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内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0789发布日期:2019-11-20 00:59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密码内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门锁,特别涉及一种密码内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内门锁开锁方式都是采用机械钥匙开锁,直接转动钥匙到对应位置即可实现开锁,如图1所示,这种开锁方式安全系数低,容易技术开锁,同时,需要携带钥匙才能开锁,一旦钥匙丢失就需要撬锁,这样导致用户需要携带多把钥匙,携带和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内门锁,该密码内门锁通过密码锁头实现开锁,避免了钥匙的使用,且能够避免开锁力量过大损坏锁芯。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码内门锁,所述内门锁上设有密码锁头,密码锁头包括外壳、密码输入解锁装置、旋钮和锁闸,所述密码输入解锁装置设置于外壳上并能够露出于外壳外侧,旋钮能够运动的安装于外壳外侧,旋钮运动能够拨动内门锁的锁芯转轴转动,锁闸能够运动的安装于外壳内,锁闸能够阻止旋钮运动,密码输入解锁装置能够解除锁闸对旋钮的阻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钮能够转动的安装于外壳外侧,外壳内还设有与旋钮同轴固连的转盘,转盘侧壁上设有径向卡槽,锁闸能够沿转盘径向滑动的安装于外壳内,锁闸一端能够插设于转盘的径向卡槽内,密码锁头的密码所述解锁装置包括中心轴和密码轮,中心轴安装于外壳内,至少两组密码轮圆周方向能够转动的套设于中心轴上,密码轮圆周外侧还间隔的设有若干密码标识,外壳上设有供各个密码轮露出至少一密码标识的镂空部,且各个密码轮圆周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径向内凹部,所述各个密码轮圆周外侧壁分别紧抵锁闸另一端表面,锁闸另一端能够容纳于密码轮圆周外侧壁上的内凹部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密码锁头的外壳内还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给锁闸提供朝向密码轮上径向内凹部滑动的弹性保持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码锁头内的转盘端面上偏心的设有一插孔,内门锁的锁芯转轴端面上偏心的设有一定位销,该定位销恰能够插设于转盘上的插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销轴向能够弹性伸缩的安装于内门锁的锁芯转轴端面上,定位销端部通过倒角面或圆角面与插孔侧壁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上的插孔底面为沿转盘转动方向前方深度逐渐变浅的斜面或弧形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芯转轴端面上同轴固定设有定位圆盘,定位圆盘上偏心的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恰能够与转盘上插孔位置正对,定位销能够滑动设定距离的插设于安装孔内,安装孔内还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弹性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紧抵安装孔底面和定位销位于安装孔内的轴向端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销位于安装孔内一端内侧设有供第二弹性件容纳的凹槽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和锁芯转轴的轴心通过凹凸结构同心插接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码锁头的旋钮上和密码锁头外壳上分别设有能够位置正对的指示标记,外壳上还设有能够覆盖密码锁头的防尘盖。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内门锁上安装密码锁头,通过密码锁头上的旋钮拨动内门锁的锁芯转轴转动实现开锁,避免了钥匙的使用,使用方便、安全,且还设置了密码锁头过载保护结构,避免密码锁头上旋钮操作用力过大导致损坏内门锁锁芯的情况发生,对内门锁的锁芯具有保护作用,保证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密码内门锁1,所述内门锁1上设有密码锁头2,密码锁头2包括外壳3、密码输入解锁装置、旋钮4和锁闸,所述密码输入解锁装置设置于外壳3上并能够露出于外壳3外侧,旋钮4能够运动的安装于外壳3外侧,旋钮4运动能够拨动内门锁1的锁芯转轴14转动,锁闸能够运动的安装于外壳3内,锁闸能够阻止旋钮4运动,密码输入解锁装置能够解除锁闸对旋钮4的阻止。开锁时,只需输入密码解除锁闸对旋钮4的阻挡,操作旋钮4使内门锁1锁芯转轴14转动即可开锁,该内门锁1通过密码锁头2实现开锁,避免了使用钥匙,防止钥匙丢失无法开锁的情况发生,开锁方便,使用安全,内门锁1的面板可以预留安装孔位,锁头总成可装于内门锁1不同位置,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锁体。

所述旋钮4能够转动的安装于外壳3外侧,外壳3内还设有与旋钮4同轴固连的转盘5,转盘5侧壁上设有径向卡槽,锁闸能够沿转盘5径向滑动的安装于外壳3内,锁闸一端能够插设于转盘5的径向卡槽内,密码锁头2的密码所述解锁装置包括中心轴和密码轮6,中心轴安装于外壳3内,至少两组密码轮6圆周方向能够转动的套设于中心轴上,密码轮6圆周外侧还间隔的设有若干密码标识,外壳3上设有供各个密码轮6露出至少一密码标识的镂空部,且各个密码轮6圆周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径向内凹部,所述各个密码轮6圆周外侧壁分别紧抵锁闸另一端表面,锁闸另一端能够容纳于密码轮6圆周外侧壁上的内凹部内。

开锁时,转动密码轮6到正确的位置时,密码轮6上的径向内凹部刚好都与锁闸另一端正对,锁闸另一端可以容纳到密码轮6的径向内凹部内,锁闸一端则可以退出到转盘5的径向卡槽外侧,此时,可以转动旋转带动内门锁1的锁芯转轴14转动开锁,密码轮6也可以为内密码轮6和外密码轮6组成的密码可调结构,除了采用密码轮6结构的密码锁头2外还可以是按键密码锁头2或者指纹密码锁头2等。

密码锁头2的外壳3内还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给锁闸提供朝向密码轮6上径向内凹部滑动的弹性保持力。密码输入正确后锁闸自动解除对旋钮4的阻挡,转动旋钮4可以顺利开锁。

所述密码锁头2内的转盘5端面上偏心的设有一插孔7,内门锁1的锁芯转轴14端面上偏心的设有一定位销8,该定位销8恰能够插设于转盘5上的插孔7内。通过转盘5上的插孔7与锁芯转轴14上的定位销8配合,实现旋钮4对锁芯转轴14的同步拨动开锁,此外二者也可以是同轴固连结构来实现。

所述定位销8轴向能够弹性伸缩的安装于内门锁1的锁芯转轴14端面上,定位销8端部通过倒角面或圆角面与插孔7侧壁接触。通过该结构实现旋钮4过载保护,当旋钮4转动到位开锁后,再继续转动旋钮4则定位销8受到旋钮4侧壁压力作用弹性收缩退出转盘5的插孔7,此时转动旋钮4,锁芯转轴14不跟转,避免损坏锁芯,当开锁结束后,继续旋转旋钮4复位后,定位销8在弹性力作用下自动伸入转盘5的插孔7内,不影响下一次开锁,该结构简单,实现了内门锁1旋钮4开锁过载保护,即使旋钮4转动角度过大也不会损坏内门锁1的锁芯,该旋钮4过载保护结构还可以确保外力强行旋转旋钮4时,旋钮4空转,不带动锁体方舌转动。从而确保内门锁1不会从旋钮4处强行旋转打开,提高了内门锁1的使用安全性。

所述转盘5上的插孔7底面为沿转盘5转动方向前方深度逐渐变浅的斜面或弧形面。该结构在旋钮4过载时,可以给定位销8轴向导引,保证其顺利退出转盘5插孔7,避免发生卡制现象。

所述锁芯转轴14端面上同轴固定设有定位圆盘9,定位圆盘9上偏心的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恰能够与转盘5上插孔7位置正对,定位销8能够滑动设定距离的插设于安装孔内,安装孔内还设有第二弹性件10,第二弹性件10弹性伸缩方向的两端分别紧抵安装孔底面和定位销8位于安装孔内的轴向端面。通过第二弹性件10的弹力实现定位销8的轴向滑动伸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第二弹性件10可以为弹簧。此外,定位销8也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或者定位销8能够在一定幅度内弹性摆动的定位在锁芯转轴14上,此类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很容易想到的等同替换结构。

所述定位销8位于安装孔内一端内侧设有供第二弹性件10容纳的凹槽结构。

所述转盘5和锁芯转轴14的轴心通过凹凸结构11同心插接定位。保证旋钮4与锁芯转轴14保持同轴转动状态。

所述密码锁头2的旋钮4上和密码锁头2外壳3上分别设有能够位置正对的指示标记12,外壳3上还设有能够覆盖密码锁头2的防尘盖13。方便观察旋钮4转动开锁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