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螺母的安装工具及中间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4115发布日期:2019-08-27 21:3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间螺母的安装工具及中间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螺母的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管桩在使用的过程中,其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选择不同长度的管桩,这就需要管桩与管桩之间通过相互连接来形式较长长度的桩体。目前,现有的管桩其两端设有钢板,其管桩与管桩之间是通过相互焊接的方式来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桩体在压桩时压入地下后,由于在土壤中含有盐分尤其是氯盐,对暴露在土壤中的钢板会形成腐蚀,导致管桩与管桩之间的连接处断裂,从而使得管桩与管桩之间的连接形成断开,另外,通过钢板的焊接进行连接的方式相对复杂,连接不便。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接式连接桩,包括条状的桩体,所述的桩体呈截面积不同的凹凸状,桩体的两端设有至少一个能让两个桩体相互连接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凸出桩体一端的插头组件及凹进桩体一端的插槽组件,且插头组件和插槽组件分别位于桩体的两端,当一个桩体的插头组件插入到另一个桩体的插槽组件中时,插头组件和插槽组件密封连接。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但是该方案在连接管桩时,两个管桩之间留有间隙,使得该管桩在使用的过程中,两者之间会形成晃动,进而会影响两个管桩之间的连接强度,造成产品的不合格。

又针对上述的情况,提出了专利名称为弹卡式连接件以及连接桩,授权公告号为CN 104947658B的方案,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弹卡式连接件以及连接桩中,涉及到连接件 (中间螺母)在与大螺母连接装配的时候,连接件(中间螺母)与大螺母需要同轴对准,两者安装的时候存在同轴对准的难度,因此如何通过一个工具来实现连接件(中间螺母) 与大螺母之间精准地同轴安装,是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间螺母的安装工具,实现中间螺母与大螺母的同轴安装,避免影响到大螺母中的钢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间螺母的安装工具,它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在受到驱动力后可沿着其轴线周向转动;所述杆体的一端为外径与中间螺母的内孔相适配的定位端,所述杆体上具有沿着其定位端径向延伸的卡块,卡块用作在中间螺母在套进定位端后配合入中间螺母的凹槽中,以让中间螺母随随杆体转动,并且,定位端的长度小于中间螺母的内孔孔深。

采用以上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杆体的一端为外径与中间螺母的内孔相适配的定位端,通过定位端定位中间螺母,以实现中间螺母与大螺母的同轴定位;卡块用作在中间螺母在套进定位端后配合入中间螺母的凹槽中,实现中间螺母随随杆体转动,由此实现中间螺母与大螺母的同轴安装,同时,通过定位端的长度小于中间螺母的内孔孔深,中间螺母安装到大螺母中,定位端不会碰到大螺母的钢棒,因而不会对大螺母中的钢棒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上具有径向扩大的扩大部,所述扩大部靠近定位端的那一端的端面为第一平整面,所述第一平整面用作在其与桩的端面相抵以让中间螺母上的凹槽随杆体沿其轴线周向转动脱离出卡块。采用以上设计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平整面,借助第一平整面和桩的端面相抵,以实现卡块从中间螺母上的凹槽脱离出,并且统一了中间螺母拧入的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整面上具有以定位端为中心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与中间螺母的外径相当。采用以上设计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借助环形凹槽进一步地实现了对中间螺母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上设置了所述卡块,所述卡块靠近定位端的那一头与定位端相连或留出间隙。采用以上设计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环形凹槽与中间螺母配合之后,卡块与中间螺母上的凹槽配合,防止转动中间螺母的时候出现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扩大部以及卡块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以上设计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方便了整体结构的加工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上设置了一对所述卡块,每一卡块对应中间螺母的一所述凹槽。采用以上设计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了卡块的数量,同时增加与之配合的中间螺母的凹槽的数量,进一步防止转动中间螺母的时候出现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上具有径向扩大的扩大部,所述扩大部靠近定位端的那一端的端面为第二平整面,第二平整面具有凸起结构构成所述卡块;所述第二平整面用作在其与桩的端面相抵以让中间螺母上的凹槽随杆体沿其轴线周向转动脱离出卡块。采用以上设计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是另一种结构形式,支持通过设置第一平整面,借助第一平整面和桩的端面相抵,以实现卡块从中间螺母上的凹槽脱离出,并且统一了中间螺母拧入的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扩大部以及卡块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以上设计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方便了整体结构的加工成型。

进一步的,定位端的长度小于中间螺母的内孔孔深,大于中间螺母的内孔孔深的三分之一。采用以上设计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定位端穿出中间螺母,避免定位端穿出中间螺母后引起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的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形式的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A-A的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A-A的向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A-A的向视图。

图9是安装中间螺母的示意图。

图10是安装中间螺母到位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杆体;111、定位端;112、扩大部;113、环形凹槽;114、导向面;2, 3,4、卡块;211、第一平整面;212、第二平整面;5、中间螺母;511、凹槽;512、外螺纹;513、内孔;6、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间螺母,见图1和图2所示,它具有贯穿的内孔513,内孔513 的一端的端部具有凹槽511,凹槽511的深度随中间螺母5的轴线方向,凹槽511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最少为一个,具体的,凹槽511是具有一对,中间螺母5的外周则设有外螺纹51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间螺母的安装工具,该安装工具匹配实施例一所公开的中间螺母5使用。

见图3和图4所示,该安装工具包括杆体1,杆体1的一端为外径与中间螺母5的内孔513相适配的定位端111,定位端111的一头为缩颈段,缩颈段上形成导向面114,定位端 111的长度小于中间螺母5的内孔孔深。

杆体1上具有径向扩大的扩大部112,扩大部112靠近定位端111的那一端的端面为第一平整面211,第一平整面211上具有以定位端111为中心的环形凹槽113,环形凹槽113 的槽宽W与中间螺母5的外径d相当,即中间螺母5与环形凹槽113配合之后,环形凹槽 113的外周沿能够绕在中间螺母5外。

见图3和图4所示,环形凹槽113的槽底上设置了卡块2,卡块2靠近定位端111的那一头与定位端111相连,卡块2沿定位端111的径向延伸,卡块2的数量为一对,对此,中间螺母5上与之配合的凹槽511的数量也为至少一对。此外,还将杆体1、扩大部112以及卡块2做成一体式结构。

此外,还可以不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卡块2,杆体1上还可以采用以下布局形式的卡块 3,见图5和图6所示,卡块3设在环形凹槽113的槽底上,卡块3靠近定位端111的那一头与定位端111留出间隙,卡块3沿定位端111的径向延伸,卡块3的数量为一对,对此,中间螺母5上与之配合的凹槽511的数量也为至少一对。此外,还将杆体1、扩大部112以及卡块3做成一体式结构。

设置了卡块2的安装工具安装中间螺母的一种具体过程如下:

见图9和图10所示,杆体1远离定位端111的那一端安装到一个驱动机构上,该驱动机构能够为杆体1提供驱动力,以让杆体1在受到驱动力后可沿着其轴线周向转动,或者杆体1远离定位端111的那一端连接一个手动工具,转动手动工具能够让杆体1沿着其自身轴线周向转动,杆体1的定位端111插入到中间螺母5的内孔中,杆体1上的卡块2与中间螺母5的凹槽511限位配合,如果中间螺母5的凹槽511是一对,则杆体1上的卡块2 也是与之配对的一对,中间螺母5的另一端装入到桩上的大螺母6中,通过驱动机构或者手动工具,让杆体1沿着其自身轴线周向转动,带动中间螺母5旋入大螺母6中,当杆体1 的第一平整面211与大螺母6所在的桩的端面相抵后,杆体1继续转动,中间螺母5上的凹槽随杆体1沿其轴线周向转动脱离出卡块2,为防止定位端111穿出中间螺母,避免定位端111穿出中间螺母后引起的危害,通过定位端111的长度小于中间螺母的内孔孔深,大于中间螺母的内孔孔深的三分之一,以支持上述结构。

设置了卡块3的安装工具安装中间螺母的过程与上述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间螺母的安装工具,该安装工具匹配实施例一所公开的中间螺母5。

见图7和图8所示,该安装工具包括杆体1,杆体1的一端为外径与中间螺母的内孔 513相适配的定位端111,定位端111的长度小于中间螺母5的内孔孔深,杆体1上具有径向扩大的扩大部112,扩大部112靠近定位端111的那一端的端面为第二平整面212,第二平整面212具有凸起结构构成卡块4;第二平整面212用作在其与桩的端面相抵以让中间螺母上的凹槽随杆体1沿其轴线周向转动脱离出卡块4,卡块4沿定位端111的径向延伸,卡块4的数量为一对,对此,中间螺母5上与之配合的凹槽511的数量也为至少一对。此外,还将杆体1、扩大部112以及卡块4做成一体式结构。

设置了卡块4的安装工具安装中间螺母的一种具体过程如下:

杆体1远离定位端111的那一端安装到一个驱动机构上,该驱动机构能够为杆体1提供驱动力,以让杆体1在受到驱动力后可沿着其轴线周向转动,或者杆体1远离定位端111 的那一端连接一个手动工具,转动手动工具能够让杆体1沿着其自身轴线周向转动,杆体1 的定位端111插入到中间螺母5的内孔中,杆体1上的卡块4与中间螺母5的凹槽511限位配合,如果中间螺母5的凹槽511是一对,则杆体1上的卡块4也是与之配对的一对,中间螺母5的另一端装入到桩上的大螺母6中,通过驱动机构或者手动工具,让杆体1沿着其自身轴线周向转动,带动中间螺母5旋入大螺母6中,当杆体1的第二平整面212与大螺母6所在的桩的端面相抵后,杆体1继续转动,中间螺母5上的凹槽随杆体1沿其轴线周向转动脱离出卡块4,为防止定位端111穿出中间螺母,避免定位端111穿出中间螺母后引起的危害,通过定位端111的长度小于中间螺母的内孔孔深,大于中间螺母的内孔孔深的三分之一,以支持上述结构。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