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顶板预埋钢筋钻孔施工用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0536发布日期:2019-12-24 22:35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造柱顶板预埋钢筋钻孔施工用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造柱顶板预埋钢筋钻孔施工用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构造柱顶板预埋钢筋钻孔作业施工,常规的做法是,作业人员站在马凳或扶梯上,手持钻孔机反向垂直于天花板进行作业。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有:

1)需要手持混凝土钻孔机进行作业,工作量大且作业方式不便于发力,作业人员靠近钻孔作业面,粉尘污染严重;

2)作业人员需在马凳或者扶梯上作业,作业面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每钻完一个孔,需移动马凳或扶梯,重新攀爬作业,平均完成一个混凝土天花板钻孔需要20分钟,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构造柱顶板预埋钢筋钻孔施工用辅助工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构造柱顶板预埋钢筋钻孔施工用辅助工装,包括下立杆和上立杆,下立杆和上立杆互相平行设置且通过若干组互相平行设置的连接臂相连,每组连接臂包括两根连接杆,两根连接杆分别位于下立杆和上立杆的两侧,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下立杆和上立杆的侧壁铰接,其中一根连接杆靠近下立杆的一端固设有手柄,下立杆中部侧壁上固设有水平尺,下立杆底部固设有底座,上立杆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混凝土钻孔机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安装孔。

优选的,连接臂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手柄与最下方的连接臂的一根连接杆相连。

优选的,手柄与连接杆平行设置。

优选的,底座的底面为凹陷的弧面。

优选的,弧面内侧固设有海绵垫。

优选的,上立杆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混凝土钻孔机电缆的扎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原理,混凝土钻孔机安置于支架上立杆顶部,作业人员仅需移动支架即可完成多个钻孔作业,而无需攀爬、移动马凳或扶梯,完成一个混凝土天花板钻孔仅要5分钟,提高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高处作业,有利于安全管理,降低了安全隐患。作业人员距离作业面的距离较远,减少了施工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下立杆;2-上立杆;3-连接杆;4-手柄;5-水平尺;6-底座;7-安装槽;8-安装孔;9-海绵垫;10-扎环;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构造柱顶板预埋钢筋钻孔施工用辅助工装,包括下立杆1和上立杆2,下立杆1和上立杆2互相平行设置且通过若干组互相平行设置的连接臂相连,每组连接臂包括两根连接杆3,两根连接杆3分别位于下立杆1和上立杆2的两侧,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与下立杆1和上立杆2的侧壁铰接,其中一根连接杆3靠近下立杆1的一端固设有手柄4,下立杆1中部侧壁上固设有水平尺5,下立杆1底部固设有底座6,上立杆2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混凝土钻孔机的安装槽7,安装槽7的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安装孔8。

优选的,连接臂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手柄4与最下方的连接臂的一根连接杆3相连。

优选的,手柄4与连接杆3平行设置。

优选的,底座6的底面为凹陷的弧面。

优选的,弧面内侧固设有海绵垫9。

优选的,上立杆2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混凝土钻孔机电缆的扎环10。

下立杆1采用1根长1700mm的2mm厚铝合金100*50空心扁方管,底座6采用橡胶材质,上立杆2采用1根长1500mm的2mm厚铝合金800*50空心扁方管,连接杆3采用700mm的2mm厚铝合金80*20空心扁方管,上立杆2切割200*40*50支架凹槽作为安装槽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上立杆2顶部的安装槽7内安装混凝土钻孔机,利用扎环10扎实固定混凝土钻孔机的电缆,选择天花板钻孔位置,将6—混凝土钻孔机的钻头对准预钻孔位置。调整角度使水平尺5的水准气泡居中,此时混凝土钻孔机与天花板垂直,启动混凝土钻孔机的作业电源。作业人员手动向下拉动手柄4,即会使上立杆2产生压向天花板方向的作用力,推动混凝土钻孔机完成钻孔,完成钻孔作业后,关闭转孔机电源。作业人员手动向上推动手柄4,即会使上立杆2产生向下的作用力,拔出混凝土结构中的钻孔机钻杆。移动本实用新型即可进行下一钻孔位置作业。

钻孔过程中时,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作业人员调整底座6的水平位置,以保持混凝土钻孔机与天花板近似垂直。当作业面过高时,也可将底座6置于作业人员的肩上,施工方便且便于发力。这种方式下完成一个混凝土天花板钻孔仅要5分钟,提高作业效率;避免了高处作业,有利于安全管理,降低了安全隐患;作业人员距离作业面的距离较远,减少了施工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