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推拉门摆动的调节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4027发布日期:2019-09-06 20:47阅读:1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推拉门摆动的调节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防止推拉门摆动的调节轮。



背景技术:

推拉门源于中国,经中国文化传至朝鲜、日本,从字意上讲:推动拉动的门;从材料上讲有:有木材、金属、有机、无机材料(如:玻璃)之分;用途:可用于衣柜、书柜、壁柜、卧室、客厅、展示厅之门。

最初的推拉门只用于卧室或更衣间衣柜的推拉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装修手段的多样化,从传统的板材表面,到玻璃、布艺、藤编、铝合金型材,从推拉门、折叠门到隔断门,推拉门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推拉门的运用开始变得多样和丰富,除了最常见的隔断门之外,推拉门广泛运用于书柜、壁柜、客厅、展示厅、推拉式户门等,传统的推拉门在制造使用时,往往只能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而不能进行竖直方向的调节,或者只能进行竖直方向的调节而不能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从一定程度上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再者,早期的推拉门由于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在使用过程中非常不安全,遭遇台风的时候,推拉门不能很好地防御较大的风力或者台风,在关闭门之后,门与门框之间由于存在过大的间隙而不能被彻底固定,依然还会摆动并发出剧烈的振荡声音,影响了周围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推拉门的防摆调节轮,能够同时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调节,使得推拉门能够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能顶紧门框,不会由于风大而摆动,能够大大提高推拉门的平衡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推拉门摆动的调节轮,包括固定板及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第一螺杆与固定板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设有防摆动机构,所述防摆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板、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所述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板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动板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杆贯穿活动板。

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防跳动机构,所述防跳动机构包括拉动板、第二转动板及第三轮子,所述拉动板通过第二螺杆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分别与拉动板、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三轮子设置在第二转动板的另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转动板上设有滑动圆柱。

作为改进,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斜滑槽,所述滑动圆柱在斜滑槽内滑动。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转动板通过第二螺栓与支撑板铰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转动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轮子固定在第一通孔上,所述拉动板通过第一螺栓铰接在第二通孔上,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螺栓铰接在第三通孔上,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位于第二转动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二转动板的另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轮子的中心线与第二轮子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三轮子的中心线与第一轮子的中心线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动板上设有第一轮子、第二轮子及滑动圆柱,通过调节第一螺杆,滑动圆柱在活动板上的斜滑槽内滑动,通过操作第一螺杆时,使得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左右摆动,卡在门框的两侧或者型材槽内,当风力较大时,使推拉门不会产生左右摆动,达到水平方向上的调节。

(2)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拉动板、第二转动板及第三轮子,拉动板与第二转动板铰接,第三轮子固定在第二转动板上,通过调节第二螺杆,拉动板拉动转动板,使得第三轮子顶紧在门框上,防止推拉门上下跳动,同时也起到安装方便和防盗的作用,能够达到调节竖直升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于第二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关于第一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关于防摆动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关于防跳动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板1、活动板2、第一螺杆3、第二螺杆4、防摆动机构5、防跳动机构6、推拉门7、门框8、支撑板12、斜滑槽21、长滑槽22、缺口23、第一转动板51、第一轮子52、第二轮子53、支撑杆54、拉动板61、第二转动板62、第三轮子63、第一螺栓64、第二螺栓65、滑动圆柱510、第一通孔620、第二通孔621、第三通孔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止推拉门摆动的调节轮,包括固定板1及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通过第一螺杆3与固定板1连接,固定板1上设有支撑板12,具体地,活动板2上设有斜滑槽21和三个开槽方向相同的长滑槽22,在调节第一螺杆3时,活动板2可沿着长滑槽22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同时活动板2上也设有缺口23,便于活动板2的滑动。

所述活动板2的尾端设有防摆动机构5,防摆动机构5包括第一转动板51、第一轮子52及第二轮子53,所述第一轮子52和第二轮子53分别平行地设置在第一转动板51的两端,即第一轮子52的中心线与第二轮子53的中心线平行,而第一转动板51上设有支撑杆54,支撑杆54贯穿活动板2将第一转动板51与固定板1相连,使得活动板2可以沿着长滑槽22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而第一转动板51只能以支撑杆54为轴转动。为了使得第一转动板51有效地转动,在第一转动板51的底部上设有可以在斜滑槽21中滑动的滑动圆柱510,当拧紧第一螺杆3时,滑动圆柱510沿着斜滑槽21的开槽方向移动,使得第一转动板51逆时针地转动,而设置在第一转动板51上的第一轮子52和第二轮子53分别往门框8的两侧移动,直至第一轮子52顶紧门框的一边,第二轮子53顶紧门框的另一边后,第一转动板51再也不能转动,使得推拉门7不会产生左右摆动,达到了在水平方向上调节推拉门7与门框8之间间隙的目的,见图2、图4、图5、图6、图9和图1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上设有防跳动机构6,防跳动机构6包括拉动板61、第二转动板62及第三轮子63,所述拉动板61通过第二螺杆4与固定板1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转动板62上设有第一通孔620、第二通孔621及第三通孔622,而第二通孔621和第三通孔622位于第二转动板62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通孔620位于第二转动板62的另一侧,见图3。所述第三轮子63固定在第一通孔620上,且第三轮子63的中心线与第一轮子52的中心线垂直,见图7。所述拉动板61通过第一螺栓64铰接在第二通孔621上,所述支撑板12通过第二螺栓65铰接在第三通孔622上,形成一个联动的机构。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拉动板61、第二转动板62和支撑板12三者是如何实现第三轮子63升降的,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当拧紧第二螺杆4时,拉动板61向右侧移动,由于拉动板61与第二转动板62通过第一螺栓64铰接、第二转动板62同时也与支撑板12通过第二螺栓65铰接,相当于第二转动板62以第三通孔622轴中心,第二转动板62在拉动板61的拉动下可以顺时针地转动,从而达到抬升第三轮子63的目的,而第三轮子63的抬升使得第三轮子63顶紧门框8的上轨,防止推拉门8的上下跳动。相反地,如果想拆卸推拉门7,只需拧松第二螺杆4,使得第三轮子63下降,从而脱离与门框8的抵触,起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拧紧第一螺杆3,活动板4往右侧移动,同时滑动圆柱510沿着斜滑槽21的开槽方向移动,第一转动板51逆时针地转动,第一轮子52和第二轮子53由于第一转动板51的转动而实现与门框8的两侧轨顶紧的目的,见图5和图6,从而防止推拉门7产生左右摆动;拧紧第二螺杆4,拉动板61也往右侧移动,第二转动板62在拉动板61的拉动下顺时针地转动,从而抬升了第三轮子63的高度,见图7和图8,使得第三轮子63顶紧门框8的上轨,防止推拉门8的上下跳动。相反地,如果拧松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4,第一转动板51和第二转动板62分别顺时针、逆时针地转动时,第一轮子52和第二轮子53脱离门框8的两侧轨,第三轮子63也脱离门框8的上轨,起到便于安装推拉门7和防盗的作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