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6243发布日期:2020-05-20 02:3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的不断提升,针对儿童的教育也在不断的提升,不在限定在学校所要学习的科目上,而是针对儿童的爱好及其他的科目进行教育,既能让儿童在课外学习到其他技能,还能丰富儿童的多余时间,但是针对儿童的思维锻炼现今比较少,一般都是以学习围棋来培养,很难让儿童有一定的兴趣。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包括驱动装置和可编程集成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集成控制器安装在驱动装置上,并形成电控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仿形外壳,所述仿形外壳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所述仿形外壳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轮相驱动连接,所述仿形外壳内还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与驱动电机相电联,所述仿形外壳内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分布在仿形外壳的周边设置,与可编程集成控制器相电联设置;

可编程集成控制器包括编程壳体,所述编程壳体内设置有与驱动装置电联的连接口,所述编程壳体内设置有编程输入端、mcu单元、驱动控制模块、第一感应控制模块、第二感应控制模块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所述编程输入端的输出端与mcu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cu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cu单元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感应控制模块、第二感应控制模块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感应控制模块、第二感应控制模块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内的感应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可拆式的充电电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控制模块、第二感应控制模块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均为独立的感应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感应器至少设有3个,分布在仿形外壳的周边。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培养儿童的思维训练,在游戏中进行学习,降低学习的枯燥,有助于提高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包括驱动装置1和可编程集成控制器2,所述可编程集成控制器2安装在驱动装置1上,并形成电控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仿形外壳11,所述仿形外壳11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12,所述仿形外壳1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与驱动轮12相驱动连接,所述仿形外壳11内还设置有电源14,所述电源14与驱动电机13相电联,所述仿形外壳11内设置有感应器15,所述感应器15分布在仿形外壳11的周边设置,与可编程集成控制器2相电联设置;

可编程集成控制器2包括编程壳体21,所述编程壳体21内设置有与驱动装置1电联的连接口,所述编程壳体21内设置有编程输入端22、mcu单元27、驱动控制模块23、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所述编程输入端22的输出端与mcu单元2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cu单元27的输出端与驱动控制模块2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cu单元27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1内的感应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应器15为红外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源为可拆式的充电电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均为独立的感应控制模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在这不再做任何的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应器15至少设有3个,分布在仿形外壳11的周边。

上述可编程输入端口22为mini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具体工作时,通过可编程输入端与编程器(即电脑)进行编写程序,使mcu单元接收到相应的程序,通过mcu单元对驱动控制模块23、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驱动控制模块23只针对驱动电机13进行控制,而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对感应器进行分别控制,而操作人员也是针对感应的感应进行编程,从而实现对不同感应区域的控制。

上述的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对其中一感应器控制,而该感应器可以通过转动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可以使其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机器人不同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和可编程集成控制器(2),所述可编程集成控制器(2)安装在驱动装置(1)上,并形成电控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仿形外壳(11),所述仿形外壳(11)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轮(12),所述仿形外壳(1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与驱动轮(12)相驱动连接,所述仿形外壳(11)内还设置有电源(14),所述电源(14)与驱动电机(13)相电联,所述仿形外壳(11)内设置有感应器(15),所述感应器(15)分布在仿形外壳(11)的周边设置,与可编程集成控制器(2)相电联设置;

可编程集成控制器(2)包括编程壳体(21),所述编程壳体(21)内设置有与驱动装置(1)电联的连接口,所述编程壳体(21)内设置有编程输入端(22)、mcu单元(27)、驱动控制模块(23)、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所述编程输入端(22)的输出端与mcu单元(2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cu单元(27)的输出端与驱动控制模块(2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cu单元(27)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1)内的感应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15)为红外感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可拆式的充电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控制模块(24)、第二感应控制模块(25)和第三感应控制模块(26)均为独立的感应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15)至少设有3个,分布在仿形外壳(11)的周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儿童教育的机器人,包括驱动装置和可编程集成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集成控制器安装在驱动装置上,并形成电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并能有助于儿童的思维拓展。

技术研发人员:丁涛;陈俊驰;杨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爱斯蒂姆信息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7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