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5854发布日期:2019-11-25 23:0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到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即降低仪表台手套箱使用过程中锁机构运作的噪音,提高整车舒适性。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的仪表板上配置可以存放简单物品的手套箱。所述手套箱一般配置于副驾驶座的前方。所述手套箱由所述固定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的手套箱外壳,以及在所述手套箱外壳内铰接且在使用者的操作下开闭的手套箱门构成而可在所述手套箱门内存放物品。

随着高档车辆的盛行,人们对汽车内饰品质也追求的越来越高,这些品质包括内饰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手感以及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噪音大小等方面。现有的手套箱锁是由锁体、锁舌、弹簧和扣手等几部分组成,目前已有专利cn201110052430.4针对手套箱锁产生的噪音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由于锁舌和与之配合的锁体上的滑槽横截面是一个长方形,这种结构锁舌周围间隙较大,锁舌在滑槽中自由度较大,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引起手套箱在使用中产生噪声;

其二,由于没有减震垫的设置,使手套箱关闭后锁销和锁体塑料件直接产生碰撞,造成手套箱的感知质量很差。

但是我司在按照改进上述结构后依旧发现其产生噪音,改进后的噪音主要集中在使用传统的手锁舌回位撞击声及齿轮啮合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降低仪表台手套箱使用过程中锁机构运作的噪音,提高整车舒适性。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

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包括:

锁舌导杆及锁舌连杆,锁舌导杆与锁舌连杆平行布置;

连动机构,其一端与锁舌导杆相连,另一端与锁舌连杆相连;

解锁件,解锁件的一端与锁舌导杆相连,另一端布置在手套箱外,且解锁件可带动锁舌导杆向锁舌连杆杆体方向移动;

复位机构,其通过两个弹性元件与分别与锁舌导杆、锁舌连杆相连;

其中连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所述齿轮包括齿轮本体以及齿轮软质层,齿轮软质层覆盖齿轮本体表面。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锁舌导杆与锁舌连杆未相连的一端端部还设置有静音垫。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齿轮以及与齿轮配合的连接部,其连接部分别布置在锁舌导杆及锁舌连杆相向端,且连接部上设置有齿轮匹配的齿条,所述齿轮则通过套设在手套箱内板凸起的连接柱上。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舌导杆和锁舌连杆上设置有平衡翼,所述平衡翼上设置有与弹性元件连接的连接孔。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齿轮本体采用abs材质制备,而齿轮软质层则采用tpu材质制备,利用二次注塑一体成型,且注塑成型后的齿轮本体厚度不变。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齿轮软质层的厚度为h4,齿轮最大处的直径为d1,则d1≥10h4。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静音垫采用epdm材质制备,与锁舌导杆/锁舌连杆通过二次注塑连接成一体。

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静音垫远离连动机构侧的厚度h1,靠近连动机构侧的厚度h2,中间的厚度h3,静音垫的直径d2,则h2≥h1≥h2/2≥h3,且2(h1+h2+h3)≤d2≤5(h1+h2+h3)。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调整了齿轮结构,使得齿轮采用双层结构,外部为tpu软质层,内部为abs硬质层,通过调整tpu层的厚度来使得噪音产生得到有效的降低及避免;

并且为了进一步降低锁舌导杆/锁舌连杆回弹造成的异响,在其端部增加静音垫,并且将静音垫二次注塑到锁舌导杆/锁舌连杆上,控制静音垫各段的厚度,来使得噪音产生得到有效的降低及避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其降低噪音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基于多次试验才发现噪音的产生源位于齿轮及锁舌导杆/锁舌连杆端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中齿轮的示意图;

图3为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中静音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仪表台手套箱锁机构,包括:锁舌导杆1及锁舌连杆2,锁舌导杆1与锁舌连杆2平行布置;连动机构3,其一端与锁舌导杆1相连,另一端与锁舌连杆2相连;解锁件(图中未显示),解锁件(图中未显示)的一端与锁舌导杆1相连,另一端布置在手套箱外,且解锁件(图中未显示)可带动锁舌导杆1向锁舌连杆2杆体方向移动;复位机构5,其通过两个弹性元件51与分别与锁舌导杆1、锁舌连杆2相连;其中连动机构3采用齿轮30传动,所述齿轮30包括齿轮本体31以及齿轮软质层32,齿轮软质层32覆盖齿轮本体31表面。

于此同时锁舌导杆1与锁舌连杆2未相连的一端端部还设置有静音垫10。所述连动机构3包括齿轮30以及与齿轮30配合的连接部4,其连接部4分别布置在锁舌导杆1及锁舌连杆2相向端,且连接部4上设置有齿轮30匹配的齿条41,所述齿轮30则通过套设在手套箱内板凸起的连接柱42上。连接柱42与齿轮30之间可增设轴承。

并且所述锁舌导杆1和锁舌连杆2上设置有平衡翼52,所述平衡翼52上设置有与弹性元件51连接的连接孔53,该弹性元件51采用常规拉伸弹簧即可。

在使用过程中解锁件(图中未显示)带动锁舌导杆1向锁舌连杆2方向移动,使得锁舌导杆1与连动机构3相连的一端也向锁舌连杆2方向移动,利用齿轮30传动使得锁舌连杆2与连动机构3相连的一端向锁舌导杆1方向移动,即锁舌连杆2与锁舌导杆1二者相向运动,即可实现二者与锁扣一端相互远离,从而达到了解锁的目的。在解锁过程中,由于齿轮30传动,使得齿轮30在整个解锁过程中处于转动过程,并且与齿条41接触,加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情况,使得齿轮30与齿条41配合的过程中会出现异响,从而产生微噪音,为此我司将齿轮30设置有齿轮软质层32,通过齿轮软质层32来起到一定挤压缓冲,二者匹配更加合理,避免噪音的产生。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本体31采用abs材质制备,而齿轮软质层32则采用tpu材质制备,利用二次注塑一体成型,且注塑成型后的齿轮本体31厚度不变。所述齿轮软质层32的厚度为h4,齿轮30最大处的直径为d1,则d1≥10h4。

其中齿轮30abs材质选择台湾奇美abs,注射温度控制在205±10℃,模具温度在73±3℃,注射量控制在标准注射量的70%。在齿轮本体31注塑完成冷却后进行二次注塑tpu即可。其中软质层的厚度为1-2mm,齿轮30最大直径为2cm,齿数为80。

通过控制齿轮30制备的工艺,以及齿轮30直径与软质层的厚度对以下实施例1-5进行试验(未增设静音垫10)。

上述试验结论可看出,tpu的耐磨特性随着其厚度增加而增大,但是软质层厚度1.2-2mm区间影响不大,考虑为降低噪音,则可以优选1.2-2mm段的厚度来匹配,最优选择为1.5mm,其一原因在于制造过程中会存在些许误差,选择中间值最终制备实际结果依然在范围,其二原因在于1.5mm相对而言二者注塑的成本比较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静音垫10采用epdm材质制备,与锁舌导杆1/锁舌连杆2通过二次注塑连接成一体。

其中静音垫10远离连动机构3侧的厚度h1,靠近连动机构3侧的厚度h2,中间的厚度h3,静音垫10的直径d2,则h2≥h1≥h2/2≥h3,且2(h1+h2+h3)≤d2≤5(h1+h2+h3)。优选地,d2的直径为15-20mm,则h1为1.2-2.4mm,h2为3-4mm,h3为0.7-1.1mm。

通过控制齿轮30制备的工艺,以及齿轮30直径与软质层的厚度对以下实施例1-5进行试验(增设静音垫10)。

上述试验结论可看出,h1随着其厚度增加而噪音降低,但h2在3.2-3.8mm区间影响不大,考虑为降低噪音,则可以优选h2为3.2-3.8mm段的厚度来匹配,最优选择为3.4mm,其一原因在于制造过程中会存在些许误差,选择中间值最终制备实际结果依然在范围,其二原因在于厚度越小所需材料越少,成本比较低。

图中并未显示出的解锁件是一种常见结构,具体可见专利201420649908.0中附图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