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爆物品防爆运输车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2929发布日期:2020-02-14 16:3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民爆物品防爆运输车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爆物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爆物品防爆运输车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民爆物品一般是指工程所用乳化炸药、硝铵炸药、铵油炸药及电雷管、导爆管、导爆索、导火索等。民爆物品是具有易燃易爆危险属性的特殊商品,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对民爆产品的生产、仓储、流通、运输、使用等环节实现全程管控有着重要意义。

民爆物品一般是通过专用的防爆运输车辆进行运输,由于运输物品的安全性以及重要性,因此,防爆运输车的门锁一般选用智能锁,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锁常见的有指纹锁,一般包括锁具,指纹识别系统,其原理是通过指纹识别匹配完成第一步开锁,然后就可以打开智能锁的机械部件,也就是锁具;但是这种智能锁存在以下问题:

1、指纹识别系统在锁具上的识别区一般均采用触控屏的形式,这样,在防爆运输车辆长期的运输过程中,识别区容易积累灰尘,污水等赃物,并且还容易由于磕碰等因素对其造成损坏,使用不方便。

2、这种锁一般只需要通过一次指纹识别就可以打开,安全级别不算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民爆物品防爆运输车的智能锁,在锁具上设置指纹识别开锁区、指纹识别开盖区以及对指纹识别开锁区进行保护的保护盖,通过指纹识别开盖区的指纹识别打开保护盖,从而在指纹识别开锁区进行二次识别认证进行开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民爆物品防爆运输车的智能锁,包括锁具,在锁具的表面设置有指纹识别开锁区和指纹识别开盖区,在锁具内部具有控制芯片,

在所述指纹识别开锁区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相对铰接处的另一端设有卡接部,在所述锁具相对铰接处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接部匹配固定连接的对接部;

所述锁具内设置有连接并控制所述对接部移动以分离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对接部的驱动机构;

所述指纹识别开盖区的指纹识别系统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对接部是横截面为勾形的板块结构;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对接部的勾部对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安装在所述锁具内的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电源通断通过控制芯片控制,在所述锁具内设有两个固定环,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金属丝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的固定环与所述对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盖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不与所述输出轴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的固定环分别位于所述微型电机的正上方与所述对接部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在所述保护盖相对铰接处的另一端还活动铰接有用于盖住所述指纹识别开盖区的弧形盖。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锁具上设置指纹识别开锁区、指纹识别开盖区以及对指纹识别开锁区进行保护的保护盖,在指纹识别开盖区的进行指纹识别认证,通过锁具内部的控制芯片控制驱动机构来打开保护盖,从而在指纹识别开锁区进行二次识别认证进行开锁,安全性强,而且能够有效保护识别区域,避免灰尘等赃物影响识别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锁具;2-指纹识别开锁区;3-指纹识别开盖区;4-控制芯片;5-保护盖;6-卡接部;7-对接部;8-驱动机构;9-勾部;10-输出轴;11-固定环;12-金属丝;13-铰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民爆物品防爆运输车的智能锁,主要目的是实现智能锁的二次指纹识别认证开锁以及对指纹识别区域进行保护的功能。

该智能锁一般性的包括常规机械部分的锁具1,以及作为智能锁认证开启的指纹识别系统和设置在锁具1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并接收指纹识别系统的识别认证,然后执行开锁操作;控制系统一般包括常用的控制芯片,如51单片机,arm单片机等,基于上述智能锁的现有结构,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特征如下:

该智能锁的特征之一在于,实现智能锁的二次识别认证开启,具体的:

在锁具的表面设置有指纹识别开锁区2和指纹识别开盖区3,在锁具1内部具有控制芯片4,在指纹识别开锁区2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不锈钢材质的保护盖5。其中,指纹识别开盖区3的作用在于通过其指纹识别系统进行第一次识别认证,认证通过后打开保护盖5,从而可以在指纹识别开锁区2通过其指纹识别系统进行二次识别认证,认证通过,即可以进行开锁操作。而且,针对于防爆运输车辆长期的运输过程中识别区容易积累灰尘,污水等赃物,并且还容易由于磕碰等因素对其造成损坏的问题,能够有效地进行解决。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锁操作为现有智能锁开锁的常规操作方式。

另外,保护盖5的开启方式主要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在保护盖5上相对其与锁具1的铰接处13的另一端设有卡接部6,且在所述锁具1上相对其与锁具1的铰接处13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接部6匹配固定连接的对接部7;锁具1内设置有连接并控制所述对接部7移动以分离所述卡接部6和所述对接部7的驱动机构8。通过驱动机构8控制驱动对接部7移动,使其与原本匹配在一起的卡接部6分离,从而使得保护盖5可以围绕铰接处13转动,打开保护盖5在指纹识别开锁区2进行二次识别认证开锁。

该智能锁的特征之二在于,卡接部6和对接部7采用与锁具1内部本体相匹配的结构来实现固定匹配以及分离的功能,并且不过多占据锁具1内部的空间,具体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部6和对接部7都是横截面为近似于勾形的板块结构;卡接部6和对接部7的勾部9卡接在一起实现保护盖5的固定,当卡接部6和对接部7的勾部9分离,卡接部6就可以脱离锁具1,从而保护盖5就可以打开。

相比常规的固定手段,例如:锁扣、磁吸等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勾形板块结构更容易贴近锁具1本体进行设计,合理利用锁具1本体的空隙,只需要两者之间微弱的相对移动,就可以实现锁止和分离,原理简单,远比磁吸等方式成本要小得多。

该智能锁的特征之三在于,通过微型电机以及金属丝和金属环的组合,实现对接部7的移动,具体的:

驱动机构8为安装在锁具1内常规的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安装在靠近对接部7一侧的位置,微型电机的输出轴10正对着对接部7的侧壁,且锁具1内相对指纹识别开锁区2的位置为一实心结构,卡接部6个对接部7在该实心结构的正下方(如图1所示的方向),在该实心结构的底部固定两个固定环11,其中一个固定环11在对接部7的正上方,另一个固定环11在输出轴10的正上方,输出轴10上固定有金属丝12,且金属丝12与输出轴10不发生相对移动,金属丝12竖直穿过正上方的固定环11后再水平穿过第二个位于对接部7正上方的固定环11,最后竖直连接到对接部7的上表面。

微型电机电源的通断通过控制芯片4进行控制(采用常规的控制方式在此不予详细叙述)。

当在指纹识别开盖区3通过第一次识别认证时,其指纹识别系统采集的信息传输到控制芯片4,连通微型电机的电源,从而输出轴10转动,通过金属丝12带动对接部7向上移动,将对接部7和卡接部6分离;此时操作者就可以打开保护盖5在指纹识别开锁区3进行二次识别认证开锁,并同时再次在指纹识别开盖区3进行一次识别,以断开微型电机的电源,避免微型电机一直运动。

在需要锁上的时候,将保护盖5还原,再次在指纹识别开盖区3进行识别认证,连通微型电机的电源,微型电机反转,从而使得对接部7和卡接部6卡接在一起,固定保护盖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开锁微型电机需要经历顺次的四次控制,通电正转,断电不转、通电反转,断电不转。其控制方式主要利用常规的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原理实现,并通过控制芯片4根据获取的一次识别信息控制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的电路图实现;而控制芯片4根据相同信息的次数进行反复不同的操作,是一般控制芯片4(如arm,单片机等)都具备的常见功能。

该智能锁的特征之四在于,在保护盖5相对铰接处的另一端还铰接有用于盖住所述指纹识别开盖区3的弧形盖14,指纹识别开盖区3一般位于指纹识别开锁区2的下方,这样保护盖5本身的结构能够起到对指纹识别开盖区3微弱的防护作用,进一步增设弧形盖14来保护指纹识别开盖区3的损坏以及灰尘等杂物的积累,影响识别认证过程。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