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扇框齐平的联动锁高窗开启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2819发布日期:2020-01-24 11:0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窗扇框齐平的联动锁高窗开启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窗扇框齐平的联动锁高窗开启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建筑中,尤其在一些工厂中,窗户往往设置在距离地面较高的位置,这种窗户在开启和关闭时,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借助一根长杆,利用长杆的端部接触窗户把手来开启和关闭窗户,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长杆与窗户把手之间没有设置有效的连接装置,使得窗户在开启的过程中容易与长杆脱离,使用起来不方便。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184468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高窗开启辅助装置,包括连接部、撑杆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连接窗户把手,所述撑杆上设有与连接部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撑杆上还设有与固定部配合的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撑杆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窗户在开启的过程中撑杆与连接部不易脱离,同时,由于撑杆与连接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只需选择撑杆就能实现撑杆与连接部的连接与脱离,操作简便。但是现有高窗开启装置存在着开启机构不够方便,市面上大多为电动开启,浪费较多电能,开窗机构的结构较为繁琐,不便于拆装,高窗机构的密封性能较差,容易渗水或透风的问题。

因此,发明窗扇框齐平的联动锁高窗开启平台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窗扇框齐平的联动锁高窗开启平台,以解决了现有高窗开启装置存在着开启机构不够方便,市面上大多为电动开启,浪费较多电能,开窗机构的结构较为繁琐,不便于拆装,高窗机构的密封性能较差,容易渗水或透风的问题。窗扇框齐平的联动锁高窗开启平台,包括窗框,窗扇,开窗机构,角传动机构,手动杆,旋转配件,窗扇连接件,窗框连接件,t字形连接块和墙体,所述窗框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窗扇通过铰链和螺钉固定在窗框的上侧;所述开窗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窗扇连接件和窗框连接件的左侧;所述角传动机构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的右上侧;所述手动杆通过旋转配件固定在窗框的右侧;所述旋转配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的右下侧;所述窗扇连接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扇的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窗框连接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的左侧;所述t字形连接块采用两个,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扇和窗框的左侧。

所述开窗机构包括底座,折叠杆,支撑杆和滑块,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连接件的左侧;所述折叠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右侧;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块的右侧,且另一端与折叠杆连接;所述滑块卡接在底座上,并与传动杆连接。

所述角传动机构包括壳体,蜗杆,涡轮和传动杆,所述壳体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的右上侧;所述蜗杆通过轴套固定在壳体的左上侧;所述涡轮设置在壳体的右上侧,并与手动杆过盈配合,且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杆与蜗杆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窗扇连接件和窗框连接件的右侧均开设有c形槽口,能够直接扣住t字形连接块,使得开窗机构拆装更加方便。

所述窗扇的右下端和窗框的左上端均开设u形槽口,并嵌装橡胶条,采用双重密封,使得窗扇和窗框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窗扇连接件和窗框连接件的设置,通过在窗扇连接件和窗框连接件的右侧均开设有c形槽口,能够直接扣住t字形连接块,使得开窗机构拆装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窗扇和窗框的设置,通过在窗扇的右下端和窗框的左上端均开设u形槽口,并嵌装橡胶条,采用双重密封,使得窗扇和窗框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

3.本实用新型的开窗机构和角传动机构的设置,通过手动杆带动角传动机构运动,实现由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带动开窗机构中的滑块进行往复运动,与滑块连接的折叠杆带动支撑杆伸展,实现高窗的开启或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角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窗框,2-窗扇,3-开窗机构,31-底座,32-折叠杆,33-支撑杆,34-滑块,4-角传动机构,41-壳体,42-蜗杆,43-涡轮,44-传动杆,5-手动杆,6-旋转配件,7-窗扇连接件,8-窗框连接件,9-t字形连接块,1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窗扇框齐平的联动锁高窗开启平台,包括窗框1,窗扇2,开窗机构3,角传动机构4,手动杆5,旋转配件6,窗扇连接件7,窗框连接件8,t字形连接块9和墙体10,所述窗框1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10上;所述窗扇2通过铰链和螺钉固定在窗框1的上侧;所述开窗机构3通过螺栓固定在窗扇连接件7和窗框连接件8的左侧;所述角传动机构4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1的右上侧;所述手动杆5通过旋转配件6固定在窗框1的右侧;所述旋转配件6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1的右下侧;所述窗扇连接件7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扇2的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窗框连接件8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1的左侧;所述t字形连接块9采用两个,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扇2和窗框1的左侧。

所述开窗机构3包括底座31,折叠杆32,支撑杆33和滑块34,所述底座31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连接件8的左侧;所述折叠杆3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1的右侧;所述支撑杆33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块34的右侧,且另一端与折叠杆32连接;所述滑块34卡接在底座31上,并与传动杆44连接。

所述角传动机构4包括壳体41,蜗杆42,涡轮43和传动杆44,所述壳体41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1的右上侧;所述蜗杆42通过轴套固定在壳体41的左上侧;所述涡轮43设置在壳体41的右上侧,并与手动杆5过盈配合,且与蜗杆42啮合连接;所述传动杆44与蜗杆42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窗扇连接件7和窗框连接件8的右侧均开设有c形槽口,能够直接扣住t字形连接块9,使得开窗机构3拆装更加方便。

所述窗扇2的右下端和窗框1的左上端均开设u形槽口,并嵌装橡胶条,采用双重密封,使得窗扇2和窗框1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通过手动杆5带动角传动机构4运动,实现由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带动开窗机构3中的滑块34进行往复运动,与滑块34连接的折叠杆32带动支撑杆33伸展,实现高窗的开启或关闭,通过在窗扇2的右下端和窗框1的左上端均开设u形槽口,并嵌装橡胶条,采用双重密封,使得窗扇2和窗框1的密封性能大大提高,通过在窗扇连接件7和窗框连接件8的右侧均开设有c形槽口,能够直接扣住t字形连接块,使得开窗机构3拆装更加方便。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