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4283发布日期:2019-12-10 18:58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智能箱柜越来越受到欢迎,而电子锁是实现智能箱柜开合门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的的电子锁一般包括上下壳体以及安装在上下壳体之间并用于实现电子锁锁紧和开锁功能的部件。例如公开号为“cn205370176u”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箱柜电子锁,电子锁上下壳体之间设有行程开关、锁舌、锁舌扭簧、电磁铁、杠杆组件以及防脱扭簧。

采用上述电子锁结构时,锁舌通过杠杆组件中杠杆一端挂住,其中,杠杆组件通过防脱扭簧被持续施加一个向锁舌方向的弹力,以使挂钩处于锁紧的状态。但是,采用此结构的防脱扭簧锁紧锁舌时具有以下缺点:

首先,防脱扭簧的扭动中心与杠杆的旋转中心相同,此时防脱扭簧的作用力臂的长度为其端部与杠杆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此距离相对较短,从而导致防脱扭簧需要配置较大的扭力值,需要较大的力来装配杠杆组件与防脱扭簧,影响电子锁装配的便捷性。

其次,根据公开号为“cn205370176u”的专利文献中的附图可以明显得出,防脱扭簧在杠杆支点与作用力臂的过渡部分容易妨碍锁舌卡入杠杆组件中,此时需要较大的力才能上锁,同时防脱扭簧在杠杆组件支点处的部分也容易将锁舌顶出造成误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防脱扭簧对锁舌的妨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锁,包括外壳以及装配在外壳中的锁舌、杠杆组件和电磁铁,所述锁舌和杠杆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锁舌配置有用于向其施加开锁回弹力的锁舌扭簧,所述杠杆组件位于其转轴两端分别为动力臂部和挂钩部,所述电磁铁包括导电绕组以及局部伸出所述导电绕组且用于驱动杠杆组件摆动的铁芯,所述铁芯伸出导电绕组的部分与所述动力臂部活动连接,且活动连接处与所述导电绕组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向铁芯施加向动力臂部方向的弹簧力。

优选地,所述杠杆组件包括锁钩体和螺杆,所述锁钩体的中间部位为杠杆组件的旋转中心,所述螺杆与锁钩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与铁芯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铁芯伸出所述导电绕组的末端设有加宽尾部,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导电绕组和加宽尾部之间,所述加宽尾部上设有通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杠杆组件的动力臂部与铁芯铰接。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为塔形弹簧,所述塔形弹簧的小头端靠近动力臂部与铁芯的活动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导电绕组设置在一电磁铁保护壳内,所述电磁铁保护壳表面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外壳包括相盖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上设有与卡位凸起相适配的卡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壳体的边缘设有与第一弧形缺口相适配的第二户型缺口,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形成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分布于外壳的至少两个面上。

优选地,用于向所述电磁铁通电的导线上设有二极管。

优选地,外壳在与所述锁舌扭簧相抵处的附近设置有一段有分级的滑槽,所述锁舌扭簧跨过所述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根抵触所述锁舌扭簧的挂档杆,所述挂档杆露出所述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复位弹簧持续给杠杆组件的动力臂部一个回弹力,使杠杆组件的挂钩部扣实锁舌,能够防止电子锁受到震动而误开锁。其中,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活动连接处与所述导电绕组之间,此时,所述复位弹簧与挂钩部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进而可以采用相对较小的弹簧力即可实现挂钩部对锁舌的扣实,便于电子锁长期使用的有效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将复位弹簧装在电磁铁上,不会对锁舌扣住杠杆组件产生妨碍,生产加工时也方便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去除其中一个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在上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在解锁瞬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去除其中一个壳体后的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滑槽;12、卡位槽;2、锁舌;3、杠杆组件;31、锁钩体;32、螺杆;4、电磁铁;41、铁芯;411、通孔;42、导电绕组;43、卡位凸起;5、锁舌扭簧;6、复位弹簧;7、挂档杆;8、锁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锁,包括外壳1以及装配在外壳1中的锁舌2、杠杆组件3和电磁铁4,所述锁舌2和杠杆组件3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锁舌2配置有用于向其施加开锁回弹力的锁舌扭簧5,所述杠杆组件3位于其转轴两端分别为动力臂部和挂钩部,所述电磁铁4包括导电绕组42以及局部伸出所述导电绕组42且用于驱动杠杆组件摆动的铁芯41,所述铁芯41伸出导电绕组42的部分与所述动力臂部活动连接,且活动连接处与所述导电绕组4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以半压缩状态套在所述铁芯41外,所述复位弹簧6用于向铁芯41施加向动力臂部方向的弹簧力。所述挂钩部的端部设有向锁舌方向凸出的止档部,锁紧时,所述锁舌2的端部被止档部勾住,解锁时,所述动力臂部在铁芯41的作用下向导电绕组方向拉动,以使止档部被向远离锁舌2的方向抬起,进而止档部对挂钩部勾住的力被释放。

上锁时,锁环8顶入电子锁,锁环8推动锁舌2旋转,锁舌2克服杠杆组件3和锁舌2的复位力扣入杠杆组件3中,杠杆组件3复位,挂钩部扣紧锁舌。解锁时,电磁铁4的导电绕组42通电吸引铁芯41,铁芯41克服复位弹簧6的弹力缩入导电绕组42中,此时,杠杆组件3的动力臂部被铁芯41拉向导电绕组42,以使杠杆组件3的挂钩部被拉起,进而锁舌2被释放,锁舌2在锁舌扭簧5的开锁回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实现开锁,导电绕组通电时间很短,杠杆组件3复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复位弹簧持续给杠杆组件的动力臂部一个回弹力,使杠杆组件的挂钩部扣实锁舌,能够防止电子锁受到震动而误开锁。其中,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活动连接处与所述导电绕组之间,此时,所述复位弹簧与挂钩部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进而可以采用相对较小的弹簧力即可实现挂钩部对锁舌的扣实,便于电子锁长期使用的有效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将复位弹簧装在电磁铁上,不会对锁舌扣住杠杆组件产生妨碍,生产加工时也方便装配。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时,既能轻松上锁,又能保证锁紧的力。

其中,所述杠杆组件3的动力臂与铁芯41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式,杠杆组件3的动力臂部与铁芯41尾部铰接。铰接能够避免零件错位,但装配稍难。

第二种方式,杠杆组件3包括锁钩体31和螺杆32,所述锁钩体31的中间部位为杠杆组件3的旋转中心,所述螺杆32与锁钩体3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2与铁芯41活动连接。如图中所示,锁钩体31包含了挂钩部的全部和动力臂部的局部,动力臂部的剩余部分为螺杆32。所述铁芯41伸出所述导电绕组42的末端设有加宽尾部,所述复位弹簧6设置在导电绕组42和加宽尾部之间,所述加宽尾部上设有通孔411,所述螺杆32穿过所述通孔411。采用这种结构十分方便装配,即将铁芯41穿过复位弹簧6插入导电绕组42中,再将螺杆32穿过通孔411旋进锁钩体31中,这种装配方式比起为杠杆组件3装扭簧在生产组装时更加方便,因为扭簧的力较大,要先将扭簧形变再置入外壳1中,装配中扭簧很容易滑脱弹飞。

所述复位弹簧6为塔形弹簧,所述塔形弹簧的小头端靠近动力臂部与铁芯31的活动连接处。复位弹簧6完全压缩时,半径小的部分陷入半径大的部分,弹簧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电磁铁在远离铁芯的一端一般是通过铆钉固定在电子锁上,其安装过程复杂。为了提高电磁铁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将电磁铁与壳体进行卡位配合安装。具体的,所述导电绕组42设置在一电磁铁保护壳内,所述电磁铁保护壳表面设有卡位凸起43,所述外壳1包括相盖合的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所述第一壳体1a和/或第二壳体1b上设有与卡位凸起43相适配的卡位槽12,安装时,直接将电磁铁的卡位凸起嵌入其中一个壳体的卡位槽12内,然后将另外一壳体盖上即可,其安装过程便捷,且无需另外的配件进行锁紧,便于实现电子锁的自动化装配,且由于少了铆钉的紧固,还可以提高电子锁的整体美观性。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在电磁铁保护壳上设有四个卡位凸起,其中两个卡位凸起与第一壳体相互限位,另外两个卡位凸起与第二壳体相互限位。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中所述的第一壳体的边缘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壳体的边缘设有与第一弧形缺口相适配的第二户型缺口,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形成出线孔10,所述出线孔10分布于外壳的至少两个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通过设置多个出线孔10用来导出导线,安装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导线导出的面,进而提高电子锁安装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出线孔10设有三个,分别设在外壳的三个面上,且其中两个出线孔连通在一起,此连通的出线孔10更利于导线的导出。

优选地,用于向所述电磁铁通电的导线上设有二极管。具体的,所述二极管设在与电磁铁正极连接的导线上,此时,若由于装置错误向电磁铁通入了反向的电流,则由于二极管的作用会被阻断,即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子锁反向通电造成的误开锁情况,例如当出现干扰信号产生的方向电流。

参见附图2和附图3,外壳1在与所述锁舌扭簧5相抵处的附近设置有一段有分级的滑槽11,所述锁舌扭簧5跨过所述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一根抵触所述锁舌扭簧5的挂档杆7,所述挂档杆7露出所述外壳1。利用挂档杆7拨动锁舌扭簧5并固定在滑槽11的不同级处,在外壳之外就能调节锁舌弹簧5的回弹力,提高锁舌弹簧5调节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