于与横梁10连接的安装座43,安装座43上设置有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笔夹41,且笔夹41的上端与安装座43的上端铰接,笔夹41的下端通过弹簧42与安装座43的下端连接,且每个笔夹41中夹持一个划线笔46,且划线笔46的下端凸出安装座43的下端。

具体的,横梁10的长度略小于车体侧墙的宽度,横梁10可采用一定厚度的钢板或者铝合金板制作。横梁10需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防止在划线过程中横梁10发生形变而影响划线的精度。本实施例中,横梁10可优选采用车体侧墙加工时切下的边角料制成,即沿侧墙端部切下一段完整且与车体侧墙等宽的边角料用于制作横梁10。本实施例采用侧墙边角料制作的横梁10,具有重量轻、结构强度高等优点,而且合理利用了车体侧墙的边角料,节省了横梁10的制作成本。

横梁10的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行走架20和第二行走架30连接的连接部,第一行走架20和第二行走架30分别固定在横梁10两端的连接部上。第一行走架20的底部设置有可滚动的导向轮22,导向轮22中间设置有导向槽,导向轮22通过导向槽卡入车体侧墙边缘处的垫板上,可使导向轮22沿车体侧墙的垫板纵向移动并承载横梁的重量;第二行走架30的底部设置有可滚动的滚轮32,滚轮32主要用于承载横梁10的重量,并可在车体侧墙的待划线的表面移动。

横梁10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数个笔架40,待横梁10安装在侧墙上时,笔架40处于焊缝的上方。笔架40包括用于与横梁10连接的安装座43,安装座43上设置有两个笔夹41,且两个笔夹41之间设有特定的距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两个笔夹41关于安装座43的中心线对称安装在安装座43上。

每个笔夹41上夹持安装有一个划线笔46,划线笔46的安装方向可沿横梁10的长度方向倾斜向下,且划线笔46的下端凸出安装座43的下端,以保证划线笔46的笔尖与车体侧墙的待划线表面接触。笔夹41的上端与安装座43铰接,因此笔夹41的上端可相对安装座43转动,笔夹41的下端与安装座43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弹簧42,弹簧42可选用普通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一端与笔夹41的下端连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座43的下端连接,螺旋弹簧用于在划线笔46进行划线时,使划线笔46与侧墙表面保持接触,避免划线笔46进行划线时,其笔尖从车体侧墙的表面弹起,造成笔尖无法与划线笔接触,不能连续划线。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43在横梁10上的安装位置可调,可根据焊缝所在的位置,调整安装座43在横梁10的安装位置,可将安装座43的中心线置于焊缝正上方,这样划线笔46分别位于焊缝的两侧且关于焊缝对称,其绘制的两道打磨边界线可关于焊缝对称。本实施例中,焊缝的打磨宽度为100mm,焊缝居于其打磨边界线的中间位置,可将两个笔夹41上的划线笔的间距设置为100mm,且两个笔夹41关于安装座43的中心线对称。

利用本装置进行划线时,首先将第一行走架20及第二行走架30放置在待划线的车体侧墙上,并将第一行走架20的导向轮22卡入车体侧墙边缘处的垫板上,以便对横梁10进行横向定位,可使横梁10沿车体侧墙的纵向移动;其次将笔架40置于焊缝的正上方,调整安装座43使划线笔46处于焊缝的两侧且关于焊缝对称。最后推动横梁10使横梁10从侧墙的一端移至另一端即可完成绘制车体侧墙的打磨边界线。

在弹簧42的作用下,笔夹41与安装座43形成15°至20°的夹角,且划线笔46时刻与车体侧墙的表面接触;避免了划线笔46在通过车体侧墙的车窗时,划线笔46与车体侧墙的表面脱离,能够顺畅的绘制出连续且精确高的打磨边界线,相比采用平尺对车体侧墙进行拼接划线相比,本装置提高在车体侧墙上绘制打磨边界线时的划线效率和划线精度。

如图6所示,第一行走架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21,导向轮22安装在两个第一夹板21之间,且导向轮22部分露在第一夹板21外。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行走架20包括两个第一夹板21,且两个第一夹板21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一夹板21可采用条形金属板制作,第一夹板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导向轮22的安装孔,导向轮22分别通过其安装架插入在两个第一夹板21之间,并通过螺栓将第一夹板21与安装架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夹板21间的导向轮22可相对第一夹板21滚动,且导向轮22部分凸出第一夹板21的下端设置,导向轮22凸出第一夹板21的部分卡接在位于车体侧墙的边缘处的垫板上,能够对横梁10进行横向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行走架20与横梁10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或者第一行走架20与横梁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对第一行走架20与横梁10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制,优选的将第一行走架20与横梁10采用螺栓连接。

另外,两个第一夹板21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沿第一夹板21的长度方向可设置有多个导向轮22,可优选的,在第一夹板21上布置有两个导向轮22,且两个导向轮22可分别位于第一夹板21的两端。在第一夹板21上设置有多个导向轮22,可保证第一行走架20沿车体侧墙纵向平行移动的可靠性,提升绘制打磨边界线的精确性。

如图7所示,第二行走架3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31,滚轮32安装在两个第二夹板31之间,且滚轮32部分露在第二夹板31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行走架30包括两个第二夹板31,且两个第二夹板31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二夹板31可采用条形金属板制作,第二夹板3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滚轮32的安装孔,滚轮32分别通过其安装架插入在两个第二夹板31之间,并通过螺栓将第二夹板31与安装架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夹板21间的滚轮32可相对第二夹板31滚动,且滚轮32部分凸出第二夹板31的下端设置,滚轮32凸出第二夹板31的部分抵接在车体侧墙的表面,用于支撑横梁10并使横梁10沿车体侧墙的纵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行走架30与横梁10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或者第二行走架30与横梁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对第二行走架30与横梁10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制,优选的将第二行走架30与横梁10采用螺栓进行连接。

另外,两个第二夹板31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沿第二夹板31的长度方向可设置有多个滚轮32,可优选的,在第二夹板31上布置有两个滚轮32,且两个滚轮32可分别位于第二夹板31的两端。在第二夹板31上设置有多个滚轮32,可使横梁10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多个滚轮32上,避免重量集中作用在单个滚轮32上,使滚轮32出现支撑强度过大,而造成滚轮32损坏。在第二夹板31上设置多个滚轮32,可提升装置的可靠性,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导向轮22和滚轮32均为橡胶轮,橡胶轮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避免第一行走架20、第二行走架30与车体侧墙表面接触时,对车体侧墙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43包括第一安装板44和第二安装板45,第一安装板44与第二安装板45连接成L形结构;第二安装板45与横梁10的底部抵接,且第二安装板45的中间部分向上延伸生成第一限位部451,第一限位部451与第一安装板44及第二安装板45形成用于夹持横梁10的U形限位槽;第二安装板45向下延伸生成两个用于与弹簧42抵接第二限位部452,第二限位部452位于第一限位部451的两侧;第一限位部451与横梁10之间设置有调节垫板60;第一限位部451插接有调节螺栓50,调节螺栓50的一端抵接在垫板上并将横梁10夹紧在U形限位槽内。

具体的,安装座43包括第一安装板44和第二安装板45,第一安装板44和第二安装板45可分别采用钢板制作,第一安装板44的一侧边缘与第二安装板45的一侧边缘连接后呈L形结构。第二安装板45远离第一安装板44的边缘的中间部分向上延伸生成第一限位部451,第一限位部451与第一安装板44相对,第一限位部451、第一安装板44及第二安装板45围成U形限位槽,可将横梁10卡入U形限位槽内,使横梁10的底部与第二安装板45抵接,U形限位槽与横梁10间隙配合,可使安装座43沿横梁10移动。

在第一限位部451设置有用于安装调节螺栓50的安装孔,安装孔设置有与调节螺栓50相配合的内螺纹,在第一限位部451与横梁10之间设置有调节垫板60。当安装座43在横梁10的安装位置调整完毕后,通过在第一限位部451插接调节螺栓50,是调节螺栓50的一端抵接在调节垫板60上,拧紧调节螺栓50,使横梁10夹紧在U形限位槽内,实现了安装座43与横梁10的固定安装。

为便于弹簧42安装在安装座43上,第二安装板45远离第一安装板44的边缘向下延伸生成第二限位部452,第二限位部452位于第一限位部451的两侧,且第二限位部452与笔夹41相对设置。第二限位部452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42的通孔,弹簧42一端连接在通孔内,弹簧42的另一端连接在笔夹41上;用于限制划线笔46在绘制打磨边界线时,划线笔46在车体侧墙的表面上的跳动幅度,使划线笔的笔尖与车体侧墙的表面时刻保持接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笔夹41包括条状托板411以及沿条状托板4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夹持套412,其中,条状托板411固定在第一安装板44上,且划线笔46的下端凸出条状托板411的下端,夹持套412与划线笔46过盈配合。

具体的,笔夹41用于安装划线笔46,其包括条状托板411及多个夹持套412,多个夹持套沿条形托板4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托板411上,夹持套412与划线笔46间隙配合,划线笔46插入夹持套412内并夹紧在夹持套412内。划线笔46的下端需凸出托板411的下端,已保证划线笔46能够与侧墙表面接触,托板411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板44铰接,托板411的下端与弹簧42连接,因此托板411能够相对第一安装板44转动,在利用划线笔46进行划线时,由于划线笔46与侧墙表面存在作用力,可使划线笔46在侧墙表面跳动;为避免划线笔46在侧墙表面跳动,弹簧42施加一定的拉力,使划线笔46与侧墙表面保持接触,得到连续且精确的打磨边界线。

可以理解的是,夹持套412可铆接或者焊接在托板411上,也可以将托板411及夹持套412制作成一体结构。对于夹持套412和托板411可采用塑性材质制作,也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作。本实施优选的方案是:托板411和夹持套412均为铝合金件,夹持套412的轴向设置有缝隙,托板411和夹持套412采用铝合金制作,可减轻笔夹41的重量,在夹持套412的轴向设置有缝隙,能够在划线笔46插入夹持套412时,夹持套产生一定的变形,便于划线笔46插入夹持套412内,待划线笔46插入后,夹持套恢复自然状态并将划线笔46夹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托板411的上端固定有转轴,第一安装板44的上端设置有供转轴穿装的转轴孔。具体的,第一安装板44的上端设置有间隔设置有两个销轴安装座43,每个销轴安装座43上设置有转轴孔;托板411的上端设置有转轴,转轴设置有供销轴插入的安装孔,转轴安装在两个销轴安装座43之间,销轴一端销轴安装座43安装,依次穿过转轴及另一端的销轴安装座43,实现了托板411与第一安装板44的铰接,使托板411可相对第一安装板44转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