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0203发布日期:2020-01-14 23:07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智能配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智能配送机器人等逐渐成为生活中常用的设备,逐渐改变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运输、清洗、行政、救援、老人监护等,大大减少了人工工作量,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无限便利。

目前,在办公楼等区域还在使用传统的文件发送方式,然而传统的发放文件运输过程,浪费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

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储物柜、与所述储物柜等数量的电磁锁、主控制器、信息验证单元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的运动机构;

其中每一个所述储物柜包括一个柜门和一个柜体,所述柜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柜门固定在所述壳体外侧壁,且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相配合;所述电磁锁包括锁定件和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固定于每一个所述柜体的侧壁,所述锁定件固定于每一个所述柜门上,且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定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结合或分离;

所述主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锁定件、所述锁定结构、运动机构和所述信息验证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验证单元用于接收取件人员输入的验证信息,并转发所述验证信息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机构向目标配送地址运动,并验证所述验证信息且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定结构分离,以使所述柜门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侧壁上设有卡固结构;所述柜体通过所述卡固结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卡固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壁上的卡槽,所述柜体的两端侧壁分别卡接于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卡固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的隔板托,所述柜体的两端侧壁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隔板托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为锁栓,所述锁定结构为与所述锁栓相配合的槽或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锁还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且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锁定件和所述锁定结构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定结构锁定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轮,所述轮可多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还包括摄像设备和导航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和所述导航设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摄像设备和所述导航设备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储物柜、与所述储物柜等数量的电磁锁、主控制器、信息验证单元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的运动机构;其中每一个所述储物柜包括一个柜门和一个柜体,所述柜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柜门固定在所述壳体外侧壁,且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相配合;所述电磁锁包括锁定件和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固定于每一个所述柜体的侧壁,所述锁定件固定于每一个所述柜门上,且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定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结合或分离;所述主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锁定件、所述锁定结构、运动机构和所述信息验证单元;该智能配送机器人设有多个互相独立的储物柜,因此可放置多个文件(或物品),且每一个文件(或物品)可以归属于不同的人,可以实现一次配送多个文件(或物品)以及给多人配送文件(或物品),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另外,每一个储物柜设置有柜体和柜门,电磁锁以及信息验证单元,只有在验证通过时相应的柜门才能被打开,能有效保证配送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误拿文件(或物品)等。

(2)该智能配送机器人的运动机构是可旋转的轮,方便智能配送机器人多方位且快速运动;可以在多楼层之间运动。

(3)该智能配送机器人上设有摄像设备和导航设备,摄像设备可以用来拍摄视频,记录路况以及取件的人信息,一方面能在出现问题时候及时发现纠正,另一方面可以在因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取件人拿错信件时快速找到相关信息;导航设备可以用来指导机器人快速到达目的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配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智能配送机器人,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储物柜20、与储物柜等数量的电磁锁30、主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信息验证单元40以及固定于壳体10底部的运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主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及信息验证单元40;其中每一个储物柜20包括一个柜门22和一个柜体24,柜体24安装在壳体10内部,柜门22固定在壳体10外侧壁,且柜门22与柜体24相配合;电磁锁30包括锁定件和锁定结构32;锁定结构32固定于每一个柜体24的侧壁,锁定件固定于每一个柜门上,且锁定件与锁定结构32相配合以使柜门22与柜体24结合或分离;主控制器分别连接锁定件、锁定结构32、运动机构和信息验证单元。

具体的,储物柜20的数量为多个,其排列或安装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采用纵横交错等排列方式,只要能将储物柜20放进壳体10内部即可。电磁锁30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地吸住吸附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只要小小的电流电磁锁就会产生莫大的磁力,控制电磁锁电源的门禁系统识别人员正确后即断电,电磁锁失去吸力即可开门。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锁30用于打开以及关闭储物柜20的柜门22,以保证在寄存物件以及用户取物件时打开柜门方便寄取物件;而在物件运行过程中关闭柜门从而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物件滑落及被冒领。电磁锁30包括锁定件和锁定结构32,锁定件安装在柜门22上,而锁定结构32安装在柜体24上,锁定件和锁定结构32可相互配合,即锁定件可以锁定在锁定结构32上,从而使得柜门22关闭;当锁定件与锁定结构32分离时,柜门22打开。另外,运动机构是供只能配送机器人移动的设备,使得机器人从起始位置运行到指定的目标位置。信息验证单元主要用于对待取件的人输入的信息进行验证,当信息验证通过时才能打开相应的储物柜20的柜门22,从而保证取件人取到正确的物件。主控制器分别与运动机构、信息验证单元、电磁锁电连接,控制运动机构、信息验证单元以及电磁锁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储物柜20、与储物柜等数量的电磁锁30、固定于壳体底部的运动机构、主控制器以及信息验证单元40;其中每一个储物柜包括一个柜门22和一个柜体24,柜体24安装在壳体10内部,柜门22固定在壳体10外侧壁,且柜门22与柜体24相配合;电磁锁30包括锁定件(图中未示出)和锁定结构32;锁定结构32固定于每一个柜体24的侧壁,锁定件固定于每一个柜门22上,且锁定件与锁定结构32相配合以使柜门22与柜体24结合或分离;主控制器分别连接锁定件、锁定结构32、运动机构和信息验证单元40;该智能配送机器人设有多个互相独立的储物柜20,因此可放置多个文件(或物品),且每一个文件(或物品)可以归属于不同的人,可以实现一次配送多个文件(或物品)以及给多人配送文件(或物品),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另外,每一个储物柜20设置有柜体24和柜门22,电磁锁30以及信息验证单元40,只有在验证通过时相应的柜门才能被打开,能有效保证配送的准确性,避免其他人误拿文件(或物品)等。

进一步地,信息验证单元40用于接收取件人员输入的验证信息,并转发验证信息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控制运动机构向目标配送地址运动,并验证验证信息且在验证通过时,控制锁定件与锁定结构32分离,以使柜门打开。

具体而言,信息验证单元40主要用于接收取件人员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将验证信息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对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其中信息验证单元接收验证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可以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密码等方式。信息验证单元40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以方便用户输入验证信息。另外,主控制器控制运动机构根据配送信息将物件运输至目标地点;配送信息是指和配送相关的信息,具体的,配送信息包括:寄件人地址、寄件人联系方式、收件人地址、收件人联系方式和物品信息等信息。配送信息可以是寄件人在终端预约寄件时,寄件人通过终端填写配送信息。进一步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进一步的,配送信息由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配送信息后,将配送信息发送至配送机器人。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部侧壁上设有卡固结构;柜体通过卡固结构固定。采用卡固结构方便柜体的安装,且安装非常稳固牢靠。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方式中,卡固结构包括开设在柜体24侧壁上的卡槽,柜体24的两端侧壁分别卡接于卡槽中。柜体24与卡槽通过榫接或者螺丝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卡槽中,以保证柜体24与卡槽之间地稳固连接。作为优选地实施例,卡槽可以开设在壳体10的一个或两个侧壁上;另外,卡槽可以设置多个,便于安装多个柜体24。

进一步地,卡固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壁上的隔板托,柜体24的两端侧壁分别设置在两个隔板托上。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固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在壳体10的内侧壁上的隔板托,隔板托可以是金属支架或者托架,柜体24的两端侧壁设置在两个隔板托上。柜体24的两端侧壁和隔板托还可以通过螺钉联接、铰链连接和胶接等方式连接,以达到更加稳固的效果。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设置平行排列地多组隔板托,便于安装多个柜体24。

进一步地,锁定件为锁栓,锁定结构32为与锁栓相配合的槽或孔。

具体地,锁定件为锁栓,锁定结构32为槽或孔,其中槽或孔可以与锁栓相配合,即锁栓卡接在槽或孔中,使得柜门22关闭;锁栓与槽或孔分离,使得柜门22开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磁锁还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主控制器和驱动电路电连接,且驱动电路分别与锁定件和锁定结构电连接,控制电路根据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锁定件与锁定结构锁定或分离。采用上述的驱动电路能快速驱动锁定件与锁定结构锁定及分离,从而保证柜门22快速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运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轮,轮可多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当运动机构包括多个轮时,轮可以分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可设置在壳体10底部的中间位置,通常采用旋转轴连接;从动轮通常设置在壳体10底部的角上,从动轮可以是4个,分别设有在壳体10底部的四个角,方便智能机器人多方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摄像设备和导航设备,摄像设备和导航设备设置在壳体上,且摄像设备和导航设备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

具体而言,摄像设备和导航设备可以安装在壳体10的底部、顶部或周围;摄像设备可用于在智能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拍摄视频,记录路况以及取件的人信息,一方面能在出现问题时候及时发现纠正,另一方面可以在因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取件人拿错信件时快速找到相关信息;导航设备可以用来指导机器人快速到达目的地。

进一步地,主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为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控制器,能接收、处理和输出各种开关量、模拟量和不同码制的数码,除能实现一般的逻辑控制(顺序、步进、时序和锁存等)功能外,还能实现数据运算、数据转换及数据通信等功能,硬件配置灵活、组态方便,编程方法简便,抗干扰能力强。

另外,主控制器还可以选择单片机,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器(timer/counter)、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与应用在个人电脑中的通用型微处理器相比,它更强调自供应(不用外接硬件)和节约成本。它的最大优点是体积小,可放在仪表内部,方便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电源5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