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0535发布日期:2019-12-24 22:3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丝网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平面内的方形物体定位须要限制三个自由度,即方形物体的侧面两个约束点以及相邻侧面一个约束点即可完全确定方形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对于硬质且侧面受推力不易弯曲形变的方形物体,三点定位的容易实现;而对于软质而且侧面受推力时容易产生弯曲形变的方形物体的三点定位法定位方法则不多,因为推动方形物体朝向定位点方向移动,当相应侧面贴合定位点时,推力难以控制,方形物体产生弯曲形变,导致定位不准确。同时,丝网印刷时,如果定位平面上的承印部分出现明显的凹凸面,将对丝印网版产生损伤,缩短网版寿命。

因此,现有的定位设备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

所述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包括定位工作台、第一移动定位组件、第二移动定位组件、第三移动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真空吸附孔、第二定位真空吸附孔和第三定位真空吸附孔;所述定位工作台具有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和邻近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移动定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移动定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三移动定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真空吸附孔邻近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所述第二定位真空吸附孔邻近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所述第三定位真空吸附孔邻近所述第三定位槽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方并与之连接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下方并与之连接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三移动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三定位块的下方并与之连接的第三移动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工作台具有上表面、和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个真空吸附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上槽、第一定位下槽;第一定位上槽和第一定位下槽贯穿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定位上槽的开设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定位下槽的开设宽度,如此形成第一台阶,用以承载第一定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槽包括第二定位上槽、第二定位下槽;第二定位上槽和第二定位下槽贯穿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定位上槽的开设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下槽的开设宽度,如此形成第二台阶,用以承载第二定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定位槽包括第三定位上槽、第三定位下槽;第三定位上槽和第三定位下槽贯穿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三定位上槽的开设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定位下槽的开设宽度,如此形成第三台阶,用以承载第三定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顶表面高于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表面高于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定位块的顶表面高于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定位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三定位块下降,使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三定位块的顶表面与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保持对齐,定位工作台的承印面保持平整,无凹凸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具有第一定位槽前侧面;所述第二定位槽具有第二定位槽前侧面;所述第三定位槽具有第三定位槽前侧面;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前侧面预留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前侧面预留一定距离;所述第三定位块与所述第三定位槽前侧面预留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突破常规,利用逆向思维,将原来移动的定位工作台固定,而把原来固定的定位块改变成可移动的定位块,从而完成定位功能,并且定位完成后,定位平面上承印部分不会出现明显凹凸面,防止对丝印网版产生损伤,从而延长了网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初始状态时的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状态时的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所涉及的标号:

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100、定位工作台40、第一移动定位组件10、第二移动定位组件20、第三移动定位组件30、第一定位真空吸附孔50、第二定位真空吸附孔60、第三定位真空吸附孔70、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第三侧壁43、第四侧壁44、第一定位槽45、第二定位槽46、第三定位槽47、上表面48、真空吸附孔49、第一定位块11、第一移动机构12、顶表面13、第二定位块21、第二移动机构22、顶表面23、第三定位块31、第三移动机构32、顶表面33、第一定位槽前侧面451、第二定位槽前侧面461、第三定位槽前侧面4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初始状态时的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状态时的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100,包括定位工作台40、第一移动定位组件10、第二移动定位组件20、第三移动定位组件30、第一定位真空吸附孔50、第二定位真空吸附孔60和第三定位真空吸附孔70;所述定位工作台40具有第一侧壁41、与所述第一侧壁41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43,连接所述第一侧壁41和第三侧壁43的第二侧壁42和第四侧壁44;所述第一侧壁4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45、邻近所述第一定位槽45的第二定位槽46;所述第二侧壁42上开设有第三定位槽47;所述第一移动定位组件10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5;所述第二移动定位组件20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6;所述第三移动定位组件30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槽47;所述第一定位真空吸附孔50邻近所述第一定位槽45设置;所述第二定位真空吸附孔60邻近所述第二定位槽46设置;所述第三定位真空吸附孔70邻近所述第三定位槽47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定位组件10包括第一定位块11、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块11的下方并与之连接的第一移动机构12;所述第二移动定位组件20包括第二定位块21、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块21的下方并与之连接的第二移动机构22;所述第三移动定位组件30包括第三定位块31、设于所述第三定位块31的下方并与之连接的第三移动机构32。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工作台40具有上表面48、和所述上表面48相对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45包括第一定位上槽、第一定位下槽;第一定位上槽和第一定位下槽贯穿所述定位工作台40的上表面48和下表面;第一定位上槽的开设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定位下槽的开设宽度,如此形成第一台阶,用以承载第一定位块11;进一步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块11的顶表面13高于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48。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槽46包括第二定位上槽、第二定位下槽;第二定位上槽和第二定位下槽贯穿所述定位工作台40的上表面48和下表面;第二定位上槽的开设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下槽的开设宽度,如此形成第二台阶,用以承载第二定位块21;进一步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定位块21的顶表面23高于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4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定位槽47包括第三定位上槽、第三定位下槽;第三定位上槽和第三定位下槽贯穿所述定位工作台40的上表面48和下表面;第三定位上槽的开设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定位下槽的开设宽度,如此形成第三台阶,用以承载第三定位块31;进一步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三定位块31的顶表面33高于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4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45具有第一定位槽前侧面451;所述第二定位槽46具有第二定位槽前侧面461;所述第三定位槽47具有第三定位槽前侧面471。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块11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前侧面451预留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定位块21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前侧面461预留一定距离;所述第三定位块31与所述第三定位槽前侧面471预留一定距离。进一步地,定位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块11、第二定位块21、第三定位块31下降,使第一定位块11、第二定位块21、第三定位块31的顶表面与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48保持对齐,定位工作台的承印面保持平整,无凹凸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工作台40的上表面48上还设有若干个真空吸附孔4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的操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提供如上所述述的方形轻薄物体定位设备100;

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移动定位组件10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5;所述第二移动定位组件20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6;所述第三移动定位组件30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槽47;所述第一定位块11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前侧面451预留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定位块21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前侧面461预留一定距离;所述第三定位块31与所述第三定位槽前侧面471预留一定距离;

提供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将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移动至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48,且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的一侧面位于第一定位块11、第二定位块21的水平移动范围内,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的一相邻侧面位于第三定位块31的水平移动范围内,但未准确定位;

使第一定位真空吸附孔50、第二定位真空吸附孔60处于真空开启状态,有效吸附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同时水平移动第一定位块11、第二定位块21,使第一定位块11、第二定位块21的前侧面均接触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的侧面,并继续水平移动,直至贴合相应第一定位槽45、第二定位槽46的前侧面,并保持固定;

使第三定位真空吸附孔70处于真空开启状态,有效吸附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并使第一定位真空吸附孔50、第二定位真空吸附孔60处于非真空状态,水平移动第三定位块31,使第三定位块31的前侧面接触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的相邻侧面,并继续水平移动,直至贴合第三定位槽47的前侧面,并保持固定,完成待定位方形轻薄物体的定位,随后使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48的真空吸附孔处于真空状态,牢靠固定方形轻薄物体;

第一定位块11、第二定位块21、第三定位块31下降,使第一定位块11、第二定位块21、第三定位块31的顶表面与定位工作台的上表面48保持对齐,定位工作台的承印面保持平整,无凹凸面,如此完成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印刷完成后,抬起丝印网版,破除所有真空状态,第一定位块11、第二定位块21、第三定位块31回复到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突破常规,利用逆向思维,将原来移动的定位工作台固定,而把原来固定的定位块改变成可移动的定位块,从而完成定位功能,并且定位完成后,定位平面上承印部分不会出现明显凹凸面,防止对丝印网版产生损伤,从而延长了网版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