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带模组拆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6443发布日期:2020-01-24 13:3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输带模组拆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输带组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带模组拆装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模块式传输带由于其具有组装方便、稳定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而模块式传输带是由若干个模组拼接而成的,相邻模组之间通过穿轴相连接,每个模组中均组装有若干个滚珠。

现有的模块式传输带在运输时,由于需要承托货物,且传输带本身需要高速运转,因此整个传输带中的相邻模组均处于紧绷的状态,即相邻模组之间作用在穿轴上的拉力非常大,才能保持整个传输带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保持传输带的运输稳定性。但是,若此时需要对其中的某个模组进行更换,则需耗费巨大的外力才可抵抗拉力,将穿轴从相邻的模组之间取出。巨大外力的施加还有可能会对传输带本身造成破坏,同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且传输带上并无着力点从外力施加,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更换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带模组拆装夹具,可轻松解除相邻模组与穿轴之间的拉力,提高模组更换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传输带模组拆装夹具,所述模组中装设有若干个滚珠;所述拆装夹具包括:

一弯折件,包括一底板和从所述底板边缘往上延伸的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底板;

一插齿件,所述插齿件组装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插齿件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若干个竖齿,所述竖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滚珠与所述模组之间的间距,以实现所述竖齿插入所述滚珠与所述模组之间的间隙中;

一拉板,所述拉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拉板受到外力后为所述插齿件提供纵向拉力。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滚珠框,相邻所述滚珠框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模组中相邻所述滚珠之间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宽度与一所述模组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拉板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开设有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拉板的端部分别到定位板的左侧边缘线和右侧边缘线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横向水平中线以下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插齿件的表面同样开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插齿件通过在所述螺孔内组装有螺栓组件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拆装夹具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插齿件相连接,所述挡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底板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下边沿设有若干个与滚珠外轮廓相吻合的弧形槽,相邻所述弧形槽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所述滚珠之间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挡板与所述插齿件通过在所述螺孔内组装有螺栓组件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拉板受到外力后为所述插齿件提供水平拉力,使得传输带局部受到水平拉力后隆起,使得隆起处的相邻模组与穿轴之间的拉力消除,即可快速且轻松地将穿轴和相邻模组取出,提高传输带模组的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拆装夹具应用在传输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拆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拆装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组;101、滚珠;102、滚珠隔栏;103、穿轴;2、拆装夹具;201、底板;202、滚珠框;203、定位板;204、拉板;205、插齿件;206、竖齿;207、挡板;208、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模块式传输带是由若干个模组1拼接而成的,若干个模组1纵向排列后再通过穿轴103穿过相邻模组1的穿孔实现相邻的模组1相连接,从而完成传输带的组装工作,其中每个所述模组1中均装设有若干个滚珠101。

如图1~4所示,应用在传输带模组1中的所述拆装夹具2包括:

一弯折件,包括一底板201和从所述底板201边缘往上延伸的一定位板203,所述底板201和定位板203一体成型,且所述定位板203垂直于所述底板201;所述底板201用于放置在传输带上,由于传输带上的滚珠101顶端会突起模组1的上表面,为了增加底板201与模组1上表面的接触面,将所述底板201的宽度设置为与一个模组1的宽度相同,且在底板201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滚珠框202,每个滚珠框202的尺寸与滚珠101的尺寸相吻合,使得底板201放置在模组1上时,底板201上的滚珠框202可套装在滚珠101突出模组1上表面的部分,使得底板201与模组1上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同时当整个拆装夹具2纵向移动时,滚珠框202可卡住滚珠101带动整个模组1纵向移动,从而使得该模组1前进。

而在定位板203的正面处固定有拉板204,在本实施例中,拉板204通过焊接与定位板203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203与拉板204相互垂直,并在拉板204远离定位板203的一端开设有开孔,使用者可通过手动抓取拉板204的开孔或通过机器设备绑定在开孔处,从而对整个拆卸夹具进行拉动,实现带动模组1前进。

为了保证外力可均匀得作用在整个拆装夹具2上,保持拉板204的端部到定位板203左侧边缘的距离与拉板204端部到定位板203右侧边缘的距离相同,避免拆装夹具2在拉动模组1时出现倾斜或偏移,影响整个拆装夹具2的整体稳定性。

而在定位板203的背面组装有插齿件2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203的横向水平中线以下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插齿件205的表面同样开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定位板203与所述插齿件205通过在所述螺孔内组装有螺栓组件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

而所述插齿件205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若干个竖齿206,所述竖齿206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滚珠101与所述模组1之间的间距,使得所述竖齿206可插入所述滚珠101与所述模组1之间的间隙中;为了保证竖齿206可准确对位,将两个相邻竖齿206限定为一组,一组中的两个相邻竖齿206之间的距离等于滚珠101的转轴的直径,其中转轴用于贯穿滚珠101轴心后固定在模组1上;并将相邻组之间两个竖齿206的距离等于滚珠隔栏102的宽度,其中滚珠隔栏102位于模组1上相邻滚珠101之间,用于隔开相邻的滚珠101,避免相邻滚珠101相互影响。

所述插齿件205用于将拆装夹具2卡接在传输带上,当拉板204受到外力移动时,即可带动卡接处的模组1进行移动。

为了维持插齿件205在移动过程中贴紧定位板203,避免插齿件205翘起,在所述拆装夹具2还包括挡板207,所述挡板207的下边沿与所述底板201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在所述挡板20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挡板207与所述插齿件205通过在所述螺孔内组装有螺栓组件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

为了提高拆装夹具2与传输带的卡接面积,将所述挡板207的下边沿设有若干个与滚珠101外轮廓相吻合的弧形槽208,相邻所述弧形槽208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所述滚珠101之间间距相同;挡板207的弧形槽208为滚珠101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从而使得插齿件205的竖齿206可更加深入地插进滚珠101与模组1之间的间隙中,可避免插齿件205在移动时竖齿206与模组1的接触面积小,导致竖齿206的局部压力过大发生弯折或断裂。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从完整的传输带中拆下某个模组1,将拆卸夹具的竖齿206插入该模组1的滚珠101间隙中,沿着传输带的运输方向拉动拆卸夹具,此时竖齿206带动模组1移动,使得该模组1微微隆起,此时即可减小相邻模组1与穿轴103之间的拉力,即可将穿轴103取出并对模组1进行更换。

此外,还可将两个对称的拆卸夹具分别放置在该模组1的前后方,并将两个对称的拆卸夹具的竖齿206分别插入对应的滚珠101间隙中,利用外力将两个对称的拆卸夹具同步且同向拉动,使得两个对称的拆卸夹具之间的模组1全部受力后隆起,使得相邻模组1与穿轴103之间的拉力消失,此时即可轻松将穿轴103取出,从而对模组1进行更换,使得更换过程更加轻松和省力,大幅度提高更换的效率。

当需要将新的模组1连接在传输带上并恢复相邻模组1之间的拉力时,同样可将拆装夹具2的竖齿206插入滚珠101与模组1之间的间隙中,并对其施加反方向的力,使得隆起的模组1逐渐恢复水平,从而使得相邻模组1之间与穿轴103的拉力逐渐增加,从而恢复传输带的绷紧状态。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