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8461发布日期:2019-11-08 21:5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防护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的防盗意识越来越强,很多的私人物品及贵重物品都需要专门的带防盗功能的安防容纳设备。也就需要具有先进防盗功能的安防容纳设备,用于安全储存贵重物品或个人物品,以及特殊用品,如执勤用的手枪等产品。防盗保护功能,需要能承受包括防撬棒、双抗冲击锁、内装铰链、新冲击探测等在内的防护,可以防止入室盗窃而保护重要的物品。

传统的机械锁防护箱,通过机械锁对保护箱进行防盗开箱保护,很多机械锁不能对撬棒、抗冲击锁等方式进行防护,很多机械锁防护箱的机械锁部件处于箱体外侧,很容易被他人看透。而且他人采用不正当手段开启机械锁,也无任何的报警或提醒功能,防护箱的主人就不能得知防护箱所处的状态,从而可能造成损失。

手提箱作为一种可移动携带的防护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工具之一,目前市面上的手提箱采用手动机械锁锁紧箱体,或者使用转动密码的机械锁防护箱体,这种防护箱的机械机构很容易被其它破解,防护效果不高,且用户需要手动锁紧箱体或解锁箱体,操作过程复杂。在现有的防护箱中未设置防盗报警功能,也无防盗定位功能,使得用户不能随时知晓防护箱的当前状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护能力强、使用方便快捷且能够随时查看防护装置状态的防护装置的方案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防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装置防护能力弱、使用操作复杂且不能随时查看防护装置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防护装置,包括:箱体、防护锁、防护锁控制器;其中,

所述箱体,包括:上箱盖和下箱体,所述上箱盖与下箱体扣合形成中空的箱体;所述上箱盖与下箱体一侧通过转轴相连接,与所述转轴相对的另一侧通过所述防护锁相连接;

所述防护锁,包括:锁扣和锁体机构;所述锁扣,包括:紧固横梁和锁杆,所述紧固横梁和锁杆形成t字形,所述紧固横梁固定在所述上箱盖上,所述锁杆上设置有锁孔;

所述锁体机构,包括:锁轴、齿带及电机;所述锁体机构固定在所述下箱体上,与所述锁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锁轴与齿带形成l形传动机构,在所述锁轴上设有锁芯凸杆,所述锁芯凸杆插入所述锁孔中锁住所述箱体,所述锁芯凸杆移出所述锁孔解锁所述箱体;所述齿带沿着齿带轨迹移动,所述齿带轨迹平行于所述锁芯凸杆插入或移出所述锁孔的方向;所述电机的齿轮与所述齿带相配合,通过电机的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齿带移动;

所述防护锁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接收上锁/解锁指令,控制所述电机的齿轮带动所述齿带,朝着插入所述锁孔/移出所述锁孔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其中,该装置还包括:感应器,与所述防护锁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下箱体上,与所述紧固横梁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感应器感应到所述上箱盖移动打开时,生成上箱盖开启信息发送至所述防护锁控制器。

可选地,其中,所述防护锁控制器,包括:防护锁控制单元及通讯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及通讯处理单元相连接,接收输入,和/或所述通讯处理单元的上锁/解锁指令,控制所述电机的齿轮带动所述齿带,朝着插入所述锁孔/移出所述锁孔的方向移动;

所述通讯处理单元,与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及感应器相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相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的信息数据并传送至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感应器的信息数据并传送至所述服务器。

可选地,其中,所述防护锁控制器,还包括:远程开锁处理单元,与所述通讯处理单元及防护锁控制单元相连接,接收所述通讯处理单元转发的来自所述服务器的远程开锁信息;

根据所述远程开锁信息生成对应的远程开锁指令,并发送至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

可选地,其中,所述防护锁控制器,包括:防护锁控制单元及报警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及报警处理单元相连接,接收上锁/解锁指令,控制所述电机的齿轮带动所述齿带,朝着插入所述锁孔/移出所述锁孔的方向移动;

所述报警处理单元,与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相连接,在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未收到解锁指令,且收到所述上箱盖开启信息时,进行报警。

可选地,其中,所述锁体机构还包括:限位器,包括:上锁限位器及解锁限位器,分别位于所述齿带轨迹的两侧位置,与所述防护锁控制器相连接;

在所述上锁限位器或解锁限位器检测到,所述齿带移动至上锁限位位置或解锁限位位置时,生成断电指令,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

可选地,其中,所述限位器,为微动开关,位于所述齿带轨迹的两侧位置,与所述防护锁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微动开关,在所述锁轴移动到上锁限位位置或解锁限位位置时被触动,生成断电指令,发送至所述防护锁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

可选地,其中,所述防护锁控制器,包括:防护锁控制单元及指令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及指令处理单元相连接,接收输入,和/或所述指令处理单元的上锁/解锁指令,控制所述电机的齿轮带动所述齿带,朝着插入所述锁孔/移出所述锁孔的方向移动;

所述指令处理单元,与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相连接,接收输入的密码信息,和/或指纹信息,和/或人脸信息,分别与预先存储的预存密码信息,和/或预存指纹信息,和/或预存人脸信息对比,当对比信息一致时,生成上锁/解锁指令发送至所述防护锁控制单元。

可选地,其中,该装置还包括:定位器,与所述防护锁控制器相连接,实时检测所述箱体的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防护锁控制器,通过所述防护锁控制器将所述定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地,其中,该装置还包括:电池,与所述防护锁控制器及电机相连接,为所述防护锁控制器及电机提供电能。

本申请的智能锁防护装置,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的智能锁防护装置,通过防护锁控制器控制电动防护锁对防护箱体进行上锁或解锁控制,而防护锁控制器可以接收来自远程、密码输入、指纹识别及人脸识别的上锁或解锁操作,生成解锁指令控制防护锁上锁或解锁开启防护箱体,防护锁结构都位于箱体内部,防护能力强,电动控制使用方便快捷,且用户能够随时查看防护装置状态,实用性强。

(2)本申请的智能锁防护装置,通过防护锁控制器控制电动防护锁对防护箱体进行上锁或解锁控制,将箱体的定位及其它状态信息实时传输至服务器进而发送至用户所用的客户端,使得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箱体的状态信息,在需要的时候,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远程解锁箱体,方便快捷。同时还设置防护报警功能,在无用户授权强行打开箱体时进行报警,并将盗开箱体行为信息发送至用户的客户端,使得用户及时得知,提升了箱体的防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开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防护锁及箱体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防护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锁体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防护锁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图7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防护锁中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六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七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八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九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锁防护装置与客户端远程互动的内部运作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锁防护装置与客户端远程互动的外部运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开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防护锁及箱体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防护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锁体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图1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防护锁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该智能锁防护装置,包括:箱体101、防护锁102及防护锁控制器103。

其中,箱体101,包括:上箱盖111和下箱体112,上箱盖与下箱体扣合形成中空的箱体;上箱盖与下箱体一侧通过转轴相连接,与转轴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防护锁相连接。可选地,在上箱盖111和下箱体112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上箱盖绕着转轴转动可打开或合上箱体,在箱体的中空腔体内可以收容物体,转轴可以是合页转轴。可选地,上箱盖和下箱体之间通过密封圈301进行密封,如图3所示。

可选地,在箱体101外侧还可以设置提手104及气阀105,用于手提防护箱时使用。上箱盖111和下箱体112之间还可以设置手动锁扣106和上锁孔107,用于手动从外侧锁住或扣紧上箱盖111和下箱体112。可以在箱体外侧的密码锁按键框108内设置有密码按键、警报器109及锁指示灯110。密码按键、警报器109及锁指示灯110与防护锁控制器103相连接,并相互传输通讯信息或控制指令。密码锁将用户按下密码按键的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预设密码信息对比,两者一致时,生成开锁指令发送至防护锁控制器103控制开锁操作。在密码锁上还可以设置充电口,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充电口可以是usb充电插口,与箱体的供电电池相连接,在连接外部电源的条件下对电池充电。在不充电状态时,用硅胶密封垫子塞紧充电口,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充电口。

如图4所示,防护锁102,包括:锁扣121和锁体机构122;锁扣121,包括:紧固横梁123和锁杆124,紧固横梁123和锁杆124形成t字形,紧固横梁123固定在上箱盖111上,锁杆124上设置有锁孔125。

锁体机构122,包括:锁轴126、齿带127及电机128;锁体机构122固定在下箱体112上,与锁扣121的位置相对应;锁轴126与齿带127形成l形传动机构,在锁轴126上设有锁芯凸杆129,锁芯凸杆129插入锁孔125中锁住箱体,锁芯凸杆129移出锁孔125解锁箱体。齿带127沿着齿带轨迹移动,齿带轨迹平行于锁芯凸杆插入或移出锁孔的方向;电机128的齿轮与齿带127相配合,通过电机的齿轮转动带动齿带移动。锁体机构可以包括锁体外壳401和锁体后盖402,锁体后盖扣合在锁体外壳上,与锁体外壳的容纳腔一起形成配件容纳腔,防护锁控制器可以穿过锁体后盖嵌入固定在锁体外壳的容纳腔中。

防护锁控制器103,与电机128相连接,接收上锁/解锁指令,控制电机的齿轮带动齿带,朝着插入锁孔/移出锁孔的方向移动。可选地,防护锁控制器上还设置有开机键和复位键,用以控制智能锁防护装置的启动或复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8所示,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二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防护锁中感应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与图1至6中不同的是,该装置还包括:感应器701,与防护锁控制器103相连接,感应器位于下箱体上,与紧固横梁的位置相对应;感应器感应到上箱盖移动打开时,生成上箱盖开启信息发送至防护锁控制器。在上箱盖上与感应器相对应位置设置感应检测器801,与感应器匹配,也可以设置在紧固横梁底部与感应器相对应位置。可选地,感应检测器可以是磁铁,检测感应器与感应检测器之间的距离。还可选地,感应器为距离检测器,可以通过红外线或电磁感应等检测上盖或紧固横梁与锁体机构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第三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7中不同的是,该装置中防护锁控制器103,包括:防护锁控制单元901及通讯处理单元902。

其中,防护锁控制单元901,与电机128及通讯处理单元902相连接,接收输入,和/或通讯处理单元的上锁/解锁指令,控制电机的齿轮带动齿带,朝着插入锁孔/移出锁孔的方向移动。

通讯处理单元902,与防护锁控制单元901及感应器701相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903相连接;接收服务器的信息数据并传送至防护锁控制单元;接收感应器的信息数据并传送至服务器90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第四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9中不同的是,该装置中防护锁控制器103,还包括:远程开锁处理单元1001,与通讯处理单元902及防护锁控制单元901相连接,接收通讯处理单元转发的来自服务器903的远程开锁信息。根据远程开锁信息生成对应的远程开锁指令,并发送至防护锁控制单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第五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7中不同的是,该装置的防护锁控制器103,包括:防护锁控制单元1101及报警处理单元1102。

其中,防护锁控制单元1101,与电机128及报警处理单元1102相连接,接收上锁/解锁指令,控制电机的齿轮带动齿带,朝着插入锁孔/移出锁孔的方向移动。

报警处理单元1102,与防护锁控制单元1101及感应器701相连接,在防护锁控制单元未收到解锁指令,且收到上箱盖开启信息时,进行报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第六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至6中不同的是,该装置的锁体机构122还包括:限位器,限位器包括:上锁限位器1211及解锁限位器1212,分别位于齿带轨迹的两侧位置,与防护锁控制器103相连接。

在上锁限位器1211或解锁限位器1212检测到,齿带移动至上锁限位位置或解锁限位位置时,生成断电指令,通过防护锁控制器103控制电机128停止转动。

可选地,限位器,为微动开关,位于齿带轨迹的两侧位置,与防护锁控制器相连接。微动开关,在锁轴移动到上锁限位位置或解锁限位位置时被触动,生成断电指令,发送至防护锁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第七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至6中不同的是,该装置的防护锁控制器103,包括:防护锁控制单元1301及指令处理单元1302。

其中,防护锁控制单元1301,与电机128及指令处理单元1302相连接,接收输入,和/或指令处理单元的上锁/解锁指令,控制电机的齿轮带动齿带,朝着插入锁孔/移出锁孔的方向移动。

指令处理单元1302,与防护锁控制单元1301相连接,接收输入的密码信息,和/或指纹信息,和/或人脸信息,分别与预先存储的预存密码信息,和/或预存指纹信息,和/或预存人脸信息对比,当对比信息一致时,生成上锁/解锁指令发送至防护锁控制单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第八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至6中不同的是,还包括:定位器1401,与防护锁控制器103相连接,实时检测箱体的定位信息并发送至防护锁控制器,通过防护锁控制器将定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可选地,定位器也可以设置在防护锁控制器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第九种智能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至6中不同的是,还包括:电池1501,与防护锁控制器103及电机128相连接,为防护锁控制器及电机提供电能。电池还可以与智能锁防护装置的充电口相连接,通过充电口连接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防护锁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剩余电量情况,并将剩余电量情况发送至服务器转发至用户的客户端进行显示,在剩余电量情况达到或超过预设剩余电量阈值时提醒用户需要进行充电。

可选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图16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应用智能锁防护装置与客户端远程互动的内部运作示意图。图17为本实施例中一种智能锁防护装置与客户端远程互动的外部运作示意图。图16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操作说明:防护锁控制器上的通讯模块(如4g信号模块)接收来自用户客户端app通过服务器传送或密码按键(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的指令后进行识别,然后将指令转化成控制信号,输出电流给电机马达,马达转动后(马达上有齿轮),马达上的齿轮带动锁轴上的齿带移动,移动到一定距离,锁轴触动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启动,防护锁控制器(pcb板子)收到信息,停止电流输入,此时密码箱上盖被用户打开,上盖的磁铁移动被下壳的感应器感应到,将信息传给防护锁控制器,防护锁控制器做相关指示传达给用户(如指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声、app收到被打开的信息等等)。图17中智能锁防护装置的外部运作说明:智能锁防护装置把实时数据(定位信息,电量,设备信息等)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将收集的数据经过处理传达给手机app,呈现给用户;用户通过app查看智能锁防护装置数据;用户查看数据后,根据自己的需求或智能锁防护装置情况把指令传达给app;app接收到用户指令后,指令传达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app传达的信息经过处理,传达指令给智能智能锁防护装置;用户可以通过手动输入密码(加指纹/人脸识别)进行解锁;因此,智能锁防护装置功能:定位功能、防盗功能、自动开锁功能。

该智能锁防护装置的智能安全技术是一种高度互动的智能终端体验。如果需要,可以轻松地使用可用的热键,并且仍然维护所有其他安全功能。一个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可以提供至少1个月的电量,并在3小时内充电,其中包括微型usb充电设备。完善的内部包括非吸收性封闭的泡沫垫,以保护火器的调节和响应的led照明,以查看您的安全内容与可调节的亮度内部led灯。材质轻强度高:由先进的、抗冲击的聚丙烯构成,用于豁免的韧性和钢盒重量的三分之一,(聚丙烯塑胶材料简称pp),如执勤枪支放在智能锁防护装置中空容纳腔的枪盒内完全填充泡沫以避免划伤。从自动打开的盖子快速存取你的贵重物品,文件和火器,当最需要使用的时候,可快速使用背面键盘解锁。智能锁防护装置内可以安装装有三种定位方式(gps、基站、wifi)定位,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密码箱位置(实时定位)、运动轨迹、可通过app进行跟踪,提升了用户与智能锁防护装置之间的智能互动,实现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智能防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