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腭部骨性扩弓装置的调节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5517发布日期:2019-06-29 00:58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腭部骨性扩弓装置的调节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涉及一种腭部骨性扩弓装置的调节扳手。



背景技术:

骨性Ⅲ类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合畸形,而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在临床中也很常见。有学者认为,上颌骨发育不足不仅体现在矢状向上,同时也体现在垂直向和水平向上,因此当需要上颌骨扩展时,上颌扩弓治疗是必要的。随着扩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扩弓矫治器在口腔正畸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但各种由扩弓后产生的不利问题也愈发凸显,尤其是因上颌牙性扩弓导致的支抗牙和牙槽骨的颊向移动。所以,为了减少牙性扩弓效应,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上颌骨骨性扩弓的新型扩弓方式。

MSE(maxillary skeletal expander)即是一种新型的上颌骨骨性扩弓装置,其借助了口腔种植体技术的发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微型种植体辅助快速腭扩张装置,其特征是通过四个微型种植体,将扩弓器定位于硬腭后部并穿透硬腭板的上下双层骨皮质。该扩弓器上设有螺杆,扩弓器的扩大方法是通过旋转扩弓器上的螺杆进而调节扩弓器的扩张距离,螺杆中部设有与螺杆同轴固定的螺母,需要使用扳手嵌合螺母并进行旋转操作。

由于MSE上颌骨骨性扩弓装置设置在口腔内,调节操作也是在口腔内进行,而口腔内操作空间较小,为了使调节扳手能深入口腔并在口腔内旋转螺杆,目前的MSE上颌骨骨性扩弓装置的调节扳手较短,握持、操作都不方便,且因调节作用点位于上颌骨腭穹窿处,稍有疏忽,轻则扩弓器调节失败,重则容易导致患者误吸误咽,造成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阶段MSE上颌骨骨性扩弓装置的调节扳手短小、使用不便且易造成患者误食误咽等问题,提供一种腭部骨性扩弓装置的调节扳手。

本实用新型包括扳手前臂和握柄,扳手前臂的前端设有扳口,扳手前臂的后端与握柄通过转轴连接,扳手前臂可以绕着转轴进行转动。

所述的握柄的长度大于扳手前臂的长度,扳手前臂的长度小于正常人体口腔张开时上下颚的间距,能够深入到口腔内并在口腔内绕扳口旋转;握柄用于操作者手持及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调节MSE上颌骨骨性扩弓装置时,操作者手持本调节扳手的握柄,将扳手前臂深入到口腔内,使扳手前臂前端的扳口与扩弓装置的螺杆中部的螺母嵌合,握紧握柄由口外向口内方向施力推动扳手前臂旋转,进而对螺杆进行拧转,使螺杆两侧的扩弓装置背向运动达到扩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持部位更大,握持更稳;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作用点在口腔内部,但操作者在口腔外部施力,操作空间更大,不只局限于口腔内部,避免造成扳手脱落使患者误食误咽,避免发生生命危险;操作过程中力量作用点更为集中,可控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扩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扩弓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1、扳手前臂 2、握柄 3、扳口 4、转轴 5、扩弓装置

6、螺杆 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扳手前臂1和握柄2,扳手前臂1的前端设有扳口3,扳手前臂1的后端与握柄2通过转轴4连接,扳手前臂1可以绕着转轴4进行转动。

所述的握柄2的长度大于扳手前臂1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调节MSE上颌骨骨性扩弓装置5时,操作者手持本调节扳手的握柄2,将扳手前臂1深入到口腔内,使扳手前臂1前端的扳口3与扩弓装置5的螺杆6中部的螺母7嵌合,握紧握柄2由口外向口内方向施力推动扳手前臂1旋转,进而对螺杆6进行拧转,使螺杆6两侧的扩弓装置5背向运动达到扩弓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