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尾门插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2441发布日期:2019-06-26 00:19阅读:1503来源:国知局
皮卡尾门插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锁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皮卡尾门插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皮卡的后斗通常会加装篷布或者后斗盖。

但目前国内皮卡车型的后尾门,在锁车后,依旧可以打开。更换后门把手后,但是没有锁芯,存在锁车后,后车斗还能够被打开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皮卡尾门插锁,其在锁本体上设置中控马达,所述中控马达通过线束连接原车数控线路,后尾门关上时扣手卡至所述扣手卡扣;锁车时,通过线束遥控锁车后,后尾门所安装的中控马达系统发动,将第一连接件锁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卡尾门插锁,其包括固定架、锁本体、中控电机、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扣手卡扣以及弹簧,所述锁本体设置有中控电机,所述中控电机的侧部设置有中控连接口,所述中控连接口通过线束与原车的数控线路相连;所述固定架与尾门梁相连,所述锁本体分别连接至尾门板和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至所述中控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杆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转动地固定至所述锁本体,所述第三连接件可转动地固定至所述锁本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和所述第二长条孔通过销钉进行连接以便销钉能够根据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动作移动至第一长条孔和/或第二长条孔相交的相应位置,第三连接件设置有第一拉线固定孔和第二拉线固定孔,各拉线固定孔均设置有扣锁保险;第一拉线固定孔连接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固定孔连接第二拉线,扣手卡扣通过扣手卡扣支撑板进行支撑,扣手卡扣支撑板与第三连接件同轴可转动地进行固定,扣手卡扣支撑板、第三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通过各自的弹簧与锁本体相连。

优选地,第一长条孔设置在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第二长条孔设置在第三连接件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第二拉线固定孔的下方设置有第八连接孔,锁本体上边缘设置与第二凸缘,第二凸缘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第二凸缘与第一凸缘的方向相反,第二弹簧的第一端连接至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五连接孔;第二凸缘上在第五连接孔与锁本体之间设置有第六连接孔,第三弹簧的第二端连接至第六连接孔,扣手卡扣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七连接孔,第三弹簧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七连接孔。

优选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一弹簧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连接件与锁本体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的锁本体设置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沿着远离所述锁本体且与远离第二连接件的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一凸缘,第一凸缘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凸缘的第四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位于远离第二连接件的锁本体的侧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固定架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固定架的第三部分分别位于固定架第二部分的两侧,所述固定架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固定架的第三部分分别设置有尾门梁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尾门梁固定孔将所述固定架固定至所述尾门梁,所述固定架第二部分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一锁固定孔,所述第一锁固定孔与锁本体下端的第二锁固定孔配合,通过紧固件将所述锁本体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所述锁本体的两侧分别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为尾门板端固定孔,其配置用于将所述锁本体固定至尾门板。

优选地,所述中控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三部分,第一连接件第一部分与中控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部分与第一连接件第一部分垂直,第一连接件第二部分与第一连接件第三部分垂直,且第一连接件第一部分和第一连接件第三部分以第一连接件第二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为起始点朝着相反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侧部设置有第三凸缘,第三凸缘的方向与第二凸缘的方向相同,第三连接件和扣手卡扣支撑板沿第三凸缘进行运动,第三凸缘对第三连接件和扣手卡扣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皮卡尾门插锁,其在锁本体上设置中控马达,所述中控马达通过线束连接原车数控线路,后尾门关上时扣手卡至所述扣手卡扣;锁车时,通过线束遥控锁车后,后尾门所安装的中控马达系统发动,将第一连接件锁死。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皮卡尾门插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皮卡尾门插锁100,其包括固定架1、锁本体2、中控电机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三连接件6、扣手卡扣7和弹簧8,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101、第二弹簧102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4至所述中控电机3的输出轴,第二连接件5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杆11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可转动地固定至所述锁本体2,第三连接件6可转动地固定至所述锁本体2,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设置有第一长条孔51,所述第三连接件6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61,所述第一长条孔51和所述第二长条孔61通过销钉进行固定以便使得销钉能够在第一长条孔51和第二长条孔61内共同运动。销钉能够根据第二连接件5和第三连接件6的动作移动至第一长条孔51和第二长条孔61相交的相应位置处。第一长条孔51设置在第二连接件5的第二端。扣手卡扣7通过扣手卡扣支撑板9进行支撑,扣手卡扣支撑板9与第三连接件同轴可转动地进行固定,扣手卡扣支撑板、第三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通过各自的弹簧与锁本体相连。

优选地,第二长条孔61设置在第三连接件6的第一端,在第三连接件6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拉线固定孔62,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第二拉线固定孔63,各拉线固定孔均设置有扣锁保险。第一拉线固定孔62连接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固定孔63连接第二拉线。

第二拉线固定孔63的下方设置有第八连接孔,锁本体2上边缘设置有第二凸缘12,第二凸缘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第二凸缘与第一凸缘13的方向相反,第二弹簧102的第一端连接至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五连接孔。第二凸缘上在第五连接孔与锁本体之间设置有第六连接孔,第三弹簧的第二端连接至第六连接孔,扣手卡扣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七连接孔,第三弹簧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七连接孔。

第三连接件的侧部设置有第三凸缘14,第三凸缘的方向与第二凸缘的方向相同,第三凸缘对第三连接件和扣手卡扣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

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固定架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固定架的第三部分分别位于固定架第二部分的两侧,所述固定架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固定架的第三部分分别设置有尾门梁固定孔15,紧固件穿过所述尾门梁固定孔将所述固定架固定至所述尾门梁。所述固定架第二部分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一锁固定孔16,所述第一锁固定孔与锁本体下端的第二锁固定孔配合,通过紧固件将所述锁本体2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

所述锁本体的两侧分别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为尾门板端固定孔18,其配置用于将所述锁本体固定至尾门板。所述锁本体设置有中控电机,中控电机的侧部设置有中控连接口17,所述中控连接口通过线束与原车数控线路相连。

所述中控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三部分,第一连接件第一部分与中控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部分与第一连接件第一部分垂直,第一连接件第二部分与第一连接件第三部分垂直,且第一连接件第一部分和第一连接件第三部分以第一连接件第二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为起始点朝着相反的方向延伸,优选地,呈z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三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部分距离所述中控电机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三部分距离所述中控电机的高度,或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部分距离所述中控电机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三部分距离所述中控电机的高度,或现有技术中其他能够实现与本发明的第一连杆进行连接从而带动与第一连杆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进行转动的结构均可。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安装至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并通过卡扣进行固定,使其能够带动二转动件随着第一转动件的运动而进行动作。优选地,靠近第二连接孔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一弹簧的第一端的挂钩相连,第二连接件与锁本体的转动连接处的上方的锁本体设置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沿着远离所述锁本体且与远离第二连接件的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一凸缘,第一凸缘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的挂钩连接至第一凸缘的第四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位于远离第二连接件的锁本体的侧部。

工作时,中控电机带动第二连接件动作,例如,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向左移动,销钉从第二长条孔的底部移动至第二长条孔的顶部,同时结合第三凸缘对第三连接件进行限位,此时,压下扣手卡扣后,扣手卡扣支撑板随扣手卡扣动作,第三弹簧拉伸。

当中控电机带动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向右运动时,销钉从第二长条孔的顶部移至第二长条孔的底部,此时压下扣手卡扣,销钉在第一长条孔内运动,第三连接件和扣手卡扣支撑板同时运动,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同时拉伸。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