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链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4225发布日期:2019-04-20 06:0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智能链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链锁。



背景技术:

锁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锁具的安防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的机械锁逐渐由安全性能较高的电子锁取代。然而,现有技术的电子锁不利于锁芯的故障检测和电池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有技术的电子锁不利于锁芯的故障检测和电池更换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链锁。

一种智能链锁,包括:

锁壳,所述锁壳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

锁芯,套设于所述锁壳内,所述锁芯与所述锁壳可拆卸连接,所述锁芯包括开合组件和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开合组件可拆卸连接;以及

锁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锁孔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穿设于所述第二锁孔并与所述开合组件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壳开设有贯穿所述锁壳相对两端面的通孔,所述锁芯套设于所述通孔内;或所述锁壳的端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锁芯收纳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开合机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电池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开合机构内嵌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开合机构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支架、驱动结构以及锁栓,所述支架内嵌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锁栓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锁孔并卡接于所述锁栓,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锁栓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移动,以释放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锁栓之间的卡接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锁孔正对的第三锁孔,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回弹结构,所述回弹结构活动设于所述第三锁孔内,所述第二端部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锁孔和所述第三锁孔并压缩所述回弹结构,当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锁栓之间的卡接力被释放时,所述回弹结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端部顺次弹出所述第三锁孔、所述第二锁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器以及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的凸轮,所述锁栓包括本体、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侧的锁扣、以及连接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锁扣的一侧的拨块,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端部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扣卡接于所述锁槽,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凸轮与所述拨块的一侧抵接,并通过所述拨块带动所述本体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移动,以使所述锁扣脱离于所述锁槽;当所述驱动器带动所述凸轮运动到所述拨块的另一侧时,所述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弹力使所述锁扣运动至所述第三锁孔内以与所述锁槽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链锁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以及驱动开关,所述电路板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驱动器信号连接,所述驱动开关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开关设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三锁孔的一侧,所述驱动开关包括第一电极触片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触片,所述本体能够在所述凸轮的带动下推动所述第一电极触片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片抵接,当所述第一电极触片和所述第二电极触片抵接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驱动器停止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弹结构包括活塞、第二弹性件以及底板,所述活塞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底板覆盖所述第三锁孔,且所述底板设有套筒,所述活塞与所述套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收纳槽和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壳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套筒的端面设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穿设于所述限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以及设于所述电池壳内的电池片和电池,所述电池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片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链锁具有如下优点:

锁芯套设于锁壳内,且锁杆的第一端部穿设于第一锁孔并与锁壳固定连接,锁杆的第二端部穿设于第二锁孔并卡接于开合组件,从而实现了智能链锁的锁紧状态。由于锁芯与锁壳可拆卸连接,且开合组件与电池组件可拆卸连接,智能链锁的结构更加紧凑,拆装更加方便,且非常利于锁芯的故障检测和电池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链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智能链锁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智能链锁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ⅰ-ⅰ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锁芯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开合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链锁10,能够实现无线开锁,例如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终端上的app进行开锁。当通过终端上的app进行开锁时,可先使终端与智能链锁10之间建立蓝牙连接,连接匹配成功后,打开终端app,通过终端app下发开锁指令,即可进行开锁。在一实施例中,该智能链锁10可用作车锁(例如自行车锁、电动车锁)、门窗锁、柜台锁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该智能链锁10包括锁壳100、锁芯200以及锁杆300。锁壳100是锁芯200和锁杆300的装配载体。锁芯200是智能链锁10的核心部件,锁芯200设于锁壳内100,并用于对智能链锁10的开锁进行智能控制。锁壳10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锁杆300的第一端部310穿设的第一锁孔101、和供锁杆300的第二端部320穿设的第二锁孔102。

以下结合图4对智能链锁10的上锁过程和开锁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锁杆300的第一端部310事先固定于第一锁孔101内。

在智能链锁10的上锁过程中,将锁杆300的第二端部320沿着第一方向(也即沿着图4中x轴的方向)推压于第二锁孔102内直至与锁栓213抵接(例如与锁栓213的锁扣213b抵接),此时,继续沿着第一方向推压第二端部320,第二端部320将推动锁栓213沿着第二方向朝着远离第二端部320的一侧移动(第二方向为沿着图4中y轴的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直至锁栓213的锁扣213b沿着第二端部320的外壁滑入第二端部320的锁槽321并卡接于锁槽321,此时,智能链锁10完成整个上锁过程。其中,在上述第二端部320推动锁栓213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端部320同时还会沿第一方向推压回弹结构214,使回弹结构214远离第二端部320的一侧与锁壳200的内壁抵接,此时,回弹结构214受力而逐渐被压缩,并储存弹性势能。

在智能链锁10的开锁过程中,在终端与智能链锁10之间建立蓝牙连接,连接匹配成功后,打开终端app,通过终端app下发开锁指令,驱动结构212将带动锁栓213沿第二方向朝着远离第二端部320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扣213b从锁槽321中脱离,此时,第二端部320将在回弹结构214的回弹力作用下而弹出第二锁孔102,也即完成开锁作业。需要说明的是,若回弹结构214省略,此时,当锁扣213b从锁槽321中脱离后,第二端部320也可手动脱离于第二锁孔102,从而完成开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锁壳100的形状大体为圆柱形。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锁壳100的形状也可以大体为方形。锁壳10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做出改变,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定。其中,锁壳100的材料可以但不限定为金属(例如铜、铝)、合金(例如铝合金、锌合金)、不锈钢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锁芯200与锁壳100可拆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锁壳100包括第一表面110以及与第一表面110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120,锁壳100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的通孔103,锁芯200套设于通孔103内。如此,可以方便锁芯200于锁壳100内的拆卸与安装。其中,上述锁芯200相背的两个端面能够分别与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齐平,以避免锁芯200内凹或外凸于锁壳100,从而可以增强智能链锁10外观上的美感。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0开设有容置槽(图未示),锁芯200收纳于容置槽内。锁芯200远离容置槽槽底的端面能够与第一表面110齐平。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锁芯200包括开合组件210以及与开合组件210连接的电池组件220,开合组件210用于对智能链锁10的开锁过程进行智能控制,电池组件220用于给开合组件210提供开锁的驱动电流,开合组件210与电池组件220可拆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开合组件210包括安装座210a以及开合机构210b,安装座210a开设有安装槽2101,开合机构210b内嵌于安装槽2101内。电池组件220包括电池壳221以及设于电池壳221内的电池片222和电池223。安装座210a与电池壳221可拆卸连接。例如,安装座210a开设有卡槽(图未示),电池壳221设有卡扣2211,卡扣2211设于卡槽。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图未示),电池壳221开设有卡槽,安装座210a设有卡扣,卡扣设于卡槽。其中,每一个电池223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片222的正极222a和负极222b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电池223的数量为三组,以保证驱动器212a具有足够的驱动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智能链锁10为u型链锁,此时,锁杆300为u型结构。锁杆300包括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20,第一端部310穿设于第一锁孔101并与锁壳100固定连接,第二端部320穿设于第二锁孔102并与开合机构210b可拆卸连接(卡接),以使得智能链锁10处于开锁或上锁状态。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开合机构210b包括支架211、驱动结构212、以及锁栓213。支架211内嵌于安装槽2101内。驱动结构212与支架211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支架211开设有收容槽2111,驱动结构212设于收容槽2111内。锁栓213与驱动结构212的输出端连接,锁杆300的第二端部320能够穿设于第二锁孔102并卡接于锁栓21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端部320开设有锁槽321,锁栓213包括本体213a以及连接于本体213a一侧的锁扣213b,锁扣213b卡接于锁槽321。驱动结构212用于驱动本体213a朝向远离第二端部320的方向移动,以释放第二端部320与锁栓213之间的卡接力,从而实现智能链锁10的自动开锁。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5和图6,支架211开设有与第二锁孔102正对的第三锁孔2112,开合机构210b包括回弹结构214,回弹结构214设于第三锁孔2112内,第二端部320能够穿设于第二锁孔102和第三锁孔2112并压缩回弹结构214,也即当智能链锁10处于上锁状态时,回弹结构214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当第二端部320与锁栓213之间的卡接力被释放时,也即当驱动结构212驱动本体213a朝向远离第二端部320的方向移动时,锁扣213b脱离于锁槽321,回弹结构214能够驱动第二端部320顺次弹出第三锁孔2112、第二锁孔102。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6,回弹结构214包括活塞214a、第二弹性件214b以及底板214c,活塞214a开设有收纳槽2141,底板214c覆盖第三锁孔2112,底板214c设有套筒2142,活塞214a与底板214c间隔设置,第二弹性件214b设于收纳槽2141和套筒2142内,第二端部320与活塞214a远离底板214c的端面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6,锁壳100开设有限位孔104,底板214c远离套筒2142的端面设有限位扣2143,限位扣2143穿设于限位孔104。如此,当锁芯200套设于锁壳100内时,通过限位扣2143与限位孔104的卡合连接,可以保证锁芯200于锁壳100内的安装牢固性。同时,当智能链锁10处于上锁状态时,不仅可以通过锁扣213b卡接于锁槽321进行锁止,而且还可以通过限位扣2143卡接于限位孔104将锁芯200进行锁止,以防止锁芯200从锁壳100内脱离出来。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结构212包括驱动器212a以及凸轮212b,驱动器212a可以为电机,凸轮212b与驱动器212a的输出端转动连接。锁栓213还包括连接于本体213a远离锁扣213b一侧的拨块213c。在一实施例中,本体213a包括第一支杆2131以及与第一支杆2131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支杆2132,例如第一支杆2131与第二支杆2132垂直连接。锁扣213b设于第一支杆2131,拨块213c设于第二支杆2132。开合机构210b包括连接于支架211与本体213a之间的第一弹性件215。驱动器212a用于驱动凸轮212b与拨块213c的一侧抵接,并通过拨块213c带动本体213a朝向远离第二端部320的一侧移动,以使锁扣213b脱离于锁槽321。当驱动器212a带动凸轮212b运动到拨块213c的另一侧时,本体213a能够通过第一弹性件215的回弹力使锁扣213b运动至第三锁孔2112内,以使锁扣213b能够与锁槽321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为了实现智能链锁10的自动开锁,智能链锁10包括控制模块400,控制模块400包括电路板410以及驱动开关420,电路板410设有处理器,处理器与驱动器212a信号连接,驱动开关420与电路板410电性连接,驱动开关420设于第二支杆2132远离第三锁孔2112的一侧,驱动开关420包括第一电极触片421以及与第一电极触片421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触片422,第二支杆2132能够在凸轮213a的带动下推动第一电极触片421与第二电极触片422抵接,当第一电极触片421和第二电极触片422抵接时,处理器接收第一电极触片421与第二电极触片422的电路导通信号,以控制驱动器212a停止对凸轮213a的驱动,此时,第二端部320弹出第三锁孔2112和第二锁孔102,锁扣213b在第一弹性件215的回弹力作用下,回到第三锁孔2112内,以能够再次与第二端部320的锁槽321卡接。

在上述智能链锁的开锁过程中,使终端与智能链锁10之间建立蓝牙连接,连接匹配成功后,打开终端app,通过终端app下发开锁指令,处理器通过天线接收开锁指令,执行开锁指令,驱动驱动器212a带动凸轮212b转动,凸轮212b转动一定角度后与拨块213c抵接,凸轮212b继续转动将带动本体213a沿着第二方向朝向远离第三锁孔2112的一侧移动,直至锁扣213b脱离于锁槽231,此时,第二端部320在回弹结构214的作用下弹出第三锁孔2112和第二锁孔102。凸轮212b继续转动,将带动本体213a推压第一电极触片421,使第一电极触片421与第二电极触片422接触,凸轮212b将转动至拨块213c的另一侧,同时,处理器接收第一电极触片421和第二电极触片422的电路导通信号,执行停止驱动器212a继续运作的命令,锁扣213b在第一弹性件215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方向回弹至第三锁孔2112内,以能够再次卡接于锁槽32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