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氦检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7040发布日期:2019-08-06 23:1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电池氦检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氦检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稳步增长,特别是随着智能手表行业兴起,导致中微型薄壁类钢壳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种电池钢质外壳较薄,一般在0.1mm以下,目前电池生产企业在电池生产检验过程中,常因注氦口密封压力过大导致工件变形或因注氦口密封压力过小导致密封性不好,氦气泄露,造成误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氦检夹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注氦口密封压力过大导致工件变形或因注氦口密封压力过小导致密封性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氦检夹持机构,包括:

电池氦检夹持机构,包括底座,用于定位电池的定位组件,用于封压电池的上封组件,用于为电池注射氦气的注氦组件,以及用于为所述注氦组件移动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组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所述上封组件以及所述注氦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组件上设有用于定位电池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外部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设置有可在所述上封组件封合电池时抵设于所述上封组件上的弹性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设于所述定位组件上的第一密封圈,所述上封组件将电池封合于所述定位腔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上封组件与所述定位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注氦组件包括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注氦针,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注氦针外部的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注氦时,所述注氦针穿过所述定位组件并伸入电池的注液孔,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于所述电池并密封所述注液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封组件包括第一线轨、支架、第二线轨和型腔密封板,所述第一线轨水平延伸,所述第二线轨竖向延伸,所述支架滑设于所述第一线轨,所述第二线轨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型腔密封板滑设于所述第二线轨上;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线轨的延伸方向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封组件连接有第二动力组件以及第三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驱动所述支架沿第一线轨运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驱动所述型腔密封板沿所述第二线轨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封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抵压位于所述定位腔内的电池的下压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组件对应于电池底部设置有真空接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注氦组件之间设置有缓冲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注氦组件之间设置有限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池氦检夹持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的电池氦检夹持机构,在定位组件中放置电池后部设置推块、弹性件以及密封圈,有助于控制注氦口密封压力的大小,在确保电池不变形的情况下同时确保注氦部位的密封性;

(2)本发明的电池氦检夹持机构,在对电池进行注氦时,其定位腔为龙门式结构,合腔后上封组件与定位组件之间密封贴合均匀,夹具密封性好。

(3)本发明的电池氦检夹持机构,其上封组件上设置有下压块,防止电池定位密封过程翘起导致注氦部位密封不良,同时减少了腔体空间,提升抽真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池氦检夹持机构上封组件打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氦检夹持机构上封组件关闭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氦检夹持机构的后部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电池氦检夹持机构的截面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定位组件相关连接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上封组件;11-第一线轨;12-第二线轨;13-缓冲器;14-限位件;15-下压块;2-定位组件;21-定位腔;22-推块;23-弹性件;24-第一密封圈;25-真空接头;3-注氦组件;31-注氦针;32-第二密封圈;33-第三密封圈;34-固定板;4-第一动力组件;5-第二动力组件;6-第三动力组件;7-电池;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氦检夹持机构,该电池氦检夹持机构用于电池7的氦检,包括底座8,用于定位电池7的定位组件2,用于封压电池7的上封组件1,用于为电池7注射氦气的注氦组件3,以及用于为所述注氦组件3移动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组件4,其中,所述定位组件2、所述上封组件1以及所述注氦组件3安装于所述底座8上,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可定位电池7的定位腔21,所述定位腔21外部设置有推块22,所述推块22的一端设置有可在所述上封组件1封合电池7时抵设于所述上封组件1上的弹性件23。

上述中,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可为气缸或液压缸,以气缸为优选实施例,但是只要第一动力组件4可提供注氦组件3运行的动力,则对其具体形式不限制。所述弹性件23优选为弹簧。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当注氦组件3推动电池7时,电池7后部的推块22在弹性件23的作用下给电池7一定的向前作用力,从而确保注氦组件3与电池接触良好。通过上述设置,有助于控制注氦口密封压力的大小,在确保电池不变形的情况下同时确保注氦部位的密封性。同时,通过弹性件23与推块22的设置,使注氦组件3密封注液孔时能有效控制接触力,避免注液孔变形,影响后续密封钉焊接。

为了进一步起到密封作用,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定位腔21外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4,以在所述上封组件1封合所述电池7时起到密封作用。该第一密封圈24优选为圆形,以增加密封接触面积。

如图5-图7所示,所述注氦组件3包括可进入电池7注液孔的注氦针31,以及可安装所述注氦针31的固定板34,所述注氦针31外部套设有可密封所述注氦针31与所述上封组件1的第二密封圈32,所述注氦针31靠近所述固定板34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密封圈33。注氦时,所述注氦针穿过所述定位组件的过孔并伸入电池的注液孔,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于所述电池并密封所述注液孔,所述第三密封圈抵接于所述定位组件并密封所述过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密封圈3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32的直径。通过在注氦针31上设置两层密封圈,更充分的保证了在封合状态下,电池7所在腔体的密封性。

同时,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上封组件1包括所述上封组件包括第一线轨11、支架、第二线轨12和型腔密封板,所述第一线轨11水平延伸,所述第二线轨12竖向延伸,所述支架滑设于所述第一线轨,所述第二线轨12固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型腔密封板滑设于所述第二线轨12上;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线轨11的延伸方向上。如图中所述,所述第一线轨11与所述第二线轨12为垂直关系,这样即可灵活操作上封组件1在水平方向上以及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另外,为了驱动上封组件1的运动,所述上封组件1连接有第二动力组件5以及第三动力组件6,所述第二动力组件5驱动所述支架沿第一线轨11运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6驱动所述型腔密封板沿所述第二线轨12运动。

如图5所示,所述上封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下压块15,所述下压块15在所述上封组件1封压电池7时,对应于电池7顶部设置。通过下压块15的设置,防止了电池7定位密封过程中翘起所导致注氦部位密封不良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封合时的腔体空间,进而提升了抽真空效率。

本发明的电池氦检夹持机构中,所述注氦组件3对应于电池7底部设置有真空接头25。通过真空接头,对封合时腔体内部抽气,当腔体负压值到达注氦条件后,氦气从注氦针31注入电池,氦检仪通过真空泵抽出的腔体内部气体检查氦气漏率,进而评定电池是否存在泄漏。该真空接头25的设置,既能确保电池分割的上下腔体真空度一致,不会对电池产生形变影响,又能快速吸走腔体内残留的氦气。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与所述注氦组件3之间设置有缓冲器13,以减少动力冲击。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与所述注氦组件3之间设置有限位件14。所述注氦组件3在缓冲器13以及限位件14的作用下,能以更和缓的作用力运行至电池上方。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其工作过程具体说明:

首先,将电池放入定位腔内,第二动力组件提供动力,上封组件在第二动力组件的带动下沿第一线轨导向运动,经过缓冲器缓冲及限位件限位回到定位组件中定位腔正上方,第二动力组件停止提供动力,第三动力组件启动并带动上封组件经第二线轨导向下压与第一密封圈接触密封夹具腔体。

其次,第一动力组件气缸启动,带动注氦针以及固定板前进,注氦针伸入电池注液孔,同时第二密封圈密封夹具型腔,第二密封圈推动电池后移,后方推块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给电池一定的前推力,确保第二密封圈密封电池注液孔。

然后,当完成电池定位与封闭后,真空泵动作,通过真空接头,对定位腔内部抽气,当腔体负压值到达注氦条件后,氦气从注氦针注入电池,氦检仪通过真空泵抽出的型腔内部气体检查氦气漏率,评定电池是否存在泄漏。

最后,当检测完成后,第二动力组件启动,将上封组件送回初始位置,其第一动力组件与第三动力组件均启动,并控制注氦组件以及上封组件回到初始位置,进行下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